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联合检测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在狼疮性肾炎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徐兆珍;宋丽婷;郭欣;韩丽;杜柏延;关秀茹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双链DNA抗体在狼疮性肾炎(LN)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40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其中LN 122例)和12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应用欧蒙印迹法测定抗双链DNA抗体.结果 406例SLE患者,ANA阳性率平均为94.4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NA阳性者核型,LN组核均质型和核颗粒型占84.35%,不伴肾炎组占72.12%(P<0.05).ANA滴度:LN组较不伴肾炎组,低滴度结果低,而高滴度结果高(P<0.05).ANA阳性者检测抗双链DNA抗体,其阳性率为:LN组65.22%;不伴肾炎组51.67%(P<0.05).抗双链DNA抗体滴度,低滴度结果LN组64.00%,不伴肾炎组81.30%;高滴度结果LN组36.00%,不伴肾炎组18.70%(P<0.05).两组抗双链DNA抗体高滴度时,其相应的ANA滴度:LN组高滴度结果占绝大多数,不伴肾炎组结果分布较均匀,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ANA及抗双链DNA抗体,并综合分析判断,对提高LN的诊断率及疗效观察、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抗核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联合检测对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意义

    作者:郭欣;徐兆珍;李晓光;王丽艳;于永光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检测对狼疮性肾炎(LN)和不伴肾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406例SLE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A,应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补体(C3、C4)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结果 406例SLE患者中,ANA阳性率94.4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患者LN组与非LN组ANA核型均以核均质型和核颗粒型为主,LN组这2种核型占84.35%,非LN组占72.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组胞浆颗粒型占11.31%,与非LN组的2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组与非LN组IgG、IgA、IgM、IgE水平均增高,而C3、C4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3水平在LN组降低更明显,与非L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NA、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联合检测对提高SLE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观察等方面意义重大.

  • 多种自身抗体检测在狼疮肾炎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清水;鞠北华;乐爱平;罗忠勤;万腊根

    目的 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抗nRNP、抗Sm、抗dsDNA、ANCA及ANuA等自身抗体,探讨几种自身抗体在狼疮肾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狼疮肾炎患者55例,非狼疮肾炎的SLE患者60例为对照组,血清抗dsDNA、ANC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ANCA间接免疫荧光法阳性者用免疫印迹法进一步确认,抗nRNP、抗Sm及ANuA采用欧蒙斑点法测定.结果 两组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N发病率为SLE患者的47.8%,抗nRNP及抗Sm阳性率LN组较对照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395、P=0.483);LN组抗dsDNA、ANCA及ANuA阳性率较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P=0.024,P<0.001).结论 SLE病程是合并LN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清抗dsDNA、ANCA及ANuA等自身抗体检测均有助于LN的诊断.

  •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狼疮性肾病肾功能监测中的意义

    作者:李荫桂;张华;胡筱梅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对狼疮性肾炎(LN)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监测的意义.方法 检测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24 h尿蛋白,根据尿蛋白结果将患者血清分为两组,阳性组和阴性组,对照组为30例健康体检者,三组分别检测CREA,UREA,URIC,CysC,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UREA、URIC、CREA水平在正常体检组与尿蛋白阴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蛋白阳性组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和健康体检组;CysC水平在尿蛋白阳性组与阴性组均高于健康体检组,且尿蛋白阳性组CysC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血清CysC水平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的血清标志物,提示其能更早的发现肾功能的改变.结论 血清CysC水平能更好的监测狼疮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并且能更早发现患者的肾功能改变,是早期诊断狼疮性肾炎比较好的血清标志物.

  • 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sIL-2R、IL-6、IL-18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蕾;钱培新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IL)-6、IL-1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按LN病情活动程度将54例LN患者分为活动期组、缓解期组和稳定期组.采集患者及健康者(对照组)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IL-2R、IL-6、IL-18水平.结果 各组患者3项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患者3项指标水平均高于稳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患者外周血sIL-2R、IL-6、IL-18水平变化与LN发病进程及早期诊治有密切联系.

  • 狼疮性肾炎的尿液生物标志物研究现状

    作者:李海英;左灿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变累及到肾脏而引发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是SLE普遍、也是严重的脏器损害之一[1-2],并且肾脏的受累情况直接影响了SLE患者的预后.因此,早期诊断出狼疮患者是否有肾脏病变,尤其是了解LN是否处于活动期及其活动程度,对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目前,肾穿刺活检术仍是LN的病理诊断及分型的金标准.但LN的病程是一个活动与缓解反复交替的临床过程,而肾活检作为一个有创性检测手段,重复多次操作具有一定风险,所以难以通过肾活检对病情进行连续监测.因此,如何从临床表现及临床检测指标的细微变化来及时了解肾组织的急性改变,已成为了LN研究的热点.

