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杂志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杂志

Surgical research and new technique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同济大学
  • 影响因子: 0.5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2095-378X
  • 国内刊号: 31-2073/X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4-773
  • 曾用名: 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分册(英文版)
  • 创刊时间: 201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王永武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探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牵张固定治疗指骨Pilon骨折的疗效

    作者:徐继胜;张传林

    目的 对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牵张固定治疗指骨Pilon骨折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临床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牵张固定进行治疗的32例指骨Pilon患者,把这些患者作为此次试验的样本,抽调患者的手术资料开展回顾研究,观察患者取得的手术成效.结果 手术结束之后,本次抽取的患者其骨折情况均有所好转,部分患者在术后4个星期后开始拆除外固定架,骨折开始愈合,患者手指在同定期间,没有出现感染,通过手指关节总活动度标准对患者的手指功能进行评定,优18例,良10例,一般2例,差2例,优良率为87.5%.结论 针对指骨Pilon骨折患者的治疗,采用闭合复位外同定架牵张固定方法,可使骨折伤者的受伤关节得到修复,逐步恢复原有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X线辅助下经结肠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结直肠癌梗阻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大明;徐莹;彭海霞;周锋利;李吉;蒯榕

    目的 观察结肠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癌梗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7月,在X线透视下,经结肠镜辅助放置金属支架治疗结直肠癌梗阻的患者27例,男性17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66岁.其中乙状结肠癌17例,降结肠癌6例,直肠癌3例,横结肠癌1例.结果 27例患者中,25例放置支架成功,成功率92.6%,术后1d梗阻症状缓解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22例金属支架术后5~12 d行Ⅰ期肿瘤切除,还有1例支架术后38d手术切除,术后均恢复顺利.其余2例支架为姑息治疗.结论 在X线透视下,经结肠镜辅助放置金属支架解除结肠梗阻安全有效,迅速减轻患者痛苦,使结肠癌梗阻患者能够得到外科Ⅰ期手术切除吻合.

  • 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体会

    作者:黄杰文;李璐;丘冬琴

    目的 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乳腺分叶状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方式,观察临床效果和复发率.结果 本组38例患者中,乳腺分叶状肿瘤主要为单侧单发无痛包块,无包膜,肿块直径多小于5 cm,病理类型以良性居多(P<0.05).38例患者共有8例复发,总复发率为21.1%,其中良性叶状肿瘤复发5例(1 3.2%),交界性叶状肿瘤复发2例(5.3%),恶性叶状肿瘤复发1例(2.6%).接受乳腺局部切除术的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局部扩大切除术和全切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分叶状肿瘤临床病例特点主要为单侧单发无痛包块,无包膜,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效果与手术方式密切相关.

  • 不同手术方案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围术期应激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钰;李长江;袁启东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案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围术期应激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77例,按手术方案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36例,研究组在腔镜辅助下行颈部小切口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观察两组手术基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应激及机体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的差异,包括CD3+、CD4+、体温及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浓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2.43±11.02)min、住院时间为(34.20±8.32)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为(4.16±0.65)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24 h两组体温、CRP、CD3+和CD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高体温为(36.46土0.21)℃,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48和72 h的CRP为(20.29±1.39)和(12.46±1.70)mg/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的CD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后48 h的CD3+及术后48和72 h的CD4+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对患者应激反应影响较小,两种手术方案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因此临床上可优先选择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

  • 开放加微创联合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肿块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波

    目的 探讨开放与微创联合手术医治多发性乳腺肿块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9月期间诊治的乳腺肿块为多发性的患者99例,并将她们分成A(34例)、B(33例)、C(32)三组.A组选择传统的开放手术实行医治,B组选择微创旋切的手术实行医治,C组选择开放与微创配合实行手术医治.观察并对比3组患者的医治效果.结果 C组患者对于手术满意的程度要显著高于A、B两组,且局部形成血肿和复发肿物的概率也显著低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患者乳房的哺乳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开放与微创联合手术医治多发性乳腺肿块患者具有适应证较广、并发症偏少与手术切除率较高的优点,保证医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磨玻璃样密度肺腺癌脏层胸膜浸润的相关影像因素分析

