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ERCC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化疗疗效及临床病理的关系

    作者:邵晨;杨景玉

    目的 探讨ERCC1基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反应的关系.方法 提取8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总mRNA,逆转录为cDNA,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RCC1基因总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化疗反应的关系.结果 ERCC1基因总mRNA相对表达量在化疗敏感组的值低于化疗耐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ERCC1基因mRNA表达与铂类药物化疗耐药相关.

  • 胃癌患者TYMS、ERCC1基因型在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的多态性

    作者:王珊珊;沈燕;李慧莲;卫肖

    目的:检测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基因(thymidylatesynthase,TYMS)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l(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的多态性,比较各基因型在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是否一致.方法:收集43例GC患者术前抗凝外周血及肿瘤组织,将其分为外周血组与肿瘤组织组.应用PCR法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法分别检测外周血与肿瘤组织中TYMS和结果:TYMS和RCC1基因各基因型与G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无显著相关(P>0.05).外周血与肿瘤组织中TYMS基因3R/3R、(2R/2R、2R/3R)基因型检出率76.7%、23.3%,ERCC1基因C/C、(T/T、C/T)基因型检出率为81.3%、18.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C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TYMS与ERCC1基因各基因型检出率一致,提示外周血标本可代替肿瘤组织标本对TYMS与ERCC1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

  • ERCC1在食管癌顺铂化疗中的作用

    作者:赵洪礼;韩莎;李琳;丁敬献;杨景玉

    顺铂是治疗食管癌的常用化疗药物,但其耐药性的产生是临床上的重大挑战.核苷酸切除修复是细胞修复顺铂造成的DNA损伤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条途径的关键酶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在决定顺铂耐药和患者对顺铂治疗的反应中起很大作用,深入研究此蛋白和顺铂耐药的关系对进一步理解食管癌的顺铂耐药有重要作用.

  •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铂类药物化疗前后外周血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mRNA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成武;张修振;刘吉勇

    目的 探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铂类药物化疗前后外周血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mR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分别检测9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含铂化疗方案化疗前后及94名健康对照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比较结直肠癌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ERCC1阴性患者与ERCC1阳性患者化疗有效率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差异、化疗有效与化疗无效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1)结直肠癌组患者化疗前ERCC1 mRNA表达水平为53.96±27.64,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4.89±26.4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1,P<0.05).(2)ERCC1阴性患者化疗有效率为57.9%(22/38),高于ERCC1阳性患者的28.3%(17/6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5,P=0.035);(3)9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ERCC1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34.81±26.71、49.45±23.67,化疗后高于化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3,P<0.05).化疗有效患者与化疗无效患者化疗前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34.01±27.54、35.16±26.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分别为40.04±25.93、56.57±2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5,P<0.05);化疗无效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4,P<0.05),化疗有效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周血ERCC1 mRNA表达水平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指标.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ERCC1和BRCA1表达与铂类化疗敏感性临床研究

    作者:徐向勇;王清;许平;王旭

    目的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一线化疗方案,但其有效率仅20%~40%,其较低的化疗有效率与肿瘤耐药相关.研究NSCLC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eision repair cross-compietionl1,ERCC1)和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1,BRCA1)mRNA的表达及其与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009-03-01-2011-04-16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收集的98例晚期NSCLC患者中ERCC1和BRCA1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含铂联合治疗方案化疗耐药性的关系.结果 检测98例患者中ERCC1和BRCA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其中位数分别为0.048和0.011,四分位间距IQR分别为0.0058和0.001.ERCC1 mRNA的高表达率为56.1%(55/98),其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CA1 mRNA的高表达率为64.3%(63/98),其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ERCC1 mRNA低表达组GP方案化疗客观缓解率为48.8%(21/43),而在高表达组化疗客观缓解率为29.1%(16/5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P=0.045;在BRCA1 mRNA低表达组GP化疗客观缓解率为57.1%(20/35),在高表达组GP化疗客观缓解率为28.6%(1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74,P=0.005;ERCC1和BRCA1 rnRNA联合低表达组中GP化疗客观缓解率为70.4%(19/27),而其联合高表达组GP化疗客观缓解率仅为21.1%(8/38).结论 ERCC1、BRCA1 mRNA高表达患者在使用含铂化疗方案时疗效差,提示ERCC1和BRCA1 mRNA高表达NSCLC患者对铂类具有耐药性.ERCC1和BRCA1mRNA联合低表达患者在使用含铂方案化疗时有效率更高,提示应用ERCC1和BRCA1 mRNA联合检测时,患者可获得更大的益处.

