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临床分析

    作者:季顺宝

    目的 探讨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潜伏时间、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预后.方法 分析1996年8月至2006年11月来院收治的18例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为膜壁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为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结果 根据典型病史,术前多可做出诊断,本组均为手术彻底切除病灶,随访16例,失访2例,随访时间6个月~5年,均无复发.结论 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单纯彻底手术治疗可以治愈.

  • 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袁莉

    目的:探讨和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的瘢痕处妊娠发生的原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3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剖宫产术后发生子宫瘢痕处妊娠的患者30例,对瘢痕处妊娠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总结了治疗方法和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3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患者中有20例患者采用药物杀胚治疗后治愈,7例患者经清宫治疗,3例患者切除子宫.30例患者经治疗后效果良好.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可给予药物杀胚、清宫等治疗方法,如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可给予手术切除子宫治疗,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 硅胶与多磺酸粘多糖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156例分析

    作者:孟繁俊

    目的 分析比较局部注射曲安奈德、硅胶联合曲安奈德和多磺酸粘多糖联合曲安奈德不同方法治疗增生性瘢痕临床疗效.方法 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单纯曲安奈德局部治疗;B组硅胶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治疗;C组多磺酸粘多糖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治疗.每周注射一次,每4~6次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结果 A、B、C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1.9%,80.8%和86.5%.A组与B组进行比较x2=10.2,P<0.05;A组与C组进行比较x2=15.7,P<0.05;B、C两组与A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进行比较x2=0.88,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C组两种综合治疗方法均较A组单一治疗疗效满意且副作用降低.

  • 中药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思路与方法

    作者:李军;贺稚平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对于异位妊娠的治疗,原则上采用手术治疗,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往往采用保守性手术治疗,但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易造成输卵管损伤,使局部形成瘢痕、粘连、狭窄,影响再次受孕,大约10%~20%的患者有可能再次出现输卵管妊娠,而且手术费用较高,对患者损伤较大.我科从1996年开始对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未破裂的患者,采用中药保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用中药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思路与方法介绍如下.

  • 化脓性肉芽肿激光综合治疗后的护理措施分析

    作者:陈璐;蔡玲玲;宋利梅;阎京选;赵凤珠;刘伟娜;松雪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化脓性肉芽肿激光治疗后进行中医和西医的不同创面护理措施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探寻安全有效,瘢痕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完全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观察120例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化脓性肉芽肿患者,分为中医护理组60例(试验组)和西医护理组60例(治疗组),中医护理组在创面给予龙珠软膏外用,西医护理组在创面处涂莫匹罗星(百多邦)软膏.结果:中医护理组总有效率为78.3%,西医护理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中医护理组显效率为40.0%,西医护理组显效率为21.7%,在显效率方面两组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瘢痕形成均以0级为主,但是中医护理组明显优于西医护理组,中医护理组未出现复发病例,西医护理组出现1例复发,中医护理组复发率优于西医护理组,安全性方面,西医护理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而中医护理组未见不良反应病例.结论:中医护理对本病的预后在疗效、瘢痕形成、复发率、安全性上较西医护理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发散法治疗角膜翳

    作者:王普京

    角膜翳是角膜炎症,形成溃疡后遗留的瘢痕,属外障眼病的范畴.视翳之深浅、大小和在角膜上的部位不同而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 中药内服配合西药皮损内注射治疗囊肿型痤疮40例

    作者:周勇

    痤疮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其中囊肿性痤疮是较严重的类型,皮损以囊肿为主,以颜面部好发,易形成瘢痕,破坏美观,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社会问题.虽然其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均不理想.笔者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皮损内注射治疗囊肿型痤疮,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手术切除联合电灼磨削术治疗眼睑部桥赘状瘢痕

    作者:钟文慧;朱天申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眼睑部桥赘状瘢痕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手术切除联合电灼磨削术治疗.结果:本组86例,随访10~18个月,显效54例(62.8%),有效32例(37.2%).其中二次手术7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该方法创伤小,简便易行,治疗周期短,术后外观改善明显,为治疗眼睑部桥赘状瘢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眼睑 切除术 瘢痕
  • 瘢痕性秃发的整复治疗

