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云南中医中药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Yun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운남중의중약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云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5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7-2349
  • 国内刊号: 53-112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4-19
  • 曾用名: 云南中医杂志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云南
  • 主编: 郑进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调胃消痞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作者:祁燕;董骏;易静婷;沈含章;李小丝;王华宁

    目的 观察调胃消痞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sia,FD)大鼠胃肠动力及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及胃窦组织Ghrelin表达的影响,明确其药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夹尾刺激加不规律饮食制备FD肝郁脾虚动物模型,测定各组大鼠体重、胃残留率及肠推进率,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FD大鼠血清中MTL、GAS、VIP表达的改变,HE染色观察胃窦黏膜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胃窦组织中Ghrelin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胃残留率明显增多,血清MTL、GAS含量显著降低,VIP含量显著增加,胃窦组织中Ghrelin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调胃消痞方各组大鼠体重均不同程度增加,以高剂量组作用显著(P<0.05);胃内残留率明显减少,小肠推进率明显增加,以高、中剂量组作用显著(P<0.05);调胃消痞高、中剂量组MTL含量、中剂量组血GAS含量明显增加;高剂量组血清VIP含量显著降低;调胃消痞方各组胃窦组织Ghrelin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各组大鼠胃黏膜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调胃消痞方可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胃肠功能,这可能与其促进胃肠排空,增加血清MTL、GAS降低VIP含量,上调胃窦组织Ghrelin表达相关.

  • 黄芪皂苷Ⅰ对Th1免疫反应的调节效应及机制研究

    作者:顾瑛媛;宋娜丽;万春平

    目的 研究黄芪皂苷Ⅰ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及作用的分子机理.方法 构建丝裂原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细胞模型,测定黄芪皂苷Ⅰ对ConA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和LPS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构建anti-CD3 mAb抗体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RT-PCR检测黄芪皂苷Ⅰ对IL-2、IFN-γ和T-bet mRNA基因表达.结果 黄芪皂苷Ⅰ在30nM显著促进ConA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黄芪皂苷Ⅰ体外用药能够显著上调IFN-γ,T-bet的mRNA表达,而对IL-2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黄芪皂苷Ⅰ可能特异性激活转录因子T-bet的转录,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

  • 消痔方颗粒抗炎止痛作用研究

    作者:司悦悦;师海波;高华;沈文龙;王威;刘坤

    目的 研究消痔方颗粒的抗炎止痛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组胺致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棉球诱导大鼠肉芽组织增生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模型,观察消痔方颗粒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致小鼠疼痛反应和冰乙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模型,观察消痔方颗粒的止痛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消痔方颗粒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小鼠耳廓肿胀(P<0.01),高中剂量组显著抑制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肉芽组织增生和胸腔渗出液白细胞总数(P <0.05或P<0.01或P <0.001),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大鼠足肿胀和胸腔渗出液体积(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消痔方颗粒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的痛阈和减少小鼠扭体反应(P<0.05).结论 消痔方颗粒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一定的止痛作用.

  • 增液汤对便秘模型大鼠血清MTL和SS含量的影响

    作者:于凡;熊洪艳;梁玲;郑永仁

    目的 研究增液汤对便秘模型大鼠血清胃动素(MTL)和生长抑素(SS)含量的影响,在胃肠激素方面探讨增液汤治疗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麻仁胶囊组、增液汤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灌胃复制大鼠便秘模型,模型成功后,分别给药7d,于第8d取腹主动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MTL、SS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MTL含量明显下降(P<0.05),SS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麻仁胶囊组可显著上调MTL含量(P<0.01),并明显下调其SS含量(P<0.05).增液汤低、中、高剂量组MTL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SS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 <0.05,P<0.01).结论 增液汤通过调节血清MTL、SS的含量,以促进胃肠道蠕动,达到治疗便秘的目的.增液汤治疗便秘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TL、SS有关.

