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医药对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作者:吴芳;易受乡

    胃黏膜损伤是导致胃溃疡及急慢性胃炎的主要病理生理学环节.自20世纪70年代"细胞保护"一词被提出以来,胃黏膜损伤机制研究有了很大发展.目前,认为其损伤的产生与胃黏膜自身保护作用的减弱或相对减弱,即与胃黏膜攻击性因素及保护/防御性因素失衡密切相关.针对其发生机理,中医药在该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就近几年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 感恩在医学新生应对方式与攻击性之间的中介效应

    作者:王晶;胡勇娟;薛朝霞

    目的:探讨医学新生的感恩在应对方式和攻击性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感恩量表(GQ-6)、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AQ— CV)对3306名医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医学新生在感恩倾向上男女新生有统计学意义(t=-2.916,P<0.01);积极应对与感恩呈显著正相关(t =0.450,P<0.01),与攻击性呈显著负相关(t=-0.227,P<0.01),消极应对与感恩呈显著负相关(t=-0.308,P<0.01),与攻击性呈显著正相关(t=0.331,P<0.01),感恩与攻击性呈显著负相关(t=-0.322,P<0.01);感恩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与攻击性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值分别为55.9%,21.9%.结论:感恩在应对方式与攻击性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提示对医学新生进行感恩教育可能有助于减少消极应对方式对学生攻击性的影响.

  • 昆明市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存质量、社会支持和攻击性的关系

    作者:张晓琳;朱海燕;李树杰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社会支持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为以后在此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材料和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昆明市传染病院的艾滋病患者124例,并采用生存质量问卷(WHOQOL-HIV-BREF)、领悟社会支持问卷(PSSS)和攻击性问卷(AQ-CV)进行调查,采用相关法对这三者的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得分和生存质量量表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精神支柱领域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 =0.320,0.412,0.450,0.443,0.449,0.350;P<0.01);②攻击性各维度得分与生存质量大部分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在敌意和指向自我攻击性两个维度上的得分与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的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288,P<0.01;r=-0.180,P<0.05).结论:拥有更高的生存质量,以及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会使艾滋病患者的攻击性降低.

  •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的相关

    作者:郭秀琴;顾昭明;郭新刚;武丽丽

    目的:随着大学生恶性攻击性事件的不断发生,以及各种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攻击性行为及其相关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研究试图探讨大学生攻击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200名太原师范学院大学生为被试,运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攻击性问卷(AQ-CV)对其进行测量.结果:大学生的身体攻击性在性别(t =2.310,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攻击性与父母教养方式具有显著相关性;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某些因子对大学生攻击性中的某些因子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身体攻击性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密切.

  • 大学生儿童期受虐与攻击性、自尊的关系

    作者:郭黎岩;陈晨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儿童期虐待与攻击性、自尊的相关性,为大学生儿童期虐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攻击性问卷、儿童期虐待问卷、自尊量表对2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儿童期虐待的发生率为19.81%;男生在儿童期虐待总均分及各维度上得分均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t =2.794,1.985,2.371,2.422,2.515;P<0.05).儿童期总分与攻击性总分及其各个维度呈正相关,且差异显著(r =0.142,P<0.05;r =0.324 ~0.480,P<0.01);自尊与儿童期虐待、攻击性各维度,除敌意维度外,均呈显著负相关(r =-0.172 ~0.563,P<0.01).受虐组在自尊水平得分上低于非受虐组,且差异显著(t=-4.968,P<0.001);受虐组在除敌意外攻击性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受虐组,且差异显著(t =3.286,3.138,3.509,2.405,3.058;P<0.05).结论:大学生儿童期虐待与攻击性、自尊水平存在相关;且对于受虐大学生,自尊水平越高,攻击性越低.

  • 社会支持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作者:何珍;陈昱翀;黎月清

    目的 :探究了初中生攻击性行为 、社会支持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方法 :以某市3所学校的309名初中生为被试,构建线性模型,分析社会支持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结果 :在社会支持中,家庭支持维度(t=-2.60,P<0.05)和其他支持维度(t=-2.54,P<0.05)的男生得分均显著低于女生;同时在认知情绪调节中自我责难维度(t=2.03,P<0.05)和责难他人维度(t=3.52,P<0.01)的男生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在家庭支持维度(t=22.57,P<0.01)、朋友支持维度(t=6.53,P<0.05)与其他支持维度(t=-12.12,P<0.01)上,不同年级获得的社会支持存在显著差异;在躯体攻击(t=-16.00,P<0.01)、敌意(t=-12.05,P<0.01)和愤怒情绪(t=-10.08,P<0.01)维度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初中生的朋友支持和积极认知情绪调节显著负向预测初中生攻击性,消极认知情绪调节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攻击性.