    作者:丁红豆;史景云;周晓;谢冬;陈林松;王海峰

    目的 分析磨玻璃密度(ground glass opacity,GGO)肺腺癌CT特征与脏层胸膜浸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癌的740例肺部GGO,其中脏层胸膜浸润组84例,无浸润组656例,分析其与CT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年龄、GGO类型、GGO大直径、实性成分直径、实性成分比例、距胸膜小距离、胸膜凹陷征、边缘和形状均与脏层胸膜浸润情况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O大直径>12 mm、实性成分直径>5 mm、距胸膜小距离<6 mm、胸膜凹陷征和粗糙边缘是脏层胸膜浸润的危险因素(OR=3.23、4.41、3.58、2.21和2.65),联合以上5个因素判别浸润情况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达到0.861.结论 术前CT特征用于判别表现为GGO的肺腺癌的脏层胸膜浸润情况有重要价值.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防止肝外胆管损伤的安全策略

    作者:李晓凯;秦兴陆;梁云;杨福

    目的 探讨有效防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肝外胆管损伤的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5年1月8000例因胆囊结石(急性期或慢性期)、胆囊息肉、瓷性胆囊、胆囊壁增厚、胆囊腺肌症和胆囊癌行LC而发生的肝外胆管损伤.结果 发生肝外胆管损伤15例,占0.13%.经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随访恢复良好.结论 LC术中需认真解剖,不盲目离断管道;及时发现肝外胆管损伤,争取术中得到正确处理,以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

  • 2015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侯伟伟;江涟;李冬

    目的 了解同济医院分离病原菌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临床菌株,采用WHONET 5.6分析软件对2015年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5年共检出病原菌2 92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6%(2 036/2 924),革兰阳性球菌占30.4%(888/2 924).标本种类以痰液、尿、血标本和分泌物为主.病原菌主要分离自ICU,其次为门诊、普外科、泌尿外科和呼吸科.在革兰阴性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比较严重;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对抗生素耐药率多高于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在革兰阳性菌中,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普遍高于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结论 2015年临床细菌耐药仍较严重;为控制感染和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耐药监测工作刻不容缓.

  • Fn14-shRNA慢病毒载体的制备

    作者:于涛;杨云峰;李兵;陈凯;朱辉;张明珠;赵有光;俞光荣

    目的 构建Fn14-shRNA慢病毒载体,以进一步进行动物实验,研究Fn14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 使用RNA干扰技术,构建Fn14干扰载体、病毒包装、感染细胞,并进行鉴定.结果 Fn14-shRNA干扰质粒单酶切验证阳性,测序结果与设计完全一致,干扰组Fn14在稳转细胞株中表达下调.结论 成功构建了Fn14-shRNA慢病毒载体,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讨Fn14在骨肉瘤中的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基础.

  • 食管癌合并脉管瘤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顾向森;周凯;何小勇;张杨杨;周悦

    目的 探讨食管癌合并脉管瘤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35例食管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及临床特点.结果 535例食管癌患者中有125例发现脉管瘤栓.肿瘤低分化较高分化更易发生脉管瘤栓,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肿瘤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转移数目越多,脉管瘤栓发生率越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脉管瘤栓、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分期均对患者预后有影响(P<0.01).结论 食管癌发生脉管瘤栓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数目有关.脉管瘤栓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 降钙素原水平与感染源及病原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宋艳群;陈光建;赵叶娜;黄焰霞;张磊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与感染部位及致病微生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入住SICU的脓毒血症患者(年龄20 ~ 85岁)120例,采集血标本检测PCT,并进行血培养、痰培养及尿培养确定致病微生物.结果 无明确感染源的脓毒症患者PCT的平均水平3.79;肺炎患者PCT的平均水平24.87(P=0.038);尿路感染患者PCT的平均水平52.19(P=0.001);血源性感染患者PCT的平均水平27.73(P=0.005).革兰阳性菌脓毒症患者PCT的平均水平25.87(P=0.016);革兰阴性菌脓毒症患者PCT的平均水平33.44(P=0.020);真菌感染脓毒症患者PCT的平均水平45.13(P=0.002).结论 不同的感染部位和致病微生物的PCT水平差异显著,PCT监测对不同感染部位及致病微生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指导脓毒症患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

  • 特发性肺纤维化1例

    作者:闫利娟;秦芸芸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对1例IPF进行临床-影像-病理诊断,并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患者为老年男性,病情呈进行性加重,肺功能显示限制性通气障碍和弥散功能降低,影像和病理具有普通型间质性肺炎的特点.结论 IPF的病理诊断需要密切结合临床和影像学.