  • 重楼巴布剂的处方优选

    作者:袁小淋;李争艳;余晓玲;董玮

    目的 优选重楼巴布剂的基质处方.方法 以外观、皮肤追随性、反复揭贴性、透布程度及初黏力、持黏力为综合评价指标,选择药材粉碎度、载药量及甘油、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水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选重楼巴布剂优处方.结果 重楼巴布剂的优基质处方为:重楼(100目)-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甘油-水(14∶5∶5∶30∶30).结论 制备的重楼巴布剂有良好的外观和黏附性,工艺稳定、可行.

  • 三七多糖的安全性评价

    作者:王华晶;秦华炎;李怀宇;李双;侯世祥;陈彤

    目的 考察三七多糖(PNP)的毒理学安全性.方法 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30天喂养试验.结果 以大给药量(剂量为30000 mg ·kg-1W)的样品给予小鼠灌胃后,未见动物有中毒症状,无动物死亡,试验结束解剖动物,大体观察未见异常,急性经口毒性属无毒级;三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以2670、2000、1335 mg·kg-1W(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用量100、75、50倍)3个剂量的样品连续给大鼠灌胃30 d,实验期间动物的生长发育良好,各剂量组的动物体重、增重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指标、血生化指标、脏器重量及脏器/体重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体解剖观察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与样品有关的异常改变.在受试剂量范围内未见该样品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产生毒副作用.结论 三七多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针灸改善IVF-ET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林友兵;邹庆轩;周一凡;兰颖;吴节

    不孕症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困扰着越来越多育龄期妇女.胚胎质量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决定胚胎能否成功种植的关键,其中子宫内膜容受性障碍是导致胚胎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针灸遵循以补益先天肾气为主,辅以疏肝健脾、调补冲任的治疗大法,在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方面疗效显著,临床运用广泛.笔者将从子宫内膜的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学3个方面,对针灸影响IVF-ET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为针灸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运用提供思路.

  • 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副作用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郭敏

    现代医学对肿瘤的治疗常用方法可分为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介入治疗、生物治疗、基因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手术是公认的首选方法,除手术外化疗是治疗多种肿瘤的主要方法,不论在术前、术后,还是在复发时,化疗都是大多数肿瘤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亦带来较多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降低了药物治疗效果,减弱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目前,中医防治化疗引起的便秘、腹泻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对近5年来该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 中药对糖尿病胰岛功能保护研究进展

    作者:阮凌玉;吴阳;范源

    目的 总结综述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常用中药.方法 查阅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单味中药、中药提取去、中药复方改善糖尿病胰岛功能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部分中药改善糖尿病胰岛功能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结论 部分中药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胰岛功能,为今后防治糖尿病提供参考.

  • 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现状研究

    作者:罗金松;赵永祥;陈奇刚;顾力华;贾松松;杨卓吾

    目的 分析中药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情况,探讨未来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能的研究方向.方法 通过对近10年国内外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中药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目前对中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单味中药的实验研究和复方中药、中成药的临床研究.结论 中药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其独特的优势,能有效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地鳖虫防治糖尿病肾病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宁鲁宁;刘德山

    糖尿病肾病常伴骨质疏松症,给患者带来极大不便,临床运用地鳖虫治疗常取得良好疗效.通过查阅文献,系统总结地鳖虫治疗糖尿病肾痛骨质疏松症的理论基础与药理研究进展,其疗效可能与地鳖虫促进骨生成细胞及软骨细胞的活性与数量、促进成骨基因Cbfal的表达和抑制激素诱导下BMSCs成骨分化减少等作用有关,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何鹏飞;高敏;张娅;倪凯;郭世民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现代中药药理药效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近年来,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和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不断完善,不同的动物模型均有其各自的特点及运用范围.笔者对近年来文献中建立ARF和CRF动物模型的操作方法、模型特点与临床运用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中医药研究者根据各自研究的侧重点合理选用模型提供有益参考.

