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鲜周期卵裂胚移植策略对35~38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刘瑜亮;周文;丁晨晖;陆宝敏;张秀冰;周灿权;徐艳文

    目的 探讨不同的新鲜周期卵裂胚移植策略对35~~38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12月和2016年3~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行新鲜周期卵裂胚移植的患者的临床资料.2015年3~12月行鲜胚移植的210例为A组,2016年3~12月行鲜胚移植的241例为B组;A组中移植3个卵裂胚的140例为A1组,B组中移植2个卵裂胚的225例为B1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妊娠结局. 结果 A、B组患者Gn天数及用量、获卵数、正常受精数、可利用胚胎数和优质胚胎数等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平均移植胚胎数[(1.9±0.2)个]显著低于A组[(2.6±0.6)个](P<0.05).A、B两组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和活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多胎率(29.20%)显著低于A组(43.64%)(P<0.05).A1组的获卵数和可利用胚胎数显著高于B1组(P<0.05);两组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和活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B1组的多胎率(30.28%)显著低于A1组(49.38%)(P<0.05). 结论 新的卵裂胚移植策略减低了35~38岁首次行新鲜卵裂胚移植患者的移植胚胎数,降低了多胎率,但对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无明显影响.

  • 两种不同胚胎移植策略对新鲜周期体外受精临床结局的影响

    作者:陶林林;李国臻;杨志伟;段新崇;耿亚松;郑波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胚胎移植策略对新鲜周期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生殖中心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行新鲜周期IVF/ICSI-ET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 048个周期.根据不同的移植策略分成两组,A组(693个周期):第三天(D3)移植;B组(355个周期):根据胚胎质量行D3、D4或D5移植,即D3\D4\D5移植组.再根据年龄的不同将A、B组各分为3个不同亚组:A1组(n=371):≤30岁,A2组(n=187):30岁<年龄≤35岁,A3组(n=135):>35岁;B1组(n=207):≤30岁,B2组(n=108):30岁<年龄≤35岁,B3组(n=40):>35岁.分别比较不同年龄段两种移植策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 各亚组的基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5岁中A3组的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B3组(P<0.05).各个不同亚组的2PN受精率、2PN卵裂率、可用胚胎率及优胚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0岁患者中B1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A1组(P<0.05);两组的种植率比较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B1组有高于A1组的趋势;两组的流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0岁<年龄≤35岁中两亚组和>35岁两亚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对于年龄≤30岁患者可根据胚胎质量灵活选择移植天数,其与单纯D3胚胎移植相比能够显著改善临床妊娠结局,且并不增加周期移植取消率.

  • 选择性单囊胚移植在小于40岁患者新鲜周期中的应用

    作者:谢妍;杨冬宇;陈旭龙;李思楠;周文;周欢群;袁启龙;陆杉

    目的 探讨新鲜周期小于40岁患者选择性单囊胚和卵裂期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405例患者的治疗情况,根据移植时间和方式不同分成两组:选择性单囊胚移植组(eSBT组,101例)和卵裂期胚胎移植组(D3 ET组,304例). 结果 两组患者女方年龄、男方年龄、基础FSH、基础E2、不孕年限、女性BMI、不孕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BT组和D3ET组相比,除Gn使用天数外,Gn使用剂量、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受精卵数及移植胚胎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eSBT组的着床率显著高于D3 ET组(55.4% vs.41.3%,P<0.01);eSBT组未出现多胎妊娠,而D3 ET组多胎妊娠率为35.6%,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eSBT组和D3ET组患者活产率(45.5% vs.49.7%)、男女性别比(110 vs.110)、胎儿畸形发生率(2.2% vs.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ET组早产率略低于D3 ET组(13.0% vs.21.2%),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S);eSET组双胎出生率(0 vs.25.2%)及出生低体重儿发生率(13.0% vs.29.1%)均显著低于D3 ET组(P<0.05). 结论 在小于40岁预后好的患者中,选择性单囊胚移植可保证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同时有效降低多胎妊娠.