  •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足第2~5近节趾骨骨折

    作者:赵有光;李兵;张明珠;于涛;陈凯;朱辉;俞光荣;杨云峰

    目的 探讨克氏针治疗足第2~5近节趾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6月,通过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足第2~5近节趾骨骨折18例,分析骨折愈合情况,骨折复位丢失情况,并发症和胼胝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完成6 ~ 40个月随访,平均22个月,克氏针拔除时间平均为5.28周.所有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均未发生骨折复位丢失,均未存在感染,均未发生克氏针断裂,2例克氏针脱落,均未形成足部胼胝.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同定足第2~5近节趾骨骨折,固定方式可靠,效果确切.

    关键词: 趾骨 骨折 克氏针 固定
  •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伴后侧皮质粉碎的临床进展

    作者:孙莅伦

    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是高能量损伤的结果,在骨折线斜形或短螺旋形的基础上,常伴有股骨颈后侧皮质的粉碎.后侧皮质粉碎使骨折复位固定后很不稳定;破裂骨块的复位缺失,容易造成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甚至股骨头缺血坏死.伴有后侧皮质粉碎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仍是临床治疗的难题,近年来在骨折复位技术和内固定器械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

  • 游离DNA异常甲基化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梦娇

    卵巢癌(ovarian cancer)是死亡率较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初期常无症状,多数患者往往在晚期或出现转移后才发现,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发生、发展、诊治与DNA异常甲基化有密切联系.通过研究DNA甲基化机制,有助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游离DNA是细胞外游离存在于体液中的DNA,可在肿瘤细胞坏死、凋亡等过程中产生,在卵巢癌的诊治中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就DNA异常甲基化在卵巢癌的研究进展及甲基化研究方法做综述.

  • 硬膜穿破后头痛

    作者:伊若杰

    硬膜穿破后头痛是脑膜穿破后的常见病发症.1898年Karl August Bier报道了第1例硬膜穿破后头疼. Bier认为这与硬脊膜穿破后脑脊液持续渗漏有关.本文介绍了PDPH的机制,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方式.特殊设计的针尖形状不损伤硬脊膜,减少脑脊液流失,术后头疼发生率明显减少.血补片是较常用且有效的治疗硬膜穿刺后头痛方法.

  • 快速康复外科在胃肠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廖文强

    本文阐述近年快速康复外科在胃肠外科中的应用进展.认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胃肠外科临床是安全有效的,但具体临床路径还需大量研究进一步规范化、专科化.

  • 舒适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手术过程中舒适度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作菊;李婷;李莎;陈娜

    目的 分析在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心理状态及术中舒适度的影响,旨在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接诊的行非全身麻醉手术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的SAS、SD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的差异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术中的各方面舒适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施行舒适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术中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改良插胃管术在昏迷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护理体会

    作者:刘丽;曾芝云;张锦莲

    目的 研究昏迷气管切开患者改良插胃管术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施行插胃管的80例昏迷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插管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常规传统方法捅胃管术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改良插胃管术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术后24 h误吸与血氧饱和度下降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改良法)一次置管成功率(95.0%)高于对照组(62 5%),观察组(改良法)患者插管术后24 h内误吸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25.0%),观察组(改良法)血氧饱和度下降率(12.5%)低于对照组(80.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昏迷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改良后的插胃管术,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有效减少反复插管,降低插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品管圈在降低便携式化疗泵输注延时率中的应用

    作者:王静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对降低便携式化疗泵输注延时率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科室化疗泵输注延时率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再由圈员针对问题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后比较活动前后便携式化疗泵输注延时率,确认品管圈活动的效果.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便携式化疗泵输注延时率由30.10%下降到13.20%,圈员品管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圈长管理能力、团向心聚力、品质意识、积极性、沟通能力、和谐度等均有所提高.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便携式化疗泵输注延时率,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2 03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