  • 管氏舌针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30例

    作者:王花蕾;王艳梅

    目的 观察管氏舌针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管氏舌针为主,取心穴、肝穴、脾穴、肾穴、聚泉等,每日针1次,一周休息1天,共治疗10周.结果 治愈5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结果 管氏舌针结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疗效较好.

  • 时空针灸灵龟八法治疗难治性面瘫初探

    作者:易荣;吴泉

    目的 运用时空针灸灵龟八法治疗难治性面瘫,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时空针灸灵龟八法配穴法治疗难治性面瘫15例.结果 痊愈2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0%.结论 时空针灸灵龟八法治疗难治性面瘫具有较好疗效.

  • 便通散合艾灸天枢治疗老年性便秘50例临床观察

    作者:宁树平;王思奇

    目的 探讨自拟方便通散合艾灸天枢穴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中老年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便通散合艾灸天枢穴治疗;对照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液10 mL/次,3次/d,疗程均为2周.观察临床症状及便秘状况评估量表(PAC-QOL).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00%和72.00% (P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PAC-QOL积分为(7.56±3.24)分,(11.85±3.68)分,治疗组在躯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担心和焦虑及满意度4个方面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便通散合艾灸天枢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服用方便实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扶正通络针刺法治疗肾精亏虚型耳鸣38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正;杨建萍;赵群华

    耳鸣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难治性疾病之一.通过自拟“扶正通络针刺法”取四神聪、风池、完骨、天柱、肾俞、三阴交、太溪、耳门诸穴位配合,经过一定手法治疗肾精亏虚型耳鸣,并设立常规针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2组针刺疗法的临床疗效,治疗组38例中,痊愈10例,总有效36例;对照组组38例中,痊愈5例,总有效30例,证明“扶正通络针刺法”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中风(脑梗塞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

    作者:卢春玲;刘蕾;梁艳;盘雪娇

    目的 探讨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在中风(脑梗塞恢复期)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148例经确诊为中风(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4例,2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针刺治疗方法,对照组只实施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实施针刺治疗的基础实施中医护理方案中中风(脑梗塞恢复期)中医护理技术,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2组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方案可提高中风(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使患者及家属满意.

  • 平衡火罐加辨证施膳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咳喘影响的观察

    作者:黄婷;李丽莎;徐金柱

    目的 观察平衡火罐加辨证施膳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咳喘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平衡火罐加辨证施膳.时间均为14 d.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情况变化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平衡火罐加辨证施膳可有效减缓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咳喘证候,提高临床疗效.

  • 清热利湿汤合并湿疹膏治疗小儿湿疹临床护理体会

    作者:夏淑芳;邱玖红;曹开栋

    目的 观察对湿疹患儿行湿疹膏合并清热利湿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接收诊治的患有湿疹病症84例患儿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2组,每组42例.予以对照组扑尔敏治疗,并外涂康肤霜,若患儿发生急性渗出或者糜烂现象,则实施黄连素油膏外用治疗;予以试验组湿疹膏合并清热利湿汤治疗,比较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护理干预,95.24%是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0.95%(P<0.05);试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对伴有小儿湿疹患儿实施湿疹膏合并清热利湿汤治疗的同时予以相应护理干预,不仅能使患儿的临床病症有所改善,而且还能使不良反应率的发生降低,加快患儿身体恢复.

  • 热敏灸加手法按摩治疗脾肾阳虚泄泻37例护理观察

    作者:白红华;汪艺;仝海珊

    目的 观察热敏灸加手法按摩治疗脾肾阳虚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泄泻的37例患者,腹泻病程均≥3个月,每天解不成形大便≥3次,在未使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实施热敏灸加手法按摩治疗,疗程10 d.结果 2个疗程总有效率91.89%.结论 热敏灸加手法按摩治疗脾肾阳虚泄泻疗效确切.

  • 肛瘘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林永凡

    目的 观察肛瘘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2例肛瘘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术后应用肛肠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4、48、72 h疼痛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肛瘘患者术后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有助于缓解疼痛程度,同时可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增进护患关系.

