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阿曲库铵对耳外科手术面神经监测的影响

    作者:孟秀丽;王军;张利萍

    目的探讨肌松剂阿曲库铵对面神经监测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慢性中耳炎须在全麻下行乳突根治术的患者20例,全麻诱导均采用舒芬太尼0.4μg/kg,利多卡因0.5~1 mg/kg,丙泊酚2 mg/kg,氯化琥珀胆碱1.5 mg/kg依次静注,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用TOF-GUARD肌松监测仪行右手拇内收肌肌松监测,用Medtronic多功能神经监测仪行面神经功能监测.术中刺激面神经引出面肌收缩肌电图之前不用肌松剂,而以舒芬太尼和丙泊酚静注维持麻醉.记录神经肌肉接头完全不被阻滞时的刺激电流阈值,术中刺激面神经成功引出面肌收缩肌电图信号之后,再给予阿曲库铵0.5 mg/kg,神经肌肉接头达100%阻滞后再次刺激面神经,记录能够引出肌电图信号的刺激电流阈值.结果术中给予阿曲库铵前后均能维持患者麻醉平稳,安静不动;阿曲库铵应用后达到100%神经肌肉接头阻滞时,刺激面神经时面部肌肉收缩的肌电图信号依然能够引出,但刺激电流阈值从(0.22±0.09)mA增大至(0.39±0.17)mA(t=-8.643,P=0.000).结论阿曲库铵应用后周围神经肌肉阻滞达100%时依然可以进行面神经监测,但刺激电流阈值显著增大;可以在不用肌松剂的情况下,只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维持乳突根治手术的麻醉平稳.

  • 面神经监测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的初步观察

    作者:徐展;龙益兴;林开春;朱能;应根东

    目的 探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神经监测对手术并发症影响.方法 将30例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面神经监护下腮腺浅叶或腮腺全叶切除及面神经解剖术,B组行无面神经监护下腮腺浅叶或腮腺全叶切除及面神经解剖术.术后经0.5-3年随访,观察并发症和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情况.结果 术后并发症中皮下积液或涎瘘:A组0例(0%),B组1例(7.1%);面瘫:A组0,B组2例(14.3%).Frey综合征:A组0,B组0,出血量:A组(50.3±2.4) ml,B组(75.8±2.6) ml.手术时间:A组(1.3±0.2)h,B组(1.8±0.2)h.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腮腺肿瘤切除术中应用面神经监测,对面神经走形准确判断,减少手术操作,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减少,有一定优越性.

  • 174 面神经监测在术中的应用

    作者:郝欣平;赵啸天;韩德民

    近20年来国内外关于面神经术中监测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面神经术中监测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国内临床应用也开始起步.在耳科和颅底外科中当面神经周围的解剖比较复杂时,面神经术中监测可以识别面神经在骨及软组织中的走行,减少术中对面神经的损伤.目前研究热点为刺激阈值及EMG(面肌电图)的振幅、潜伏期对面神经预后功能的评估,有关面神经监测的适宜刺激参数及EMG的指标对面神经预后评估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

  • 完壁式鼓室成形术中面神经监测的临床应用

    作者:纪树芳;陈学华;李卡凡;蔡小剑;许耀东

    目的:探讨面神经监测仪在完壁式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面神经监测下完成完壁式鼓室成形术21例,术中在解剖定位的基础上用面神经监测仪确认面神经的走行,尤其经面隐窝进路开放后鼓室过程中实时监测预防损伤面神经,记录开放前后刺激阈值。结果术中发现面神经前移1例。完成完壁式手术的21例患者中,面隐窝进路开放后鼓室前面神经乳突段刺激阈值为0.38~0.90mA,平均(0.66±0.16)mA,开放后面神经乳突段刺激阈值为0.16~0.43mA,平均(0.32±0.09)mA。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发现面神经骨管缺损4例。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即发性或迟发性面瘫。术后半年全部干耳。结论面神经监测仪能在完壁式鼓室成形术中有效识别面神经,有助于扩大面隐窝的开放范围、彻底清除病灶而不增加面神经损伤的机会。

