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降调节过程中卵巢黄体囊肿形成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金芳;郝翠芳

    目的 探讨降调节过程中卵巢黄体囊肿形成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348例采用标准长方案促排卵的不孕患者在排卵后4~5 d、排卵后6~7 d、排卵后8~10 d开始降调节与卵巢黄体囊肿形成的关系.根据降调节开始时间不同分成三组:A组(排卵后4~5 d开始降调节,n=217)、B组(排卵后6~7 d开始降调节,n=103)、C组(排卵后8~10 d开始降调节,n=28);根据患者降调节过程中是否出现卵巢黄体囊肿分为两组:N1组(囊肿组,n=99)、N2组(非囊肿组,n=249). 结果 C组卵巢黄体囊肿形成率(50.00%)显著高于A组(28.11%)和B组(23.30%)(P<0.05);囊肿组患者(N1组)降调节日雌二醇(E2)水平显著高于非囊肿组患者(N2组)(801.5±389.1 pmol/L vs.721.6±319.2 pmol/L,P<0.05),而囊肿组患者(N1组)降调节日孕酮(P)水平显著低于非囊肿组患者(48.2±20.3 nmol/L vs.53.6±21.6 nmol/L,P<0.05).结论 排卵后6~7 d开始降调节卵巢囊肿形成率较低,囊肿形成率受降调节日E2、P水平影响.

  • PCOS不孕患者行新鲜与冷冻周期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比较

    作者:高婷婷;贺晓;张亨德;陈书强;李博;王晓红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女性采用IVF-ET助孕治疗中,行冷冻周期和新鲜周期移植胚胎的妊娠结局.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因单纯PCOS不孕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IVF-ET助孕、并行冷冻胚胎移植的患者共389个周期,为PCOS-冷冻周期组;与同期PCOS不孕患者行IVF-ET助孕而移植新鲜胚胎的患者共255个周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状态. 结果 PCOS-冷冻周期组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冷冻周期组的异位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异位妊娠率(P<0.05);PCOS-冷冻周期组与对照组的子宫内膜厚度、自然流产率、早产率、多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冷冻周期组与对照组的单胎足月儿体重、单胎足月低体重儿比率、单胎足月巨大儿比率、单胎早产儿体重、多胎早产儿体重及多胎足月儿体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PCOS不孕症采用IVF-ET助孕治疗,冷冻周期移植方案比长方案促排卵并新鲜周期移植的PCOS患者有更好的妊娠结局,以及相似的新生儿结局.

  •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作者:张丽;刘晓群;石彬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是指卵泡发育成熟过程正常,但不破裂,卵细胞未排出而原位黄素化.关于LUFS发病机制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内分泌功能紊乱,局部机械性因素,医源性因素和精神心理因素.目前,LUFS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结合血清性激素水平测定.其治疗方法有药物促排卵,卵泡穿刺结合官腔内人工授精,但目前临床上逐渐趋同认为,解决LUFS引起不孕疗效为肯定的方法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

  • 卫爱武教授治疗因 PCOS 行 IVF - ET 的中医调治经验

    作者:石少琦;卫爱武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以月经失调、不孕、多毛、肥胖、痤疮、卵巢多囊样改变为主要表现,而持续性无排卵及高雄激素是引起各种临床表现的主要原因。对于顽固性的排卵障碍患者,在经过反复(>3次)促排卵治疗及手术治疗(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后仍失败者,多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 - ET),可解决无排卵问题。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取卵引起卵巢过度刺激的风险较大;取得的卵子质量较差,难以形成高质量胚胎;内膜不符合移植需要;妊娠率低;生化妊娠率高;抱婴回家率低等。导师卫爱武教授在临床工作中将中医药应用于该类患者的治疗,针对以上问题,在进入周期前整体调理月经周期,进入周期后养卵提高卵泡质量,滋肾养血准备内膜,移植后积极安胎,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温肾养血冲剂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IVF-ET中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波;陈琛;王亚男;邢国刚;孙伟