  • 改良切口AVF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张正春;陈艳丽;李慧;孙雪松

    目的 观察改良切口行AVF成形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AVF成形术,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49例患者,从“手术的成功率、术后4周自然流量、术后4周吻合口内径、AVF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比较A组(普通切口AVF)与B组(改良切口AVF).结果 通过改良切口行AVF成形术,吻合时间平均8 min,较普通切口吻合平均20 min,用时显著减少;手术成功率96.3%,较普通切口成功率86.36%,成功率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3.7%,较普通组13.64%显著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改良切口行AVF成形术,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后期AVF相关并发症较少,能够使血液透析患者获益,值得在临床推广.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苏宏超;赵灿

    目的 分析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麝香保心丸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114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组,对照组57例采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观察组57例增加麝香保心丸,对比治疗后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98%高于对照组77.19% (P< 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IL-6、TC、Tg,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及血浆比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能够有效降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液循坏,调节脂质水平,效果确切.

  • 中西医结合治疗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昊;靳端阳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5例间质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43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肺功能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肺部Velcro音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治疗后PEFR、FEV1、FEF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间质性肺炎有明显优势,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肺功能.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34例临床观察

    作者:付菊花;王保申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门诊收治68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中药化痰清眩汤剂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3.53%),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眩晕程度评分、眩晕发作频率、疾病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23.33%),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药化痰清眩汤剂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眩晕程度及发作次数,用药安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冲击波配合外敷中药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45例疗效观察

    作者:黄璇;李如祥;杨凯

    目的 观察冲击波配合外敷中药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93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冲击波配合外敷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冲击波治疗.2组均治疗3次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对照组总有效率6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冲击波配合外敷中药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荷丹片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福梅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荷丹片联合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30例,口服阿托伐他钙片和荷丹片.治疗8周.观察血脂治疗前后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降脂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0.0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荷丹片可改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增强降脂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 超声造影联合补肾活血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观察

    作者:牛红萍;詹兴秀;周晓娜;钱艳萍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补肾活血法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80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40例用输卵管介入术治疗,观察组40例用过氧化碳酰胺超声下通液+补肾活血大法治疗;详细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E2水平变化情况、妊娠情况.结果 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及E2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妊娠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选择超声造影+补肾活血法诊治的效果较好,可充分改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及E2水平,可获得较高的妊娠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西医三联疗法配合针灸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观察

    作者:肜祎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甲硝唑与羟氨苄青霉素三联疗法配合针灸在胃溃疡(GU)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胃黏膜组织中三叶因子(TFF2)、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2例GU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6)与观察组(n=56).对照组接受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刺内关、中脘及足三里穴治疗,在治疗2周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Hp清除率、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中医症状积分、血清TFF2及EGF水平.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Hp清除率较对照组更高;治疗2周后,2组V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两组血清TFF2及EGF水平均有所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更大,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配合针灸治疗GU疗效确切,可有效清除Hp,缓解患者疼痛,同时提高血清TFF2及EGF水平,值得推广.

  • 米杰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结核的经验

    作者:刘明慧;苏珊珊;米杰

    目前西医对于慢性肾脏病合并结核的治疗尚无明确指南,而中医则可从“病…证…症”的角度予以分析,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从“标本缓急、调补脾肾、活血化瘀、补气行气、知节知防治未病”5个方面介绍其辨证施治重点,以飨同道.

  • 陶红老师辨治女孩单纯性乳房早发育证治三法

    作者:王春荣;陶红

    介绍陈氏儿科传人陶红临床运用“通、清、调”证治三法治疗女孩单纯性乳房早发育经验.在继承陈老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此理论,将“通、清、调”三法分层治疗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因而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既有继承又有发扬,独具一格的陈氏儿科之道.

