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6-二磷酸果糖对大鼠肝脏创伤救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陆明;汤礼军;田伏洲;麻晓林

    目的 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在大鼠肝脏创伤救治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取健康SD大鼠49只,建立肝脏撞击破裂伤模型.先取42只建模后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葡萄糖组、FDP组(n=14),分别于致伤10min后静脉注射0.9%氯化钠、5%葡萄糖及15%FDP注射液2ml(均在10min内静注完),各组再按处死取材时相点随机均分为缺血前和再灌注4h两个亚组(n=7).剩余7只建模后大鼠为再灌注4h假手术组.测定各组动物外周血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肝组织丙二醛(MDA)、糖原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 在缺血前时相点,肝糖原含量对照组<葡萄糖组葡萄糖组>FDP组>假手术组(P<0.01或P<0.05),AST水平对照组>葡萄糖组/FDP组>假手术组(P<0.01或P<0.05),FDP组与葡萄糖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肝组织SOD活性对照组<葡萄糖组葡萄糖组>FDP组>假手术组(P<0.01或P<0.05).结论 与葡萄糖比较,FDP对大鼠肝脏撞击破裂伤有更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在应激条件下肝脏能更有效地以FDP为底物合成糖原,增加肝脏缺血前糖原贮备,从而减轻肝脏创伤救治中的热缺血再灌注损伤.

  • 果糖-1, 6-二磷酸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荣翠;刘率男;申竹芳

    果糖-1,6-二磷酸酶(fructose1,6-bisphosptase,FBPase)是位于糖异生过程中第二步的限速酶,在机体血糖调控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因此,针对该酶的抑制剂将具有抗糖尿病活性.目前,已有数个FBPase抑制剂分别进入不同临床研究阶段,提示针对该靶点的抗糖尿病药物研发前景十分可观.除此以外,近年研究发现,FBPase还可参与和调节其他疾病如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等.本文将围绕FBPase的结构特征、生理作用、其与2型糖尿病糖异生和胰岛素分泌的关系、FBPase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以及该酶在其他疾病中调控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 果糖-1,6-二磷酸酶AMP变构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占梅;别建波;宋宏锐;徐柏玲

    果糖-1,6-二磷酸酶(fructose-1,6-bisphosphatase,FBPase)是肝葡萄糖异生路径中的一个限速酶,催化果糖-1,6-二磷酸水解为果糖-6-磷酸.抑制FBPase的活性,可减少内源性葡萄糖的生成,降低血糖水平,FBPase抑制剂是潜在的新型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FBPase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变构抑制剂研究的新进展.

  • 果糖-1,6二磷酸锌对D-半乳糖和亚硝酸钠致衰老小鼠的作用

    作者:谷峰;罗焕敏;肖飞;陈子晟

    目的:观察果糖-1,6二磷酸锌(ZnFDP)对D-半乳糖(D-Gal)和亚硝酸钠(NaNO2)致衰老小鼠的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Gal+NaNO2的方法造模,通过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生化法测脑内胆碱酯酶(A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并进行脑组织冠状切片和HE染色.结果:造模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AchE水平上升,SOD水平下降,脑内可见明显病理改变.灌胃3个剂量ZnFDP (142,284,568mg*kg-1*d-1)均可改善模型小鼠脑内AchE和SOD水平,高剂量可提高其学习记忆能力.结论:ZnFDP可改善D-Gal+NaNO2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具有促智、延缓脑衰老的作用.

  • 长期使用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液致婴儿碱性磷酸酶升高一例

    作者:卢金淼;李琴;李智平

    1例2.5岁男性患儿,连续2年服用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液,导致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至3.5倍正常值上限.长期口服果糖二磷酸钠可能导致血液钙离子含量降低,破骨细胞将骨转化为钙和磷酸,骨细胞的过分活跃产生了过量的ALP.儿童长期使用果糖二磷酸钠有风险,应注意监测其血液指标.

