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产前超声误诊舌部血管纤维瘤为舌下囊肿1例

    作者:欧霞;卢燕;陈园园

    患者女,28岁,孕1产0,孕23周,于我院接受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52 mm,头围183 mm,胎儿颅骨呈圆形光环,脑中线居中,小脑半球形态正常,小脑蚓部可见,颅后窝池未明显增大,双侧眼、鼻及唇部未见异常;胎儿舌部前端探及3.6 mm×3.9 mm囊性回声(图1A),壁厚、回声较高,形态欠规则,周边界限尚清,内部透声好,位置可随吞咽运动而明显改变;CDFI于囊性回声内部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周边见少许点状血流信号(图1B).

  • 涎腺病变的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李优伟;王继琛

    研究涎腺病变MRI的表现与病理组织的相关性.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999-2004年用MRI检查的涎腺病变120余例,对44例经外科手术完整切除的涎腺病变进行了回顾分析.男18例,女26例;年龄3~83岁,平均56.3岁.44例病理切片方向与人体长轴垂直,与MRI检查的轴位像尽量一致.所有切除的病理标本采用HE染色,从大体和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与其相应层面的MRI表现进行了对比.经病理证实良性34例(多形性腺瘤17例,Warthin肿瘤7例,舌下囊肿2例,慢性炎症、肉芽肿、淋巴滤泡增生、皮样囊肿、高细胞腺瘤、左颌下腺腺瘤、Castleman病和Schwannoma各1例);恶性10例(上皮-肌上皮癌5例,腺样囊性癌2例,腺癌2例,黏液表皮癌1例).

  • 微波热凝治疗粘液囊肿和舌下腺囊肿的疗效观察

    作者:吕东升;赵英;杜咏梅

    粘液囊肿和舌下腺囊肿均为各种原因造成的小涎腺和舌下腺分泌导管阻塞而致涎液滞留所造成.此类囊肿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的小涎腺组织及左右一侧或双侧舌下腺组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且发病率较高.以往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常有囊肿复发和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自1998年起,我们采用微波治疗仪,利用微波热凝的原理治疗粘液囊肿52例和I型舌下腺囊肿41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舌下腺囊肿118例临床观察

    作者:杨燕飞;孙良丰;刘伟;杨介平

    目的:探讨舌下腺囊肿( sublingual gland cyst, SGC)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4年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SGC 11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口内入路93例,袋形缝合术5例,颌下入路15例,口内联合颌下入路5例。将手术切除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观察不同术式临床疗效、并发症及随访2年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舌下腺组织与囊壁均可见慢性炎症表现。口内入路、袋形缝合术、颌下入路和口内联合颌下入路治疗SGC总有效率分别为94.6%、60.0%、86.7%和100.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0%、40.0%、20.0%和40.0%。口内入路和口内联合颌下入路治疗者术后2年复发率低。结论单纯型、口外型舌下腺囊肿采用口内入路与口内联合颌下入路手术,疗效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

  • 胎儿舌下囊肿超声误诊甲状舌骨囊肿一例

    作者:蒋玉莲

    患者女,26岁,孕23周时进行胎儿大畸形筛查,超声发现: 胎儿下颌部见无回声区, 范围约14 mm×11 mm×12 mm (图1),外形欠规则,囊壁尚光滑,彩色多普勒其内未测及血流信号.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超声诊断:胎儿下颌部囊性占位(甲状舌骨囊肿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

  • 高频超声在潜突型舌下腺囊肿中的作用

    作者:郭军;孟庆江;郑文;孙琰;赵莉

    目的:评价超声对潜突型舌下腺囊肿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术前经超声检查、术后经病理诊断的潜突型舌下腺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超声正确诊断32例,误诊4例,正确率88.9%.囊肿边界尚清晰,无明显包膜或包膜纤细且不连续.24例囊肿外形呈"漏斗形"改变.28例内部液性暗区清晰,8例欠清晰且内伴数量不等的中等粗光点或线状分隔.36例囊肿均显示与患侧舌下腺无关,24例囊肿致同侧颌下腺受压或变形且致其向外下方移位.结论:超声是诊断潜突型舌下腺囊肿的重要辅助手段,其方法高效无创并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口外型舌下腺囊肿19例诊治分析

    作者:王鋆

    目的:探讨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临床诊治要点.方法:19例颏下、颌下区囊肿患者经术前影像学检查及穿刺学检查明确诊断后,采取口内入路摘除舌下腺及部分囊壁.结果:19例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病理证实为舌下腺囊肿,术后6~12个月无复发.结论: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易发生误诊,其手术治疗方式与口内型一致,口内入路完整摘除舌下腺是根治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的佳方法.

