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带感觉的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皮支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底、足跟皮肤缺损

    作者:李自力;赵桂香;程代薇;朱文;彭德飞;王毅;肖向阳;严晓寒

    自2001年起,我们采用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皮支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足底、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范围明显大于传统腓肠神经皮支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皮瓣上端可达腘窝附近,能很好地修复较长距离的足底、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同时将逆行转移皮瓣所携带的腓肠神经皮支断端远端与足底受区周围正常感觉神经行端侧缝合,重建皮瓣感觉功能.另外,我们在移植皮瓣下端再设计一个底边与之相连的倒置等腰三角形辅助皮瓣,用以覆盖较长距离的静脉-神经筋膜蒂转位后外露创面,临床应用7例,效果满意.

  • 经皮电刺激对大鼠周围神经端侧吻合效果的影响

    作者:孙乾;曹群华;祝伟;梅远东;顾晨

    目的 观察和探索经皮电刺激促进神经端侧吻合后神经再生的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肌皮神经损伤后端端吻合至尺神经组(B组),肌皮神经损伤后端侧吻合至尺神经组(C组),肌皮神经损伤后端侧吻合至尺神经+术后经皮电刺激组(D组).观察各组大鼠患侧肢体的肌力恢复情况以及神经纤维的再生情况.结果 C组和D组大鼠振幅、传导速度低于A组,潜伏期高于A组;而D组大鼠振幅、传导速度低于C组,潜伏期高于C组;B、C、D三组大鼠肱二头肌湿重比以及肌纤维横截面积均低于A组,且C组肌肉恢复差;B、C、D三组大鼠NF-200表达明显低于A组,D组NF-200表达明显强于C组,但仍显著少于B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电镜检查显示B组神经纤维髓鞘成熟,C组以无髓神经纤维为主,髓鞘成熟度差.D组髓鞘增生情况较C组好转,但仍有部分无髓神经纤维存在.结论 神经端侧吻合术后经皮电刺激能有效促进神经轴突再生以及延缓靶肌的失神经萎缩,尽管较之神经端端吻合存在差距,仍不失为临床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 周围神经缺损不同修复方法的疗效比较

    作者:修先伦;王宁;丁少珩;王吉波;王季

    周围神经缺损临床常见,自体神经移植目前仍被公认为其佳修复方法,但此方法受神经来源的限制,且随缺损长度的增加,移植效果也越差.近年来,一些学者相继采用端侧缝合[1,2]和侧侧缝合[3,4]的方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受供体神经来源和神经缺损长度的限制,为神经缺损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实验综合比较了几种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方法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神经“借干”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子清;李保龙;刘良燚;杨延军;曹爱兵;劳杰;顾玉东

    目的 探讨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取SD雄性大鼠54只,切取右侧腓总神经10 mm,建立大鼠腓总神经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A组为神经“借干”修复组,将腓总神经的远、近断端均修剪成45°斜面,在胫神经干相应外膜上开窗,分别行神经外膜端侧缝合;B组为远断端端侧缝合组,将腓总神经的近端结扎并翻转缝于邻近肌肉内,将腓总神经远断端修剪成45°斜面,相应胫神经干外膜开窗,行端侧缝合;C组为自体神经回植组(对照组),将切取的腓总神经原位回植.术后20周,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电生理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 术后20周,A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胫前肌复合动作电位、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均优于B组(P<0.05),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神经“借干”修复方法是可行的.