  •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的相关研究

    作者:陈玉焕;赵倩

    目的 了解大学生攻击性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350名郑州市的大学生为被试,运用攻击性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其进行测量.结果 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分别在是否单亲家庭(t=3.079,P<0.001)、是否担任班干部(t=-2.042,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攻击性认知分别在性别(t=1.870,P<0.05)、是否单亲家庭(t=2.653,P<0.01)、是否担任班干部(t=-2.249,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②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攻击性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大学生的攻击性在性别、是否单亲家庭、是否班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攻击性关系密切.

  • 自我认同确定性与心理和行为问题

    作者:胡金生

    目的 探讨自我认同确定性与抑郁、社交回避和苦恼、攻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整班抽取大学生328名,采用自我认同确定性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评定量表(CES-D)、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和攻击性量表(BAQ)进行测试.结果 个人认同确定性与心理问题评定结果 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社会认同确定性与除愤怒之外的各分量表之间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形象认同确定性与抑郁、社交回避和苦恼、敌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个人认同确定性对抑郁的预测作用为明显;社会认同确定性对社交焦虑和苦恼的预测作用为明显,同时对攻击性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 自我认同确定性与抑郁、社交回避和苦恼、攻击性之间确有明显的关联.

  • 肥胖儿童与普通儿童自尊与攻击性的比较研究

    作者:黄平;洪恬

    目的 考察肥胖儿童的自尊和攻击性行为与普通儿童的差异以及自尊与攻击性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Rosenberg的自尊量表、Buss和Perry的攻击量表对3~6年级131名肥胖儿童和普通儿童的自尊和攻击性状况做了调查.结果 ①肥胖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自尊水平(t=0.309,P>0.05)和攻击性水平(t=4.523,P>0.05)差异不显著;②普通儿童自尊与攻击性总分相关不显著(r=-0.124,P>0.05);③肥胖儿童的自尊与攻击性得分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353,P<0.01),自尊总分中“生气”(r=-0.338,P<0.01)、“敌意”(r=-0.396,P<0.01)2个因子的负相关极显著.结论 肥胖是影响儿童自尊与攻击性关系的重要因素,在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与教育时应考虑肥胖症这个因素,给予肥胖儿童以心理上的关注与支持.

  • 树木人格测验在医务人员人格测评中的应用

    作者:白杨;孙红;刘琦;丁璐;肖远

    目的 分析医务人员艾森克人格问卷及树木人格投射测验的绘画特征,为医务人员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树木人格投射测验对北京市三级、二级医院302名医务人员实施测量,进行常模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 与华北地区常模相比,医务人员表现出低纯朴性(男:t=4.12,P<0.01;女:t=9.36,P<0.01),高精神质(女:t=2.18,P<0.05)的人格特征;医务人员在树木人格投射测验的树冠、茂盛度、树枝等9类指标中表现出攻击性特征且与P量表分呈显著正相关(r=0.40,P<0.01);P分量表高分者与低分者攻击性差异显著(t= 23.62,P<0.01).结论 树木人格测验在医务人员人格测评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医务人员具有高精神质人格特征,在树木投射测验中表现出高攻击性等特征.

  • 中学生情绪智力、家庭环境与攻击性的关系

    作者:潘玮;高雪梅

    目的::考察青少年的情绪智力、攻击性发展状况,检验中学生情绪智力、家庭环境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河南省两所中学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共411人,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及 Buss-Perry 攻击量表进行施测。结果:①在年级维度上,初二年级学生的情绪智力显著高于初一年级学生的情绪智力(t =-2.96, P <0.01)。在家庭环境中,初二年级与初一年级学生相比,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t =3.98, P <0.001),一二年级学生在攻击性得分上差异不显著(P >0.05);②在性别维度上,男女生情绪智力整体差异不显著(P >0.05),家庭环境整体差异也不显著(P >0.05),而在攻击性水平上,男生的攻击性水平要显著高于女生(t =3.49,P <0.01);③家庭环境、情绪智力与个体攻击性之间两两相关且相关显著(r =-0.27~0.26,P <0.05);④情绪智力在家庭环境与个体攻击性之间发挥中介作用(ab=0.13,ab/c=16.67%)。结论:家庭环境、情绪智力对中学生攻击性有显著影响,情绪智力在家庭环境与个体攻击性之间起中介作用。