  • 新鲜周期宫内外妊娠相关指标的比较

    作者:胡雪;吴庚香;穆杨;杨菁

    目的 探讨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发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 2013 年 1 月至 2016 年 6 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 IVF/ICSI-ET治疗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后结局为异位妊娠患者 89 例和结局为宫内妊娠并分娩的患者 326 例,分别为宫外孕组(EP组)和宫内妊娠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 IVF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后 EP发生率为 3.5%,EP组 5 例宫内宫外同时妊娠,发生率为0.2%.两组患者的年龄、不育年限、既往病史、不育原因等一般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促排卵方案、助孕方式、移植胚胎数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宫内妊娠组相比,EP组 Gn总量[(29.3±11.3)支vs.(34.1±14.1)支]、Gn天数[(11.0±2.2)d vs.(12.1±2.4)d]、HCG日 E2值[(14186.4±6765.6)pmol/L vs.(16 507.3±8 082.4)pmol/L]、移植后 12 d 血 HCG 值[(112.2±122.7)U/L vs.(319.7± 239.1 )U/L]均显著降低(P<0.05),EP组获卵数虽增多,但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新鲜周期 IVF-ET 中, EP的发生可能与促排过程 Gn的低用量、少天数、HCG日低 E2水平、ET后 12 d血 HCG值低有关.

  • 不同黄体支持方案在新鲜周期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的临床比较

    作者:冷义福;孙绪磊;牟琳琳;梁静一;胡淑敏

    目的:目前黄体支持的剂型、用法和用量多样,没有达成统一的标准。本研究旨在分析新鲜周期和解冻周期的三种黄体支持方案的临床结局,观察三种黄体支持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我生殖中心新鲜周期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新鲜周期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分别根据选用黄体支持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A 组:肌注黄体酮80 mg/d;B组:肌注黄体酮60 mg/d联合20 mg/d地屈孕酮po;C组: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商品名:雪诺同8%)90 mg/d,比较三种黄体支持方案的临床数据。结果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阴道给药组在新鲜周期中早期流产率比肌内注射黄体酮组有降低趋势,患者的一般情况指标和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和多胎率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三组间患者一般情况指标和临床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三种黄体支持方案均能达到辅助生殖技术黄体支持的作用。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90 mg/d阴道给药在新鲜周期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均能达到与肌注黄体酮相同的黄体支持作用,并且有降低新鲜周期早期流产率的趋势(4.05%vs.7.28%vs.7.44%)。

  • 冻融周期与新鲜周期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分析

    作者:刘闯;罗亚宁;李丽;马夜肥;刘赛;周婷;王晓红

    目的 比较冻融周期和新鲜周期囊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囊胚移植的385例患者的妊娠情况,其中,115个周期为冻融周期囊胚移植,270个周期为新鲜周期囊胚移植.结果 冻融周期行囊胚移植,临床妊娠率(CPR)显著高于新鲜周期(69.56% vs.53.7%)(P<0.05);冻融周期中,冻融囊胚的种植率(IR)显著高于新鲜周期组(47.26%vs.36.98%,P<0.05);出生率:截止到2012年4月,冻融周期和新鲜周期具有相似的出生率,然而,冻融周期的多胎妊娠率(MPR)显著高于新鲜周期组(43.75% vs.25.52%,P<0.05);冻融周期和新鲜周期中均移植2个囊胚时,冻融周期的CPR和IR(75.4%,58.5%)均高于新鲜周期组(57.1%,37.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冻融周期进行囊胚移植不仅不会降低CPR和出生率,而且可以提高IR,因此冻融周期减少移植囊胚数目,可以达到降低MPR的风险,进而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结局.

  • 控制性超促排卵对IVF-ET新鲜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敏;王蔼明;王伟周;闫玲;李华;陈美君

    目的:综合分析控制性超促排卵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新鲜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IVF-ET长方案促排卵治疗新鲜周期移植未妊娠而在随后的3个月内自然周期解冻移植妊娠的68例(新鲜周期未妊娠组,A组)临床资料与同时期内长方案促排卵治疗新鲜周期移植妊娠的85例(新鲜周期妊娠组,B组)临床资料,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在新鲜周期治疗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年龄、降调天数、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黄体生成素(LH)水平、Gn天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的激素水平、移植胚胎数、移植日雌孕激素比例、取卵后黄体酮用量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鲜周期妊娠组相比,未妊娠组Gn起始量增加、获卵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起始量、获卵数是影响新鲜周期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降低Gn起始量、减少卵泡募集减少获卵数有助于新鲜周期妊娠率提高.