    目的:探讨温肾养血冲剂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cl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治疗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符合卵巢低反应诊断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50倒,在进入IVF-ET程序之前治疗组给予3个月经周期的温肾养血冲剂联合TEAS治疗,空白组不给予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月经第2天内分泌激素水平(包括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和窦卵泡数.两组患者中适宜行IVF-ET者给予拮抗剂方案促排卵治疗,观察两组获卵数、受精率、冻胚敦、妊娠率.结果:(1)治疗组经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有5例获得自然妊娠,治疗组的FSH水平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窦卵泡数增多,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组Gn用量减少,获卵数及冻胚数多于空白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行IVF-ET前采用温肾养血冲剂联合TEAS治疗卵巢低反应患者能够通过良性调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的作用,改善卵巢储备能力,使获卵数增多,从而提高妊娠率.本研究对提高卵巢低反应患者尤其是高龄不孕女性的妊娠率提供了有效的新方法.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建立及其衍生技术的发展

    作者:尚欣妹;李志平

    1978年7月25日首例运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而分娩的试管婴儿诞生,它为人类助孕技术的发展翻开新的篇章.此后,相继出现如:经腹腔精子与卵子移植技术(POST)、配子输卵管内移植技术(GIFT)、单精子卵细胞胞浆内注射(ICSI)、着床前遗传诊断技术(PDG)等衍生技术.这些技术的出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进行全面补充,使助孕技术更趋于完善.通过对此项技术及其衍生技术的回顾,会使人们更全面的了解此类技术并为其更健康地发展提供经验和启迪.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覃菊玲

    目的 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减少患者产生焦虑情绪.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3月-2013年8月抽取145名IVF-ET术后妇女做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问卷调查.结果 IVF-ET术后患者SAS平均得分为50.72±16.04,PSSS平均得分为47.39±16.27,患者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社会支持、年龄、医疗保险、年收入及学历等.结论 IVF-ET术后妇女较易产生焦虑情绪,护士应综合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年龄、医疗保险、年收入等影响因素,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改善IVF-ET术后妇女心理健康水平.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

    作者:高婷婷;颜萍;张海霞;王彦芳;毛新敏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220例拟行IVF-ET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20例术前接受过护理干预,对照组100例术前不予任何干预,分别于取卵前2 d、取卵日、胚胎植入后1周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对2组患者不同治疗阶段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取卵前2 d、取卵日、胚胎植入后1周STAI评分均显著低于同周期对照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35岁、不孕年限>5年、既往治疗时间>5年是影响IVF-ET患者STAI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术前接受护理干预则是IVF-ET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IVF-ET患者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焦虑心理状况,尤其在取卵当天尤为明显,且这种焦虑程度与患者年龄、不孕年龄、既往治疗时间有密切的关系.术前对IVF-ET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状态.

  • 基于马斯洛层次理论的生殖中心注射室不孕症病人需求调查研究

    作者:周丹;王宇扬;胡晓;张峡

    [目的]了解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生殖中心注射室不孕症病人需求状况,为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于2016年8月-2016年9月在生殖中心注射室对100例不孕症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病人实际需求迫切的是安全需求与尊重需求.[结论]生殖中心注射室不孕症病人需求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需求,此外,不孕症病人需求趋向多层次和多方面,对此,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更好地满足病人合理的需求.

  • 异常授精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作者:赵杰;陈秀娟;梁琳;刘芳;张燕兵;梁磊

    目的:探讨异常受精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7个IVF-ET周期的临床资料,共3423个卵子,分析异常受精组与无异常受精、多原核受精、单原核受精、晚卵裂受精各组间年龄、获卵数、卵裂率、妊娠率、种植率等的关系.结果:各组比较年龄、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种植率、无显著性差异;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异常受精各组均显著高于无异常受精组;2pn率显著低于无异常受精组.结论:获卵数是影响异常受精的因素之一,异常受精可能导致新鲜周期妊娠率偏低,但可移植胚胎数较高,终可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结局.

  • 剩余胚胎去向的伦理法律规制思考

    作者:朱春梅;苏振兴

    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快速发展,剩余胚胎去向问题是其应用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个社会问题,如剩余胚胎的基本权、继承权和归属权问题.从医学伦理学角度出发,对胚胎地位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阐述了剩余胚胎的冻存、医学方法废弃、捐献他人、科学研究所引发的伦理法律问题,并提出完善胚胎冻存管理制度,规范保存行为,合理安排胚胎处理流程,确定废置标准,加强培养研究规范管理,深化胚胎捐献认知体系等建议,以杜绝一些违规行为的发生.

