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XTT法检测白细胞介素-Ⅱ的生物学活性

    作者:邸丽莹;刘庆海;许国杰;李英华

    应用XTT比色法检测IL-2的生物学活性并与MTT法和3H掺入法进行比较,结果XTT法较上述方法简便易行,结果稳定,重复性好.

    关键词: IL-2 XTT 生物学活性
  • 不同方法生产的短棒状杆菌生物学活性比较

    作者:闫肃;杨林;曹瑞堂;闫素志;何玉君;郭宝红;丰沧玉;张金岩

    提高短棒状杆菌疫苗临床疗效,解决接种后局部硬结,发烧等不良副反应.在菌体菌苗的基础上,采用超声、破碎、离心、胰酶消化脱脂的方法提取细胞壁做脾激活抑瘤试验生物学检定.结果显示,纯化的短棒状杆菌细胞壁可使小鼠脾激活指数达到4.06.能抑制艾氏腹水瘤的生长,而菌体脾指数3.18.实验证实,纯化的短棒杆菌细胞壁菌苗的活性好于菌体菌苗.

  • 重组双功能水蛭素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丁有学;李响;韩春梅;刘兰;张翊;饶春明

    以生色底物法测定抗凝血酶活性,比浊法测定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还原型SDS-PAGE测定分子量,SDS-PAGE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纯度,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等电点,胰蛋白酶酶切后进行肽图分析,其余检测项目按《中国药典》2005版三部规定进行.结果显示,用建立的方法对原液和成品进行了检定,各项指标均符合《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和《中国药典》2005版三部的要求.建立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具有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特点,可用于重组双功能水蛭素产品的常规检定.

  •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生物学活性工作标准品的校准和稳定性研究

    作者:邓杰;张珂;饶海林;王智杰;赵兆;曾海鹏;李晓容;周宇;袁涛

    目的 对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生物学活性工作标准品进行校准和稳定性研究.方法 按《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的要求,检测工作标准品的生物学活性,以IL-6国际标准品进行校准,并研究其在不同温度下放置的稳定性.结果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工作标准品经8次试验,每次分别在3个96孔板上检测生物学活性,并以国际标准品进行校准,共获得24个校准活性结果.平均生物学活性的95%可信区间为2.0×106 ~ 3.8×106 AU/mL,单次测定范围为1.9×106~3.8×106 AU/mL,平均可信限率为3.771%.工作标准品分别在-20℃、4℃、25 ℃、37℃条件下放置12个月,其生物学活性保持稳定.结论 所制备的工作标准品可用于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中试工艺的研究和每批产品质量的评价.

  • 采用多种抗原测定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中抗体Fc段生物学活性的初探

    作者:席亮;钱秋娟;长继鹏;赵一欢;刘晓;何彦林

    目的 初步探讨采用多种抗原测定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pH4)中抗体的Fc段生物学活性,了解IVIG中抗体的Fc段生物学活性.方法 采用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中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的方法,将不同浓度的麻疹病毒、风疹病毒、乙肝表面抗原(HBsAg)、破伤风类毒素、脑膜炎球菌P64k外膜蛋白和白喉类毒素6种抗原分别致敏人O型血红细胞形成红细胞-抗原结合物;然后,6种致敏红细胞分别与IVIG孵育,与特异性抗体形成红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后,此复合物与补体反应,在541 nm波长处读取吸光值,并绘制溶血反应动力学曲线,分别计算IVIG中针对上述6种抗原IgG的Fc段生物学活性.采用此方法,用6种抗原致敏的红细胞测定IVIG的Fc段生物学活性10次,验证此方法的重复性.结果 麻疹病毒、风疹病毒、HBsAg、破伤风类毒素和脑膜炎球菌P64k外膜蛋白致敏的红细胞分别与供试品和补体反应后,测定的溶血反应动力学曲线较平缓,而白喉类毒素致敏的红细胞与供试品和补体反应后,测定的溶血反应动力学曲线下降明显,呈典型的“S”型曲线.计算结果显示,WIG中针对此六种抗原的抗体Fc段生物学活性相对于参考品均大于80%.Fc段生物学检测方法重复性较好.结论 采用多种抗原分别致敏红细胞,可以用来检测IVIG中多种抗体的Fc段生物学活性,为深入了解IVIG制品中的多种抗体的Fc段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基础.

