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家教圣经?

    作者:周婷丽

    前一阶段网上有报道称“80后父亲奉行女儿要富养,陪4岁女儿7天花3万元”,看了这篇报道,深觉当今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严重缺失,无独有隅,去年也有位“母亲为庆女儿小学毕业送2万元LV包,称女儿富养”,看后令人不禁啼笑皆非.有这样一对父母,真令人心痛、心酸呀.想起前不久在北京交通广播做亲子节目,其中一个话题是有关早教内容的,我记得当时对家长朋友们的建议是这样的:请各位准备为人父母和已经为人父母的人们,先看看《发展心理学》,了解一下人从出生到死的整个成长过程,熟知孩子每个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征,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养育孩子.否则,就是“盲人摸象”,按照自认为的方式或者是某个偏激的观点对待孩子.

  • 虎妈猫爸,疗效几何

    作者:郭薇

    一部《虎妈猫爸》,让很多家长看到了自己现实中的影子.生活中,父母双方可能经常因为教育理念的不同而引发争执.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童年期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为什么童年期教育尤为重要?电视剧《虎妈猫爸》是围绕兔宝宝茜茜入学前到入学后这个时间线索展开的,也就是发展心理学中的童年期.

  •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影响

    作者:曾荣;王洁;朱晓蜂

    目的 研究大学生学习适应的现状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影响途径.方法 对两所高校的276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学习适应、父母教养方式和成就动机测评.结果 ①重点大学学生对环境因素的适应好于普通大学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的自我评价则低于后者;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学习动机、环境因素和适应总体情况上好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②大学生学习适应与成就动机、父母教养方式两两之间相关显著;⑨父亲过度保护对大学生学习适应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大学生追求成功动机对学习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惩罚、严厉以及文理专业因素可以通过成就动机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适应.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习适应不仅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可以通过成就动机间接发挥作用.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社会技能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莉;李兰芬;杨小儒

    目的 调查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技能,初步考察职业发展和社会技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编"职业发展问卷"和社会技能量表,对福建师范大学24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结果 不同大学生在职业发展的一些维度存在差异(P<0.05),男女大学生在社会技能的印象管理维度以及毕业班和非毕业班大学生在社会自信维度存在差异(P<0.05),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支持之间在某些维度存在低的负相关.结论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社会技能之间在某些维度存在相关.

  • 广州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现况调查研究

    作者:梁挺;郑丽莉;秦凯;刘思妍;叶稳安;罗晓梅

    目的 了解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现况,为提升留守儿童的幸福感,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提供实证研究基础.方法 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对广州增城183名留守儿童及123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使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男女留守儿童的幸福感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校类别的留守儿童的幸福感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均外出的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父母单方外出的留守儿童(F=10.91,P<0.05);②留守儿童的幸福感指数均分为(10.55±2.12),幸福感水平中等偏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幸福感水平不存在差异.结论 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父母外出务工的类型影响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 大学新生自我概念与父母教养方式

    作者:李锐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自我概念及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以唐山市某高校362名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男女大学新生的自我概念在自我行动(t=2.260,P<0.05)及自我批评(t=3.732,P<0.001)上存在显著差异;②双亲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大学新生自我概念在道德自我(F=6.572,6.376;P<0.01)、心理自我(F=7.211,P<0.001;F=5.403,P<0.01)、家庭自我(F=4.942,4.902;P<0.01)、自我认同(F=6.756,6.963;P<0.001)、自我行动(F=3.242,P<0.05)和自我概念总分(F=5.060,4.823;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且文化程度越高差异越显著;③不同自我概念水平组大学新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在父亲过分干涉(t=2.730,P<0.01)、父亲过度保护(t=2.256,P<0.05)、母亲温暖理解(t=-2.758,P<0.01)、母亲过度干涉或过度保护(t=2.771,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①大学新生在自我行动上,男生较女生积极;在自我批评上女生较男生积极;②双亲受教育程度越高,大学新生的自我概念越积极;③父母给予子女情感温暖与理解,子女较易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而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则使子女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

