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子宫内膜病理性改变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

    作者:刘杰;章汉旺;郑洁;雷亚兰;孙虹;李薇;夏敏

    目的 探讨轻创术后的子宫内膜病理性改变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B超显示子宫内膜回声异常或内膜厚度>5 mm的患者共237例,其中行子宫内膜轻创术者220例为研究组,未行轻创术者17例为对照组,并根据诊刮后标本病检结果将研究组再分为正常月经期内膜组、分泌反应欠佳组和子宫内膜息肉组,比较各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的差别.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诊刮后标本病检结果虽然各组间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无明显差异,但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活产率明显低于月经期内膜组(P<0.05).结论 子宫内膜轻创术能显著提高IVF-ET周期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子宫内膜异常的病理学改变是导致活产率低下的主要因素.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诱发的卵巢囊肿穿刺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作者:方春霞;付伟平;王丽萍

    目的 观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诱发的卵巢囊肿穿刺治疗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IVF助孕的1,209例应用GnRH-a长方案患者,其中GnRH-a开始于卵泡早期的长方案796例,发生卵巢囊肿并穿刺的有107例(研究组A),未发生囊肿的有689例(对照组A);GnRH-a开始于黄体中期的长方案413例,发生卵巢囊肿并穿刺的有23例(研究组B),未发生囊肿的有390例(对照组B).分组比较患者一般情况、降调时间、促性腺激素(Gn)用量、获卵数、可用胚胎、妊娠率等. 结果 卵泡期长方案研究组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高于对照组,基础窦卵泡数(AFC)及Gn启动日AFC均低于对照组,降调时间、Gn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获卵数、胚胎数、妊娠率等无显著差异;黄体期长方案囊肿穿刺组和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 穿刺GnRH-a诱发的卵巢囊肿,不影响IVF-ET结局,能达到与无囊肿者相似的妊娠率和活产率,是治疗卵巢囊肿有效的方法.

  • 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彭霞;赵淑云;叶虹

    目的 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ATA)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1年8月~12月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153例不育妇女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TA,包括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其中ATA阳性组患者39例,ATA阴性组114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促排卵参数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并对其中110例患者卵泡液中ATA进行检测. 结果 ATA阳性组流产率显著高于ATA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的受精率、种植率、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收集的110例患者卵泡液与血清中ATA水平呈正相关,其中TG-Ab r=0.93(P<0.05),TPO-Ab r=0.836(P<0.05). 结论 ATA阳性患者行IVF-ET后妊娠流产率显著升高.不育妇女尤其是反复流产、反复IVF-ET失败患者,筛查ATA对指导诊疗、预测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年轻妇女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预测卵巢储备功能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结局

    作者:吴惠华;李红;孟庆霞;李建芬

    目的 了解年轻妇女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FSH/LH)比值对于预测卵巢储备功能及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8在我中心行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年龄小于40岁的患者570例,按照FSH/LH比值分为4组,比较4组的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窦卵泡数(AFC)、抗苗勒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ibin-b)、促性腺激素(Gn)用量、获卵数、二原核受精卵(2PN)数、卵巢反应不良比率及临床妊娠率的差别. 结果 FSH与FSH/LH比值正相关(r=0.231,P<0.001),LH与FSH/LH比值负相关(r=-0.883,P<0.001);FSH/LH≤1组(A组)及1<FSH/LH≤2组(B组)的窦卵泡数显著多于2<FSH/LH≤3组(C组)及FSH/LH>3组(D组)(P<0.001);A组的AMH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01),A、B组Gn用量小于C、D组(P<0.001);而获卵数在各组之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FSH/LH比值越低,获卵数越多;A、B、C组的卵巢不良反应率均低于D组. 结论 当基础FSH仍处于正常水平时,高FSH/LH比值及基础的LH低水平也可作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评价指标,用于对IVF治疗反应的评估.