  • 螺旋式改良神经端侧缝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贾英伟;梁炳生;张登峰;常文凯;乔虎云;陈治;李刚

    目的 对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常规端侧缝合方法进行螺旋式改良端侧缝合实验研究,观察神经再生修复效果,为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效果更好的修复方法.方法 选用60只健康SD大鼠,采用右侧腓总神经修复模型.术中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只.每组将右侧腓总神经在其坐骨神经分出后3mm处局部封闭,利刀切断.A组神经远断端切成90°断面,行腓总神经端端缝合;B组神经远断端切成45°斜面,同时供体神经干外束膜开窗行端侧缝合;C组神经远断端切成10°斜面,供体神经干外束膜开窗,以螺旋式改良端侧缝合法进行神经束膜及外膜缝合.术后第8周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组织学、肌湿重、神经电生理检测,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及神经示踪法观察.结果 螺旋式改良缝合组(C组)观察指标均优于常规端侧缝合组(B组)(P<0.05),与端端缝合组(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式改良端侧缝合法对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明显优于常规端侧缝合法.结论 神经断端采用螺旋式改良缝合后,神经再生良好;螺旋式改良缝合法较常规端侧缝合法能获得更有效的神经再生;长入远端的神经纤维多少与受端缝合接触面积大小有关.当临床遇动力神经缺乏时,采用神经螺旋式改良端侧缝合法可获得更好的修复效果.

  • 不同剂量FK506对周围神经端侧吻合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杨家辉;洪光祥;王发斌;陈振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FK506对神经端侧吻合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大鼠取右侧腓总神经切断后,近端结扎并反转缝于邻近肌肉上,远端与胫神经外膜开窗处行端侧缝合.左侧为正常对照.术后分为5组,每组6只.于术后当天开始,每组于动物右小腿外侧肌肉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稀释的FK506(实验组),剂量分别为1mg/kg-1·d-1(实验组1)、2mg/kg-1·d-1(实验组2)、4mg/kg-1·d-1(实验组3)、8mg/kg-1·d-1(实验组4),连续2周.于术后3个月检测术肢双侧腓总神经、胫前肌电生理、组织学检查和胫前肌肌湿重的测定.结果实验各组全部电生理检测动作电位恢复率、肌肉单次收缩力恢复率、强直收缩力恢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生神经纤维数目、肌湿重、肌纤维截面积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2、3、4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均高于实验组1.结论 FK506对神经端侧吻合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2mg/kg-1·d-1为比较合适的使用剂量.

  • 端侧缝合后神经再生方式的实验研究

    作者:

    目的应用组织学与荧光逆行追踪法研究端侧缝合后的神经再生方式.方法雌性SD大鼠,共24只,实验分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端端缝合组和端侧缝合组.3个月后,每组取2只,切取缝合口上下0.5cm的神经采用HE染色法进行缝合口形态学检查.另外6只大鼠,作为供体神经的胫神经用0.2% Diamidino Yellow,用作受体神经的腓总神经用0.2% True Blue进行逆行追踪.7~10 d后经灌注取出大鼠L4~L6的DRG与相应的脊髓腰膨大进行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端侧缝合组缝合口近端有神经轴突经侧方长入缝合口远端.同时可以看到胫神经的束膜保持一定的连续性.神经逆行追踪法中双标细胞出现在端侧缝合组L4~L6DRG(L4,L5DRG为主)及相应的脊髓腰膨大的切片中;端端缝合组、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仅可见单标细胞.端侧缝合组DRG双标细胞以中、小细胞为主.脊髓内以大细胞为主.结论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的再生方式是侧枝芽生.再生纤维中既有感觉成分又有运动成分.感觉再生以痛觉为主.

  • 端侧缝合与神经移位修复臂丛损伤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文军;裴连魁;梁炳生;史其林;顾玉东

    目的为临床提供端侧缝合与神经移位修复臂丛损伤疗效优劣的实验依据.方法 Wistar 大鼠36只,按术后取材时间分为1、2、3个月组,每组12只. 按手术方法分为2 组.(1) 端侧缝合组(前肢右侧):于臂丛内侧束远端外侧外膜上开窗,将桡神经远断端和内侧束开窗处作外膜端侧缝合.(2) 神经移位组(前肢左侧):在正中神经远端切断神经,将其近端和桡神经远断端作端端缝合.术后两组各时间组行电生理、肌湿重、肌纤维截面积、运动终板面积及抗神经丝(neurofilament,NF)免疫组化和神经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端侧缝合组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诱发电位潜伏期,NF阳性表达强度均劣于神经移位组(P < 0.01);肌湿重、肌纤维截面积及运动终板面积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 > 0.01).结论端侧缝合组术后远端神经虽可再生但疗效明显差于神经移位组,故临床上是否可用其来修复臂丛神经损伤尚需进一步研究.

