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复方干粉吸入剂治疗65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作者:梁伟;黄建美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沙美特罗/ 丙酸氟替卡松复方干粉剂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6 月~ 2010 年5 月所收治的65 例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4 例,对照组31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沙美特罗/ 丙酸氟替卡松复方干粉吸入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17 例,有效14 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显效13 例,有效10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为74.1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沙美特罗/ 丙酸氟替卡松复方干粉吸入剂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沙美特罗替卡松在哮喘治疗中的控制作用

    作者:杨中杰

    目的 研究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2009 年2 ~ 10 月笔者所在医院11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 例.治疗组患者选择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选择丙酸氟替卡松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药物反应和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咳嗽、喘息及呼吸困难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咳嗽、喘息及呼吸困难消失时间都比对照组患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用药后各项肺功能改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哮喘,不但治疗效果好而且使用安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岳彪

    目的 探讨应用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 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治疗手段;研究组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以及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COPD均能起效,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85.00%,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情况,两组均能有效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T评分,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运用沙美特罗和丙酸氟替卡松治疗COPD,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作者:金志鑫;翟瑞成

    目的 观察在吸入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雷他定对变应性鼻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方法 60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均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喷鼻及氯雷他定口服,记录鼻炎症状评分及哮喘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前鼻炎症状评分为(4.8±1.2)分,治疗后鼻炎症状评分为(2.1±0.8)分;治疗前哮喘症状评分为(4.6±0.29)分,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为(2.2±0.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吸入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氯雷他定可显著提高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

  • 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撤离不会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风险,但后期肺功能下降更明显

    作者:喻文;罗红敏

    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被推荐用于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频繁急性加重患者的治疗。然而,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两个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效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探讨。因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历时12个月的双盲、组间平行临床研究,共纳入2485例具有COPD急性发作史的患者,所有患者先接受为期6周的三联疗法治疗:噻托溴铵(18μg,每日1次)+沙美特罗(50μg,每日2次)+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500μg,每日2次),之后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两组,一组持续接受先前的三联疗法,另一组在12周内分3次逐步撤除氟替卡松。主要评价指标是患者第一次发生中度或重度COPD急性加重的时间。其他评价指标包括:肺功能、健康状况和呼吸困难。结果显示:与持续使用糖皮质激素相比,停用糖皮质激素组中度或重度急性加重风险相似(相对于第一次中度或重度COPD急性加重,风险比=1.06,95%可信区间=0.94~1.19);18周时(完全停用糖皮质激素后),停用糖皮质激素组调整后的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较持续激素使用组低38 mL(P<0.001);在52周时,停用糖皮质激素组FEV1低43 mL(P=0.001),且停用糖皮质激素组呼吸困难及健康状态情况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研究者由此得出以下结论:对于接受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治疗的重度COPD患者,停止吸入糖皮质激素不会增加COPD急性加重的风险,但患者后期肺功能下降更明显。

  • 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儿童血清IgE的影响

    作者:李云;钟礼立;黄寒;王涛;易红玲;梁沫;陈敏;王娟

    目的 探讨哮喘儿童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前后血清总IgE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哮喘儿童520例,均给予ICS治疗.≤3岁142例,4~5岁169例,均给予储雾罐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6~14岁209例,选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剂量为200~375μg/d.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复查IgE.结果 520例患儿治疗前IgE为(496.12±24.75)kU/L,治疗后IgE为(390.71±18.71)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37,P<0.01).≤3岁组治疗前IgE为(307.05±34.71)kU/L,治疗后IgE为(483.09±41.78)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3,P=0.004);4~5岁组治疗前ISE为(543.46±51.03)kU/L,治疗后IgE为(316.93±29.30)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8,P=0.000);6~14岁组治疗前IgE为(586.30±37.19)kU/L,治疗后IgE为(387.61±27.60)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7,P=0.000).氟替卡松治疗组治疗前IgE为(468.91±32.81)kU/L,治疗后IgE为(359.03±22.79)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8,P<0.01);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组治疗前IgE为(586.30±37.19)kU/L,治疗后IgE为(387.61±27.60)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7,P<0.01).治疗前IgE≤300 kU/L 260例,109例(41.92%,109/260)治疗后IgE升高;>300 kU/L 260例,45例(16.15%,45/260)治疗后血清总IgE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89,P=0.000).结论 ICS使IgE下降,IgE的检测有利于哮喘患者诊治过程中的病情观察.