    作者:曹阿勇;庞水发;黎志明;刘祥厦;苏爱云;程钢

    目的:总结瘢痕性秃发整复治疗的经验和教训,探讨针对不同秃发面积所做的相应修复方法的选择.方法:手术治疗瘢痕性秃发34例,其中秃发区分次切除缝合1例,秃发区切除局部皮瓣转移修复11例,头皮扩张术修复22例.结果:34例中完全修复30例、不完全修复4例.术后并发伤口裂开2例次、皮瓣坏死3例次、头皮血肿1例次、注射阀破损和扩张器漏水各2例次.术后随访29例,随访时间1~2a,头发生长的质地及外观均较满意.结论:较小面积的瘢痕性秃发可采用一次或分次切除后直接缝合,或加局部皮瓣转移修复;较大面积的秃发则需要采用头皮扩张术,以获得额外头皮瓣修复,方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瘢痕 秃发 整复治疗
  • 经脐辅助腹壁微小瘢痕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飞;李荣;李建军;刘涛;吴厚平

    目的:探讨经脐辅助腹壁微小瘢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2年7月六安市立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21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脐辅助腹壁微小瘢痕行LC 236例为A组,行经脐单孔LC 85例患者为B组。选取2009年8月—2010年8月胆囊良性疾病行常规法LC 152例患者为对照组( C组)。对比分析3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患者对切口美容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A组236例中,226例成功完成手术,10例术中转改为三孔LC,手术中转率4.24%(10/236)。B组85例中,77例成功完成手术,7例术中改为两孔、1例改为三孔LC,手术中转率9.41%(8/85)。C组152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其他术式。3组患者均无出血、胆漏、胆管损伤等并发症。3组间比较,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C组比较,A、B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住院时间少、美容满意度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A、B两组间比较, A组手术时间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脐辅助腹壁微小瘢痕行LC,适应证更广,手术难度较低,操作方法简单易学,安全性高,术后腹壁瘢痕微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游离髂骨皮瓣修复外伤性胫骨长段缺损伴胫前皮肤缺损

    作者:陈忠义;陈海啸

    严重的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早期处理不当,或患者因病情影响无法早期获得确切有效处理,或发生感染,可导致胫骨长段缺损、死骨形成,同时伴有胫前皮肤软组织缺损、瘢痕及窦道形成.我们自1997年以来,采用以旋髂深动脉为蒂的骼骨皮瓣修复此类损伤共11例,报告如下.

  • 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作者:胡志成;朱斌;朱家源;郭栋;陈斌;张凯;胡坤华;黎明涛;唐冰

    目的 比较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筛选出增生性瘢痕的特异蛋白质.方法 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外科2010年1月至5月8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和3例整形外科患者正常躯干皮肤为研究对象,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双向凝胶电泳对比分析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蛋白表达差异,选择差异蛋白点进行MALDI - TOF/TOF质谱分析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 获得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荧光染色图谱,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凝胶电泳图谱中平均蛋白点分别为2975和3053,对其中表达差异超过4倍的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24种蛋白质,其中上调蛋白有11种,下调蛋白有13种.结论 成功地建立增生性瘢痕的双向电泳荧光染色图谱,鉴定出增生性瘢痕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间的差异蛋白质表达.

  • 甲氨蝶呤子宫动脉栓塞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治疗瘢痕妊娠43例分析

    作者:张丽卿;刘芳;戚潜辉

    目的 探讨瘢痕妊娠(CSP)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甲氨蝶呤(MTX)子宫动脉栓塞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治疗CSP病例共43例次,按CSP临床分型,Ⅰ型14例,Ⅱ型23例,Ⅲ型6例.结果 43例次CSP治愈率97.7%,全部无需切除子宫,除1例重复CSP患者术中出血300 ml外,其余42例次术中出血5~80 ml(20±5)ml,总住院天数为3~14(5.6±2.3)d,β-HCG下降至正常为21~40 d,月经恢复时间为30~55 d.结论 应用MTX子宫动脉栓塞联合B超引导下清宫治疗瘢痕妊娠安全可靠、疗效确定,创伤小,适合各型CSP患者.