  • 血清孕酮升高对卵巢不同反应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作者:徐蓓;李舟;章汉旺;朱桂金

    目的 探讨卵巢不同反应者人绒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与体外受精(IVF)结局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9月11,055例IVF采卵周期和4,021例复苏周期,根据获卵数将卵巢反应性依次分为:卵巢高反应组(获卵数≥20;2,023例)、卵巢低反应组(获卵数≤4;827例)和中间反应组(5≤获卵数<20;8,205例).根据HCG日血孕酮水平分别比较不同卵巢反应组的新鲜周期和复苏周期的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及各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孕酮升高的临床因素,采用趋势分析评定各组血清孕酮的切点值. 结果 随着血清孕酮水平的升高,不同反应组其新鲜周期的胚胎着床率和妊娠率均明显下降(P<0.05).但受精率、卵裂率和复苏周期的妊娠率无明显差异(P>0.05).卵巢不同反应者其孕酮升高影响妊娠率的切点值不同:低、中和高反应者孕酮切点值依次为1.5、1.75和2.25 ng/ml. 结论 不论卵巢反应性如何,孕酮升高均影响新鲜周期的妊娠率.但随着卵巢反应性的增加,孕酮切点值也随之升高.孕酮升高不影响复苏周期的妊娠率,故可能并不是通过影响卵母细胞质量而负面影响新鲜周期妊娠率.

  • 宫腔镜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再次胚胎移植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肖玲;马海兰;王巍;李美玲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后再次冻融胚胎移植(FET)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生殖中心IVF-ET失败后要求行FET的患者,共181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宫腔镜检查,发现异常的患者将宫腔可疑物送病理检查协助诊断,术后给予相应的治疗,适时行FET;B组未行宫腔镜检查而适时行FET.对A组宫腔镜检查结果及两组FET妊娠结局进行分析. 结果 A组经宫腔镜检查,发现正常宫腔占15.62%,异常宫腔占84.38%.异常宫腔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增生、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宫腔粘连和宫腔畸形.A、B组的种植率分别为22.50%和14.15%,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3.75%%和29.41%,A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宫腔镜能够直视宫腔,了解子宫内膜情况,发现宫腔内微小病变,并通过相应治疗改善宫腔内环境,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临床妊娠率,对IVF-ET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IVF-ET失败者再次移植前的常规检查手段.

  • 黄体期雌二醇预处理方案改善卵巢低反应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初步研究

    作者:罗秀;余凡;印贤琴;文晓凤;郑家凤;靳镭

    目的 探讨促排卵周期前应用口服雌二醇(E2)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IVF-ET)术中卵巢反应不良者的意义.方法 对52例在我中心行IVF-ET术的卵巢反应不良患者分为黄体中后期补充E2者25例(试验组)及未补充E2者27例(对照组);试验组中14例在一年内行两次IVF-ET的患者,进行自身配对前后对照(配对试验组vs配对对照组).对纳入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口服E2预处理对卵巢低反应患者促排卵的效果以及对IVF-ET结局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刺激天数、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获卵数、E2峰值、可移植胚胎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有增高趋势.配对试验组较配对对照组有显著增高的获卵数、hCG日E2水平、hCG日直径>14 mm卵泡、可移植胚胎数(P均<0.05),刺激天数延长(P<0.05),受精率、临床妊娠率仅有增高趋势,而Gn用量、内膜厚度无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 对卵巢反应不良的患者,在IVF-ET术前黄体中后期口服E2可以延缓卵泡生长速度,改善促排卵治疗效果,提高胚胎质量,而不影响内膜厚度.

  • 低获卵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关系

    作者:王雪梅;姜宏;张文香;魏兆莲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过程中获卵数≤5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 /ICSI获卵数≤5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16个移植周期.按年龄分为<35岁组(A组)、35~39岁组(B组)和≥40岁组(C组),选择同期年龄<35岁、获卵数6~15枚的患者共409个移植周期作为A组对照组;将35岁以上高龄低获卵患者按超促排卵方案分为长方案组、短方案组和拮抗剂组,对各组的临床资料及临床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A组与C组的临床妊娠率(38.3% vs.19.4%)及早期流产率(16.1% vs.50.0%)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率(38.3% vs.41.6%)及早期流产率(16.1% vs.10.0%)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促排卵方案组间临床妊娠率(29.0% vs.26.1% vs.25.9%)及早期流产率(33.3% vs.33.3% vs.40.0%)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VF/ICSI过程中,<35岁的低获卵患者仍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结局;不同超促排卵方案并不能改善高龄低获卵患者的临床结局.