  • 注射用胸腺肽热稳定性试验的观察

    作者:夏天瑶;白春杰;杨琳;张金岩;惠琦

    依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和2003年版《国家药品标准》,考察注射用胸腺肽制剂的热稳定性.将注射用胸腺肽制剂成品3批样品,于温度60℃±2℃、水浴自然光条件下,放置10h,多时段取样,观察其外观、多肽含量、酸碱度、可见异物和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三批供试品的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注射用胸腺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 痢疾志贺氏Ⅰ型菌O-特异性多糖与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物生物活性的测定

    作者:周丽娟;王嘉军

    目的检测痢疾志贺氏I型菌特异性多糖(O-SP)和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物O-SP-TT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应用ELISA间接法测定O-SP、O-SP-TT分别免疫小鼠后其血清中IgG、IgM的水平;应用补体介导的杀菌活性实验检测血清的体外杀菌活性.结果单独使用O-SP免疫小鼠后抗体无显著性升高(P>0.05).O-SP-TT免疫注射后三次之间IgG和抗TT抗体均有显著性增高(P<0.01).多糖-蛋白结合物免疫后的血清中抗体可激活补体产生杀菌作用的效价为1∶160.结论多糖-蛋白结合物注射后对O-SP和TT均可加强免疫应答,其刺激产生的抗体具有体外杀菌活性.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球促周围神经再生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沈彬;裴福兴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肽类生长因子,对神经外胚层和中胚层的多种细胞具有促增殖和分化作用,在神经创伤修复这一研究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bFGF对热和酸均不稳定,在体内的半衰期为3~5 min,全身应用则会被快速灭活而难以发挥其有效作用,局部穿刺给药对深部神经损伤难以保证每次释药部位的准确性,且不适宜长期用药[1,2].因此,研究bFGF的缓释制剂对长期维持损伤局部的有效药物浓度、促进神经再生有着重要意义.现就有关bFGF促周围神经再生以及bFGF缓释制剂的研究综述如下.

  • 金属硫蛋白在脑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秦华平;贾锋;江基尧

    关于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MT)的研究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早在1957年Margoshes和Valee就在研究马肾脏镉蓄积的过程中首次发现并分离出MT,随后对MT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证实MT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植物和真核生物中的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关于MT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涉及农业、医药、保健、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研究发现, MT在各种类型的脑损伤中有明显的表达增强,并参与脑损伤后的病理过程,为脑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核因子-κB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作用

    作者:张少波;方国恩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是一种能与多种细胞基因的启动子和增强子中的κB序列位点发生特异结合的核转录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受感染、创伤、氧化应激、内毒素(LPS)、细胞因子等多种刺激活化后,能促进细胞因子、黏附分子、趋化因子等基因转录.而这些刺激因素及其调控的基因表达产物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的发生、发展均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就NF-κB的生物学特征、活化调节及其与MODS的关系等方面做一综述,从NF-κB的角度来探讨MODS的发病机制.

  • 人工椎间盘置换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临床应用

    作者:胡勇;胡天喜;杨述华

    随着人们对椎间盘生物力学特征、组织形态、生物化学组成、超微结构、不同年龄段的生物学活性、免疫学机理等,尤其是对椎间盘在脊柱生理功能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临床致病的多样性、复杂性的认识不断深化,损伤、病变、退变后的椎间盘结构和功能的重建愈加受到重视.因此,许多学者设计椎间盘假体以代替之.