  • 舌下腺囊肿525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建成;胡浩;黄全顺

    目的:探讨舌下腺囊肿与舌下腺病变部位之间的关联.方法: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类型,对525例患者行年龄分段,对各年龄组病变行临床分析和手术探讨.结果:儿童、青少年多见外渗性囊肿,成年人多见潴留性囊肿;口底囊肿型病变部位多见于舌下腺上极,而颌下、颏下、颈侧囊肿型病变多见于腺体后极及下极.结论:手术必须完整摘除舌下腺;减少术前误诊,及时选择正确手术方法.

  • 口内进路手术治疗各型舌下腺囊肿82例

    作者:董翠芳;徐剑波

    舌下腺囊肿是由于慢性炎症引起舌下腺导管缩窄阻塞或导管损伤破裂、分泌液外渗所形成的,是三对大涎腺中易发生囊肿的一对腺体.1992~1997年,我院经口内进路摘除患侧舌下腺及囊肿共82例,效果满意.

  • 先天性舌下多发性囊肿并软腭裂一例报告

    作者:潘穗文;姜梅

    舌下囊肿一般来自舌下腺,系因舌下腺导管缩窄或阻塞,分泌物潴留导致导管充盈膨胀所致,也可因导管损伤破裂,分泌液外渗形成.笔者遇到1例先天性舌下多发性囊肿并软腭裂患者,报告如下.

  • 舌下囊肿

    作者:王延泉;夏立红;李华

    男,10岁,1997年9月1日就诊。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舌下忽生肿物,在当地医院诊为舌下囊肿,并手术摘除。术后3 d肿物复渐长出,状如前,遂来我院治疗。查见患儿虚胖,舌下系带一侧有一肿物,突出于舌根之外,呈圆形,不红,无触痛,约1.5 crm×2 cm大小。舌尖红,苔黄略腻,脉缓。根据患儿舌苔脉象,及平素喜食肥甘油腻之物,辨证为湿热蕴积心经,发于舌下。治宜清热燥湿、化痰散结,方予二陈汤、导赤散加味。药用:陈皮9 g,清半夏9 g,茯苓15 g,白芥子6 g,生地黄12 g,竹叶6 g,通草6 g,生薏苡仁30 g,白花蛇舌草15 g,生牡蛎15 g,夏枯草10 g,浙贝母9 g,川黄连3 g,生甘草3 g。水煎服,日1剂。服药6剂复诊见肿物略减,约1.5 cm×1.5cm,余同前。上方去浙贝母、夏枯草,加泽泻9 g继服6剂,再诊舌下囊肿渐消。上方加皂角刺、赤芍各10 g,半枝莲15 g以加强清热散结之效。继服16剂舌下囊肿完全消失如常人。随访半年未复发。

  • 平阳霉素囊腔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附45例报告)

    作者:吕日旭;牟宝秋

    1994至1999年我们应用平阳霉素(PYM)囊腔内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4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5年来我们收治舌下腺囊肿45例,男20例,女25例,8~35岁,10~22岁者居多.右侧舌下腺24例,占53.33%;左侧舌下腺21例,占46.66%.无1例双侧同时发病者.

  • 5种检查方法在颈部舌下腺囊肿诊断中的评价

    作者:吕俊邦;王元琴;刘芙蓉;齐立东;王胜林

    目的:评价5种检查方法在诊断颈部舌下腺囊肿中的作用.方法:检查方法包括手法检查、B超、穿刺、淀粉酶检查、囊腔造影+CT.以术中确定囊腔与舌下腺相连为终诊断.记录每种检查方法误诊、误导发生率,客观评价各种检查的优缺点.结果:突入颈部的舌下腺囊肿确诊率为58.3%,误诊率为 41.7%.在各项检查中,囊腔造影+CT误诊率为 0 ,手法检查误诊率为25%,B超占20%,检查手段不全占18.8%,淀粉酶假阳性占16.7%.经χ2检验各检查的误诊率有显著性差异(χ2 =19.36, γ=8,P《0.05).不同检查结果的汇集会影响误诊率.结论:在各单项检查中,囊腔造影+CT误诊率低,其它各项均有25%~16.7%的误诊率,优选诊断步骤是手法检查→穿刺→造影+CT.

    关键词: 舌下囊肿 误诊 颈部
  • 浅谈微波治疗200例舌下囊肿、粘液囊肿患者的体会

    作者:章文海

    舌下囊肿、粘液囊肿的治疗方法较多,如切除术、碘液注射法、冷冻法、激光治疗、电灼法等,效果都不很理想.自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我科以微波治疗舌下囊肿、粘液囊肿200例,疗效满意,为抛砖引玉,现回顾性报道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