  • 研究生宿舍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作者:黄桂仙;李辉;浦昆华

    目的 探讨研究生宿舍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宿舍人际关系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34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亲融性存在性别和宿舍人数的交互作用(F=4.140,P<0.05);深度沟通存在性别和宿舍人数的交互作用(F =0.198,P<0.05);人际冲突存在年级和宿舍人数的交互作用(F=4.373,P<0.01);积极应对性别(F=8.941,P<0.01)、宿舍人数(F=3.088,P<0.01)存在显著差异;②幸福感指数存在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F=0.612,P<0.05);积极情感存在性别和宿舍人数的交互作用(F=4.297,P<0.05);③宿舍人际关系的亲融性和深度沟通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 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利于研究生体验到较高的主观幸福感.

  • 高中生同伴自我表露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

    作者:徐瑞荣;施春华

    目的:探讨高中生同伴自我表露、自我同一性及其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同伴自我表露问卷、青少年同一性危机量表对安徽省芜湖地区3所高中的312名高中生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就同伴自我表露而言,在对好的同性朋友( t=-5.882,P=0.000)和自我表露总分(t=-2.334,P=0.02)及其一些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就自我同一性危机而言,在总分(t=-2.298,P=0.022)及一些维度上有性别差异,在总分(t=-2.563,P=0.011)及其一些维度上是否独生子女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同伴自我表露总分和自我同一性危机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161,P<0.01);回归分析表明,同伴自我表露能够显著预测同一性危机的总分及其一些维度(B=0.008~0.359,P<0.05)。结论高中生在同伴自我表露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自我同一性危机上存在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上的显著差异,同伴自我表露会显著影响自我同一性危机。

  • 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作者:刘晓秋;李芷凌

    目的 了解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状况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公正世界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广州4所大学87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总分为(62.21 ±7.48).男生(60.78±8.29)和女生(63.44±6.52)在总体公正世界信念水平上存在差异(t=-2.324,P<0.05);②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应对方式存在负相关(r=-0.165,P <0.05).结论① 大学生有较好的公正世界信念;②女生比男生持有更强的公正世界信念;③公正世界信念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显示,生活中不公正的事件会增加个体的消极应对行为,减少积极应对行为;公正事件的影响作用则反之.

  • 90后大学生内疚状况的调查

    作者:王林;刘权;李伟强

    目的 探讨内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修订中文版的内疚问卷,并对36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问卷的4个维度:伤害别人、自私行为、关爱不足、辜负别人,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优度指数、相对拟合优度指数、非标准化拟合优度指数为0.89 ~0.94,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82,同质性信度和分半信度在0.715 ~0.815,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都较高;②男生和女生内疚水平差异极其显著(t=5.594,P<0.01);③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内疚水平差异显著(t=2.544,P<0.05);④文科生和理科生内疚水平差异显著(t=2.003,P<0.05).结论 修订后的问卷可以有效测量大学生内疚水平,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专业影响大学生的内疚水平.

  • 唐山市区重点高中学生焦虑心理及影响因素

    作者:张晓娟;刘松涛;李贺斌;郑琳;张本

    目的:调查唐山市区重点高中生焦虑症发生现况,分析相关因素,为进行相关的心理干预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唐山市区4所重点高中的1338名高中生,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进行测试,以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338名高中生焦虑检出率为17.9%,其中处于经常口角争执的家庭、家长粗暴的教育,女生及高三年级学生的焦虑检出率偏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3.17,25.31,9.50,12.46;P<0.001);②SAS测评得分以处于经常口角争执的家庭、家长粗暴的教育及高三年级学生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8,18.97,7.49;P=0.001);③性别、家庭氛围和受教育方式是重点高中学生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OR=0.62,0.60,0.68;P<0.05)。结论高中生是焦虑症的高危人群,高中女生较男生更易出现焦虑症状,高年级焦虑症检出率高于低年级,家庭成员间关系冷漠,教育方式粗暴会明显导致焦虑的产生。