  • 孕酮/卵泡指数对鲜胚移植周期的临床意义

    作者:龚瑜;周黎明;蔡婕;孙亦婷;赵雅云;夏爱丽

    目的 探讨孕酮/卵泡指数(PFI)对鲜胚移植周期的临床意义,制定个体化移植方案.方法 选择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鲜胚移植的患者2 906例.根据HCG扳机日血清孕酮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孕酮≥2.0ng/ml 26例(A组),1.5~<2.0ng/ml190例(B组),<1.5ng/ml 2 690例(C组);并按照妊娠与否进一步分为妊娠亚组和非妊娠亚组,比较3组妊娠亚组和非妊娠亚组PFI的差异.对PFI有统计学差异组再分析妊娠亚组和非妊娠亚组的年龄、助孕次数、不孕年限、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Gn天数、Gn总量、HCG扳机日内膜厚度、ψ14mm以上卵泡个数、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水平、移植优胚个数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变量、PFI与妊娠率的关系,并对有意义变量按照(x)±1.96s计算95%参考值范围.结果 B组与C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妊娠亚组和非妊娠亚组PF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终进入模型的变量为PFI(OR=0.033).在HCG扳机日孕酮1.5~<2.0范围内,PFI每增加0.01,妊娠率下降0.97%.适合胚胎移植的患者PFI的95%参考值范围为0.187~0.222.结论 HCG扳机日孕酮1.5~<2.0范围内,PFI可作为患者进行鲜胚移植的依据,PFI值越低,妊娠率越高,PFI值高的患者建议取消鲜胚移植.

  • D3选择性单胚新鲜移植可行性探讨

    作者:邹丽;余敏;黄志辉;伍琼芳;辛才林

    目的 探讨新鲜周期第3d(D3)选择性单胚胎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1日-2016年8月31日年龄<38岁在我院生殖中心予常规IVF/ICSI助孕治疗后至少有1个优质胚胎的D3新鲜移植患者.按移植胚胎数和胚胎质量分为单优质胚胎移植组(A组,268例)、双优质胚胎移植组(B组,3081例)和单优质胚胎搭配非优质胚胎移植组(C组,1435例).分别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A组较B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降低(53.36%vs 73.64%,P<0.001);但A组胚胎种植率与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54.10%vs 55.13%,P>0.05);而A组多胎率却较B组显著降低(2.24%vs 43.06%,P<0.001).与C组相比,A组临床妊娠率也显著降低(53.36%vs 69.83%,P<0.001);A组胚胎种植率较C组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10%vs 48.82%,P>0.05);A组多胎率较C组也显著降低(2.24%vs 34.93%,P<0.001).结论 选择D3优质胚胎进行单胚胎新鲜移植能获得与双胚胎移植类似的胚胎种植率,而且可以明显降低多胎发生率.D3选择性单胚新鲜移植是可行的.

  • D6单囊胚新鲜周期移植价值分析

    作者:余敏;黄志辉;伍琼芳;辛才林;邹丽

    目的:分析比较新鲜周期第6d(D6)与新鲜周期第5d(D5)、解冻周期D6的单囊胚移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1日-2016年5月31日在我院生殖中心予常规IVF/ICSI-ET助孕治疗后行单囊胚新鲜/解冻移植患者。按囊胚形成天数以及周期类型分组。新鲜D6组:新鲜周期D6单囊胚移植,181周期;新鲜D5组:新鲜周期D5单囊胚移植,298周期;解冻D6组:解冻周期D6单囊胚移植,461个周期。分别比较新鲜D6组与新鲜D5组、新鲜D6组与解冻D6组的妊娠结局。结果新鲜D6组平均年龄显著低于解冻D6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他一般情况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鲜D6组较新鲜D5组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降低(69.61%vs 73.49%,60.56%vs 64.77%,61.88%vs 65.10%),早期流产率升高(5.50%vs 3.11%),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D6组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与解冻D6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69.61%vs 68.33%,60.56%vs 59.87%,61.88%vs 60.95%,P>0.05);新鲜D6组早期流产率低于解冻D6组(5.50%vs 9.06%),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6单囊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可能不如D5囊胚好。 D6单囊胚新鲜移植有和其解冻移植类似甚至可能更好的临床妊娠结局。

  • 复融新鲜胚胎混合周期移植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谢娟珂;张亚楠;姜李乐;殷宝莉;宋小兵;张翠莲

    目的:通过分析复融新鲜胚胎混合周期移植的妊娠结局,探寻改善高龄、反复助孕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研究所行常规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胚胎类型、数量,设置A组(新鲜周期移植D3新鲜胚胎1枚及D3冷冻复苏胚胎1枚,36个周期)、B组(复苏周期移植D3冷冻复苏胚胎1枚,62个周期)和C组(复苏周期移植D3冷冻复苏胚胎2枚,62个周期)、D组(新鲜周期移植D3新鲜胚胎1枚,62个周期)和E组(新鲜周期移植D3新鲜胚胎2枚,62个周期).比较各组的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和流产率等指标.结果:5组患者中,混合周期患者的既往助孕周期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5组的妊娠结局、早期流产率、流产率及新生儿出生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异位妊娠率、畸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能获得相对较高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结论:对于可利用胚胎数目较少的高龄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可依据情况建议其采用混合周期移植以改善妊娠结局.