  • 经皮电刺激对端侧缝合后神经再生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克亮;张东;凌彤;邵新中;米立新

    目的 研究经皮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对周围神经端侧缝合后促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 18只健康白兔按取材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A、B、C 3组,白兔双侧腓总神经切断后与同侧外膜开窗的胫神经作端侧缝合。左后肢为实验侧,术后给予TENS,共用6周。右后肢不给电刺激,做为对照侧。分别于术后3、6、16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神经组织学、电生理、透射电镜和胫前肌肌湿重检查。 结果 各组实验侧腓总神经有髓纤维数、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肌肉复合电位(CMAP)波幅和胫前肌肌湿重均高于对照侧(P < 0.05)。实验侧腓总神经髓鞘成熟程度优于对照侧。结论 TENS在提高神经端侧缝合后侧支萌出率和减轻失神经肌肉萎缩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 周围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再生及其趋化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虞庆;王涛;罗鹏波;顾玉东

    目的 进一步验证周围神经端侧缝合的有效性,初步探讨端侧缝合后神经再生的趋化性问题.方法 雌性清洁级SD大鼠10只20侧,实验分3组,分别为神经端侧缝合组、正常对照组、切断对照组.神经缝合后5个月采用电生理、组织学、电镜等方法,观测再生神经纤维及其靶器官结构功能的改变;乙酰胆碱酯酶染色观测再生运动神经纤维及比例.结果 端侧组肱二头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CMAP)潜伏期较正常组减慢64%,大波幅为正常组的27%.肱二头肌肌湿重为正常组的72%,肌纤维横截面积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端侧组肌皮神经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占正常组的44.5%,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厚度、大直径、小直径分别占正常组的85.9%、77.3%和65.5%.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示端侧组肌皮神经主干运动神经纤维比例为[(0.39±0.07)%,(x)±s,下同],与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肱二头肌肌支运动神经纤维比例为(0.38±0.07)%,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周围神经端侧缝合后有相当数目的再生神经纤维,但以髓鞘薄,直径小的纤维为主,同时能有效防止肌肉萎缩.周围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侧方出芽对特定靶器官的趋化性不明显.

  • 感觉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再生趋化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虞庆;王涛;顾玉东

    目的:探讨感觉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再生的趋化性问题.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20只,分为神经端侧缝合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端侧缝合组切断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后内侧方外膜开窗,将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开窗的尺神经外膜做端侧缝合,正常对照组仅显露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尺神经.1年后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和Fluoro-Gold荧光逆行示踪技术,观察和计数前臂内侧皮神经纤维和大鼠脊髓C5~T1前角和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结果: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未发现运动神经纤维,端侧缝合组有髓神经纤维数目是正常对照组的23.0%(P<0.01),运动神经纤维占有髓神经纤维的比例为0.34±0.16(P<0.01).神经元逆行荧光示踪结果显示,正常组脊髓前角未发现荧光标记阳性的神经元;端侧组脊髓前角荧光标记神经元数目为150.9±104.8(P<0.01),运动神经元比例为0.27±0.11(P<0.01).结论:感觉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侧方出芽对特定靶器官的趋化性不明显.

  • 运动神经端侧缝合后再生及趋化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虞庆;王涛

    目的 探讨运动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再生及其趋化性问题.方法 将20只健康雌性SD大鼠分为神经端侧缝合组(端侧缝合组)和对照组,各10只.端侧缝合组切断大鼠胸前神经分支,将尺神经后内侧方外膜开窗,将胸前神经分支和开窗的尺神经外膜做端侧缝合;对照组仅显露胸前神经分支和尺神经.两组1年后均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和Fluoro-Gold荧光逆行示踪技术,观察和计数胸前神经分支纤维和大鼠脊髓C5-T1.前角和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结果 端侧缝合组有髓神经纤维数、轴突酶染阳性的运动神经纤维数、运动纤维比例、脊髓前角神经元数目、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数目、神经元总数和运动神经元比例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运动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侧方出芽对特定靶器官的趋化性不明显.