  • 实施试管婴儿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研究及其干预

    作者:翁晓晨;张勤华

    实施试管婴儿治疗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常常伴随取卵不利、胚胎数量少、移植失败等问题,因此患者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焦虑抑郁状态往往与治疗结局相关,这可能是由于其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交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扰乱激素正常分泌而导致的。目前,对于焦虑抑郁状态的调整主要采取认知和应对训练、心身治疗(包括瑜伽冥想放松)以及针药结合的方式。其中,中医辨证论治、针灸耳穴治疗在缓解患者心理压力状态,调节内分泌血激素水平,提高卵细胞胚胎质量,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手术结局等方面均获得肯定疗效。

  • 益肾疏肝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行IVF-ET治疗的案例分析

    作者:袁雪菲;庄梦斐;曹阳;张婷婷

    人类辅助生育技术( Assistant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指人类不经过两性性交而使用人工辅助的方法产生新一代个体的技术,是现代治疗不孕不育的重要手段。世界第1例试管婴儿( Louis Brown ),在1978年由妇产科专家 Patrick Peptone 和胚胎学家Robert Edwards应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成功培育,成为了医学史上的里程碑,为不孕不育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迄今30余年来,辅助生殖技术不断更新发展,但是与人们的生育要求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其妊娠成功率仅有30%~40%,成功妊娠后的正常分娩率则更低[1]。近年来,中医药逐步参与到辅助生殖技术的不同阶段中,在提高活产率、降低和治疗并发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中医以健肾疏肝为基本治则,辨证论治辅以活血化瘀、调补冲任等法。现附成功妊娠病例一则以飨读者。

  • 中西医结合治疗IVF-ET术后失败不孕症1例

    作者:陈丽霞;林青梅;梁晓云;李俊芬;杨柳明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技术指从妇女卵巢取卵子,在体外与精子受精并培养一阶段,再将发育到一定时期的胚胎移植到宫腔内,使其着床发育成胎儿的全过程,通常被称为“试管婴儿”.随着不孕症的增多和助孕技术不断发展,要求采用试管婴儿技术患者日益增多,但试管婴儿不但费用较高,生育率低,妊娠率大多在20%~40%之间,且有许多人存在生化妊娠或虽能妊娠,但流产率较高.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曾成功治疗试管婴儿失败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 PCOS女性的单胎自然妊娠与IVF单胎妊娠结局比较

    作者:高婷婷;王东;张永奇;王珺;肖西峰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女性自然妊娠与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治疗新鲜周期移植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因单纯PCOS不孕行IVF-ET治疗并新鲜周期移植后单胎临床妊娠的女性共56例;另以生殖健康调查中获得的PCOS可自然妊娠女性共62例为对照,将其第一次妊娠结局纳入分析,比较2组的妊娠结局(流产率、早产率、死胎死产率、足月产率),以及单胎足月新生儿结局(新生儿平均体重、低体重儿比率、巨大儿比例)。结果 PCOS -IVF 组足月产率(66.07%)显著低于 PCOS -自然妊娠组(85.48%),自然流产率(26.78%)显著高于PCOS-自然妊娠组(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IVF组早产率、死胎死产率与PCOS-自然妊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IVF组足月新生儿平均体重、巨大儿比率与PCOS-自然妊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足月低体重儿。结论 PCOS不孕症采用IVF-ET助孕治疗并新鲜周期移植的女性比PCOS自然妊娠女性的不良妊娠结局比例更高。

  • 不同操作温度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

    作者:孙擎擎;曹义娟

    目的:观察不同操作温度对小鼠体外受精以及后续胚胎发育的影响,探讨较合适的实验室受精及操作温度,为提高人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IVF实验室温度共设置19℃、21℃、23℃、25℃、27℃、29℃及31℃温度点,选择10~12周龄(20~25g)的ICR雌性小鼠及雄性小鼠168只。每个温度点设自然受精组和体外受精组,随机分配雌鼠8只、雄鼠4只。在上述实验室温度下对小鼠自然受精卵团与体外受精卵团进行操作、观察,并统计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及囊胚孵出率。结果体外受精组中25℃组与19℃、21℃、29℃、31℃四组间比较受精率(94.83%、52.69%、78.98%、82.76%、66.67%)、囊胚形成率(87.12%、54.17%、68.75%、70%、56.56%)、囊胚孵出率(86.62%、46.15%、66.23%、67.857%、51.78%)有统计学差异(P<0.05),尤以19℃、31℃差异明显;体外受精组中25℃组与19℃、21℃、31℃三组间比较卵裂率(98.79%、81.82%、90.32%、89.83%)有统计学差异(P<0.05),尤以19℃、31℃差异明显;顺次两组间比较,19℃与21℃、29℃与31℃组受精率、囊胚形成率、囊胚孵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19℃、21℃、29℃、31℃组各自的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囊胚孵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尤以19℃、31℃组差异明显。结论实验室温度在23℃~27℃之间时,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组与自然受精组在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和囊胚孵出率等方面较其他温度具有显著优势,提示23℃~27℃为较合适的实验室受精及胚胎操作温度范围。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后分娩的新生儿结局分析