  • 36例中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切除中面神经监测的临床分析

    作者:傅志坚;李晓娜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听神经瘤过程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对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保护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36例显微外科切除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均在面神经监测下进行,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后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所有病例随访0.5~1年。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大于90%)4例。面神经解剖保留33例;面神经损伤3例。术后6月面神经功能状态H-B分级Ⅰ、Ⅱ级20例,Ⅲ、Ⅳ级12例,Ⅴ、Ⅵ级4例。结论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的关键。术中面神经监测可显著提高面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率,并可评价面神经功能。

  • 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泵注用于面神经监测手术麻醉

    作者:郑恒兴;熊利泽;汪晨;林菁菁;曾毅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分别微量静脉泵注麻醉用于面神经监测手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期进行面神经监测手术患者15例,麻醉快速诱导后,以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分别微量静脉泵入维持,术中监测面神经的肌电传导功能,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体动发生情况以及停药后清醒时间.结果: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分别微量静脉泵入维持麻醉可有效监测面神经的肌电传导功能,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且无明显的体动现象;停药后清醒速度快.结论: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分别微量静脉泵注用于面神经监测手术麻醉是可行的,且是安全有效的.

  • 全凭静脉麻醉下后颅凹术中合理肌松深度的研究

    作者:郭少川;韩一仙;王国林

    目的:探讨在后颅凹占位手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寻找不影响神经传导功能监测的合理肌松深度。方法选择后颅凹桥小脑角区(CPA)占位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 组不用肌松药,即采用常规麻醉方法,全麻诱导插管后到电生理监测结束前不用肌松药;B 组使用肌松药,即在电生理监测过程中维持 TOF 值2%~25%。所有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维持 BIS 值在40~60。记录不同 TOF 值时肌电图波幅。记录手术时间及丙泊酚、舒芬太尼、罗库溴铵的用量。记录患者围术期的 SBP、DBP、HR 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面神经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神经监测,A 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多于 B 组(P <0.05),A 组3例患者术中发生体动反应,B 组在TOF 为三个信号时有4例不能进行电生理监测。两组各时点 DBP、SBP、HR 及面神经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非去极化肌松药辅助下维持 TOF 值在2%~25%不影响神经电生理监测,同时可避免术中出现体动反应并可减少镇静药物的用量。

  • 亚临床剂量肌松麻醉下面神经监测在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丽安;陈骏萍;胡宝华

    医源性面神经损伤是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中面神经监测可减少手术导致的医源性面神经损伤发生,避免患儿术后神经并发症[1,2]。作者自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观察亚临床剂量肌松麻醉下,面神经监测在小儿电子耳蜗植入术中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 不同剂量顺式阿曲库铵用于人工耳蜗植入术的麻醉体会

    作者:周慧珍;王秋生;汪际云;陈慧;刘诚;陈骏萍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重度感音性神经性耳聋患者获得听力的唯一途径[1]。由于此类手术需在显微镜下操作,精细度高,要求患者绝对制动;而同时为避免面神经损伤,术中又要行面神经监测。为了引出面神经电活动,肌松剂用量不宜过多。本次研究以不同方式给予肌松剂全身麻醉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成人患者,旨在找出一个合理的肌松药使用方法。

  • 面神经实时监测在耳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穗俊;许耀东;OU Yong-kang;区永康;郑亿庆;张志钢;刘翔;陈斌

    目的 探讨面神经实时监测在耳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1例耳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面神经监测仪,观察术中面神经实时监测情况,并随访术后面神经功能.结果 采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面神经功能评估.11例听神经瘤患者术前坷无面瘫,术后2例出现Ⅲ级面瘫,2个月内恢复;6例外伤性面瘫,术后1年恢复至I级者4例;1例贝尔面瘫,术后1年恢复至Ⅲ级;7例颞骨恶性肿瘤,4例术前、术后均无面瘫,3例术前有面瘫者术后恢复至Ⅰ-Ⅲ级;5例岩尖胆脂瘤,2例术前、术后均无面瘫,3例术前有面瘫者Ⅱ-Ⅲ级,术后9个月恢复正常;2例梅尼埃病患者,1例术后无面瘫,1例术后出现Ⅲ级面瘫,术后半年完全恢复;5例第一鳃沟瘘管及4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术前、术后均无面瘫.结论 耳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面神经监测可提高面神经保全率,面神经肌电图描记(EMG)刺激电流阈值的大小可为面神经大致走向及功能状况提供参考.