  • 不同甲状腺病变中复杂性硬化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李红静;孙希印;李青;燕丽;李新功

    目的 观察不同甲状腺病变中复杂硬化改变的病理特征,探讨其在甲状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2-2015年我院手术切除甲状腺病变971例,筛查出伴有明显纤维化的病例103例,具有复杂性硬化改变67例,观察其组织形态特点,应用免疫组化检测CK19、TPO、TG、Ki-67蛋白表达.结果 具有复杂性硬化改变病例中,2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5.8%),26例微小乳头癌(38.8%),1例甲状腺腺瘤(1.5%),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4.9%),3例桥本甲状腺炎(4.5%),2例多灶性纤维性甲状腺炎(3%),1例肉芽肿性甲状腺炎(1.5%).不同甲状腺病变中的复杂硬化病变均可有不同程度纤维化,呈星状放射状排列.不同病变纤维灶的位置、数量、细胞核特点及周围甲状腺滤泡形态不同.甲状腺乳头状癌免疫组化CK19、TG(+),TPO(-),Ki-67增殖指数%15%.其他甲状腺病变中的复杂硬化改变TG、TPO(+),CK19(-),Ki-67增殖指数%5%.结论 复杂硬化改变可出现于不同甲状腺病变中,并非甲状腺乳头状癌独有的特点,诊断时应仔细观察,避免误诊.

  • 间质性膀胱炎伴甲状腺机能亢进1例

    作者:郝青;张树华;王学丽

    患者女性,38岁.因尿急1月余,症状加重伴血尿5天入院.患者6年前有甲亢手术史,术后T3、T4仍高于正常,对症治疗.查体:颈中偏右见长约6 cm手术瘢痕,甲状腺Ⅱ度大.B超示膀胱前后壁各探及-偏强回声光团,大小分别为2.8 cm×2 cm,1.7 cm×1.3 cm,形态欠规则,边界清,内有血流信号,提示膀胱肿瘤.

  • 鼻腔及面部鸟型胞内分枝杆菌感染一例

    作者:徐文漭;李霞;王媛媛;杨丽琳;杨举伦

    患者女,46岁.因鼻腔流脓血、发热(体温39℃以上),贫血伴面部疼痛性红色斑块和结节2年于2011年5月6 日入院.入院前曾在某院行面部斑块活检,提示为"韦格纳肉芽肿",治疗后无好转.体检:面部散在黄豆至蚕豆大淡褐色瘢痕,为活检术后遗留,部分瘢痕区可触及皮下结节,压痛明显,头部CT示双侧上颌窦、蝶窦、筛窦及左侧鼻腔均被软组织填充,窦壁骨质无破坏.取面部结节组织及鼻腔内组织活检.

  • 13例子宫峡部前壁瘢痕处妊娠临床分析

    作者:

    子宫峡部前壁瘢痕处妊娠临床少见,近年来,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本院妇科近期共收治13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18例临床诊治体会

    作者:贾海珍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CSP)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既往均有剖宫产史,停经,有停经后无痛性阴道流血,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所有患者均行B超确诊.10例患者行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2例因大出血休克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行子宫全切术,6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1例因合并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结论 剖宫产史结合B超检查是诊断CSP的重要依据,甲氨喋呤可有效减少清宫术中出血量,子宫动脉栓塞后结合药物或手术是可选择的治疗CSP的有效方法.

  • 扩张皮瓣转移修复口周、颏部、面颈部瘢痕的护理

    作者:蔡艳丽;朱李霞;庞坤;陈红;李筱琴;马铃

    面颈部位于暴露部位,往往是烧、烫、创伤的常见部位,由于各种烧、烫、创伤所致的口周、颏部、面颈部瘢痕既影响口唇的功能,影响头部的正常运动,且严重影响容貌,传统的切疤植皮等治疗方法难以取得满意疗效.从2000年起我科采用扩张皮瓣转移修复口周、颏部、面颈部瘢痕176例,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满意,现将临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关键词: 瘢痕 面颈部 修复 护理
  • 双蒂额部扩张皮瓣修复口周瘢痕挛缩畸形的护理配合

    作者:李莉;赵宇辉;徐刚

    目的 探讨双蒂额部扩张皮瓣在修复口周瘢痕挛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护理配合.方法 对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2009年2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5例烧伤后口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行双蒂额部扩张皮瓣转移术治疗.手术分3期进行,包括额部扩张器埋置术、双蒂额部扩张皮瓣转移术、皮瓣断蒂术,每期手术给予相应的护理配合,并对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的成功.术后进行6个月~2年的随访.结果 各期手术顺利,其中2例术中发生出血,量较多,2例术后出现术后皮瓣下积血,1例出现皮瓣血管危象,及时发现并有效止血后15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患者口周功能和外形明显改善,瘢痕挛缩均无复发,对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扩张后额部皮瓣血可以较好地修复口周挛缩瘢痕.围手术期的专业护理配合有效地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确保了手术的成功,同时互动式的心理护理也是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皮瓣 瘢痕 挛缩 护理
3686 条记录 5/185 页 « 12345678...18418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