  • 胚胎移植术后β-HCG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分析

    作者:武传叶;刘冬梅

    目的 分析胚胎移植术后7 d β-HCG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9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患者的资料,其中新鲜周期76例,冻胚移植周期143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未孕组和妊娠组,将妊娠组进一步分为继续妊娠组和终止妊娠组.根据ROC曲线计算胚胎移植术后7d以上各组间β-HCG的切割值以及预测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未孕与妊娠者之间β-HCG的切割值为2.95 IU/L,预测的敏感度为94.2%,特异度为96.8%;继续妊娠与终止妊娠者之间β-HCG的切割值为11.20 IU/L,预测的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59.3%.结论 移植术后第7天的β-HCG可作为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术后是否妊娠以及继续妊娠的良好指标.

  • 行体外受精不孕女性新鲜周期与冻融周期胚胎移植后临床结局的比较

    作者:赵华;何巧花;梁琳琳;屈静奇;李萌;张翠莲

    目的 探讨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后新鲜周期胚胎移植与冻融周期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方法 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助孕女性10 921例,依据移植胚胎周期分为新鲜周期组6 367例(<35岁4 800例,≥35岁1 567例)和冻融周期组4 554例(<35岁3 689例,≥35岁865例).比较2组胚胎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新鲜周期组胚胎移植数[(1.96±0.30)枚]、生化妊娠率(7.46%)、异位妊娠率(4.05%)均高于冻融周期组[(1.86±0.43)枚、5.37%、2.09%],临床妊娠率(43.83%)、活产率(38.07%)及新生儿体质量[(3 349.40±553.20)g]均低于冻融周期组[52.59%、44.64%、(3 511.20±593.60)g](P<0.05);新鲜周期组<35岁患者胚胎移植数[(1.91±0.28)枚]、生化妊娠率(7.43%)、异位妊娠率(3.84%)均高于冻融周期组[(1.79±0.41)枚、4.86%、1.71%],临床妊娠率(48.27%)、流产率(11.48%)、早期流产率(7.29%)、活产率(42.73%)均低于冻融周期组(55.22%、14.28%、9.18%、47.33%) (P<0.05);新鲜周期组≥35岁患者胚胎移植数[(2.18±0.38)枚]高于冻融周期组[(2.10±0.30)枚],临床妊娠率(30.25%)、活产率(23.04%)均低于冻融周期组(41.39%、33.18%) (P<0.05).结论 冻融胚胎移植可提高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新生儿体质量,降低生化妊娠率、异位妊娠率.

  • 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对IVF-ET新鲜周期和复苏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王明月;靳镭;曾丹;李清;杨娟;聂睿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新鲜周期和复苏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武汉同济医院接受IVF-ET治疗之前行CT检测的女性患者,共计3654个新鲜周期和2766个复苏周期,根据CT感染、治疗情况和复查结果将其分为转阴组、未转阴组、未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结果 IV F-ET新鲜周期中,转阴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受精率、囊胚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转阴组和阴性对照组、未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卵母细胞M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妊娠结局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周期中,各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生殖道CT感染对IVF-ET新鲜周期和复苏周期均未产生不利影响.

  • 输卵管积水性不孕行新鲜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分析

    作者:刘芳;高婷婷;巨瑛;刘丹;王晓红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性不孕患者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助孕治疗并新鲜周期移植的特点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输卵管积水性不孕(实验组)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IVF-ET助孕治疗,长方案促排卵并新鲜周期移植的患者共564个周期;对照组为同期因单纯输卵管梗阻性不孕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IVF-ET治疗,长方案促排卵并新鲜周期移植的患者共2812个周期;比较两组的临床数据,包括:促性腺激素( Gn)总量、Gn总天数、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日雌二醇( E2)水平、卵裂率、受精率、可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周期取消移植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风险取消移植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包括:异位妊娠率、自然流产率、早产率、多胎率、单胎足月儿体重、单胎足月体重儿比率、单胎足月巨大儿比率。结果输卵管积水组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6.31、9.06,均P<0.05);输卵管积水组的周期取消移植率、异位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4.23、6.11,均P<0.05);两组的Gn总量、Gn总天数、hCG日E2水平、受精率、可用胚胎率、OHSS风险取消移植率、自然流产率、早产率、多胎率、单胎足月儿体重、单胎足月体重儿比率、单胎足月巨大儿比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输卵管积水性不孕采用IVF-ET助孕治疗并新鲜周期移植较单纯输卵管梗阻组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更低,同时周期取消移植率、异位妊娠率更高;该研究暂未发现输卵管积水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