  • 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基因诊断1例

    作者:徐可;刘雪芹;张春雨;王颖;李星;吴晔;杨艳玲;肖慧捷

    目的:报道1例基因诊断的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提高对此罕见病的认识.方法:对基因学诊断的1例果糖-1,6-二磷酸酶(fructose-1,6-bisphosphatase,FBPase)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突变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为1岁11个月的男性幼儿,断奶后7个月内反复5次发作腹泻、呕吐、拒食,2~3 d后出现精神差、软弱、嗜睡,并在近的一次发作中出现抽搐,查体可见呼吸深快及肝轻度增大,体格及智力运动发育基本正常.患儿祖父母为姑表亲,父母为5代旁系血亲.患儿多次发作期血生化检查均提示严重低血糖、高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伴阴离子间隙升高、酮症及高尿酸血症.经过葡萄糖输注、纠正酸中毒及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可较快恢复.患儿尿代谢筛查示尿中乳酸、丙酮酸、甘油等糖异生底物显著增高,基因测序示肝FBPase编码区基因(FBP1)第7外显子961位点纯合突变,插入一个G碱基(c.960/961insG),导致其所编码的蛋白在320位氨基酸处开始移码,并且在333位氨基酸处提前终止,该种突变为文献报道之常见突变.出院后予患儿增加进食次数,避免摄入过多甜食,控制高蛋白及高脂食物,并辅助生玉米淀粉喂养,随诊9月余未见病情反复.结论:对于反复于感染及饥饿时出现严重低血糖、高乳酸血症,同时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及酮症的患儿,要考虑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可能,早期基因学诊断、发作期及时正确治疗及长期饮食控制,可避免死亡,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果糖-1,6-二磷酸酶与肿瘤代谢

    作者:廖昆;杨时雨;王江煌;李博

    代谢重编程已被定义为肿瘤细胞的标志性特征之一.果糖-1,6-二磷酸酶1(fructose-1,6-bisphosphatase 1,FBP1)是糖异生的限速酶,其在多种类型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下调,可能的机制为DNA甲基化,转录因子、微小RNA及蛋白泛素化调控等.FBP1低表达与癌症低生存率和高复发率相关.FBP1抑制Warburg效应以及Wnt/β-Catenin、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及RAS/MAK等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进展.同时,FBP1在NK细胞的免疫杀伤过程中也发挥作用.但FBP1在癌症进展中的作用仍有众多问题需要研究.

  • 果糖-1,6-二磷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作者:薛瑞凤;孙冬梅;郭淑香

    目的 观察果糖-1,6-二磷酸(FBP)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分成模型对照组(DM组)和FBP组,FBP组给予FBP 500 mg/(kg·d)腹腔注射,DM组及正常对照组(N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个月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的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NC组比较,DM组大鼠心肌局灶性空泡变性,Bcl-2/Bax表达减低,Caspase-3表达增加.而FBP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上述变化.结论 FBP可以通过降低凋亡基因蛋白的表达而保护糖尿病大鼠心肌.

  • 一例成人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家系突变基因分析

    作者:逯静茹;郎艳华;王翠;刘婷;张瑞晓;韩玥;邵乐平

    本研究对1例成人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缺乏症患者及其父母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并回顾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遗传特点.基因分析表明该患者FBP1基因第7个外显子第960位鸟嘌呤重复突变(c.960dupG),患者父母均携带杂合c.960dupG突变.患者突出的临床特点是随年龄增长,病程呈现良性化,但可在应激、长时间饥饿、摄入大量果糖等情况下急性发作,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严重的乳酸酸中毒、低血糖和肝酶的升高.

  • 一例成人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家系突变基因分析

    作者:逯静茹;郎艳华;王翠;刘婷;张瑞晓;韩玥;邵乐平

    本研究对1例成人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缺乏症患者及其父母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并回顾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遗传特点.基因分析表明该患者FBP1基因第7个外显子第960位鸟嘌呤重复突变(c.960dupG),患者父母均携带杂合c.960dupG突变.患者突出的临床特点是随年龄增长,病程呈现良性化,但可在应激、长时间饥饿、摄入大量果糖等情况下急性发作,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严重的乳酸酸中毒、低血糖和肝酶的升高.