  • 徐景藩教授运用五行原理诊治脾胃相关疾病学术思想发微

    作者:庄鹰;李志彬

    五行学说揭示五脏在生理上相互关联、病理上相互影响,是有机自稳的控制系统,中土脾胃作为后天之本尤为重要,是五脏的中心,五脏疾病皆可影响脾胃,临床可通过治疗脾胃而治他脏,亦可治他脏而来调理脾胃.徐景藩教授针对脾胃相关疾病如胃心疾病、胆心疾病、再障、糖尿病等运用五行原理诊治取得较好疗效.五行原理对探索现代社会疑难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诊断治疗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 升阳除湿防风汤治疗慢性肛门湿疡30例疗效观察

    作者:龚雯;杨小洁;何卫东

    目的 观察升阳除湿防风汤治疗慢性肛门湿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9例慢性肛门湿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李东垣升阳除湿防风汤口服,每日1剂,分3次服;对照组口服湿毒清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2组均局部外用湿疹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胃肠反应发生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东垣升阳除湿防风汤,治疗慢性肛门湿疡,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复发,且能顾护脾胃,是一种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法.

  • 自拟活血舒筋汤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作者:赵光宇;康麟;庞渊

    目的 观察自拟活血舒筋汤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联合自拟活血舒筋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伸直型骨折57例,治疗4周后拆除石膏夹板固定,观察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 24月,疗效评价优12例,良37例,可6例,差2例.总有效率为86.0%.结论 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联合自拟活血舒筋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伸直型骨折利于骨折愈合,疗效满意.

  • 自拟二夏汤加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小飞

    目的 观察自拟二夏汤加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016年收治的110例高血压伴失眠症患者,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55例,2组患者根据血压情况进行降压治疗,对照组每晚服用艾司唑仑片,观察组给予二夏汤加味治疗.评价患者治疗后舌干而红、腰膝酸软、燥热盗汗3项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后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积分下降更明显,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2组血压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自拟二夏汤加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障碍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但可降低患者血压改善睡眠质量,还可减少患者临床症状,可在临床中应用.

  • 加减逍遥散治疗肝郁气滞型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军城;庄慧雁

    目的 观察加减逍遥散胺治疗肝郁气滞型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肝郁气滞证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西利宾胺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减逍遥散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肝功能改善效果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TBIL、AST、ALT等肝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2.5%(P<0.05).结论 加减逍遥散治疗肝郁气滞型乙型肝炎的效果优于西利宾胺,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意义.

  • 自拟止咳方治疗晚期肺癌夜间干咳的临床研究

    作者:章淼

    目的 观察在“降甲木法”指导下组成的止咳方治疗晚期(ⅢB/Ⅳ期)肺癌患者夜间干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晚期(ⅢB/Ⅳ期)肺癌夜间干咳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组,治疗组在常规西药组基础上,同时服用自拟止咳方,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止咳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3.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自拟止咳方治疗晚期肺癌夜间干咳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外台人参丸治疗早泄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扬前;苏劲松

    目的 观察外台人参丸治疗早泄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33例早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8例子外台人参丸加减治疗,对照组15例予盐酸舍曲袜片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组18例,治愈3例,显效5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72%;对照组15例,治愈0例,显效3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5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射精潜伏时间及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分表分数变化,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台人参丸治疗早泄疗效较好,优于舍曲林,有临床推广价值.

  • 自拟加味四妙汤治疗痛风缓解期34例疗效观察

    作者:陶丽红;马佳星

    目的 探讨痛风缓解期患者辨证给予自拟加味四妙汤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2月本院诊治痛风缓解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自拟加味四妙汤治疗,34例)和常规组(健康宣教和生活方式干预,34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和干预前后血尿酸水平、症状证候积分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中药组患者血尿酸水平、症状证候积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中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果 痛风缓解期患者辨证给予自拟加味四妙汤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浅析《伤寒论》疾病自愈机理

    作者:黄彦平;蒋洪;黄海

    通过归纳、分析张仲景《伤寒论》中有关疾病自愈的条文,认为《伤寒论》自愈的机理可能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即:一、疾病自然病程结束,病即向愈;二、感邪轻微,阴阳偏颇不甚严重;三、邪有出路无需用药;四、阳气来复,疾病自愈.并且进一步指出张仲景以“勿伤正气”作为保证疾病具有自愈能力的手段,后综合分析以上内容,认为中医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以保胃气、存津液为顾护正气的总原则,不可孟浪乱投,贻误病情.