  • ERCC1和XPD基因SNPs与NSCLC含铂类药物化疗敏感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胜利;张增利;施敏骅

    目的: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ERCC1)第118位密码子(C118T)和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第751位密码子(Lys751Gln)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含铂类药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78例NSCLC患者的ERCC1 (C118T)和XPD(Lys751Gln)基因型.结果:ERCC1 (C118T) SNPs与铂类化疗疗效有关,P<0.05.C/C型化疗有效者7例(8.9%),C/T型为11例(14.1%),T/T型2例(2.6%);C/C化疗无效41例(52.6%),C/T型17例(21.8%),T/T型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T等位基因(T/T+C/T)型与C等位基因(C/C)型的化疗疗效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5,比值比(OR) =0.223,95%的可信区间(CI)为0.076~0.657;XPD(Lys751gln) SNPs与含铂类药物化疗疗效无关.ERCC1(C118T)、XPD(Lys751Gln) SNPs分布与年龄、性别、吸烟史、临床分期、体力状况评分(ECOG)和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ERCC1(C118T)含有T等位基因,可作为预测晚期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

  •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扩增对食管鳞癌含铂方案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

    作者:杨林;石远凯;韩晓红;郭蕾;姚嘉瑞;王金万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以及EGFR基因扩增能否预测含铂方案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采用含铂方案进行一线化疗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HER2、ERCC1和EGFR的表达,并在EGFR表达为弱阳性(++)和强阳性(+++)的患者中(24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EGFR基因扩增.结果 HER2、ERCC1和EGFR的表达率分别为15.8%、47.4%和55.3%,24例EGFR(++)和(+++)的患者中EGFR基因扩增为16.9%,未发现HER2、ERCC1和EGFR的表达与化疗的客观缓解率(ORR)、肿瘤进展时间(TTP)和中位生存时间(OS)相关.EGFR基因扩增患者的OS有缩短的趋势.结论 HER2、ERCC1和EGFR的表达可能不能预测含铂方案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疗效,需要寻找新的疗效预测指标.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1表达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伟文;王志刚;郑锦阳;沈冰寒;郭伟峰;叶晓艺

    目的 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R)亚单位M1(RRM1)在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148例经过4个周期以上GP方案化疗的Ⅳ期NSCLC组织中RRM1和ERCC1的表达情况.结果 Ⅳ期NSCLC组织中ERCC1的阳性率为47.3%,RRM1的阳性率为35.1%,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是否吸烟无关.ERCC1和RRM1低表达者接受GP方案化疗的效果均优于高表达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RRM1低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高表达者(P =0.004).结论 晚期NSCLC患者组织中ERCC1和RRM1mRNA的表达与GP方案化疗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

  • ERCC1 codon118基因表达对预测三代含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影响

    作者:王守华;蒋从飞

    目的 探讨ERCC1 codon118基因表达对预测三代含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ERCC1 codon118基因多样性检测,并对各基因型对三代含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C/C型组与C/T型组+T/T型组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血管侵犯等基本资料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C/C型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3.2±5.4)个月,生存时间为(25.4±4.3)个月,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2.9%、23.5%和14.4%;C/T型+T/T型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和生存时间分别为(6.2±4.3)个月和(10.5±3.2)个月,其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26.9%、8.3%和1.9%.结论 ERCC1 codon118基因表达可能与预测三代含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敏感性有关.