  • 听力残疾儿童学校适应研究

    作者:周姊毓

    目的 了解听力残疾儿童学校适应水平,提出提高听力残疾儿童学校适应水平的建议.方法 采用自编的儿童学校适应问卷(教师用)对89名听力残疾儿童和88名普通儿童的学校适应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听力残疾儿童学校适应总体水平低于普通儿童,尤其在行为控制因子上,听残儿童与普通儿童存在显著差异(t=3.33,P<0.05);听力残疾女生的学校适应水平要高于听力残疾男生(t =27.74,P<0.05);听力残疾儿童学校适应水平的高低与年级有显著相关(r=0.25,P<0.001),呈现出随年级升高而升高的逐步上升趋势.结论 听力残疾儿童的学校适应水平比普通儿童低;听力残疾女生能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及环境;年级越高的听力残疾儿童学校适应水平越高.

  • 大学生抑郁症症状水平与儿童期创伤经历关系初探

    作者:蒋国栋

    目的:研究大学生抑郁症症状水平与儿童期创伤经历的关系。方法对抑郁症组39名大学生进行抑郁症症状的评定,同时发放儿童期创伤经历问卷(CTQ-SF);给正常组77名大学生发放儿童期创伤经历问卷(CTQ-SF)。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重度抑郁症组情感虐待、情感忽视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显著偏高(t=2.506,3.117;P均<0.05),轻中度抑郁症组情感忽视的HAMD得分显著偏高(t=2.831,P<0.05);情感虐待因子、性虐待因子分别进入抑郁症症状水平与焦虑症症状水平的回归方程(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342和0.372)。结论情感虐待、情感忽视是影响大学生抑郁症症状水平的重要因素,性虐待则是影响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焦虑症状的重要因素。

  • 上海市某社区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龚定宏

    目的:调查社区小、中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同年级、性别学生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群体心理困扰与需求,为开展有效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某社区中4所社区小学4、5年级学生、6所中学所有学生,以调查问卷形式完成SCL-90(90项症状清单)量表。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小学生仅在恐怖因子上存在劣于一般人群的差异( Z=-5.36, P<0.01);初中学生除人际关系外均存在劣于一般人群的差异(Z总分=-8.34,Z总均分=-8.51;P均<0.01);高中学生各因子均存在劣于一般人群的差异( Z总分=-15.65,Z总均分=-15.86;P均<0.01)。初中年级心理因子阳性率增加较大,且初二年级的因子阳性率增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总分=43.16、P均<0.01)。男女性别在焦虑、恐怖、偏执因子中存在显著差异(χ2=5.976,5.053,6.361;P均<0.05),且不同校别的男女差异各有特点。起始年级学生抑郁、焦虑水平高于普通年级(χ2=9.380、P<0.01;χ2=8.775,P<0.05);毕业年级学生的焦虑、精神病性水平高于普通年级(χ2=6.261,P<0.05)。结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为乐观;初中阶段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尤其初一、初二年级是心理干预的关键时期;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状态不理想且高考应激源效应明显;男女生在个体成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优势与不足;起始年级与毕业年级学生相对普通年级学生更可能处于心理应激状态。

  • 医学生的防御方式与人格的相关性

    作者:周洪光;鲁洪俊

    目的 探讨医学生防御方式与人格的关系,以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240名医学生进行测量并收集收据,用SPSS 16.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医学生防御方式与人格各维度相关显著,其中精神病质(P)与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311,P<0.01),与成熟的防御方式(除幽默外)呈负相关,与回避、假性利他、否认、期望等中间型防御方式呈负相关;②内外倾(E)与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呈显著的负相关(r=-0.329,P<0.01),与成熟的防御方式呈显著的正相关(r=0.280,P<0.01),与制止、回避、理想化、同一化、交往和消耗倾向等中间型成熟的防御方式呈负相关,与其余的各维度呈正相关;③神经质(N)与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539,P<0.01),与成熟的防御方式呈负相关(r=-0.117,P>0.05),与中间型防御方式呈显著的正相关(r=0.294,P<0.01);④掩饰性(L)与防御方式中的掩饰因子呈负相关(r=-0.143,P<0.05);⑤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人格的各个维度能够影响到防御方式的类型选择和防御方式策略的使用,其中神经质(N)对于不成熟型防御方式和中间型策略的选择影响大,其次是内外倾(E)对于成熟型防御方式的选择影响大,精神质(P)和掩饰性(L)影响到中间型防御方式.结论 人格的各维度能够影响到防御方式的选择,可以运用EPQ的各个维度来预测防御方式的选择.