    关键词: 伤寒论 自愈 机理
  • 吴荣祖主任医师临床经验点滴

    作者:张春;肖方旗

    介绍云南名医吴荣祖主任临床诊疗特点,吴老推崇阴阳辨证,临床诊疗从阴阳入手,从中焦脾胃入手,注重“治未病”.强调“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 从升降出入析半夏泻心汤

    作者:刘爽;田财军;刘媛媛;孙平

    历代医家多从寒热并用析半夏泻心汤,多有不合理之处.升降出入理论具有普适性,用来分析半夏泻心汤,符合中医理论体系和痞证的病机.方中半夏开郁散结助气之外出,黄芩清泄半里助气之入,黄连通泄三焦,助气之降,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助气之升,干姜为佐.为本方的应用提出了新的理论依据.

  • 浅析中医治未病思想

    作者:郭翠萍;朱志;李莉;何红

    从中医的文化特征,中医文化的治未病思想,治未病的4个状态,治未病的整体观念及中西医的健康状态几方面阐述了中医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倡导珍惜生命,重视养生,防患于未然.中医治未病思想不但与21世纪医学发展方向一致,而且为解决当前“看病贵、看病难”这一世界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中医文化 治未病
  • 卵巢早衰的中医辨治体会

    作者:宋云娟;龙明照;辛太合

    探讨育龄妇女卵巢功能早衰的病因与病机、临床表现及中医辨治体会.

  • 慢性泄泻中医诊治体会

    作者:翟建宁

    慢性泄泻为临床常见病,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腹泻方面积累的丰富的经验,虽为肠道功能失司,但与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笔者结合自己的临证心得浅述对慢性泄泻诊治的点滴体会.

  • 基于频数分析的陈达灿教授治疗湿疹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张云霞;赵巍;杨雪松;叶建州;李红毅;陈达灿

    目的 探讨陈达灿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广东省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陈达灿教授诊疗的50例湿疹医案,共248首方剂,建立诊断、药物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方法进行统计.结果 陈达灿教授治疗湿疹高频中药包括炙甘草、白术、茯苓等12味,其功效集中于补气健脾等方面.结论 数据挖掘所得到的信息提示陈达灿教授治疗湿疹时常结合岭南独特的地域特点、人文体质,重视清养脾胃,清降心火的治疗特点,临床上重点围绕湿、热、风、虚、火遣方用药.

  • 补肾壮骨法治疗血透患者皮肤瘙痒38例疗效观察

    作者:周国立;焦丽芝;李鑫宇;万柏松;王建伟;张丽敏

    目的 观察补肾壮骨法治疗血透患者皮肤瘙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合并皮肤瘙痒的血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2组患者均维持原有稳定饮食习惯和原血液透析治疗方案、治疗基础疾病及伴发症状,治疗组同时加用补肾壮骨汤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皮肤瘙痒积分、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及血磷变化,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为57.89%,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患者佳(P<0.05).2组治疗后皮肤瘙痒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皮肤瘙痒积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钙、血磷、iPTH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血钙、血磷、iPTH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肾壮骨法可以明显缓解血透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肖彩宏;曾国根;陈绮文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1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清气化痰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变化、炎症因子水平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71%较对照组74.60%显著提高,治疗后2组患者PaCO2、hs-CRP、PCT水平显著降低,PaO2、FEV1、FEV1%水平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患者PaCO2、hs-CRP、PCT水平下降更显著,PaO2、FEV1、FEV1%水平升高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通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云南中医中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