  • 冲动性和攻击性对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影响

    作者:郑涵予

    目的:探讨冲动性、攻击性对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影响,为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Beck 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arratt 冲动性量表中文版、Buss 和 Perry 攻击问卷中文版对成都市某高校1356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自杀意念发生率为31.64%,女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于男性(χ2=4.287,P <0.05);女大学生冲动性量表总分(t =‐2.796,P <0.01)、行为冲动性(t =‐2.670,P <0.01)、认知冲动性分量表分(t=‐3.179,P <0.005)及愤怒分量表分(t =‐2.434,P <0.05)高于男大学生,男大学生躯体攻击分量表分高于女大学生(t =7.487,P <0.001);有自杀意念大学生冲动性量表总分、行为冲动性、认知冲动性分量表得分、攻击性量表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大学生(t =3.942,5.597,2.070,7.559,2.653,4.251,4.846,7.507,7.466;P 均<0.05);女性(OR =1.736)、敌意(OR =1.036)和指向自我的攻击分值高(OR =1.038)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指向自我攻击因子得分对大学生自杀意念水平具有预测作用(R2=0.157)。结论:大学生自杀意念受冲动性和攻击性的影响。

  • 中文版攻击性问卷在成年男性罪犯中的试用

    作者:赵金龙;王臻

    目的:对攻击性问卷(A Q )在成年男性罪犯群体中进行初步的试用。方法:根据量表修订方法,随机选取北京某3所监狱的190名罪犯进行测验,分析中文版信效度。结果:①攻击性问卷得分及项目分析结果表明,成年男性罪犯在攻击性问卷上的得分比较均衡,有5道题目项目鉴别力系数低于03.,剩余题目项目鉴别力良好(r>03.48);②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问卷5个因素(特征根大于15.,累积方差解释量为507.44),这5个因素分别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间接攻击、愤怒和敌意。项目的载荷范围在04.02~08.25之间;③问卷的5个分量表内容效度均在05.51~08.33之间( P<00.1),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选取W FS量表作为问卷的效标,相关系数均在05.74以上(P<00.1),由此可见整个问卷具有较好的效标效度;④整个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97,5个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在05.36~07.10范围内,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良好,问卷分半信度均在0.770之上,重测信度为08.32,说明整个量表达到一定信度要求。结论:攻击性问卷在成年男性罪犯中试用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罪犯攻击性的有效工具。

  • 中文大学生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的修订与信效度分析

    作者:吕路;高见和至;董冬;WONG Lawrence;王翕

    目的:引进Buss-Perry攻击性量表(BPAQ),并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修订,用来测量我国大学生的攻击性水平.方法:在不同行政区域的9所综合型大学抽取1722名在校大学生.对样本编号后,奇数组(n =864)被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以确认因子结构;偶数组(n=858)被用于对所得维度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用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ChUSSI)和羞涩量表(RCBS)为效标.抽取其中一所大学的165名学生于初评后2周进行重测.结果: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由敌意、身体攻击、冲动、易怒性4个分量表(共22个项目)构成的中文大学生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CC-BPAQ);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数据拟合良好(GFI=0.917,AGFI=0.896,CFI=0.899,RMSEA=0.059);CC-BPAQ的敌意、身体攻击和易怒性分量表得分与ChUSSI得分呈负相关(r=-0.23、-0.19、-0.20,均P<0.01),CC-BPAQ的4个分量表得分均与RCBS得分呈正相关(r=0.45、0.21、0.11、0.32,均P<0.01).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89,4个分量表的α系数为0.73 ~0.85;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1,4个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5 ~0.80.结论:修订后的中文大学生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大学生的攻击性测量.