  • 宫颈鳞癌中ERCC1甲基化与顺铂为基础同期放化疗敏感性关系研究

    作者:拜周兰;马建萍;何剑利;张宇卉;海平;冯阳阳;王艳阳;折虹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ERCC1)甲基化状态与宫颈鳞癌患者以顺铂为基础同期放化疗敏感性关系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和6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ERCC1基因甲基化状态,宫颈鳞癌患者均接受以顺铂为基础同期放化疗。按照RECIST标准评价疗效,根据疗效结果将CR定为放化疗敏感组, PR+SD+PD为放化疗抗拒组。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间ERCC1基因甲基化状态差异,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ERCC1基因甲基化状态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放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 ERCC1甲基化概率为60%,高于正常宫颈组织0%( 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ERCC1甲基化是影响宫颈鳞癌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期放化疗敏感性因素( P=0?022);ERCC1基因甲基化与宫颈鳞癌患者组织学分级具有相关性( P=0?030),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治疗前血红蛋白及血小板计数等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差异均相近( P=0?729、0?707、0?340、0?747、0?073、1?000)。结论 ERCC1基因启动区甲基化状态可能参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影响宫颈鳞癌以顺铂为基础同期放化疗敏感性,可能参与了细胞分化过程。

  •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和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及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π 1多态性与晚期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

    作者:梁军;李青芳;姚如永;吕红英;姜健;孙莹莹;宋珊爱;姜韬

    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和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π1(GSTP1)多态性与中国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一线化疗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85例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化疗,并在化疗前抽取患者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行多态性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85例患者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为5.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0个月.ERCC1-118 C/C、XRCC1-399 G/G和GSTP1-105 A/G+G/G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携带3个、2个、1个、0个优势基因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5、10.0,6.5和4.5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54,P<0.01).结论 ERCC1-118、XRCC1-399和GSTP1-105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一线化疗后的生存期相关,可预测患者的预后.

  • 耐药基因检测联合三磷酸腺苷-肿瘤体外药敏试验指导肺鳞状细胞癌二线化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单彬彬;杨卫华;郗彦凤;韩福才;韩松岩;张全卯;白艳红

    目的:探讨耐药基因检测联合三磷酸腺苷-肿瘤体外药敏试验(ATP-TCA)对肺鳞状细胞癌二线化疗的指导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行NP方案一线化疗出现病情进展的肺鳞状细胞癌患者150例,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行耐药基因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mRNA、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RRM1)mRNA检测及ATP-TCA。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同时显示对吉西他滨+顺铂(GP)化疗方案敏感者,行二线GP方案全身化疗(GP组);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同时显示对GP方案不敏感或结果不一致者,采用二线多西他赛+顺铂(DP)化疗方案(DP组),两组均行2~4个周期全身化疗。随访胸部CT,观察化疗有效率、中位无进展生存(PFS)及中位生存期。结果GP组有效率为36.2%(17/47),DP组为28.1%(26/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P<0.05);GP组与DP组中位PFS时间分别为4.2个月(95%CI 3.485~5.348个月)和3.6个月(95%CI 2.685~4.64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组与DP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6个月(95%CI 8.283~10.637个月)和8.9个月(95%CI 7.384~9.64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药基因检测联合ATP-TCA对于晚期肺鳞状细癌二线化疗方案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多态性与铂类药物诱导周围神经病变相关性的系统评价