    作者:王飞凤;王荣;费小阳;何健英

    目的 通过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受孕出生的单胎试管婴儿的基本情况,以评价IVF-ET这一技术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0年5月至2010年12月实施IVF-ET出生的312例单胎试管婴儿,其中常规IVF-ET的婴儿251例以及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婴儿 61例为调查对象,选取同期自然妊娠分娩出生的单胎婴儿350例作为对照,比较3组出生后婴儿胎龄、体重、身长、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率、先天畸形和畸形发生率.结果 前两组平均胎龄低于自然受孕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长、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与自然受孕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VF组先天畸形和畸形发生率稍高于自然受孕婴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常规IVF-ET及ICSI治疗后出生的婴儿体重、身长、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率、先天畸形和畸形发生率与自然受孕的婴儿比较,两者无统计学差异,IVF-E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给不孕夫妇带来了福音.

  • 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控制性超排卵结局的关系

    作者:杜生荣;康跃凡;郑备红;林运鸿;孙艳;林典梁;陈永艳;林元

    目的 探讨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基因多态性与控制性超排卵结局的关系.方法 收集生殖中心的病例103例,抽取外周血提取DNA,用PCR限制酶切法,分析FSHR 680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为A组(N/N)、B组(N/S)和C组(S/S)3组,比较各组间的促排卵结局.结果 促排卵过程中,低反应、中反应和高反应的发生率3组类似;3组间基础FSH值、Gn用量以及获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组的妊娠率(54.6%)高于B组(35.7%)和A组(51.3%).结论 FSHR 680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卵巢的反应性无关,S/S基因型可能与胚胎的质量有关.

  • 我院生殖医学部门诊用药情况分析

    作者:高婧;刘迪丰;蔡林

    目的:了解人类生殖辅助技术过程中的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生殖医学部2012年~2013两年所用的药品数量与金额进行统计排序,并计算用药频度( DDDs)、限定日费用( DDC)和排序比。结果发现生殖医学部临床用药主要集中在治疗不孕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辅助用药、保胎等方面。结论所使用的药物具有良好的药物治疗学和经济学属性,用药基本合理。

  • 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 EFI )在内异症保守性手术后指导生育干预的价值

    作者:王玉玲;吴悦茜;陈凤云;孙静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 EFI)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患者保守性手术后指导生殖干预的价值. 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152例腹腔镜手术治疗EMs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电话随访术后1年的妊娠情况. 按内异症分期标准( r-AFS)及EFI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分期和评分. 分析EFI与术后1年内自然妊娠率的关系;并根据不同的评分给予不同的生育指导,建议相应的妊娠方式(自然妊娠或IVF-ET). 结果:治疗后1年完全自然周期试孕者119 例,治疗后1 年内自然妊娠率79. 8%(95/119). 患者术后1 年妊娠率和r-AFS评分无关(P>0. 05),但与EFI评分相关(P<0 . 05 );总体上随着EFI评分增加,术后1年自然妊娠率增高. 术前诊断和未诊断不孕症患者的术后1年妊娠率均与EFI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 05 ). EFI评分1 ~4分、5~7分和8~10分组的IVF-ET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 05 ). EFI评分8~10分组的IVF-ET妊娠率和自然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 05 ) ,自然妊娠成功率明显高于IVF-ET;EFI评分1~4分组、5~7分组的IVF-ET妊娠率和自然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保守性手术或联合药物治疗后患者首次妊娠多发生在治疗后1年内,术中应对所有有生育要求的EMs患者给予进行EFI评分. EFI作为预测术后妊娠率的工具,对术前诊断或未诊断不孕症的患者均适用. EFI评分同时可作为手术妊娠方式指导的依据,评分低的患者,可考虑直接进行人工辅助生殖技术进行干预以提高生育率,防止发生不孕症.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