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两种不同胚胎移植策略对新鲜周期体外受精临床结局的影响

    作者:陶林林;李国臻;杨志伟;段新崇;耿亚松;郑波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胚胎移植策略对新鲜周期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生殖中心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行新鲜周期IVF/ICSI-ET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 048个周期.根据不同的移植策略分成两组,A组(693个周期):第三天(D3)移植;B组(355个周期):根据胚胎质量行D3、D4或D5移植,即D3\D4\D5移植组.再根据年龄的不同将A、B组各分为3个不同亚组:A1组(n=371):≤30岁,A2组(n=187):30岁<年龄≤35岁,A3组(n=135):>35岁;B1组(n=207):≤30岁,B2组(n=108):30岁<年龄≤35岁,B3组(n=40):>35岁.分别比较不同年龄段两种移植策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 各亚组的基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5岁中A3组的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B3组(P<0.05).各个不同亚组的2PN受精率、2PN卵裂率、可用胚胎率及优胚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0岁患者中B1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A1组(P<0.05);两组的种植率比较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B1组有高于A1组的趋势;两组的流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0岁<年龄≤35岁中两亚组和>35岁两亚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对于年龄≤30岁患者可根据胚胎质量灵活选择移植天数,其与单纯D3胚胎移植相比能够显著改善临床妊娠结局,且并不增加周期移植取消率.

  • 卵母细胞透明带透亮致密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宋雪梅;黄晓洁

    目的 探讨年龄、移植策略、受精方式和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卵母细胞透明带透亮致密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个透明带透亮致密的移植周期,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0岁组和30~37岁组,依据移植策略分为新鲜周期移植和冻融周期移植,依据受精方式分为IVF组、ICSI组和早补救ICSI组,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常规促排卵组和微刺激组,比较其对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和抱婴率的影响.结果 两个年龄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和抱婴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鲜周期移植除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冻融周期移植外(70.0% vs.23.1%,P<0.05),种植率、流产率和抱婴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VF组、早补救ICSI组和ICSI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和抱婴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促排卵方案组和微刺激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和抱婴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透明带透亮、致密、折光性强的患者行早补救ICSI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结局;冻融胚胎移植人工辅助孵化减薄透明带并不能改善这部分患者的妊娠结局.

  • 新建IVF中心年轻反应好患者的移植策略及临床结局

    作者:宏苹苹;李涛;王辉田;李海洋;欧建平

    目的 探讨年轻反应好患者中新鲜卵裂期胚胎移植、冻融卵裂期胚胎移植和冻融囊胚移植之间的差异,为临床建立符合自身的移植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治疗且首次接受胚胎移植的377名患者.其中接受新鲜卵裂期胚胎移植(新鲜D3移植组)的有160名,冻融卵裂期胚胎移植(冻融D3移植组)的有75名,冻融囊胚移植(冻融囊胚移植组)的有142名.比较三组患者的基本特征、新鲜取卵周期时的促排卵情况以及临床结局之间的差异.结果 三组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BMI)、不孕年限、不孕因素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鲜取卵周期中三组间的基础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天数及HCG日的E2、LH、孕酮(P)水平和内膜厚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鲜取卵周期的促排卵过程中新鲜D3移植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为1.88%,冻融D3移植组为4.00%,而冻融囊胚移植组为10.56%,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移植胚胎个数和移植优质胚胎个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D3移植组和冻融D3移植组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接近,分别为56.88%vs 57.33%和38.32%vs 35.95%,均小于冻融囊胚移植组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66.90%和48.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的多胎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轻且对药物反应好患者容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选择冻融囊胚移植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

  • 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移植策略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劲超;雷旭辉

    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然而,脑梗死后局部缺血、缺氧的微环境和有害因子的激活等,均不利于移植干细胞的存活,因而影响其治疗效果.近年来,为了提高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人们在移植策略上不断探索,本文就该方面内容作一综述.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磁标记磁共振示踪及其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晶;李超;李贵涛

    随着干细胞技术的迅猛发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已经应用于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1-2].从动物实验到临床,目前尚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如何无创性地在活体内动态监测移植细胞的迁移、生存状态一直是困扰科研工作的难题,也是近年来研究工作的重点.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成像技术因其分辨率高、对比度好、可视化等优点,是目前无创、活体示踪及评估细胞移植策略的佳影像学工具[3-4].在运用MR活体示踪时,要求所使用的对比剂在有效标记目的细胞的同时,不会对细胞产生任何毒副作用[3].现就MSCs的磁性细胞标记MR示踪技术及其移植修复SCI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 日新月异的临床技术——造血干细胞移植

    作者:张勇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血液学发展的必然.HSCT以其广泛的适应证和良好的疗效完全有可能成为医院新的亮点.HSCT的迅猛发展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数十年来随着对HSCT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其原理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HSCT在造血干细胞来源、移植应用范围、移植策略及方法、检测体系及免疫治疗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而深刻的发展.

  • 脂肪组织修复的组织工程策略

    作者:黄德清;马玉琼;王蕾

    在头颈部肿瘤切除、上下肢损伤和先天性缺损等病例中,经常由于软组织(主要是皮下脂肪组织)丢失,致使病人外貌异常,外形缺损,影响美观.还可能使病人某些运动不便、功能受到影响.外科通常采用病人自身的脂肪进行塑型.但是由于成熟的脂肪不能有效地进行移植,所以许多天然的、人工合成、复合材料被用作脂肪替代品.这些材料仍有许多严重的局限性,如纤维囊性收缩,炎症反应,机械性能不佳等.组织工程技术及大量脂肪移植的临床经验使临床上应用移植策略进行脂肪修复成为可能.

  • 内皮祖细胞移植策略研究进展

    作者:李桂琼

    内皮祖细胞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是成年个体中与血管新生关系为紧密的干细胞成分,大量动物实验和初步临床研究均显示其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外周缺血性血管疾病及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等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现主要对近年来内皮祖细胞移植策略做一综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