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监所内未成年犯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作者:罗勇;王伟力;肖则兰

    目的 调查监所内未成年犯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建议和思考.方法 采用访谈方式和运用SCL-90量表对四川泸州市公安局看守所34名未成年犯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未成年犯在ACL-90上的总分和总均分.以及躯体化、强迫、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7项因子分均高于常模组并显著.结论 在监所内的未成年犯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政府和司法机构应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该问题.

  • 未成年犯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的调查

    作者:岳云玲;周晓琴

    目的 探讨未成年犯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的状况.方法 对安徽省未成年人管教所100名未成年犯和103名正常对照组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未成年犯生活事件各因子的平均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受惩罚、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其它、健康适应、丧失;未成年犯和对照组在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它这4个因子上的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t=6.800,3.016,6.960,10.239;P<0.01),而在其余2个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无显著性(t=1.907,1.630;P>0.05);社会支持量表中,未成年犯与对照组在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和总分上差异具有显著性(t=9.179,3.604,3.087;P<0.01).结论 未成年犯的负性生活事件主要来源于受惩罚、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等方面,获得的社会支持明显少于对照组.

  • 未成年犯的攻击性及相关因素

    作者:冀云;刘晓明;马艳杰

    攻击性是人发起攻击行为的心理特征,即人格中所具有的产生攻击的内在可能性[1].Shuium和杨治良研究表明青少年攻击性具有内隐特征[2].朱婵媚等研究表明未成年人具有内隐攻击性[3].本文探讨未成年犯的攻击性及其相关因素.

  • 未成年人犯罪与饮酒行为的相关性

    作者:常向东;胡静雅

    目的:探讨未成年人犯罪与饮酒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对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的947名犯人施测自编饮酒情况调查问卷,以t检验和x2检验比较犯罪当天饮酒者与未饮酒者之间的差别,以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酒后犯罪的相关因素.结果:未成年犯中,男性比女性在犯罪当天饮酒率高出约12%,饮酒的男性比女性更易有违法犯罪倾向(P<0.05).犯罪当天饮酒者与未饮酒者之间性别、平均犯罪年龄、首次饮酒年龄、平时喜欢饮酒类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教育程度、犯罪前科、犯罪类型、刑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时好饮白酒者犯罪可能性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时喜欢饮酒,曾喝醉过,曾因喝酒打架扰乱治安,一天内能喝4两白酒、2斤黄酒(或果酒)或4瓶啤酒,有过连续半个月每天至少喝2两白酒、1斤黄酒(或果酒)或2瓶啤酒,借酒消愁,空腹饮酒的青少年,如当天饮酒则犯罪的可能性较大.结论:未成年人犯罪与饮酒行为有一定的相关性.

  • 金坛市未成年犯人格特征与犯罪个性心理的相关性

    作者:陈淑玲;庄永忠;祁冻一;庄克平;闵金荣;韩云;倪明慧;袁文燕

    目的:研究未成年犯人格特征与犯罪个性心理间的关系。方法60名金坛市未成年犯测试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问卷(MMPI)、中国罪犯心理评估个性分测验(COPA -PI),分别对其人格特征、犯罪个性心理进行评定。结果结果:(1)与全国常模相比,金坛市未成年犯MMPI的疑病、抑郁、癔症、病态人格、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轻躁狂因子分均显著增高(P <0.01);COPA -PI各因子分与全国未成年犯常模比较,仅戒备因子较低(P<0.05)。(2)MMPI的抑郁因子与COPA -PI的从属、冲动、暴力倾向、变态心理、犯罪思维因子呈负相关(P <0.05);癔症因子与从属、冲动、变态心理、犯罪思维呈负相关(P<0.05);病态人格因子与同情因子呈负相关(P<0.05);精神分裂因子与暴力倾向因子呈正相关(P<0.05);轻躁狂因子与冲动、戒备、暴力倾向、变态心理、犯罪思维因子呈正相关(P <0.05),与自卑因子呈负相关(P <0.05);社会内向因子与外倾因子呈负相关(P <0.01)。(3)MMPI的轻躁狂因子对COPA -PI的戒备、变态心理因子有正向预测作用( P <0.05)、对自卑因子有负向预测作用(P <0.05);病态人格因子对冲动、暴力因子有正向预测作用(P <0.05),对同情因子有反向预测作用(P <0.05);精神衰弱、疑病因子分别对暴力、从属因子有正向预测作用( P <0.05),社会内向、癔症因子分别对外倾、从属因子有反向预测作用( P <0.01)。结论未成年犯存在一定的人格偏移,并与多种犯罪个性心理的形成可能有关。

  • 未成年人的心理需要与健康

    作者:朱迅

    我省少年管教所未成年人抢劫犯罪占在押犯的比例从4年前的26%上升到近52%.省少管所近对1 246名未成年犯的调查显示,除了家庭结构,学校教育等一般主观因素外,未成年人的心理需求失衡成为诱导犯罪的重要原因.

