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云南中医中药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Yun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운남중의중약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云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5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7-2349
  • 国内刊号: 53-112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4-19
  • 曾用名: 云南中医杂志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云南
  • 主编: 郑进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24例疗效观察

    作者:田静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高频电离法切除尖锐湿疣疣体,然后肌注干扰素300万u,隔日1次,共20天,同时,根据中医湿热下注、风热郁毒、肝郁血虚、气滞血瘀、肝肾阴虚分5型辨证施治,内服与外用并举治疗尖锐湿疣共24例.结果:临床治愈率100%,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用中医辨证配合高频电离法切除疣体、肌注干扰素等方法是治疗尖锐湿疣的有效途径,能大大减少其复发率.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疗效观察

    作者:周萌;梁毅;陶林昌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多数病因不明、病程长且治疗困难的皮肤病.抗组胺药虽有效,但停药后复发率高,影响生活、工作.长期用药可致耐药性增加.笔者自2002年10月~2004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139例,取得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孙同郊治疗慢性肝炎的经验介绍

    作者:何方敏

    四川省名老中医孙同郊主任医生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50余年,在临床上对慢性肝炎的防治有独特的认识,兹将其中医治疗慢性肝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 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102例疗效观察

    作者:孙朝昆;王珊玲

    笔者采用中药、针灸、运动等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102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从2002~2004年起共收治102例.其中男48例,女54例;年龄小45岁,大89岁;病程短者2周,长2年.102例患者均经CT确诊,其中脑出血36例,脑梗塞66例.临床表现:语言不利、肢体麻木、僵硬、口眼歪斜、舌苔白腻、脉弦滑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量表进行评定,高得分45分,低得分0分,0~15分为重度神经功能缺损,16~30分为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1~45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其中,轻度51例,中度40例,重度11例.

  • 辨证治疗神经性耳聋15例疗效观察

    作者:李玉霞

    神经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较为棘手,目前现代医学以改善内耳微循环为原则,予解毒、脱水、脱敏、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药、高压氧等治疗.近年来,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神经性耳聋15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 中药内外合治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证102例疗效观察

    作者:吴洋;周唯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笔者自2001年1月~2005年1月用自制的寒立消贴敷剂外用与防己黄芪汤内服,内外合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证10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 706代血浆加香丹治疗分水岭脑梗塞30例疗效观察

    作者:江慧;贾奇

    1临床资料根据病史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经头颅CT、MRI证实为分水岭梗塞病人6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包括皮层后型15例,占50%,皮层下型13例,占43.3%,全皮层型2例,占6.7%;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3.8±13.5)岁.对照组31例包括皮层型14例,占45.2%,皮层下型15例,占48.2%,全皮层型2例,占6.5%.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定标准判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以此作为临床分型[2],治疗组有轻型5例,中型16例,重型9例;对照组有轻型4例,中型11例,重型16例.

  • 微波凝固术配合中药治疗喉源性咳嗽112例疗效观察

    作者:胡文健

    喉源性咳嗽是喉部病变引起的常见病症,临床以咽喉痒感,阵发性干咳为其特点[1].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微波凝固术配合药治疗本病1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 云南白药敷脐治疗秋季腹泻105例疗效观察

    作者:陆睿;申晋;姜荣;吉学元

    我科自2004年10月~2005年2月,采用云南白药敷脐治疗秋季腹泻患儿105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4年10月~2005年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秋季腹泻[1]患儿,全部病例均有蛋花汤稀水样便,大便镜检无明显异常,部分病例脂肪球(+--++).2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眨眼症48例疗效观察

    作者:饶润珍;杨玉华

    笔者自2001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眨眼症4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 李祥云教授治疗妇科病经验

    作者:申群华;潘红梅

    笔者在沪进修随李祥云教授临证,获益匪浅,李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勤探索,善总结,疗效佳.今不揣笔陋,试以自己领会李师的学术思想与经验,择验案数例记录分析如下,与同道学习探讨.