  • 胱抑素C检测在狼疮性肾炎微小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宋志伟;王丹;袁景芳;曹鸿雁;冯磊光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狼疮性肾炎(LN)微小肾损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对照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90例,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所在范围将患者按肾功能状态的不同分成4个小组.A组(46例):Ccr>70 mL/min;B组(19例):Ccr在51~70 mL/min,肾功能轻度损害;C组(13例):Ccr在31~50 mL/min,肾功能中度损害;D组(12例):Ccr<30 mL/min,肾功能重度损害.血清CysC的测定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血尿素氮(BUN)的测定采用酶偶联速率法;血清肌酐(Scr)的测定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结果 A组中,BUN和Scr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CysC异常率32.6%;B组中,CysC异常率73.6%,Scr异常率31.5%,BUN无异常;C组中,CysC异常率92.3%,Scr异常率46.2%,BUN异常率38.5%;D组中,CysC异常率100.0%,Scr异常率100%,BUN异常率91.7%.Ccr与BUN、Scr和CysC呈负相关,CysC与BUN和Scr呈正相关.Cys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943)较BUN(AUC=0.742)和Scr(AUC=0.711)高(P<0.05).结论 CysC是反映早期LN肾功能微小损害的敏感指标,在LN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狼疮肾炎患者血HSPG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祖成;王泽卫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病因未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是其常见受累脏器,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与SLE的预后密切相关,评估狼疮肾炎疾病活动度显得非常的重要.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是细胞膜及细胞外基质中的一种蛋白聚糖,具有维持血管壁的抗凝表面,防止血栓形成,维持血管通透性,抑制细胞黏附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1-3].HSPG亦是肾小球基底膜(GBM)中重要的功能性成分,与尿蛋白的产生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检测SLE肾炎患者血清HSPG的水平,探讨SLE肾炎患者HSPG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关系.

  • 心肌肌钙蛋白I对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肾炎心脏毒性评估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涛;王晓云;杨红英;邓丹琪;陈孝红;梁先念;高颖斐;杨成凤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肾炎的心脏毒性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美国贝克曼库特公司生产的进入2免疫分析系统(Access Immunoassay System 2,AIS2)对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狼疮肾炎前后cTnI水平进行测定,比较治疗前后cTnI的变化,对环磷酰胺的心脏毒性进行评估.结果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前患者血清cTnI为(0.034±0.013)ng/L,冲击治疗后次日患者血清cTnI为(0.038±0.012)ng/L,冲击治疗后1周患者血清cTnI为(0.037±0.011)ng/L,冲击治疗后2周患者血清cTnI为(0.036±0.012)ng/L,以上3组结果两两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环磷酰胺以20 mg/kg剂量冲击治疗狼疮肾炎未发现有cTnI明显升高,说明该剂量冲击治疗狼疮肾炎未引起心脏毒性的发生.

  • 不同抗核抗体滴度狼疮肾炎患者血清补体及其他指标研究

    作者:严威;李从荣

    目的:探讨不同抗核抗体(ANA)滴度的狼疮肾炎(LN)患者血清补体、血脂、肝肾功能的变化,为临床诊断、监测及预防疾病提供有价值的辅助性指标。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与肾病内科住院患者318例,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患者133例,LN组患者185例。对照组为同期来该院体检健康者共103例。肝功能指标、肾脏指标及血脂指标检测均采用Siemens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dvia2400。补体C3与C4检测均采用贝克曼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分析仪IM‐MAGE800。结果肝脏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与直接胆红素(DBIL),肾脏指标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以及补体在LN、SLE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ALT=7.42,FAST=4.54,FDBIL=26.70,FTBIL=15.01,FCr=40.52,FUA=82.60,FUrea=48.03,FLDL=10.73,FTCH=8.13,FTG=32.61,FC3=39.75,FC4=36.24,P<0.05)。但是高密度脂蛋白(HDL)在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HDL=2.25,P>0.05)。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及补体指标在不同ANA滴度的LN患者间比较,仅发现肾功能Cr指标在不同ANA滴度的LN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Cr=4.569,P<0.05),补体指标在不同ANA滴度的LN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C3=8.127,FC4=5.351,P<0.05)。经线性回归并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后发现补体C3(t=-5.062,P<0.05)、Cr(t=-3.791,P<0.05)与ANA滴度具有独立线性相关。结论LN患者的ANA滴度与补体C3、Cr具有独立线性相关性,并且呈负相关,可作为LN患者疾病病程进展的辅助诊断指标。