  • 端侧缝合加搭桥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

    作者:施鸿飞;宋知非

    目的建立周围神经端侧缝合加搭桥的动物模型,比较其与端端缝合及单纯端侧缝合对神经再生的影响. 方法 SD大鼠45只,随机均分为3组:端端缝合组(A组)、端侧缝合组(B组)、端侧缝合加搭桥组(C组).分别于术后2、8、16周对再生神经及正常对照行电生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分析并比较神经传导速度(N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神经纤维计数(NFC)、神经超微结构等指标,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 结果 C组在术后8周及16周时,再生神经的NCV、NFC、纤维形态、支配肌肉的CMAP等指标均优于B组(P<0.01),但不如A组. 结论周围神经端侧缝合加搭桥后的再生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端侧缝合,但与端端缝合仍存在差距.

  • 神经端侧缝合在周围神经长段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曾荣;康毅;孙欣

    目的:用神经端侧缝合法修复周围神经长段缺损13例,对其疗效进行评定和分析.方法:10例采用供体神经束、膜开窗,将受损神经远断端以45.角端端缝合于供体神经"窗口",3例供体神经束、膜开窗,受损神经因缺损过长,远断端借一段腓肠神经端侧缝合于供体神经"窗口".结果:术后随访13~36个月,优(M453+)7例,良(M3S4)3例,可(M252)2例,差(M1S1)1例,优良率为76.9%.结论:神经端侧缝合后通过侧支再生,为临床克服难修复的周围神经长段缺损提供了良好的方法.