  • 肿痛搽剂配合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36例疗效观察

    作者:赵永祥

    笔者自2003~2004年采用肿痛搽剂配合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36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腹泻40例疗效观察

    作者:邓德强;赵进喜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性腹泻4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 正品麝香与掺伪麝香的鉴别

    作者:谭志成

    麝香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属珍稀药材,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来源于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 血府逐瘀汤在妇科中的临床运用

    作者:钟小军;李亿忠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枳壳、柴胡、桔梗、牛膝、甘草,共11味药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胸中烦热及头痛等症.笔者在其基础上灵活化裁,用于治疗多种因气滞血瘀所致的妇科疾病,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小料水丸的手工泛制经验

    作者:王玉林

    临床上慢性病患者根据病情需要服用小料水丸,可根据病情加减化裁,灵活变通地使用药物,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小料水丸因药材数量少,不适宜机械化泛制,故常用手工泛丸.笔者就实际工作经验,谈谈手工泛制小料水丸中的关键操作--起母和泛丸.

  • 自拟颈心汤治疗颈心综合征48例疗效观察

    作者:周志军;李春青;孙静;刘朝伟

    颈心综合征又名颈性综合征、颈椎性类冠心病综合征[1].文献报道不多,实际临床并不少见.笔者自1999年~2004年应用自拟颈心汤治疗颈心综合征4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自拟清咽汤治疗慢性喉痹79例疗效观察

    作者:杨秀仙

    慢性喉痹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笔者自1995年~2004年9年间运用自拟清咽汤治疗本病7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小青龙汤治疗小儿咳嗽40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莉

    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伤寒论>中的小青龙汤治疗小儿咳嗽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学>.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痰清稀,为白色泡沫痰,气促,恶寒,无汗,流涕等.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血象及X线检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26例,支气管炎12例,肺部感染2例,本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人.

  • 圣术煎治疗肝硬化腹水96例疗效观察

    作者:周广印

    自1994年以来,笔者对接诊的肝硬化腹水患者96例采用圣术煎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治疗组96例,其中住院患者65例,门诊31例;男75例,女21例;年龄大65岁,小31岁.对照组56例.所有患者都经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确诊为肝硬化,"B"超检查为肝硬化腹水,腹水检查为漏出液.经保肝等治疗症状无好转.

  • 排石合剂的制备及疗效观察

    作者:郭焕;窦忠健

    排石合剂是我院自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它具有清热利湿、利尿通淋、消肿排石、凉血止血等功效,对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血尿等疾病有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 桂枝附子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8例疗效观察

    作者:翟忠灿

    桂枝附子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原文: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本方是治疗风寒湿合邪互相搏击痹着肌表身疼痛的表阳虚,风寒湿邪在表之证,多年来笔者用本方加透骨草、牛膝、乌梢蛇、当归、鸡血藤、乳香、没药治疗坐骨神经痛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过多32例疗效观察

    作者:胡俊

    笔者从2002年1月~2004年12月运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过多32例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细辛散外敷治疗肩周炎82例疗效观察

    作者:潘秋华

    笔者从1990年以来采用自拟细辛散外敷治疗肩周炎8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82例病人中,男34例,女48例;年龄小30岁,大64岁;病程短1周,长3年;单肩76例,双肩6例;接受过其他方法疗效不明显改用此法的75例,没有接受过任何治疗首次采用本方法的7例.

  • 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0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爱梅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几种贵重药材掺伪造假的鉴别

    作者:刘娈

    1冬虫夏草1.1正品1.1.1来源药材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 痛舒胶囊配合软枕治疗腰腿痛287例疗效观察

    作者:陶金国;尚春艳;卢刚

    我们从2001年12月~2003年2月采用痛舒胶囊配合软枕治疗腰腿痛28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金纳多注射液配合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50例疗效观察

    作者:雷林;矣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为与头位及体位变化有关的眩晕.笔者自2000年~2004年运用金纳多注射液配合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50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 自拟鼻渊汤治疗鼻窦炎106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延茂

    鼻窦炎是指鼻窦粘膜的化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鼻塞、多脓涕、头痛、嗅觉减退或消失.临床药物很多,但效果均不理想.我院耳鼻喉科自2001年5月~2004年1月自行配制中药鼻渊汤剂,治疗鼻窦炎10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圣愈汤加减治疗经期延长80例疗效观察