  • 13例先天子宫发育畸形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情况分析

    作者:李宁;刘冬娥;李艳萍;刘能辉;李玉梅

    目的 了解子宫畸形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的妊娠情况. 方法 对我院2006年11月至2008年1月间收治的13例畸形子宫患者行IVF-ET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同期子宫正常、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者73例作对照组. 结果 行IVF-ET患者子宫畸形患病率为1.30%,13例子宫畸形患者总妊娠数6例次,临床妊娠率46.2%,着床率29.6%,足月产占66.7%,平均孕周(37.83±0.73)w;与同期子宫正常、单纯输卵管因素不育者比较着床率、妊娠率及足月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行IVF-ET患者子宫畸形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如重视早期诊断及加强孕期监护,其妊娠率及妊娠结局良好.

  • 瘦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及体外受精结局的相关研究

    作者:邵明君;叶碧绿;赵军招;林文琴;林金菊;周红卫

    目的 探讨血清及卵泡液瘦素(leptin)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关系和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进行IVF-ET的20例PCOS患者(PCOS组)和20例非PCOS患者(对照组)卵泡液中leptin、胰岛素(INS)水平以及同期血清中leptin水平,PCOS患者经二甲双胍和口服避孕药(OC)预治疗三个月.结果 PCOS组卵泡液及血清lept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2.87±7.34 vs 10.10±5.15)、(13.65±7.75 vs 10.53±4.65),但差异无显著性,卵泡液及血清leptin水平均与卵泡液INS水平呈正相关(r=0.578、r=0.682,P均<0.01).PCOS患者卵泡液低leptin组成熟卵细胞率高于高lept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 vs 86%,P<0.05),血清leptin水平与卵裂率呈负相关(r=-0.501,P<0.05).结论 PCOS患者体内leptin可能与卵泡液INS共同参与PCOS发生发展,leptin可能主要通过影响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卵分裂而影响妊娠成功率.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孕酮与雌二醇比值在体外受精治疗周期中的价值

    作者:丁晨;张红;赵淑芹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IVF)周期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孕酮(P)与雌二醇(Ez)的比值与其它激素水平和IVF结局之间的关系,评价孕酮与雌二醇的比值在IVF周期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本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不育患者,所有患者均第一次接受IVF,共200个周期,分为P/E2≤1.5组与P/E2>1.5组以及P≤3.7 nmol/L组与P>3.7 nmol/L组,计算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促性腺激素(Gn)的用量、促排卵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妊娠率等,并分析HCG日血清P/E2与基础卵泡刺激素(FSH)、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的相关性. 结果 与P/E2>1.5组相比,P/E2≤1.5组有更高的E2水平、更多的获卵数、更高的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3.7 nmol/L组较P≤3.7 nmolL组有更高的E2水平和更多的获卵数,而妊娠率较P≤3.7 nmol/L组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P/E2值与基础FSH呈显著正相关(r=0.229,P=0.001),与获卵数呈显著负相关(r=-0.337,P=0.000),而与可用胚率则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P/E2值升高是卵巢功能下降的表现,P/E2值与基础FSH存在正相关关系;P/E2值<1.5可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 促性腺激素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余蓉;赵军招;林金菊;林文琴;叶碧绿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Gn)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中的种类及剂量应用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8年6月我院生殖中心收治PCOS患者的IVF-ET或ICSI治疗周期238个.根据Gn使用不同分为重组人卵泡刺激素(r-FSH)组和r-FSH+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组,比较两组血清激素水平、卵巢反应性和治疗结局相关指标.根据卵巢过度刺激征(OHSS)发生程度分组,比较各组间获卵数、Gn用量和时间.结果 r-FSH+HMG组Gn用量及时间显著高于r-FSH组.两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数经t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OHSS发生率、因OHSS致移植取消率经卡方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获卵数Ⅱ、Ⅲ度OHSS组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Ⅰ度和未发生OHSS组.OHSS各组间Gn用量、时间经方差分析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使用FSH后卵巢反应欠佳的PCOS患者,加用HMG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超促排卵方案.PCOS患者预防OHSS发生在于个体化的促排卵方案和严密监测.