  • 中学生游戏暴力接触量的相关因素

    作者:赵丽;江光荣;王英

    目的:探讨中学生游戏暴力接触量的相关因素.方法:方便选取湖北省某高中一年级学生调查对象,获有效样本887份,用游戏习惯使用问卷(包括暴力程度、游戏频度、游戏有趣性)、环境因素问卷(包括家庭暴力、同伴暴力、影视暴力和生活挫折)和心理因素问卷(包括竞争性和自尊)进行施测,分析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家庭暴力、同伴暴力和生活挫折分别进入"是否接触游戏"和"接触量"的回归方程,但自尊只进入前者,影视暴力只进入后者;父亲受教育程度(β=-0.37)、影视暴力(β=-0.30)及自尊(β=-0.18)可以负向预测游戏暴力接触量,家庭暴力(β=0.15)正向预测游戏暴力接触量;游戏暴力与游戏频率呈正相关(r=0.29).结论:个体是否接触游戏暴力以及接触量与人口学变量、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父亲受教育程度高、高影视暴力、高自尊、家庭暴力低的个体,游戏暴力接触量增加得越少;游戏暴力本身可能会促进玩家的游戏暴力接触量.

  • 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控制在自尊与攻击性的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

    作者:曹杏田;张丽华

    目的: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控制在自尊与青少年攻击性关系中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分层抽样选取634名中学生,采用攻击性问卷(BPAQ)、罗森伯格自尊量表(RSES)、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E)和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DMSC-S)分别测试被试的攻击性、自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控制水平.结果:青少年BPAQ得分与RSES、RESE和DMSC-S得分均存在负相关(r=-0.21~-0.45,P<0.00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控制是自尊与青少年攻击性之间的中介变量(95% CI:-0.49~-0.20,-0.45~-0.17),效应估计值分别为-0.33和-0.29,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控制在自尊与青少年攻击性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95% CI:-0.29~-0.1),效应估计值为-0.19.结论:链式中介模型能较好解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控制在自尊与青少年攻击性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

  • 未成年犯的攻击性及相关因素

    作者:冀云;刘晓明;马艳杰

    攻击性是人发起攻击行为的心理特征,即人格中所具有的产生攻击的内在可能性[1].Shuium和杨治良研究表明青少年攻击性具有内隐特征[2].朱婵媚等研究表明未成年人具有内隐攻击性[3].本文探讨未成年犯的攻击性及其相关因素.

  • 应激易化药物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作者:王冬梅;刘彩谊;李勇辉;郑希耕;隋南

    应激条件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的失调和很多精神病学的症状相联系,包括情绪紊乱、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儿童的攻击性以及药物滥用者的反社会性等.

  • 合理解决医患纠纷创造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曹黎静;戴明德;吕晓炯

    医患纠纷是医疗纠纷与非医疗纠纷的总称.医疗纠纷是指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机构的诊疗护理不满意,患者出现诊疗延期、痛苦加重、伤残甚至死亡等情况而在医患之间引起的纠纷;非医疗纠纷是指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医院的收费标准等不满意,或者发生了侵犯患者生命健康权以外的民事权益所引起的医患纠纷.医患纠纷具有突发性、紧迫性、攻击性、社会性、医院自我保护的软弱性等特点[1].其成因十分复杂,主要有以下因素.

  •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的分析

    作者:沈凌霞;薛云;苏玉梅;罗小年

    目的 探讨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的原因,与性别、时间、诊断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根据护理交班记录和病历,对实施保护性约束患者的诊断、年龄、性别、约束原因、时间(班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实施保护性约束精神分裂症多,占68.18%;其次是心境(情感)障碍,占14.00%;②攻击性行为和拒绝治疗为多见原因,分别占33.94%和30.34%;③攻击性白班、夜班无差异(P>0.5);④保护性约束以在床卧位为主,占95.58%;⑤患者的攻击性与性别无关;⑥不同疾病的攻击性不同,精神分裂症、心境(情感)性障碍与其他诊断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实施保护性约束是针对精神病患者病情特殊性所采取的必要的治疗护理手段,目的均为有效预防和制止患者冲动、自杀、伤人、杀人、毁物等激烈危险行为,避免攻击性行为或语言对其他患者的激惹、伤害,保证在精神症状支配下拒绝治疗的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保证合并躯体病的患者安全等.

    关键词: 保护性约束 攻击性
108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