  • 家庭经济困难、自恋与中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

    作者:蒙启宇;施春华

    目的 探讨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自恋与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经济困难量表、自恋人格问卷及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中学32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女生隐性自恋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42),高中生在自恋总分(P=0.000)、显性自恋的权欲感因子(P=0.000)和优越感因子(P=0.015)及隐性自恋的易感质因子(P=0.000)得分都显著高于初中生;男生在网络攻击行为总分(P=0.012)和反应性攻击(P=0.005)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家庭经济困难与自恋(r =0.233)、自恋与网络攻击行为(r=0.194)显著相关(P<0.01).结论 自恋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网络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家庭经济困难能够显著预测自恋,自恋能够显著预测网络攻击行为.

  • 中学生自我状态与心理健康关系

    作者:刘文静

    目的 了解中学生自我状态的特点,并进一步探索中学生的自我状态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修订后的形容词检核表(ACL)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京市普通中学初一至高三365名学生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心理非常健康与极不健康的中学生除了在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在其他4种自我状态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10.74,9.69,8.24,-10.36;P<0.001);批评型父母和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与心理症状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46,0.50;P<0.01),而照顾型父母和成人自我状态则与心理症状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43,-0.42;P<0.01).结论 心理非常健康中学生的自我图轮廓接近于钟形图,但照顾型父母自我状态高;批评型父母和适应型儿童自我状态得分越高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越差.

  • 医学生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

    作者:郭立燕;索贞;宋爱芹;邱静

    目的:研究医学生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 GWB )、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调查表( AFW-US),以年级为单位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医学院378名医学生调查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女医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高于全国女大学生常模(t=9.929,P=0.000),男医学生与男大学生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2,P=0.256);②医学生中女生总体幸福感水平高于男生(t=2.068,P=0.039);年级、专业、月均消费、家庭所在地不同的医学生幸福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医学生总体幸福感与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家庭环境呈正相关关系(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医学生总体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为家庭环境、自我意识和学校学习。结论医学生总体幸福感状况较好,提高医学生幸福感应从家庭环境、学校学习和自我意识方面着手。

  • 大学生手机上网依赖与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关系

    作者:黄乔蓉;范庆瑜;曾延风;郎杰斌

    目的 了解大学生手机上网依赖的情况,探讨网络依赖与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的关系,为预防和早期干预大学生手机上网依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大学生手机上网调查》、《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症状自评量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对401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手机上网依赖占20.7%,正常人群组与网络依赖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及抑郁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13.69,12.81,13.21,10.83;P<0.001);乐群性、稳定性、忧虑性、自律性、紧张性5个人格特质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 =-3.61,-13.96,14.19,-10.61,15.6;P<0.001).结论 内向、孤僻、情绪不稳定和自我控制能力低的大学生较易出现手机上网依赖,网络依赖者存在较广泛的心理问题.

  • 单亲家庭儿童童年期创伤经历及行为问题调查

    作者:宋瑞华;周晓东;李丁;张松;郑新红;王瑛;田艳慧;汤泉;张尚荣;宋端铱

    目的:调查某市儿童童年期创伤经历和行为问题,并探讨单亲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和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248例单亲家庭儿童及346例完整家庭儿童进行评定和对照。结果①单亲家庭的儿童在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及总得分上均高于非单亲家庭(t=4.119,11.869,3.175,10.790,15.170,14.746;P<0.05);②单亲家庭男生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单亲家庭;单亲家庭女生除违纪维度外,其他维度得分均高于非单亲家庭。结论单亲家庭更易造成童年期的创伤体验,容易引发行为问题,应尽早进行干预。

70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