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外伤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陈建春;邱永友;王壮波;蔡映红;林秀琼;王伽阳;何思万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外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32例脊柱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均予以X线平片与螺旋CT扫描,将所得数据传输到工作站予以VR、SSD、MPR三维重建,并将其结果(研究组)与X线扫描结果(对照组)予以对比分析.结果: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晰显示脊柱三柱受累情况以正确分型,并准确显示碎块骨折位置;斜位重建可显示因小关节脱位或骨折导致的神经孔狭窄等情况;研究组诊断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诊断率34.48%,且图像优良率98.48%比对照组75.75%高(P<0.05).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全面、立体、多方位、直观显示出脊柱损伤情况,对临床诊断及制定手术计划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 X线平片和多层螺旋CT对脊柱外伤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作者:张俊;卢杨柳;周品全

    目的: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对脊柱外伤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行X线平片和多层螺旋CT检查的60例脊柱外伤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检查资料.结果:X线平片检查出颈椎骨折6例,胸椎骨折13例,腰椎骨折25例,骶椎骨折8例,显示例数为52例;多层螺旋CT检查出颈椎9骨折例,胸椎骨折14例,腰椎骨折28例,骶椎骨折9例,显示例数为60例,两组显示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CT可显示而平片无法显示的病例中,轻微压缩性骨折4例,椎弓骨折2例,椎小关节骨折2例.结论:脊柱外伤诊断中,X线平片是影像学检查的基础,多层螺旋CT对轻微骨折、附件骨折及对骨折分型、程度及范围评估较X线平片全面,准确,两者综合运用,可显著提高脊柱外伤诊断的准确率.

  • 椎体骨折TSRH内固定术后影像学研究

    作者:林焕兴;李金柱;杨广夫;姚晓群;韩博;闫新城

    目的:研究胸腰椎椎体骨折TSRH内固定术后影像学表现及对临床治疗的评价.材料与方法:收集急性外伤胸腰椎骨折63例,其中单椎体骨折61例,多椎体骨折2例.63例术前均拍了CR片和CT扫描,19例MRI扫描.内固定术后复查了CR片,12例作了MRI扫描.结果:(1)手术成功率96.8%;(2)椎体压缩塌陷复位优良者95.2%,骨折片复位优良者92.4%,椎体脱位复位良好者87.0%,椎间盘压缩明显复位者78.7%;(3)椎弓根钉位置良好者93.8%,无螺钉松动和钢板断裂.结论:TSRH为椎体骨折良好的复位内固定方法,CR是术后复查重要检查方法.

  • 磁共振脊髓成像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卫东;项立;范义;刘静华;娄明武;杨广夫

    目的:探讨磁共振脊髓成像(MR Myelogram,MRM)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58例患者进行了常规MR及MRM检查.结果:58例中10例正常,32例椎间盘突出,12例脊柱外伤,2例脊髓血管畸形,2例脊柱侧弯畸形,全部病例MRM 3D MIP重建显示脊髓结构清晰.结论:MRM与其他脊髓造影方法相比是一项快速、准确、有效的方法.

  • 不同药物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用于外伤脊柱手术观察

    作者:袁管京;徐继海

    脊柱外伤椎体骨折常导致椎管容积变小,造成脊髓或马尾神经受压,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截瘫.外科治疗为神经减压,恢复脊柱的稳定性,预防和纠正畸形.

  • 脊柱三柱划分答复

    作者:

    脊柱外伤,特别是胸腰椎外伤是常见病、多发病,影像学检查和诊断对临床处理有重要作用.胸腰椎外伤骨折脱位的分类很复杂,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有些问题仍处在争论和研究中.其分类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外伤原因分为直接和间接暴力2种.(2)按外伤机制可分为屈曲、后伸、侧屈、旋转、垂直压缩、剪力性等多种[1].