  •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血清孕酮水平对胚胎发育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作者:徐玉萍;曹云霞;丛林;魏兆莲;周平;章志国

    目的 探讨控制性超促排卵(COH)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孕酮(P)水平与胚胎发育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 收集分析2004年8月至2005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395名患者,共429个周期,根据COH中hCG注射日血清P水平分为,P 0~2.86(A)、>2.86~6.36(B),>6.36~9.54(C)及>9.54(D)4组,计算比较各组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结果 各组间的年龄、移植胚胎数及受精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组的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均显著升高(P<0.05),D组的卵裂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hCG注射日血清P水平明显升高可影响IVF-ET的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并引起妊娠率的明显下降.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后宫腔镜检查91例分析

    作者:程丹;杨菁;胡静;徐望明;谢青贞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助孕治疗失败后要求再次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IVF-ET失败后要求再次行IVF-ET患者91例,根据第二次IVF-ET前接受宫腔镜检查情况分为宫腔形态正常组(A组)与宫腔形态异常组(B组),分析宫腔镜检查情况,并比较两组在重复IVF-ET周期中优质胚胎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 结果 91例中宫腔镜检查宫腔形态正常49例(54%),发现宫腔内微小病变42例(46%),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宫腔轻度粘连、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殖和子宫内膜发育不良;宫腔形态异常组经宫腔镜矫治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明显提高. 结论 宫腔镜可以发现存在于宫腔内的微小病变;IVF-ET失败患者应放宽宫腔镜检查指征,以提高重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

  •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预测因素的初步探讨

    作者:王克华;刘培淑;李娟;董云玲;张琦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预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相关因素.方法43例IVF-ET患者分为3组:组1为中、重度OHSS患者9例,组2为具有OHSS风险而未发病的14例,组3为同期各项指标正常的20例患者.从临床资料、血清性激素水平、血及卵泡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综合评价.结果组1与组2基础卵泡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卵泡数、获卵数显著升高(P<0.05).组1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显著升高(P<0.05),且hCG日E2水平显著升高(P<0.05).hCG日组1、组2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组3(P<0.05),而组1与组2无显著差异.取卵日组1、组2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组3(P<0.05),且组1与组2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临床资料、血清性激素及VEGF水平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预测OHSS的准确性.

  • 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及血清CA125水平对复发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作者:栾红兵;刘雨生;童先宏;骆丽华;周桂香;季静娟;郭通航;金仁桃

    目的 研究卵巢刺激方案及血清CA125水平对手术后复发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果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经IVF治疗的39个周期(3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后复发的不孕妇女治疗的临床结果,以及卵巢刺激方案与垂体降调后血清CA125水平间的相关性. 结果 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垂体降调后采用短方案卵巢刺激13个周期,临床妊娠6个周期(46.2%);长方案卵巢刺激26个周期,临床妊娠8个周期(30.8%).长方案组周期平均获卵数(8.42±5.22)显著高于短方案组(5.00±2.35)(P=0.021),但受精率、周期临床妊娠率组间无显著差异(P=0.482).垂体降调后23个周期血清CA125为(18.5±12.6)U/ml;其中妊娠8例CA125为(10.2±5.8)U/ml,与妊娠结局呈显著负相关(r=-0.492,P=0.017). 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复发的不孕妇女,垂体降调后作IVF有较好疗效.卵巢刺激短方案或长方案的妊娠结局无显著差异.降调后血清CA125水平可作为疗效的预测指标.