  • 果糖-1,6-二磷酸酶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鲍柏军;朱隽雅;李振兴;陈卫昌

    目的 探讨果糖-1,6-二磷酸酶1(FBP1)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western blot 检测8例ESCC患者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组织中FBP1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98例ESCC及35例癌旁组织(部分配对)石蜡切片中FBP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FBP1在ESCC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westem blot结果表明,FBP1在ESCC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ESCC中FBP1的表达与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6,P<0.01),但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FBP1表达与ESCC进展有关,可能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果糖-1,6-二磷酸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郭飞波;杨勇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果糖-1,6-二磷酸酶(FBPl)表达及其对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81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另收集65例胃良性病变患者正常胃黏膜组织(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织FBP1蛋白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组织FBPl mRNA表达;收集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FBP1表达水平与胃癌病理资料的关系;对胃癌患者进行随访,分析FBP1表达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FBP1蛋白高表达率为27.2% (22/81),癌旁组织为56.8%(46/81),正常组织为83.1%(54/65),胃癌组织FBP1蛋白高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胃癌组织FBP1蛋白染色评分亦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FBPl mRNA相对表达量胃癌组织为(0.294±0.048),癌旁组织为(0.531±0.067),正常组织为(0.935±0.098),胃癌组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胃癌组织FBP1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直径越大、TNM分期越高、合并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FBP1低表达率越高(P<0.05).胃癌患者FBP1高表达组3年累积生存率为77.4%,FBP1低表达组3年累积生存率为43.8%,FBP1高表达组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胃癌组织FBP1表达显著降低,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FBP1表达越高,胃癌患者生存率越高,FBP1可以作为胃癌病情和预后的预测指标之一.

  • 免疫组化检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果糖-1,6-二磷酸激酶表达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德波;洪志鹏;张熙;洪成业;王青兰;李良强

    目的 探讨果糖-1,6-二磷酸激酶(FBP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临床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石蜡块100例制作组织芯片,其中TNBC组42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组58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BP1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FBP1低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阴性(P=0.027)、病理分期晚(P=0.034)、淋巴结转移(P=0.015)以及远处转移(P=0.012)关系密切.其中,FBP1在TNBC组主要表现为低表达,在NTNBC组主要表现为高表达,两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提示FBP1可能作为TNBC诊断和/或评估疾病进展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 果糖-1,6-二磷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有保护作用,但不能被超声背向散射积分正确评价

    作者:薛瑞凤;孙冬梅;郭淑香

    目的:通过分析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参数的变化评价果糖-1,6-二磷酸(FBP)对糖尿病(DM)大鼠心肌纤维化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mg/kg)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分成模型对照组(DM组)和FBP干预组(FBP 500mg·kg-1·d-1腹腔注射),DM组及正常对照组(N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月后,超声测量IBS参数(包括标化的背向散射积分IBS%、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异幅度CVIB);取心肌组织进行透射电镜(TEM)观察、羟脯氨酸浓度(HPC)测定、Masson染色、嗜银染色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①3组间比较IBS%值FBP组>DM组>NC组(P<0.05),CVIB值无明显变化(P>0.05);②HPC、胶原容积分数(CVF)3组间比较,均DM组>FBP组>NC组(P<0.05);而嗜银纤维容积分数(APFVF)DM、FBP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NC组(P<0.05);CTGF的表达FBP、NC组无明显差异,两组均<DM组;③超微结构变化:与NC组比较,DM组肌原纤维减少,线粒体增多且伴空泡变性,FBP组线粒体空泡变性明显减轻.结论:FBP可以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及保护心肌线粒体功能,IBS不能准确评价此种保护作用的原因是:线粒体作为主要散射体之一,其空泡化减轻使IBS%值增大.

  • 慢病毒介导过表达果糖-1,6-二磷酸酶1基因降低胃癌细胞糖酵解水平的机制研究

    作者:王春芳;刘兵;孙光;徐瑜杰;赵国栋

    目的 探讨慢病毒介导过表达果糖-1,6-二磷酸酶1(FBP1)基因对胃癌SGC7901细胞糖酵解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人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和胃癌SGC7901细胞中FBP1 mRNA和蛋白表达.以慢病毒介导的pLenti6.3/FBP1质粒转染SGC7901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效果,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蛋白的表达,生物化学法检测胞外乳酸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胞内磷酸果糖(PFK)含量.结果 与GES-1细胞相比,SGC7901细胞中FBP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Lenti6.3/FBP1质粒转染使SGC7901细胞中FBP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同时,降低了HIF-1α和GLUT-1蛋白的表达以及胞内PFK和胞外乳酸含量(P<0.05).结论 FBP1过表达能够通过降低细胞的糖酵解水平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GLUT-1和HIF-1α表达有关.

