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护理干预对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作者:温梦玲;金爱玲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25例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干预组予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指导心身放松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只跟踪观察.两组均没有服用影响血压和血脂的药物,观察血压情况.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7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延缓高血压的进展,取得理想效果.

  • 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营养干预效果研究

    作者:王正伟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80例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营养干预前后患者的食物结构变化、体质量、血压、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营养干预后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食物结构趋于合理,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和营养行为的认知掌握率明显提高,血压和体质量趋于正常.结论:营养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临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可避免发展成持续性高血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社区护理干预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的影响效果观察

    作者:宁艳红

    目的 :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前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4个月后,实验组老年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干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中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中进一步推广.

  • 社区护理干预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的影响

    作者:曹雪芹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74例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37)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社区护理干预的实验组(n=37),观察分析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收缩压与舒张压无明显变化,p>0.05,同期护理后,两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护理前改善明显,但实验组较对照组血压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 :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护理干预对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

    作者:郭才娟;沈平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根据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健康知识的掌握、合作态度、生活行为改善来评定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恢复正常64例(68.82%),明显多于对照组的36例(38.71%),P<0.01;观察组正确掌握卫生知识率、完全合作率及生活行为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减慢高血压患病率升高速度,预防高血压继发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分析单纯运动疗法对临界高血压控制效果

    作者:陈未

    目的:对临界高血压单纯应用运动疗法的控制效果及影响进行探究。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31例临界高血压住院患者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均行单纯运动疗法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及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1年,31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等指标水平降低至(105.22±8.21)mmHg、(88.41±7.35)mmHg、(1.30±0.21)mmol/L、(4.27±0.23)mmol/L,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且治疗前后数值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1例患者发生6例不良反应事件(19.35%),包括1例呼吸困难患者、2例头晕患者、3例心悸患者,但未发生心脑血管卒中等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单纯运动疗法运用在临界高血压患者中疗效显著,对控制血压水平及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 社区护理干预对中年临界高血压患者血压转归的影响

    作者:唐石弟;韦海燕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中年临界高血压(BH)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对106例社区中年BH患者实施以健康教育为基础的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不良生活方式干预等,时间1年.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干预前后研究对象血压变化,评价干预1年后BH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水平(包括高血压病的基本概念、危险因素、并发症等)及行为改变以及BH患者的转归.结果:施社区护理干预后106例BH患者中发展为高血压病25.3%,仍维持BH26.1%,血压恢复正常48.6%,对高血压病的基本概念、危险因素、并发症等认知率均达到100%;干预前后研究对象血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BH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是控制高血压病危险因素、改善BH患者转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 社区高血压控制不良之我见

    作者:张芳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140mmHg,舒张压≤90mmHg.如果成人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5mmHg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2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mmHg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 临界高血压人群计算机舌象特征与中医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作者:张永涛;梁嵘;李方玲;樊艳;王召平

    临界高血压是具有向正常和高血压双向发展的中间状态.本研究着重从计算机舌象特征和中医症状方面对临界高血压进行了和正常人、高血压病的对比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水湿、气虚和阳虚在临界高血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说明高血压发病过程存在化虚化寒化湿的病理变化.

  • 针刺配合降压贴干预临界高血压疗效观察

    作者:李艳梅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降压贴与单纯针刺治疗临界高血压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临界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降压贴敷脐治疗,针刺取风池、太冲等穴,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天,共治疗4个疗程,降压贴由川芎、吴茱萸研细粉按1∶1比例组成,以醋液调后敷脐,隔日1次,共治疗15次;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取穴及操作同观察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评定两组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下降(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均P<0.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对有效及显效者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25/28),对照组为60.0%(1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降压贴敷脐是预防和治疗临界高血压的有效方法,从远期疗效看,针刺配合降压贴对临界高血压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改善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 针刺配合降压贴敷脐治疗临界高血压32例

    作者:李艳梅;万红棉;宋立中

    目的 观察针刺配和自拟降压贴敷脐治疗临界高血压疗效并初步探索其机理.方法 将61例临界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自拟降压贴敷脐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4个疗程;降压贴敷脐隔日1次,共贴敷15次.然后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血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及血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配合自拟降压贴敷脐治疗临界高血压具有较好疗效,可明显促进临界高血压患者向正常血压转化,减少高血压发病率.其降压机理与改善血流变学指标有关,此方法简单易行宜于在社区推广.