  • 早孕期口服地屈孕酮与新鲜周期辅助生殖对单胎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影响

    作者:何西彦;孙晓彤;杨雪萍;杨彩芳;鲁番;郭囡

    目的:探究早孕期口服地屈孕酮与新鲜周期辅助生殖对单胎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接受胚胎移植新鲜周期辅助生殖且于甘肃省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532例单胎妊娠孕妇临床资料迸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早孕期孕激素黄体支持是否加用地屈孕酮,将研究对象分为地屈孕酮组(黄体酮/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地屈孕酮)116例,对照组(黄体酮/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416例,比较两组孕妇子痫前期发病率的差异.结果:两组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98,P=0.046),且地屈孕酮组子痫前期发生率(1.72%)低于对照组子痫前期发生率(6.49%).结论:早孕期口服地屈孕酮可降低新鲜周期辅助生殖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生率.

  • 早孕期口服地屈孕酮与新鲜周期辅助生殖单胎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的关联性

    作者:马媛媛;魏瑗;李蓉;王丽娜;张龑;王妍;赵扬玉

    目的 探究早孕期口服地屈孕酮与新鲜周期辅助生殖单胎孕妇子痫前期发病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6年6月接受胚胎移植新鲜周期辅助生殖且本院分娩的756例单胎孕妇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按照早孕期孕激素黄体支持是否加用地屈孕酮,分为地屈孕酮组(黄体酮/雪诺酮+地屈孕酮)196例和对照组(黄体酮/雪诺酮)560例,比较组间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病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地屈孕酮与子痫前期发生的关联关系.结果 地屈孕酮组子痫前期发病率(1.0%)低于对照组(4.5%,P=0.025).地屈孕酮组配偶年龄≥40岁、孕妇合并症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37、0.048).将地屈孕酮、配偶年龄及孕妇合并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显示仅地屈孕酮和子痫前期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OR=0.221,95%CI=0.052~0.940,P=0.041).结论 早孕期口服地屈孕酮是新鲜周期辅助生殖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的保护因素.

  • 新鲜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异位妊娠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潘乐乐;杨洁;肖国宏;李娜;金晶晶;宋霁

    目的:分析新鲜周期和冻融周期异位妊娠(EP)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接受助孕治疗的患者12 209例,共19 14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新鲜周期移植13 170个、冻融周期5 974个,分析输卵管因素、盆腔手术史、EP手术史、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及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因素对异位妊娠发生的影响.结果:新鲜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冻融周期(50.12% vs 40.16%),新鲜周期组中IVF-ET周期EP发生率显著高于ICSI-ET组(3.54% vs 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冻融周期异位妊娠率高于新鲜周期组(3.37% vs 3.19%),冻融周期组中激素替代周期EP率高于自然周期(3.48% vs 3.2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周期组内,输卵管因素、盆腔手术史、EP手术史均可使EP率较之未合并该危险因素者显著增加(依次为3.51% vs 2.61%;4.57% vs 2.86%;4.99% vs 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冻融周期组内,输卵管因素、盆腔手术史、EP手术史亦均可使EP率较之未合并该危险因素者显著增加(依次为4.25% vs 1.69%;7.64% vs 2.67%;11.03% vs 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周期和冻融周期组内比较,有EMs者较之无EMs,有PCOS者较之无PCOS者,EP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将19 144个周期分别依据有无EMs或PCOS分组进行比较,有EMs者EP率高于无EMs者(1.92% vs 1.51%;P>0.05),有PCOS者异位妊娠率高于无PCOS者(3.54% vs1.40%;P<0.01).结论:冻融周期胚胎移植后EP率略高于新鲜周期;输卵管因素、盆腔手术史、EP手术史是助孕治疗患者E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合并EMs或PCOS也是EP发生的重要因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