    作者:顾玉凤

    经期延长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延长7天以上,甚至淋漓不尽达半月之久,有的长达1月以上,治疗不当易造成血随气脱之危症.笔者多年来采用圣愈汤加减以益气养血、调固冲任治疗经期延长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 中医治疗湿热黄疸的体会

    作者:李丽玲

    湿热黄疸是以目黄,身黄,色鲜明如橘,溺黄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其临床范围比较广泛,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身黄目黄皆可包括在内,现代医学的黄疸型肝炎,胆囊炎,阻塞性黄疸等病皆属祖国医学湿热黄疸的范畴,通过临床实践,学习有关文献资料,认识到湿热黄疸的产生是湿热瘀三者相合为病,现浅述如下.

  • 浅谈《伤寒论》和法之应用

    作者:于淼

    和法是常用治法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伤寒论>中以和法思想组方的方剂特点,总结了<伤寒论>中运用和法的规律,体现在调和营卫,和解少阳,表里双解等方面.

  • 自拟润肠通便汤治疗习惯性便秘84例疗效观察

    作者:杨玉兰

    笔者采用中药自拟方润肠通便汤治疗习惯性便秘84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44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1991年制定的便秘诊断标准:(1)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困难.(2)排便困难伴肛门坠胀或排便不净感等.(3)每周排便次数少于2~3次.专科检查均排除器质性病变所造成的便秘.治疗组84例,男35例,女49例;年龄25~72岁;病程1~20年.其中肠胃积热型56例,气血亏虚型28例.对照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20~70岁;病程6月~20年.其中肠胃积热型38例,气血亏虚型22例.曾使用番泻叶代茶饮、果导片、开塞露等药物者105例,未经治疗39例.

  • 内痔环状切除吻合术加外痔部份剥离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4例

    作者:杜丽萍;杨现彩

    自2004年7月~2004年9月,我院肛肠科应用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及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的圆形痔吻合器对4例Ⅲ度环形脱垂性混合痔患者进行直肠下端粘膜及粘膜下层组织环形切除治疗,同时应用外痔部分剥离切除术,经随访3个月~5个月,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病发热48例疗效观察

    作者:杨桂萍

    我科于2002年11月~2004年10月收住伤寒病发热病例91例,经临床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自拟桑叶连贝汤治疗小儿支气管炎54例

    作者:刘芝平

    笔者运用自拟桑叶连贝汤治疗小儿支气管炎54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4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1~12岁.临床以反复发作咳喘、痰鸣、汗出等为主要表现,所有病例均摄胸部X片确诊.其中伴体瘦多汗30例,伴扁桃体红肿14例,肺部听诊有不同程度湿性罗音10例.

  • 浅谈辨证施治在亚健康状态中的应用

    作者:张瑞荔;文继红

    通过对中医理论对亚健康状态病因病机其的认识,进行辨证施治,为临床治疗亚健康状态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充分发挥中医优势.

  • 中药瘘管散加拔火罐治疗瘘管病10例体会

    作者:张敏荣

    1997年~2005年来采用中药自制瘘管散加拔火罐治疗瘘管病10例,收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小12岁,大48岁;乳房脓肿术后2例,足底异物1例,肾部脓肿术后3例,胃穿孔术后1例,阑尾术后2例,大腿脓肿溃破1例;病程短者4个月,长者2年以上;深度3~11cm左右.

  • 留针时间对肾阳虚家兔皮质醇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作者:左政;姜云武;汤晓云;张轶;管仲洁

    目的:探索留针时间长短与肾阳虚证的疗效关系.方法:将31只家兔随机分成A.空白对照组;B.模型空白对照组;C.留针时间15min组;D.留针时间30min组;E.留针时间40min组.分组后,除A组外,各组动物于每天上午在腹部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25mg/kg,连续注射7天.从第11天开始,A、B组只给予正常饲养,C、D、E除给予正常饲养外,按不同的留针时间要求分别给予针刺治疗观察,连续针刺10次.各组家兔分别在造模前(注射氢化可的松前)、造模后(注射氢化可的松后)及治疗10次后3次采血,每次均取清晨空腹血1ml用于检测皮质醇.结果:(1)留针时间15min组皮质醇显著高于留针时间40min组(P<0.05);留针时间15min组与留针时间30min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而留针30min组与留针40min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2)各组家兔生命质量积分比较,空白对照组明显低于模型组与针刺组(15,30及40min)(P<0.05),模型组与针刺组比较,(P<0.05);而留针15min与30min组及40min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适当地缩短留针时间可以提高针刺治疗肾阳虚证患者的疗效.