  • 周围神经损伤治疗进展

    作者:王琛;陈允震

    周围神经是指脊髓经椎间孔传出的分布至躯干及四肢的由运动、交感、感觉三种纤维组成的混合神经。周围神经损伤是指上述神经因某些因素的损伤及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神经轴索中断或神经断裂,导致躯干和四肢感觉、运动及交感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病症〔1、2〕,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及治疗做了大量实验及临床研究,现综述如下。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神经松解、缝合、转移移植术及修复术。神经缝合术是治疗神经轴索中断、神经断裂的有效方法,包括端端缝合、端侧缝合。周围神经断裂后,断端缝合处张力大小是影响神经修复的重要因素。王军义等〔3〕用周围神经断裂减张缝合术(包括外膜-外膜法、神经瘤外膜-外膜法、外膜-组织床法)治疗断裂神经96例(103条),优良率达84.4%。1990年,Klin等〔4、5〕提出用CO2激光点式缝合断裂神经,认为通过激光的作用重建外膜及束膜连续性,终达到神经纤维解剖及功能恢复,激光缝合与缝线缝合相比的优点是无异物、不易形成神经瘤,同时神经功能恢复快。早在40年代,Yong和Medavar等就采用纤维蛋白原凝集法粘合神经,但由于粘合力不强,效果不理想未被广泛采用。国内顾玉东〔6〕等用凝胶粘合技术修复大鼠左侧坐骨神经,结果表明,凝胶粘合瞬间神经对位获得改善,术后8周粘合组神经纤维较缝合组平直,缝合口远端纤维较缝合组密,缝合口神经纤维通过率及远端轴突截面积均与缝合组有显著性差异。近年来,Viterobo等〔7〕将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将其远端缝合到同侧正常胫神经的侧方,或将一段移植神经用端侧缝合方式桥接于胫神经侧方和腓神经远端之间;结果显示,从胫神经发出的侧芽能通过缝合处长入远端腓神经内。充分说明通过端侧缝合,从正常神经主干能发出侧芽,使失神经支配的远端神经获得神经支配。董震〔8〕等用大鼠右侧腓总神经做神经修复模型进行端侧缝合,结果表明,周围神经可通过端侧缝合而再生,以束、外膜开窗及45°角的缝合方法为佳。周围神经断裂可用上述多种方法修复,但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仍是一难题。采用自体神经移植效果较好,但其来源受限,并发症多。异体神经移植的实验及临床效果报道不很一致。Bain〔9〕用灵长动物行异体神经移植,同时口服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25mg/(kg*d),术后1年组织学检查见异体神经内神经纤维生长良好。陈书连等〔10〕用大鼠左侧颈外静脉内外翻转后,修复右侧坐骨神经10mm缺损,结果翻转组较常规组的再生纤维数目、髓鞘厚度、纤维直径以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提高,他们认为这是由于静脉外膜及其上的神经纤维内置入腔能更有效地发挥引导神经再生的作用。Masaki等〔11〕将小鼠坐骨神经邻近一小动脉通过硅胶管的纵向缺口置入管内,发现神经再生良好,再生的神经内有新血管生成,且再生的轴突密度高。有人设计了硅胶管内纵行置入数条细线,以引导轴突再生,获得成功,但再生的神经位于管内,易出现神经纤维化、慢性神经卡压,需二次手术取出导管。近国外有人设计出由两层不同材料组成的神经导管,内层是具有渗透性的生物薄膜,外层是多孔的可吸收材料支持层。此导管能对神经再生起良好的支持、趋化作用,有利于营养物质的交换,保持类似神经外膜的性能〔12〕。此外,复合桥接体的发展为周围神经再生开辟了一个新天地。理想的桥接体应符合以下条件:①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接触引导神经再生;②具有适合于连接损伤神经两断端的大小和长度;③桥接体内含各种再生需要素,含有能产生趋向引导及提供轴突生长基质的物质;④良好血运;⑤保护再生轴突,避免瘢痕组织侵扰。邵景范、罗永湘〔13〕报道了白芨胶载体神经生长因子(NFG)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再生促进作用,其解释为NFG注入硅胶管内,在水溶液中活性易丧失,小量NFG还能从桥接管两端的微小间隙漏出。而白芨胶组NFG可逐渐吸收而持续缓慢释放,在较长时间内发挥NFG的生物学作用。白芨胶还能作为一种基质成分使神经再生过程基质桥形成提前,间接促进细胞移行和神经再生。

  • 周围神经端侧缝合与神经移植疗效比较的实验研究

    作者:崔永光;安梅;任有成;李中锋

    为比较周围神经端侧缝合与神经移植的效果,选用体重200~300g的Wistar大白鼠,将左侧后肢腓总神经与胫神经端侧缝合,右侧腓总神经采用神经移植修复,3个月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29.68±5.34m*s-1、30.87±60m*s-1, P>0.05;潜伏期分别为2.1±0.1ms,2.0±0.1ms,P>0.05;波幅分别为12.5±0.6mv,13.9±0.5mv,P>0.05;组织切片中,两组均可见大量神经纤维和髓鞘,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分别为757.2±22.31,775±11.87,P>0.05.表明:①正常神经发出侧芽能通过端侧缝合口长入远端神经,使变性神经再神经化;②周围神经端侧缝合能取得与神经移植相近的效果.

  • 周围神经端侧缝合与神经移植的实验研究

    作者:崔永光;安梅;任长江;任有成;张琦炜

    目的比较周围神经端侧缝合与神经移植的效果.方法选用体重200~300gWistar大白鼠,左侧后肢腓总神经与胫神经端侧缝合,右侧腓总神经采用神经移植修复.结果 3个月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29.68±5.34m/s、30.87±6.0m/s(P>0.05),潜伏期2.1±0.1ms,2.0±0.1ms(P>0.05),波幅12.5±0.6mV、13.9±0.5mV(P>0.05),组织切片中,两组均可见大量神经纤维和髓鞘,有髓神经纤维计数分别为757.2±22.31、775±21.87(P>0.05).结论①正常神经发出侧芽能通过端侧缝合口长入远端神经,使变性神经再神经化;②周围神经端侧缝合能取得与神经移植相近的结果.