  • 104例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临床及病理分析

    作者:杨琴;王墨;李秋;赵晓东;唐雪梅

    目的:了解狼疮肾炎患儿临床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0年4月确诊为狼疮性肾炎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04例中,男女比例为1∶4.2,9~15岁为高发年龄.(2)系统性红斑狼疮初诊即有肾脏受损者98例(94.23%).(3)共40例行肾活检,各种病理类型均可出现,以Ⅳ型多见,占57.50%,其次是Ⅱ型(22.50%)和Ⅴ+Ⅲ型(7.50%),尿改变以蛋白尿多见.其临床分型中,肾病综合征多见(12例,30.00%).临床分型与病理类型之间无对应关系(χ2=37.365,P=0.139).(4)SLEDAI评分(病情活动度)与AI(活动指数)呈正相关(P=0.014),与病理类型无相关性.结论:儿童狼疮肾炎病理类型与临床分型无对应关系,故及时肾活检,有利于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 影响环孢素A血药浓度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冯惠平;李碧峰;陈青青;王璟

    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是一种强效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器官移植的抗排异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病,近年来也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狼疮肾炎等多种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CsA的生物利用度和药动学个体差异大、治疗窗窄,血药浓度过高将引起肝肾毒性,过低则发牛排异反应,因此监测CsA血药浓度,并调整其浓度在有效范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中药自拟方对PR与CTX联合治疗狼疮肾炎的解毒作用及临床观察

    作者:严宏莉;李亚玲

    目的:探讨疗效更佳、不良反应(ADR)更少的狼疮肾炎(LN)治疗方案.方法:109例LN患者随机分为泼尼松(PR)+环磷酰胺(CTX)组(对照组)48例与PR+CTX+中药自拟方组(治疗组)61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ADR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7.05%(47/61)、总有效率为95.08%(58/61),对照组显效率为58.33%(28/48)、总有效率为77.08%(37/48),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尿蛋白水平、感染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骨坏死发生率、贫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ADR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药自拟方联合PR、CTX方案治疗LN患者疗效更佳,且出现各种相关ADR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 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狼疮小鼠肾组织PAI-1表达的影响

    作者:钟清;甘华;肖刚

    目的:探讨特异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Rofecoxib)对MRL/lpr自发狼疮小鼠肾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方法:12w龄雌性MRL/lpr自发狼疮小鼠予以Rofecoxib[10mg/(kg·d)]灌胃治疗,12w后观察Rofecoxib对小鼠尿蛋白、血肌酐的影响.放免法测定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尿TXB2、尿6-Ket-F1 α的水平;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小鼠肾组织PAI-1的表达及肾组织病变程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12w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尿蛋白排泄量、肌酐水平、血管紧张素Ⅱ及尿TXB2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肾组织细胞外基质的沉积明显减少及肾组织PAI-1的表达降低(P<0.05);尿6-Ket-F1α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特异性COX-2抑制剂可以抑制MRL/lpr自发狼疮小鼠肾组织PAI-1的表达,降低尿蛋白,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减轻肾小球硬化,对狼疮性肾炎肾损害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狼疮肾炎患者尿NAG、FDP检测的意义

    作者:肖刚;甘华;杜晓刚;谯林;刘渝梅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硝基苯酚比色法和乳胶凝集法分别检测36例狼疮肾炎和20例健康对照者尿NAG、FDP及血肌酐水平.结果:狼疮肾炎患者肾功能正常组尿NAG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狼疮肾炎患者肾功能不全组尿NAG水平较肾功能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而且尿FDP阳性组的患者尿NAG升高更明显.结论:狼疮肾炎患者肾小管间质损害在肾功能正常时已发生,伴肾小球内高凝血状态时,小管病变加重.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中微量蛋白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胡宏;魏锦;张国元;赖明希;龙丽

    目的:了解尿蛋白定性阴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中微量蛋白检测对发现早期肾损害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H法测定2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30名健康人尿α 1-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尿IgG.结果: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α 1-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尿IgG明显增高(P<0.002,P<0.004,P<0.001,P<0.01);活动期又高于非活动组(P<0.01,P<0.02,P<0.02,P<0.03),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α1-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尿IgG可作为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肾损害敏感的常规指标.