  • 羧甲基壳聚糖对微量铜离子吸附性能研究

    作者:项朋志;戴云;张娅

    本文研究以蜚蠊壳聚糖改性制成的羧甲基壳聚糖壳与微量浓度的铜离子吸附作用,探讨了时间、温度、PH等因素对吸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对低浓度铜金属离子吸附能力在pH=6时大,羧甲基壳聚糖对Cu2+的饱和吸附量为138.9 mg/mg,因此可应用于药物制剂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 胃康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作者:苟小军;田厚伦

    目的:制定胃康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橙皮苷的含量.结果:鉴别方法专属、灵敏、准确,含量测定在0.315~2.1u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结论:此方法可有效地控制胃康颗粒的质量.

  • 金熊炎必克胶囊对实验动物胆汁分泌及胆囊平滑肌的影响

    作者:代蓉;何晓山;周宁娜;曾东;淤泽溥;林青

    目的:研究金熊炎必克胶囊对实验动物的利胆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豚鼠胆囊离体平滑肌实验和大鼠在体利胆实验方法.结果:金熊炎必克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抑制乙酰胆碱所致的离体胆囊平滑肌收缩,并呈一定的量效相关性;金熊炎必克胶囊在大鼠利胆实验中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明显增加胆汁分泌.结论:金熊炎必克胶囊具有增加胆汁分泌,扩张胆囊平滑肌的作用.

  • 藏药鬼臼汍洗剂的抗炎及镇痛药理作用的研究

    作者:吴炳英;刘桂香

    目的:研究鬼臼汍洗剂的抗炎、祛风镇痛作用.方法:抗炎作用用大鼠胸腔白细胞游走法.将鬼臼汍洗剂溶液注射于大鼠胸腔,可以产生渗出液和白细胞游走等炎性反应,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渗出液中的白细胞数,可看出有无抗炎作用;镇痛作用用扭体试验法和电击法.扭体法给小鼠腹腔注射鬼臼汍洗剂溶液,引起腹腔深部大面积而持久的疼痛刺激,引起小鼠身体扭动,计算镇痛百分率;电击法将小鼠放在电反应箱内,观察受电击后各组跳下平台的小鼠数,计算镇痛百分率.结果:白细胞游走试验,鬼臼汍洗剂能明显降低大鼠胸腔白细胞数,但对胸腔渗出液容积无影响;扭体试验、电击试验镇痛百分率分别为60%、65%;结论:藏药鬼臼汍洗剂有较好的消炎、镇痛作用.

  • 炮制工艺对制何首乌饮片磷脂和总糖的影响研究

    作者:赵声兰;赵荣华;解奉江;尉红梅;赵奕全

    目的:研究炮制工艺对制何首乌饮片磷脂和总糖的影响.方法:何首乌炮制后,分别用钼蓝比色法和硫酸-苯酚法测定各制何首乌饮片的磷脂含量和总糖含量.结果:清蒸品的总糖含量高于黑豆汁伴蒸品,黑豆汁伴蒸品的磷脂含量高于清蒸品.随蒸制时间、蒸制温度的增加,制何首乌的总糖增加,磷脂减少.厚片生何首乌炮制后其磷脂含量高于薄片.炮制工艺条件对制何首乌总糖含量的影响程度为:蒸制温度>蒸制时间>粒度>吸水量.结论:炮制工艺对制何首乌饮片磷脂和总糖含量影响较大.