  • 改良长方案的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作者:任建枝;沙爱国;韩冬梅;李萍;耿洁;马彩辉

    目的 探讨延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使用时间的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方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改良长方案336个周期和常规长方案358个周期,比较两种COH方案的促排卵药使用情况、激素变化及助孕结局. 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不育年限、体重指数(BMI)无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长方案组促性腺激素(Gn)使用天数与常规长方案无显著差异(P>0.05),但Gn使用剂量较常规长方案组多,药费却显著低(P<0.001).改良长方案组基础和启动日的卵泡刺激素(FSH)和雌二醇(E2)高于常规长方案组(P<0.01),启动日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的黄体生成素(LH)则显著低于常规长方案组(P<0.01),两组HCG日E2无统计学差异(P>0.05).改良长方案组启动日窦卵泡数、获卵数、受精数、胚胎数均少于常规长方案,但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活产率高于常规长方案组(P<0.05),两组间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早期流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延长GnRH-a使用时间方案(改良长方案)较常规长方案更有利于提高IVF-ET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活产率,并减少促排卵药物的费用.

  • 35岁以下患者长方案促排卵获卵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作者:王雅琴;杨菁;徐望明;谢青贞;肖卓妮;尹太郎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佳获卵数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35岁以下行长方案IVF-ET治疗的544个获卵周期的资料.比较不同获卵数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及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不同获卵数各组间促性腺激素(Gn)刺激天数、Gn用量、卵裂率、优胚率无明显差别(P>0.05),获卵数>25个组受精率低于其他各组(P<0.05).随获卵数的增加,冷冻胚胎数、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雌二醇(E2)值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妊娠率随获卵数增加逐渐增加,当获卵数>15个,临床妊娠率较前下降,累积妊娠率随获卵数增加而增加,当获卵数>25个,临床妊娠率和累积妊娠率明显下降.结论 获得适量的卵有利于获得较满意的妊娠结局.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非优质胚胎的冷冻价值

    作者:邓莲;李永刚;马艳萍;高梦莹;邓波;敖磊;相立峰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非优质胚胎冷冻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392例冷冻胚胎移植周期.根据冻存前胚胎质量将其分为优质组和非优质组,比较不同年龄段两组的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 结果 <35岁组,优质胚胎组妊娠率、种植率显著高于非优质胚胎组(P<0.05),两者流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35岁组,两组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选择性非优质胚胎冷冻,有助于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累积妊娠率,改善临床治疗结局,避免胚胎浪费.

  • 选择性黄体期雌激素补充方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结局的影响

    作者:张翠莲;谢娟珂;张少娣;乔玉环;王姣峰;王姣峰;王姣峰;王姣峰;张静

    目的 探讨黄体期添加小剂量雌激素的必要性及其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16个长方案控制性超促排卵(COH)IVF-ET周期的治疗结果,根据其黄体期支持用药情况分为两组:A组:97个周期,单用黄体酮(P)60 mg/d及口服地屈孕酮20 mg/d;B组:119个周期 ,对ET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下降≥30%的89个周期,采用P 60 mg/d+戊酸雌二醇3 mg/d.结果 (1)216个治疗周期中,各组的取卵数目、受精率、卵裂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E2水平、优质胚胎数、内膜厚度和移植胚胎数目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A组ET日血清E2下降≥30%时,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 (P<0.05);B组E2下降≥40%时,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仍有显著性 (P<0.05);说明给予补充3 mg/d戊酸雌二醇,可改善E2下降30%~40%的患者,而下降≥40%的患者需更大剂量的雌激素补充.(3)两组整体相比, B组胚胎种植率明显高于A组(P<0.05),而妊娠率稍高于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15).结论 (1)长方案COH、IVF-EF中,当移植日血清E2水平下降≥30%时,黄体期支持应给予雌激素补充以改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2)雌激素补充的剂量要根据E2下降幅度而定,E2下降越大补充剂量也应越大.

1874 条记录 2/94 页 « 12345678...939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