  • 狼疮肾炎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渊;黄鑫;张均;刘力;钱丹;唐莎;张莹;赵景宏;黄云剑

    目的 探讨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我院肾内科穿刺活检确诊的154例LN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采用欧蒙印迹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ANCA,分为ANCA阳性组和ANCA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疾病活动度以及预后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 ANCA阳性的LN患者26例(16.88%),其中MPO-ANCA24例,PR3-ANCA 2例;ANCA阴性的LN患者128例.26例ANCA阳性的LN患者,脱发、口腔溃疡、光过敏及皮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NCA阴性组(P值分别为0.007、0.016、0.022);抗核小体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NCA阴性组(P值分别为0.001、0.005);补体C3水平明显低于ANCA阴性组(P =0.034).ANCA阳性组肾脏病理的肾小球球性硬化发生率及硬化比例、慢性指数(chronic index,CI)评分显著高于ANCA阴性组(P值分别为0.003、0.004、0.013),而病理类型分布、新月体形成、血管袢坏死、微血栓形成、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活动指数(activityindex,AI)评分、肾小管损伤(tubular interstitial lesion,TIL)评分、狼疮活动度(SLEDAI)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CA阳性组尿蛋白转阴率明显低于ANCA阴性组(x2=7.421,P=0.006),两组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CA阳性的LN患者易出现脱发、口腔溃疡、光过敏及皮损,肾脏病理可逆程度及预后较差,需早期积极治疗.

  • 抗C1q抗体及抗ENA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和肾脏受累的关系

    作者:凡瞿明;刘秋月;张子夏;张国元;汪光蓉;王强;何兰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中抗C1q抗体及抗ENA抗体与SLE疾病活动状态和肾脏受累的关系,揭示抗C1q抗体、抗ENA抗体在疾病诊断及评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来自本院123例SLE患者按疾病活动状态以及是否满足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诊断条件分为LN活动组、非LN活动组、LN稳定组和非LN稳定组.患者24h内收集血、尿标本,分别用ELISA法检测抗C1q抗体;斑点印迹法检测抗ENA抗体;干式化学法检测尿蛋白;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β2微球蛋白(β2-MG)和肌酐(CREA).结果 β2-MG阳性率:LN活动组与非LN活动组(88.6% vs 59.4%)、LN稳定组与非LN稳定组(66.1% vs 4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REA阳性率:LN稳定组与非LN稳定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27.8% vs 0.0%,P<0.01);尿蛋白“++++”阳性率:LN活动组(42.9%)与非LN活动组(12.5%)、非LN稳定组(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抗C1q抗体阳性率:LN活动组与非LN稳定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6% vs 36.8%,P<0.05).抗C1q抗体阳性与阴性组间尿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6.2% vs 11.3%,14.8% vs 38.7%,P<0.05).结论 SLE患者肾脏损害常发生于疾病活动期,抗C1q抗体和部分抗ENA抗体可能是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实验室监测抗C1q抗体及β2-MG的水平对预测SLE患者肾脏损害有积极指导意义.

  • 55例狼疮性肾炎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变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军;唐茂芝

    目的 分析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伴血栓性微血管病变(thromboticmicroangiopathy,TMA)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病理特点、临床治疗结果,探讨其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8月至2016年7月在本科接受肾活检、病理诊断为LN伴TMA患者55例,分为存活组(34例)与死亡组(21例);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死亡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 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特点、临床治疗结果等因素进行分析,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急诊血液透析、感染发生率较高(P<0.01),补体C3较低(P=0.04),CRP(P =0.047)、24 h尿蛋白定量(P=0.02)、血肌酐(serum ereatinine)水平较高(P=0.04),SLEDAI-2000评分较高(P=0.02);当血小板计数(PLT) <50×109/L 时,死亡风险明显增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透析、感染、PLT< 50×109/L时为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诊透析、感染、血小板降低是伴TMA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危险因素.

  •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狼疮肾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何金昌;焦水平

    目的:探讨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狼疮肾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该院收治的150例SLE患者分为合并狼疮肾炎组(A组)、未合并狼疮肾炎组(B组),并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两组经单因素分析后,在抗dsDNA抗体、RNP、Sm、La/SSB 抗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后,在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以及皮肤血管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以及皮肤血管炎是引起老年SLE患者合并狼疮肾炎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应予以重视。

959 条记录 43/48 页 « 12...40414243444546474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