  •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丝素蛋白研究进展

    作者:胡烨婷;王新刚;俞晓波;韩春茂

    组织工程支架作为ECM的人工模拟物,其设计原则之一是尽可能地模拟天然ECM的精细结构及成分[1]。因此,支架的构建材料及制备方法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可用于组织工程支架构建的材料主要包括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材料和天然来源的生物大分子蛋白。前者尽管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控的降解速率和优良的机械性能,但往往缺乏生物模拟信号和细胞亲和性;天然来源的生物材料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亲水性,是构建组织工程支架的理想材料之一。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是一种较佳的天然生物材料,安全无毒、无刺激性,且具有独特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不但可以单独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还可与其他生物材料联用构建各种支架,广泛应用于皮肤、神经、血管、骨及软骨组织工程领域。本文就SF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王兰;饶春明;陶磊;毕华;韩春梅;丁有学;高凯;李响;郭莹;李永红;任跃明;王军志

    目的:建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利用HEK293/D9/Flt-18R(alpha)/Flt-IL18R(beta)细胞系,通过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的生物学活性;SDS-PAGE和SEC-HPLC测定纯度;实时定量PCR检测CHO宿主DNA残留量;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VEGF结合力和残留蛋白A含量;用反相HPLC进行唾液酸含量分析;阴离子交换HPLC对寡糖性质进行测定以检查该制品的唾液酸化程度;水平等电聚焦电泳法测定等电点;其余检测项目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规定进行.结果:用建立的方法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原液和成品进行了检定,各项指标均符合<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和中国药典2005年版三部的要求.结论:建立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具有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特点,可用于该类产品的常规检定.

  • 嵌合降钙素的分子设计与生物学活性预测

    作者:王玉梅;周一江;张学成

    目的:设计一种高活性、低副作用的降钙素类似物.方法:根据生物活件肽药物设计原理,结合前人的工作经验,提出提高降钙素分子等电点(pI)、增加N-末端疏水性和C-末端亲水性可以提高新型降钙素活件的假设.以人和鲑鱼降钙素为先导物,设计了大量的降钙素类似物,然后利用蛋白质分析计算软件,逐一分析,综合考虑到副作用与活性的矛盾,确定符合要求的新型降钙素类似物.结果:终确定的符合要求的降钙素类似物为人和鲑鱼嵌合降钙素(hsCT).结构预测结果显示新型降钙素类似物符合鲑鱼降钙索的空间构象,其pI值介于人源与鲑鱼源降钙素之间;N-末端疏水性比人降钙素有所增加,与鲑鱼降钙素相当;C-末端疏水情况与鲑鱼降钙素相同.C-末端亲水性与人降钙素比较有很大程度的增加.结论:新型嵌合降钙素活性高于人降钙素,而副作用较鲑鱼降钙素降低.

  • 注射用人组织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丁有学;韩春梅;李响;张翊;饶春明;王军志

    目的:建立注射用人组织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HTUPA)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以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HTUPA的生物学活性,还原型SDS-PAGE确定相对分子质量,SDS-PAGE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纯度,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等电点,用胰蛋白酶酶切后分析肽图,其余检测项目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三部规定进行.结果:用建立的方法对原液和成品进行了检定,各项指标均符合《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和2005年版中国药典三部的要求.结论:建立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具有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特点,可用于注射用人组织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产品的常规检定.

  • 重组人白介素12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研究

    作者:王威;李永红;饶春明;杭太俊;王军志

    目的:建立白介素12的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诱导PBMC生成IFN-γ的方法测定生物学活性;用胰酶酶解分析肽图;用分子排阻HPLC、离子交换HPLC和SDS-PAGE法分析蛋白纯度;免疫印迹及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分析、鉴定产品特性.按照《中国药典》三部2005年版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其他项目检查.结果:用建立的方法对重组人白介素12成品及原液进行检定,结果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结论:建立了重组人白介素12的质量标准,并可有效地控制制品的质量.