  • 感觉神经反式端侧缝合寄养改善大鼠失神经骨骼肌功能的恢复

    作者:黎庆钿;陈钢泓;马元琛;廖俊星;郑秋坚

    目的 探讨改良反式端侧缝合寄养法对提高大鼠失神经骨骼肌功能恢复的可行性.方法 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立即修复组、非寄养组、端端缝合寄养组(ETE)和反式端侧缝合寄养组(ETS).切断各组大鼠右下肢胫神经.立即修复组立刻行两断端原位缝合;非寄养组胫神经切断后结扎近、远端断端,旷置修复;切断两寄养组的腓肠神经,其中ETE组取腓肠神经近端与胫神经远端行端端缝合寄养,胫神经近端结扎,ETS组在其胫神经远端外膜上去除部分的神经外膜,近端腓肠神经反式端侧缝合于胫神经开窗处行神经寄养,胫神经近端结扎缝合.3个月后,除立即修复组外,其他组结束旷置,胫神经近、远端行端端缝合修复.胫神经修复后3个月,各组行胫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组织学和形态学的检测,相关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非寄养组大鼠的腓肠肌萎缩明显;立即修复组和两个寄养组的腓肠肌的组织结构得到有效保护.ETS组在胫神经功能指数(-39.54±24.32)、运动神经传导速度[(30.25±12.65) m/s]和腓肠肌收缩力[(0.98±0.38)N]匀优于非寄养组[分别为(-75.65±32.13)、(24.93±8.69)m/s、(0.64±0.20)N]和ETE组[分别为(-62.34±21.65)、(16.90±7.92) m/s、(0.75±0.15)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E组腓肠肌收缩力恢复不佳,与非寄养组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觉神经反式端侧缝合寄养可能是一种有效提高大鼠失神经骨骼肌功能的恢复的寄养方法.

  • 神经端侧缝合后趋化性的神经元逆行示踪研究

    作者:虞庆;王涛;顾玉东

    目的 应用神经元荧光逆行示踪技术探讨外周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再生的趋化性问题. 方法 选用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端侧缝合肌皮神经主干标记组、正常肌皮神经主干标记组、端侧缝合肌皮神经肌支标记组和正常肌皮神经肌支标记组,每组10只.端侧缝合的两组切断肌皮神经,尺神经后内侧方外膜开窗,将肌皮神经和开窗的尺神经外膜做端侧缝合,正常对照两组仅显露肌皮神经和尺神经.5个月后采用Fhuoro-Gold荧光逆行示踪技术,标记第一、二组肌皮神经主干和第三、四组肌皮神经肌支,精确计数各组大鼠脊髓C4-T1前角和背根神经节神经元. 结果 在肌皮神经主干标记两组中,端侧组脊髓前角神经元数目占正常组的30.0%(P<0.01);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数目占正常组的28.1%(P<0.01),运动神经元比例为0.36±0.09,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肌皮神经肌支标记两组中,端侧组脊髓前角神经元数目占正常组的38.1%(P<0.01),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数目占正常组的70.2%(P>0.05),运动神经元比例为o.40±0.14.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外周神经端侧缝合后神经侧方出芽对特定靶器官的趋化性不明显.

  • 端侧缝合法治疗前臂尺神经缺损性损伤的疗效

    作者:施良森;谢献华;施文叠;郑倍奋

    目的 探讨尺神经缺损近端移位至正中神经,在神经干上行开窗端侧缝合治疗前臂尺神经缺损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08年9月,选取12例前臂尺神经离断,缺损长度4.0~8.0cm病例进行端侧缝合.结果 12例有10例得到8个月~2年随访,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良率80%,接近传统治疗方法 83%的优良率.结论 尺神经缺损性损伤,不能行端端缝合或神经移植时,利用邻近正中神经进行端侧缝合,可在保证残存神经纤维正常生长的前提下,给予新的再生神经支配,提高神经恢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