  • 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中老年临界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陈利波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7例社区临界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血压、体重、血脂、不良生活习惯以及转归情况.结果:157例临界高血压患者经过干预后,演变成高血压者48例(30.57%),维持为临界高血压者43例(27.39%),血压恢复至正常者66例(42.04%).护理干预后,研究对象血压、体重、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以“综合防治”为主要模式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青年临界无症状高血压患者的冠脉血流储备

    作者:李慧忠;王鸿;耿丹明

    目的:了解青年无症状临界高血压患者是否有冠状动脉功能异常.方法:经食管超声(TEE)研究组Ⅰ:20例正常人组, 平均年龄(39±3)岁、血压(15.3±1.7)kPa/(9.3±1.1)kPa;组Ⅱ:17例无症状临界高血压患者, 平均年龄(36±4)岁、血压(18.1±3.1)kPa/(11.1±1.3)kPa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以潘生丁静注后和静息时舒张期的大血流速度比率(D/R PDV)和收缩期大血流速度比率(D/R PSV)作为CFR指标.结果:两组受检者静息时的PDV无显著差异(43±10)mm/s vs (46±8)mm/s p>0.05).静注潘生丁后组Ⅱ的D/R PDV、D/R PSV较组Ⅰ明显减少, 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D/R PDV:2.25±0.36 vs 2.86±0.42、D/R PSV:2.0±0.26 vs 2.56±0.41,p<0.05).结论:青年无症状临界高血压患者冠脉血储备能力降低.

  • 高血压的早期诊断与药物治疗

    作者:董春雷;于晓萍;苏广雄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后果.根据WHO的标准,收缩压≤140mmHg(18.6kPa),舒张压≤90mmHg(12kPa)为正常血压,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

  • 临界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超声观测

    作者:阮骊韬;段云友;曹铁生;庄磊

    目的 通过高分辨力超声,观测临界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是否受到损伤。 方法 对照组及临界高血压患者各10例,通过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评估血管内皮功能。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临界高血压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受损(5.49±3.78 vs 10.11±2.70,P<0.05),而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无明显变化(14.86±4.73 vs 18.36±2.39,P>0.05),其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年龄、血糖、血脂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结论 高分辨力超声可以早期观测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改变。

  • 临界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研究

    作者:张政祥;郑以娟;关丽;康春阳

    目的:观察临界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的关系.方法:对56例临界高血压患者及30例血压正常对照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冷加压试验及尿白蛋白排泄率的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者相比,临界高血压患者24小时昼夜血压差值缩小,小于10%的百分率明显增加;冷加压试验后血压上升幅度及血浆中儿茶酚胺水平增加;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并且与24小时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特别是与夜间血压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部分临界高血压患者已有早期的肾脏损害,这可能与血压节律改变有关,特别是与夜间血压增高有关..

  • 血压控不好,大脑老化快

    作者:

    英国《柳叶刀·神经病学》杂志11月5日发表了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高血压会加速中年患者大脑老化进程.研究人员根据受试者的血压状况,将他们分为3组:正常血压组、临界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利用磁共振成像仪测量受试者大脑的白质损伤和灰质容量,进而确定受试者的大脑健康状况.结果发现,高血压组受试者的前叶和颞叶灰质容量平均降低9%,大脑健康状况明显不及血压正常者,他们的大脑看起来"更老".

  • 探讨合理营养干预对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作者:张秋佳

    目的:探讨合理营养干预对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商都县人民医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中老年高临界血压患者82例,对其实施合理营养干预前与实施后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对实施营养干预前后患者血压、体质量比较发现,实施营养干预后比实施前效果好,差异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合理营养干预,能够让中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在营养行为、营养态度、营养知识方面有显著提升,改善患者症状。

  •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及其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作者:张政祥;邓卫雄;马育局;刘璇;王春平;康春阳;郭广洲

    健康个体的24 h血压变化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己有研究证实,原发性高血压(包括临界高血压)患者这种规律性消失,且与尿白蛋白排泄有一定的关系[1-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ease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患者这种规律性也消失[4];涉及HDCP分类中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性的变化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观察此类患者血压动态变化的规律及其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关系.

  • 运动对不同分组成人血压的影响

    作者:梁一木;吕卓人;王哲训

    采用次极量恒功分级踏车运动试验,观察3514例不同基础血压成人运动后血压变化与运动时间以及性别、年龄、基础血压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血压在运动状态下的变化,运动性高血压提供有关资料.结果显示:(1)血压正常各年龄组的基础血压与性别、年龄相关.随着年龄增长SBP(收缩压)和DBP(舒张压)同时升高;男性SBP随运动量增加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女性,而DBP的变化无性别差异.(2)高血压组基础血压与性别无关,其SBP与年龄平行,DBP随年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不明显.运动后血压反应收缩压增加的幅度(△SBP)与性别有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SBP和△DBP显著低于血压正常组.提示高血压患者运动调节血管舒缩功能下降的病理改变.(3)临界高血压组△SBP与高血压组相似,△DBP与血压正常组接近.(4)高血压临界高血压组1/3以上运动后血压>26.7KPa(200mmHg),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5.6%),分级运动试验评价运动血压反应是安全可靠的,不但提供了可作为较统一的运动量标准,而且有助于预测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指导高血压病的治疗;对运动的安全性,运动能力估价有一定意义.

147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