  • 不同麻醉方法在听神经瘤切除术时面神经监测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聂颖;李韧韧;冯毅刚;张良;杨明明;谢凡;张少填

    目的 探讨比较无肌松剂辅助下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这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听神经瘤切除术时面神经监测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麻醉科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无肌松剂辅助全麻下行听神经瘤切除加面神经监测63例,其中应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32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31例.比较2组患者入室(T0)、切皮(T1)、探查面神经走行(T2)、处理脑干面肿瘤(T3)、术毕(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体动及面神经监测情况. 结果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患者术中MAP、HR平稳,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相同时间点比较,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患者T2、T3时MAP较高、HR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体动并收集到有意义的自发肌电信号,监测成功率100%. 结论 无肌松剂辅助下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这两种麻醉方法均能满足听神经瘤切除术中面神经监测要求,麻醉效果亦可满足手术要求,其中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能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 面神经实时监测在侧颅底外科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许耀东;陈穗俊;郑亿庆;刘伟;区永康;刘翔;张少燕;徐秀娟;邓跃飞

    [目的]探讨面神经实时监测在侧颅底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2例侧颅底外科手术中使用面神经监测仪,观察术中面神经实时监测的情况,并随访术后面神经功能.[结果]术前无面瘫的16例中,4例听神经瘤,4例颞骨癌,2例岩尖胆脂瘤,2例第一鳃沟瘘管.2例颈静脉区肿瘤,1例梅尼埃病均无出现面瘫,1例梅尼埃病术后出现Ⅲ级面瘫,术后半年完全恢复;术前有面瘫6例中,1例岩尖胆脂瘤完全恢复,3例外伤性面瘫术后恢复至Ⅰ级,1例颞骨癌术中行面神经一舌下神经吻合和1例贝氏面瘫术后恢复至Ⅲ级.[结论]侧颅底外科手术中使用面神经监测可提高面神经保全率,面神经肌电图EMG刺激电流阈值的大小可为面神经大致走向、功能状况提供参考.

  • 听神经瘤术中自发连续肌电图(online EMG)对于面神经保护的意义

    作者:明扬;张苓;陈礼刚;李昊;包长顺;刘洛同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术中单纯自发连续肌电图(ordine EMG)监测对于面神经保护的有效性.方法:对比研究2008年以来我科在全麻下所行的30例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监测和2008年以前30例术中未行面神经监测的患者面神经保护的结果差异性.面神经监测主要采用自发连续肌电图(online EMG).结果:多数患者自发连续肌电图online EMG监测未出现有指导意义的肌电信号,挑选术前面神经功能优良分级均为(H-B Ⅰ~Ⅱ级)的患者,回顾术后两组病例面神经功能,行电生理监测组和未监测组分别是面神经功能优良(H-B Ⅰ~Ⅱ级)15例和13例,中度面瘫(H-B Ⅲ~Ⅳ级)12例和13例,重度面瘫(H-B Ⅴ~Ⅵ级)3例和4例.结论:单纯面神经online EMG监测对术中面神经功能有保护作用,但无显著性意义.

  • 低剂量肌松剂麻醉下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监测

    作者:朱权;刘尚明;鄢建勤;袁贤瑞;姜维喜;罗端午;黄军

    目的 探讨肌松剂辅助麻醉对听神经瘤手术面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影响及其可行性.方法 对2002年以来我科在低剂量非去极化肌松剂辅助全麻下所行的120例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监测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面神经监测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自发连续肌电图(online EMG)和间断面神经疑似组织电刺激诱发肌电图(triggered EMG)监测.结果 多数患者online EMG监测未出现有指导意义的肌电信号.triggered EMG监测可示踪面神经的解剖行程,且不同刺激电流所诱发的肌电变化与术后面神经功能相关.肿瘤全切后,直接刺激面神经脑干端可诱发面肌动作电位的小电流为0.4 mA,大为13.8 mA.若面神经结构功能基本完整,刺激电流主要在0.4~4 mA之间,相应术后近期面神经功能优良(H-B Ⅰ~Ⅱ级)率为63.3%(76/120),而刺激电流2 mA以下诱发面肌电位波幅和/或波形下面积达0.1 mV以上者,术后面神经功能优良率达100%.结论 低剂量非去极化肌松剂辅助麻醉下面神经triggered EMG监测对术中面神经解剖定位、功能判定和术后功能预测具有指导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