  • 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rhPDGF-BB)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的研究

    作者:高凯;韩春梅;饶春明;王军志

    目的:建立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rhPDGF-BB)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以BALB/C 3T3细胞增殖实验及MTT染色法测定rhPDGF-BB的生物学活性,还原型SDS-PAGE确定B链分子量,SDS-PAGE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纯度,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等电点,用胰蛋白酶酶切后分析肽图,其余检测项目按<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版规定进行.结果:用建立的方法对连续3批rhPDGF-BB原液和成品进行了检定,各项指标均符合<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要点>和<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的要求.结论:建立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具有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特点,可用于重组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产品的常规检定.

  •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rhTRAIL)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的研究

    作者:高凯;杨婉娟;韩春梅;丁有学;饶春明;张英起;王军志

    目的:建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rhTRAIL)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以NCI-H460细胞毒实验测定rhTRAIL的生物学活性,还原型SDS-PAGE确定相对分子质量,SDS-PAGE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纯度,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等电点,用胰蛋白酶酶切后分析肽图,其余检测项目按<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版规定进行.结果:用建立的方法对rhTRAIL原液和成品各1批进行了检定,各项指标均符合<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和<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的要求.结论:建立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具有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特点,可用于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rhTRAIL)产品的常规检定.

  • 抗体偶联药物抗HER2单抗-MCC-DM1质控方法的建立

    作者:李萌;于传飞;王文波;朱磊;刘春雨;张峰;陈伟;王兰;高凯

    目的:建立抗体偶联药物(ADC)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单抗-马来酰亚胺基-环己烷-1-羧化物(MCC)-美登素衍生物(DMn)(trastuzumab-DM1,T-DM1)的质控方法.方法:利用人乳腺癌BT-474细胞增殖抑制实验测定T-DM1的生物学活性;利用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分析核心技术(biomolecular interaction analysis core-technology,BIAcore)测定其结合常数(KD);利用HER2抗原和抗DM1抗体双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对T-DM1进行鉴别;利用液质联用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抗体偶联比(DAR);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游离药物DM1的含量;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毛细管凝胶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sodium dodecyl sulfonate,CE-SDS)和分子排阻色谱(size exclusion-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SE-HPLC)分析纯度;利用成像毛细管等点聚焦电泳(iCIEF)分析电荷异质性,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的要求及其他相关要求.结果:T-DM1 生物学活性相对效价为(94.04±2.60)%,KD为(1.03±0.02) E-9 mol·L-1,RSD均小于5%;ELISA鉴别为阳性;液质联用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的DAR分别为3.21及3.25;RP-HPLC法测定游离药物DM1的含量为(0.822 2±0.050 5)%,RSD小于10%;非还原CE-SDS主峰面积为(96.63±0.07)%,RSD为0.07%;SE-HPLC主峰面积为(97.65±0.005 8)%,RSD为0.005 8%;iCIEF分析可以将每个偶联数的抗体药物分开,达到很好的鉴别.结论:建立ADC中T-DM1质控方法具有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特点,为我国ADC的质量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 重组人源化兔抗VEGF单克隆抗体质控方法与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毕华;范文红;韩春梅;李响;王兰;丁有学;陶磊;裴德宁;高凯;饶春明

    目的:建立重组人源化兔抗VEGF单抗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方法:利用HUVEC细胞增殖抑制试验测定重组人源化兔抗VEGF单抗的生物学活性:SDS-PAGE和SEC-HPLC测定纯度;胰酶酶切,HPLC测定其肽图;实时定量PCR检测CHO宿主DNA残留量;采用EHSA法分别测定VEGF结合力、残留ProA含量和残留菌体蛋白含量;水平等电聚焦电泳法测定等电点;其余检测项目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规定进行.结果:用建立的方法对重组人源化兔抗VEGF单抗的原液和成品进行了检定,各项指标均符合《人用重组DNA制品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人用单克隆抗体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三部的要求.结论:建立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具有保证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特点,可用于该类产品的常规检定.

719 条记录 35/36 页 « 12...28293031323334353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