  • 脊柱外伤的CT和MRI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曹越强

    目的研究探讨脊柱外伤患者行CT和MRI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脊柱外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CT、MRI影像学诊断结果,将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方法对脊柱不同部位损伤的检出率。结果90例患者经CT检查,检出骨折椎体98个,可清晰辨认骨折线的有93个,辨认率为94.90%。经MRI检出,检出骨折椎体100个,可清晰辨认骨折线的有35个,辨认率为35.00%,MRI显著低于CT的辨认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而通过MRI对软组织、神经根、前/后纵韧带及脊髓损伤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 CT和MRI都可以对脊柱外伤情况进行有效诊断,但CT在骨折线的辨别上优势更强,而MRI在空间定位上更为准确,对脊髓损伤情况也有良好的显示,两种诊断方法可以互相弥补彼此的不足之处,为脊柱外伤的后续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 CT与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脊柱外伤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袁莹

    目的:比较CT与MRI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脊柱外伤诊断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00例脊柱外伤患者的CT与MRI检查结果,按照检查方法分为观察组(MRI检查)和对照组(CT检查),每组50例,并对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韧带损伤和脊髓损伤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0.05,差异明显,而对照组在骨折线检查诊断效果明显,<0.05,差异明显,其他方面两组检查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外伤诊断当中,CT和MRI检查均具有不同方面的优势,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可比较选择检查方法,当诊断不明确或判断不准确时,可以选择两种方法联合检查,提高检查的准确度。

  • 68例脊柱外伤的CT和MRI影像诊断对比分析

    作者:马力争

    目的:探究68例脊柱外伤患者经CT以及MRI影像检查后的诊断检出率,以供临床参考研究。方法特选取由于脊柱外伤来我院治疗的68例患者(2014年5月~2015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对68例患者均分别对其实施CT检查以及MRI检查,探究其诊断结果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针对68例脊柱外伤患者实施MRI进行检查,其脊椎损伤检出率(94.12%)、脊髓损伤检出率(55.88%)、神经根损伤检出率(16.18%)明显高于采用CT检查的脊柱外伤患者,<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脊柱外伤患者实施MRI检查方法进行治疗,其可以有效提高诊断检出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其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 预防脊柱外伤与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探析

    作者:黄丽

    目的:探讨脊柱外伤和脊柱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法,为脊柱外伤围术期护理提供方法借鉴。方法从我院2013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脊柱外伤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按照病患的就诊次序平均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其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并统计两组病患的住院时间和DVT(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DVT、肺栓塞、下肢肿胀疼痛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干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要明显地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DVT评估、病情观察及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脊柱外伤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 MRI在脊柱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

    作者:罗伍星;李少波

    脊柱压缩骨折是临床常见疾病,按病因可分为良性骨折和恶性骨折.良性骨折包括骨质疏松,脊柱外伤,脊柱结核;恶性骨折包括原发性肿瘤和脊柱转移瘤.普通X线平片、CT鉴别脊柱良、恶性骨折比较困难,而MRI对骨髓早期病理改变非常敏感[1],能多方位,多参数,多序列成像,是诊断脊柱压缩骨折的主要影像学手段.

  • 脊柱外伤CT和MRI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作者:高登学;马强;李晓杰

    目的 分析对比CT与MR对脊柱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脊柱外伤骨折患者60例,均行CT与MRI检查,分析椎体、椎弓骨折和脊髓损伤,判断CT与MRI对脊柱外伤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CT诊断脊柱椎体骨折56例(93.33%),MRI诊断脊柱椎体骨折58例(9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诊断椎弓骨折及椎弓骨折线的检出率(58.33%、96.67%)明显高于MRI(38.33%、81.67%),MRI诊断脊髓、韧带、软组织及神经根损伤的检出率(53.33%、43.33%、48.33%、36.67%)明显高于CT(35.00%、18.33%、30.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诊断脊柱外伤均具有一定价值,CT椎弓骨折、骨折线显示清晰,MRI诊断椎体挫伤型骨折更加准确,故为了提高脊柱外伤的诊断价值,临床应合理选用CT和MRI影像技术,必要时二者可联合应用.