  • 壳聚糖的研究进展及在医药食品上的应用

    作者:钟振兵;陈克利

    壳聚糖是甲壳素的脱乙酰产物.本文主要对它在谮体内生物活性、抑菌机理进行了综述.此外,还对它们在医药、食品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简述.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作者:谭迎春;陈子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它首先由Stem和Leventhal于1935年提出(Stern-Leventhal综合征),其发生率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1].PCOS以持续性无排卵、黄体生成素(LH)水平升高和高雄激素血症(HA)为主要特征.据报道本症占无排卵月经不孕的50%~60%[2].中西医结合不仅在临床治疗取得可喜的成绩,并且在实验研究方面进行探讨,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就近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昆明山海棠毒性研究进展

    作者:雷晴;万屏

    昆明山海棠[Triterygium Hypoglaucum(1evel)Hutch,简称THH]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消炎止痛等作用,近年来实验研究发现THH还具有可逆性的抗生育作用、诱导染色体畸变、诱导细胞凋亡等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蓄积毒性、特殊毒性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

  • 浅谈《伤寒论》中的针灸疗法

    作者:陈利远;熊炜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仲景学术思想的主要代表.在<伤寒论选读>所收集的398条条文中,以针灸主治或辅治的共有10余条,其中有用针者,有用灸者.这说明仲景不仅精于汤药,而且善于运用针灸.他在总结针灸治疗热性病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的同时,对因针灸不当而引起的变证及其救治方法,都做了具体的论述.例如记载因"烧针"、"温针"、"灸"、"熨"等引起的"火逆证"就有10多条之多.本人仅就针灸疗法在<伤寒论>中的运用谈一点个人体会.

    关键词: <伤寒论> 针灸疗法
  • 白芥子散敷贴穴位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疗效观察

    作者:余建伟

    笔者自1996~2003年应用白芥子散贴穴位治疗支气哮喘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大76岁,小7岁,平均30岁;病情重度10例,中度11例,轻度39例.中医辨证分型:痰热壅肺型20例,寒痰阻肺型10例,肺肾气虚30例,病例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病情分组符合1998年4月青岛第三届全国哮喘会议制度的慢性哮喘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

  • 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尿潴留82例疗效观察

    作者:杨晓红

    尿潴留是产后及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以小便困难,甚或闭塞不通,小腹胀急为主症.既给患者带来痛苦,又是造成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影响产后及术后患者的康复.近年来,笔者应用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产后及术后尿潴留,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导如下.

  • 浅谈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调护

    作者:胡建波;王吉英

    更年期是每个妇女都必须经历的生理过渡时期,是指妇女从生育旺盛和性生活正常逐渐衰退到老年的一段过渡时期,即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到完全停止的阶段,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停经、植物神经系统失调和性格改变,严重者出现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即更年期综合征.如果初期得不到合理的调治,此征可延长到绝经后10年左右,严重降低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故受到全世界的广泛重视,现将临床调护介绍如下.

  • 胃脘痛患者辨证施护的体会

    作者:李连岁

    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对116例胃脘痛病人进行中医辨证施护,配合祖国医学的食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肝主疏泄在情志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毕怀梅

    笔者在近20年的护理工作中,将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肝主疏泄"这一理论应用于情志护理中,对患者疾病的康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从其应用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等方面进行阐述,将体会分述如下.

    关键词: 肝主疏泄 情志 护理
  • 秋泻灵合剂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研究

    作者:朱瑛;夏杰;苏艳;程毅;杨若俊

    采用多中心、平行对照、随机单盲试验的设计观察秋泻灵合剂(试验组)与小儿止泻颗粒(对照组)治疗小儿脾虚湿困及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表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45%,经统计学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试验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止泻时间和止泻例数观察,经统计学检验,试验组止泻时间和止泻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经统计学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试验组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试验组271例都进行血常规检查治疗前后比较,133例进行肝、肾功能检查治疗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试验药物对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无影响,使用比较安全.

  • 冠心宁和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对比研究

    作者:林兆恒

    目的:评价冠心宁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1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2例采用冠心宁静滴治疗;对照组115例采用硝酸甘油静滴治疗.2组的疗程均为10天.观察2组疗效差异及并发症.结果:冠心宁组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心肌耗氧量明显减少(P<0.05);硝酸甘油组血压明显下降(P<0.05),心率增快,而心肌耗氧量增加.2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相似.结论:冠心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既可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又能减少心肌耗氧.