    作者:杨友运;黄玉;王学昌

    目的:系统评价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eision repair cross-compietionl 1,ERCC1)多态性与铂类药物诱导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16年12月所有相关文献,收集有关ERCC1基因多态性与铂类药物诱导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文献荟萃(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涉及ERCC1的2个位点,分别为ERCC1118C/T、ERCC18092C/A.Meta分析结果显示,ERCC1118C/T位点各种遗传模型的比较均提示,发生任何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与ERCC1118C/T位点基因多态性均无明显关联,药物、人种的亚组分析也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关联性.ERCC18092C/A位点出现1个阳性结果,在结局指标为发生≥3级周围神经病变时,显性模型分析结果的合并OR=2.70(95%CI=1.37~5.31),表明携带基因型(AA+CA)人群发生铂类药物诱导的≥3级PN的发病危险性高于基因型CC人群.结论:ERCC18092C/A位点有至少1个A突变的基因型的人群可能更容易发生铂类药物诱导的≥3级周围神经病变.但本研究纳入文献数量有限,样本数量较小,缺乏代表性,且多为观察性研究,尚需大样本、多中心、精心设计的临床试验以证实并完善本研究的结论.

  •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的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含铂类药物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

    作者:张宁刚;李秀秀;宋雪峰;王育生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cross complementing 1,ERCC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含铂类药物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山西省肿瘤医院2013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行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115例,全部病例进行肿瘤组织ERCC1表达检测,分析ERCC1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对术后进行含铂类药物辅助化疗的62例患者进行近期疗效观察,探讨ERCC1表达与含铂类药物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组织ERCCI阳性表达率为54.8%(63/115);ERCCl阳性表达的食管癌患者术后采用含铂类药物辅助化疗的1年内复发转移率为17.1%(6/35)、1年生存率为82.6%(29/35),ERCCl阴性表达的食管癌患者术后采用含铂类药物辅助化疗的1年内复发转移率为11.1%(3/27)、1年生存率为88.9%(24/27).结论:ERCCl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部位、肿瘤长度、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以及国际TNM分期无相关性.ERCC1阳性患者行含铂类药物辅助化疗后1年内复发转移率高于ERCC1阴性患者、1年生存率低于ERCC1阴性患者,提示ERCC1阴性患者可能从含铂类药物辅助化疗中获益.

  • 卵巢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中ERCC1表达与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作者:赵海波;徐翔;丁佳佳;赵恩锋

    目的 研究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1)表达与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以2015年3月-2017年6月本院诊治的60例EO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手术后化疗前及3个疗程化疗(卡铂/紫杉醇)后1周内患者外周血,利用纳米滤膜结合RNA原位杂交技术分离检测CTC及ERCC1+ CTC,分析ERCC1+CTC与临床特征、铂类药物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60例患者中83.3%(50例)检测出CTC,60%(36例)检测出ERCC1+CTC.将36例ERCC1+CTC患者按照化疗前后ERCC1+CTC数目变化分为化疗后ERCC1+CTC数目升高组(ERCC1+ CTC-H组,12例)和ERCC1+CTC数目未升高组(ERCC1+CTC-L组,24例),两组年龄、家族史、病理类型、腹水情况、腹水细胞学情况、残余病灶、FIGO分期等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ERCC1+CTC-L组中62.5%(15例)铂类药物敏感,ERCC1+CTC-H组中16.7%(2例)铂类药物敏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ERCC1阳性可预测铂类药物敏感性.

  • 乳腺癌石蜡肿瘤组织和相应血液细胞BRCA1、ERCC1、TS mRNA的表达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露;孙怡;李惠;王剑蓉

    目的 探讨乳腺癌石蜡肿瘤组织和相应血液细胞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 (BRCA1)与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及胸苷酸合成酶(TS)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同时探讨BRCA1、ERCC1、TS在乳腺癌肿瘤组织与对应患者血液细胞中表达的关系.方法 收集53例乳腺癌肿瘤石蜡标本及其对应的血液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肿瘤石蜡组织和对应血液样本中BRCA1、ERCC1、TS mRNA的表达水平;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肿瘤石蜡组织和相应血液细胞BRCA1、ERCC1、TS mRNA表达的相关性以及肿瘤石蜡组织细胞BRCA1、ERCC1、TS mRNA之间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石蜡组织中BRCA1 mRNA表达的△CT为(7.516±2.257),对应的血液组织中为(10.374±2.519).乳腺癌石蜡组织中ERCC1和TS mRNA表达的△CT分别为(6.114±2.944)、(5.950±2.604),对应的血液组织分别为(8.801±2.581)、(10.078±1.73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RCA1、ERCC1在肿瘤石蜡组织与血液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607、0.537,P<0.05).肿瘤石蜡组织与血液组织中的TS表达无相关性(r=0.074,P>0.05).BRCA1与ERCC1在肿瘤石蜡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r=0.250,P>0.05).BRCA1与TS在肿瘤石蜡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r=0.256,P>0.05).ERCC1与TS在肿瘤石蜡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r=0.169,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的血液标本也许可以替代其肿瘤石蜡组织检测BRCA1和ERCC1 mRNA的表达;BRCA1与ERCC1、TS的表达无相关性.