  • 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导致的低血糖脑病1例及其FBP1基因新突变

    作者:董慧;李东晓;丁圆;金颖;宋金青;杨艳玲

    目的 探讨伴低血糖脑病的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基因突变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总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1例伴低血糖脑病的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基因突变及其他辅助检查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患儿,男,2岁5个月时因不明原因脑病、肝病就诊.患儿发病前发育正常.1岁3个月时进食甜瓜后呕吐、腹泻、腹痛.1岁3个月至2岁1个月期间共间断呕吐发作4次,伴腹泻、嗜睡、昏迷及肝损害,为进食水果后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发作,每次发作时经葡萄糖、碳酸氢钠等静脉输注后病情很快缓解.发作间期无异常.患儿于2岁5个月时进食较多水果30 min后呕吐、昏迷、抽搐,伴发热.当地医院发现低血糖(0.52 ~2.30 mmol/L),代谢性酸中毒,酮症,肝损害,脑水肿.经治疗后一般情况好转,仍间断抽搐,四肢痉挛型瘫痪.基因分析显示患儿FBP1基因存在c.974T>A和c.755A>T 2个突变,父母各携带1个突变,均为未报道的新突变,证实为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结论 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为罕见的糖异生障碍性疾病,诊断困难,主要治疗方法为限制果糖、避免长期饥饿、感染等疾病,急性期补充葡萄糖溶液,多数预后良好.

  • 果糖-1,6-二磷酸酶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杨璟;陈建平;徐斌;杜鹏;黄浩杰;蒋敬庭

    目的 检测果糖-1,6-二磷酸酶(FBP1)在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0例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FBP1表达.采用配对秩和检验比较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FBP1的表达水平,应用x2检验分析FBP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FBP1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中FBP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7.952,P<0.01),FBP1在>3 cm的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3 cm的肝癌组织(P<0.01).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分期中,Ⅲ~Ⅳ期肝癌组织FBP1表达水平低于Ⅰ~Ⅱ期(P<0.01),且FBP1低表达的肝癌患者平均生存期显著低于FBP1高表达组[15.29个月比50.17个月,95%可信区间(CI):19.71 ~38.30,P<0.05].结论 肝癌组织中FBP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FBP1低表达患者预后较差,FBP1与肝癌预后相关,可作为判断肝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 果糖-1,6-二磷酸二镁的水分测定

    作者:高勤;翁文;罗焕敏;章佩芬

    目的: 建立果糖-1,6-二磷酸二镁的水分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以甲酰胺为基本溶剂、水为辅助溶剂的费休氏法.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为0.34%(n=5).结论:本法可准确测定果糖二磷酸镁的水分.

  • 果糖-1,6-二磷酸一镁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翁文;高勤;章佩芬;罗焕敏

    目的: 研究果糖-1,6-二磷酸一镁的稳定性,并确定产品有效期.方法:通过影响因素 (高温、高湿、强光照射),加速试验,长期试验,采用高度专一性的酶法测定果糖-1,6-二磷酸一镁的含量变化,纸电泳法分析有关物质.结果:果糖-1,6-二磷酸一镁,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不稳定,而对光较稳定.结论 :果糖-1,6-二磷酸一镁,模拟上市包装,在温度(25±2) ℃,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保存24个月,仍符合质量标准.

  • 果糖-1,6-二磷酸二镁的结晶与结构分析

    作者:高勤;翁文;罗焕敏;章佩芬

    目的:优化果糖-1,6-二磷酸二镁的结晶工艺,并对产物结构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醇析和盐析相结合的结晶体系即酒精-乙酸镁体系使果糖-1,6-二磷酸二镁结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3C谱及E.COSY型13C-1H相关谱等对产品结构进行分析.结果:佳结晶工艺条件为:20 ℃、pH6.0、φ(乙醇)=70%;确定了产品的结构;结晶收率和产品的纯度分别为90.0%及98.5%以上.结论:该结晶方法简单可行.

2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