  • 改良直肠绒毛乳头状腺瘤手术的研究

    作者:吴丹妮;范亚明;钟传华;杨文治;姚辉;朱云婴

    目前直肠绒毛乳头状腺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恶变率达8.5~30%不等,术后复发率可达40%左右.如何减少复发,关键在于手术对病灶的切除必须彻底完整.针对传统切除缝合术式存在的一些并发症及术后复发问题,我们开展了对本病术式的研究探讨,发挥中医药优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总结、创新出了一套新的术式,通过与传统术式病例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李永康主任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经验浅析

    作者:包晋;顾海潮;李永康

    肩关节前脱位是骨伤科常见疾病,也是全身关节脱位中常见的.手法复位是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主要、理想的方法.历代总结记载的方法甚多,见地不一.李永康主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形成了一套对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完整治疗方法,现浅析如下.

  • 傣药雅麻想治疗带状疱疹5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玉拉罕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祖国医学称之为"蛇丹"、"蛇串疮",傣医称之为"麻想菲"、"麻想旺",它以身体一侧皮肤出现簇集成群,累累如串珠样疱疹,以局部灼痒、刺痛加剧难忍为特征[1].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傣药雅麻想(散、酊、油剂)外搽、外敷的方法治疗该病50例,收效甚佳,现总结如下.

  • 马尿花的生药学研究

    作者:符德欢;李学芳;彭玲芳;高丽

    目的:为开发利用水鳖科植物水鳖Hydrocharis asiatica Miq.的全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及理化鉴定的方法作生药学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氨基酸、皂苷、多糖、还原糖、有机酸、黄酮、内酯、香豆素及其苷类、甾醇、三萜、挥发油等.其粉末主要显微组织特征为薄壁细胞壁呈波状弯曲,可见粘液细胞,粘液细胞长圆形或类圆形,内含淡黄色或黄棕色粘液汁.大型导管为螺纹导管.分泌管黄棕色,呈长条形或团块状,内含颗粒状分泌物.叶表皮细胞类多角形,气孔不定式.结论: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该药资源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马尿花 生药 研究
  • 浅谈中医饮食护理

    作者:单思丽

    中医饮食护理在疾病的康复保健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中医特色之一,现分述如下.1饮食宜清淡有节

  • 岩白菜素提取工艺制剂及质量标准研究综述

    作者:孙敏;师冰;徐榕雪

    岩白菜素(Bergeninum,C14H16O9),又称岩白菜内酯、矮茶素、佛手配质,为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岩陀、鬼灯檠、落新妇、百两金、矮地茶等草药的有效成分,过去尚有岩白菜内酯、矮茶素、矮茶素Ⅰ号、虎耳草素、佛手配质、鬼灯檠素、开喉箭酸乙等异名[1].岩白菜早载于清<分类草药性>,中医和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咳嗽、吐血、便血、肠炎、白带、肿毒等,外用治疗疮毒、疥癣.岩白菜素有中等强度的止咳作用,其初提物对"咳、痰、喘、炎"四症作用明显,治疗气管炎有独到之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收为镇咳祛痰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2],目前已制成片剂用于临床.其生理活性显著,我国学者从化学、制剂、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 灯盏花素口腔速崩片制备工艺研究

    作者:周莹;孙媛

    口腔速崩片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速释制剂,因其服用时不需要水,仅靠唾液可在口腔中快速崩解,故备受老年人及吞咽困难患者的青睐,其特点为:(1).服用方便,随时可服,适用于长期用药的疾病;(2).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3).消化道粘膜刺激作用小,药物颗粒分布均匀[1].鉴于灯盏花素片剂、颗粒剂、胶囊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低,约0.4%左右[2],本文采用口腔速崩片新剂型与新技术,对灯盏花素口服制剂进行剂型改进研究.

  • 外用良药--马鞭草

    作者:雷长珍;张定苹

    我们在中医药验方验案的整理研究中发现马鞭草是一味理想的外用良药,现将用法和主治的病症介绍如下.

    关键词: 马鞭草 应用
云南中医中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