  • ERCC1、ERCC2的多态性对常见消化系统肿瘤的影响

    作者:张慧;刘巍;王淑琴

    机体DNA修复系统如核苷酸切除修复在维持基因组功能整体性、修复致癌因素所致的损伤及抗癌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一些核酸修复基因,如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及人类着色性干皮病基因D(XPD/ERCC2)的水平下降,可能会成为某种或某几种肿瘤的易感因素;但如果此种基因的水平较高,修复损伤的能力提高,对化疗药物所致基因损伤的修复能力也就增强了,那么可能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现象.以上两种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与以DDP、5-FU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的疗效存在一定关系,而消化道肿瘤又多应用铂剂及5-FU治疗,故本文对ERCC1、XPD/ERCC2与几种常见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及其化疗疗效的关系予以综述.

  •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和3型β微管蛋白分子检测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尹志永;杨大勇;杨立丰;李华;王铁军;陈丽娜

    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ERCC1)、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亚基 (RRM1) 和3型β微管蛋白(TUBB3)分子检测在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个体化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013年1~11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48例经病理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采用SYBR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患者胸水或静脉血中ERCC1、RRM1和TUBB3的表达量,根据表达情况选择化疗方案;对照组则均采用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治疗.经过2个周期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疾病进展、生存获益情况. 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和总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P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PS评分、PS评分改善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间不同系统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病理组织的ERCC1、RRM1和TUBB3表达水平用于指导晚期NSCLC患者个体化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但在改善生活质量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效果不显著,建议进一步探索标志物指导下更为有效的化疗方案.

  •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在胃癌术后患者中的差异表达及预后

    作者:严伟;赵勇;何军;潘旭松;付彪;刘兵;王方为;付前聪;王法社

    目的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是关键的调节酶,在某些肿瘤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相关.探讨ERCC1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共收治109例胃癌术后患者,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评估ERC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评估ERCC1的表达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21.2个月,中位生存期28.8个月.胃癌患者ERCC1高表达25例(23%),且与总生存期无相关性(18.9个月与27.7个月,P=0.72).进一步分析73例接受化疗患者,ERCC1高表达总生存期降低(16.7个月 与 53.8个月,P=0.03).控制已知的不良病理特征后,通过多变量回归分析,ERCC1高表达提示是预后不良的因素(HR=2.22,95%CI 1.05~4.98;P<0.05).35例只行手术治疗患者ERCC1高表达总生存期延长(40.4 个月与12.7个月,P=0.10);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得到同样的结果(HR=0.20,95%CI 0.05~0.84,P=0.03).结论 ERCC1在可切除胃癌患者中表达不同,且表达水平与总生存期无关.ERCC1高表达的胃癌患者中,术后辅助化疗较单纯手术患者的生存期缩短.ERCC1在胃癌中有预测价值,未来需进一步研究.

  •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与铂类耐药

    作者:夏莹;胡成平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tion 1,ERCC1)是DNA修复的重要因子之一,而DNA修复参与了铂类药物耐药的形成,ERCC1表达增高和其多态性均与铂类耐药有关,用药物干预或基因封闭技术抑制ERCC1表达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铂类耐药.

80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