  • 预防骨科长期卧床患者并发症的几点护理技巧

    作者:田丽娟

    骨科主要收治下肢骨折、脊柱外伤和骨盆骨折等患者,多数患者需卧床制动4周以上.预防性护理是一种针对性较强的工作模式,以预见理论为指导,根据疾病特点、发展规律及护理经验,提前给予患者相应护理,预防并发症,减轻不良危害,维护健康,促进康复.现搜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骨科长期卧床74例患者,对其预防性护理的护理技巧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脊柱外伤的CT诊断

    作者:马尚龙;栾立;田素良

    脊柱外伤在日常工作中较为常见,自CT检查广泛运用以来,临床对脊柱外伤的CT检查也越来越多.因CT扫描能全面了解脊柱骨折和脊髓受压的情况,而且能够对脊柱、脊髓损伤的程度及预提供较明确的诊断.

  • 急性胸痛的诊断与鉴别——急性胸痛2例讨论

    作者:任文林

    1例11.1病例特点①中年女性,性质难以描述的间断胸痛1年,多与进食相关,向后背部放射,持续3~5分钟自行缓解.②本次活动中突然发病,程度剧烈,伴后背痛及大汗、恶心、呕吐,持续时间已达6小时.曾以消化系统疾患给予相应治疗疼痛不缓解.③有脊柱外伤手术史.无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④入院生命体征平稳,双上肢动脉血压基本对称.剑突下轻度压痛,无其他异常特征.⑤心电图高侧壁导联ST段抬高,下壁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⑥心肌标志物、血气分析及胸片结果正常.

  • 异丙酚对脊柱外伤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康乐;庞炜;付友兰;贾红兵;柴伟

    目的 研究异丙酚在脊柱外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对血清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脊柱外伤患者65例按手术时采用的麻醉药物不同分为异丙酚组(n=35)和依托咪酯组(n=31)两组,在诱导麻醉过程中,两组均在应用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前提下,异丙酚组加用异丙酚,而依托咪酯组则加用依托咪酯.麻醉维持吸入异氟醚,间断追加异丙酚或依托咪酯、芬太尼和维库溴铵.两组患者均于术前、诱导后、手术开始30 min以及术毕抽静脉血离心提取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血栓素(TX)、内皮素(ET)、前列腺素E(PGE)和降钙素(CT)水平.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无麻醉相关死亡.术前两组患者血清MDA、SOD、IL-6、TNF,TX、ET、PGE和C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诱导后异丙酚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随手术时间推延,差异更明显(P<0.01).结论 脊柱外伤手术采用异丙酚麻醉,能够降低术中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从而影响机体的生化代谢,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 评价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脊柱外伤的疗效及预后

    作者:李兆勇

    目的:分析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脊柱外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70例脊柱外伤患者纳为本次研究对象,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螺钉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促使患者的身体康复,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运用的价值.

  • 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脊柱外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作者:何银红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脊柱外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脊柱外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针对患者实际情况,为其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措施.对比和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栓、下肢肿胀疼痛人数均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1例出现肺栓塞,观察组中没有出现肺栓塞情况.两组患者PT、FIB两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APTT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针对脊柱外伤手术患者,为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式,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作用显著,值得深入研究并进一步推广使用.

  • 优化护理对预防脊柱外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作者:杨晓云

    目的:观察优化护理对预防脊柱外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脊柱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优化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DVT、下肢肿痛、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FT、FIB、APTT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护理模式能够降低脊柱外伤患者术后DVT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分析CT与MRI对脊柱外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钟幸

    目的:分析CT和MRI对脊柱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脊柱外伤患者40例其CT、MRI资料,分析CT和MRI对损伤脊柱的椎体骨折检出情况、椎弓骨折检出情况,包括对于损伤的诊断疗效.结果:通过MRI检出的脊髓损伤和韧带损伤的例数相较于CT检测来说明显高出.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外伤的诊断方面,无论是CT还是MRI都有各自的优劣势,但总的来看,MRI诊断可更精准的定位脊柱外伤,显示出硬膜外出血、韧带撕裂等,为可取的检查方法,但必要时,还需结合两种方法来弥补各自检查的不足.

134 条记录 6/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