  • 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二)--狱内未成年犯自杀行为的预防

    作者:李永辉;钟振声

    监狱内未成年犯自杀行为的原因多种多样,监狱应建立危机干预机构,采取有效措施.

  • 未成年犯自尊与攻击性的关系: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作者:黄曼;史滋福;刘妹

    目的:探讨未成年犯自尊和自我控制对攻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尊量表、青少年攻击性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331名未成年犯进行问卷测查.结果:①未成年犯自尊与攻击性显著负相关,自尊与自我控制显著正相关;②未成年犯自我控制在自尊与攻击性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未成年犯的自尊对其攻击性的影响是通过自我控制实现的.

  • 留守未成年犯攻击性与社会支持、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作者:赵兰;唐娟;李科生

    目的:探讨留守未成年犯的攻击性与社会支持、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攻击性问卷(A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m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Evaluation Scale,FACESⅡ-CV)对湖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800名男性未成年犯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留守和非留守未成年犯攻击性总分差异显著,除言语攻击之外,各因子上差异显著;②相关分析表明:留守未成年犯的社会支持、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攻击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相关.③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能够有效预测攻击性.结论:社会支持、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是影响留守儿童攻击性的重要因素.

  • 认知行为团体矫正对未成年犯暴力风险水平的影响

    作者:肖玉琴;赵辉;文凤;路浩;刘英斌;杨波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团体矫正对未成年暴力犯暴力风险水平的影响.方法:在某未成年监狱中随机选取中高风险的未成年暴力犯50名,其中24人进入矫正组,26人作为对照组.对矫正组进行认知行为团体矫正(每周1次,共10次),对照组处于日常服刑状态.在矫正前后对两组施测青少年暴力风险量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和冷漠无情特质量表.结果:在青少年暴力风险量表总分上,测量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对照组在矫正前后测的差异不显著,而矫正组后测得分显著低于前测得分.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上,测量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显著,对照组在矫正前后测差异不显著,而矫正组在矫正后的分值显著大于矫正前.在ICU得分上,测量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结论:认知行为团体矫正能够显著降低未成年暴力犯的暴力风险水平,提升共情能力.

  • 监所内未成年犯心理健康调查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作者:胡捷;隋景旺;林邢波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监所内未成年犯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这个特殊群体在改造期间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思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未成年犯劳动教养管理所的男性未成年犯500名,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一般情况调查表、未成年犯对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表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未成年犯SCL -90)的各因子分高于常模并显著;对心理健康教育有高度需求.结论:监所内未成年犯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对未成年犯有计划的实施心理矫治是一个更人性化、更个性化、更科学化的改造方式,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未管所对未成年犯实施心理矫治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 未成年犯共患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调查研究

    作者:蒋苏华;邹小兵;谭伟棠;麦智广;张虹桥;黄柳开

    [目的]探讨男性未成年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患病情况、亚型分布、行为障碍类型,为早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在押男性未成年犯76名,采用Vanderbilt ADHD家长评定量表进行调查,诊断为ADHD的未成年犯41例纳入未成年犯组.取神经心理科门诊男性、初诊患者,采用Vanderbilt ADHD评定量表进行评定,诊断为ADHD者38例纳入对照组.[结果]未成年犯ADHD的患病率高.未成年犯ADHD亚型分布与普通ADHD青少年不同,以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为主.未成年犯组多动冲动型占51.22%,混合型占36.58%;而对照组注意缺陷型占39.47%,混合型占47.37%,两组亚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ADHD合并外化性行为障碍和内化性行为障碍,其在亚型之间分布有差异.而未成年犯组ADHD合并外化性行为障碍和混合性行为障碍,其在亚型之间分布无差异.[结论]未成年犯共患ADHD率高,诊断和治疗ADHD过程中,应对ADHD进行区别诊断和针对性治疗,对其预后和转归有着重要意义.

  • 未成年犯心理健康状况与犯罪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作者:陈淑玲;徐乐平;庄永忠;祁冻一;闵金荣;倪明慧

    目的 分析未成年犯犯罪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金坛市60名未成年犯为研究组,随机抽取89名中学生为对照组.采用SCL-90、中国罪犯心理评估个性分测验(COPA-PI)进行测定.结果 未成年犯SCL-90总分、阳性及阴性项目数、躯体化等因子分,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0.001);不同文化程度的未成年犯SCL-90总分及躯体化等因子分有差异(P<0.05-0.01);未成年犯COPA-PI戒备因子分低于全国常模(P<0.05);不同文化程度未成年犯焦虑因子评分有差异(P<0.05);未成年犯COPA-PI的同情等10个因子与SCL-90总分、多项因子分有相关性(P<0.05-0.01);COPA-PI的变态心理、外倾、焦虑因子可预测SCL-90的人际敏感、恐怖、抑郁.结论 未成年人犯的犯罪个性特征影响其心理健康.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