  • 支气管哮喘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罗秋燕;姚德厚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纳联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纳治疗。结果:1个疗程后,观察组FEV1和PEF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2.3%)明显大于对照组(80.0%),且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孟鲁司特纳和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分析

    作者:王剑矛;孙义华

    目的 比较孟鲁司特钠联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与单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二组均予平喘、止咳、化痰、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吸入丙酸氟替卡松250μg,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口服孟鲁司特钠10mg,每晚1次;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自测呼气峰值流速(PEF),并对哮喘临床症状积分及总体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二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临床控制率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积分、FEV1、PEF、FVC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孟鲁司特联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支气管症状和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联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哮喘患者血小板膜蛋白分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雷伟;黄建安;陈延斌;於葛华;张学光

    目的研究联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舒利迭)对哮喘患者血小板膜蛋白分子CD62P、CD40配体(CD40L)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29例哮喘患者血小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哮喘患者持续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前后血小板膜蛋白分子CD62P、CD40L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膜蛋白分子CD62P、CD40L表达率为(46.7±12.8)%、(21.1±7.4) %,均较正常人(10.4±2.7) %、(4.4±2.1) %升高(P<0.01),且CD62P、CD40L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成负相关(r=-0.541,P<0.01;r=-0.506,P<0.01);持续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3个月后CD62P、CD40L表达率为(11.8±4.7) %、(5.3±2.9)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存在血小板膜蛋白分子CD62P、CD40L的表达增高,其表达水平与哮喘患者的FEV1%Pred呈显著负相关,持续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可以抑制其表达,血小板可能是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作用的又一种靶细胞.

  •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许珊;鲁燕;王瑜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在我国是常见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慢性气道炎症是COPD主要发病机制,影响COPD发生、发展及转归.

  • 丙酸氟替卡松吸入防治小儿哮喘102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哲玲;杨书良;李凤铭;闫丽婷;王晓华;丁建萍

    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传统的口服和静脉注射较大剂量激素全身不良反应较多,而雾化吸入可使药物直接到达气道黏膜的靶细胞,取得较好疗效.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应用丙酸氟替卡松对102例哮喘患儿进行吸入治疗,现报道如下.

  •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联合电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效果观察

    作者:冯江;李艺梅;韦明;康琦

    目的 探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联合电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常年性变应性鼻炎62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10例,观察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鼻阻力(NAR)、鼻腔黏膜纤毛清除功能(糖精清除时间)、鼻腔分泌物嗜酸粒细胞(EOS)计数检测结果,以及治疗1年后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及NAR、糖精清除时间、鼻腔分泌物EOS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T淋巴细胞亚群CD8+水平、NAR、糖精清除时间及鼻腔分泌物EOS计数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两组则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4.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联合电针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效果优于单纯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利于患者病情改善.

  • 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正确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影响

    作者:郑桂香;栾宝莲

    目前哮喘治疗主要采用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新的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建议,对轻度以上急性发作期及慢性持续期患者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作为长期治疗方案[1].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是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SM)和新型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FP)的混合干粉吸入剂,是目前治疗哮喘的唯一双效合一的药物.但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使用方法的正确与否可直接影响临床疗效.我科自2007年对66例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哮喘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改变了患者对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剂的错误认识,提高了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正确使用率,延长了使用时间,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两种方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海立;刘子鑫;李琼;范红;吴冰;高姗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飞行人员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40名患病飞行人员进行治疗研究,实验组(n1=76)采用地氯雷他定片5 mg顿服,同时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1次/d,每个鼻孔各2喷;对照组(n2=64)单纯采用地氯雷他定片5 mg顿服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两周。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其中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6.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2.81%。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767,υ=1,0.005<P<0.01)。结论两种治疗方案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一般可采用单纯口服地氯雷他定片治疗,对于症状较重的或者对于疗养期间的患病飞行人员,应采用联合治疗方案。

  •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慢性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高燕;孙丽;槐永军

    白三烯是一种脂类介质,是哮喘发病涉及的主要炎性介质.其半胱胺酰白三烯(CysLTs)是强有力的支气管收缩剂和嗜酸粒细胞(EOS)细胞趋化因子,而白三烯拮抗剂在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中的地位已被确立.本研究对2003年来我院就治的265例慢性中度持续支气管哮喘,随机分为采用规范治疗同时加用白三烯拮抗剂孟鲁司特(顺尔宁)治疗和不加用顺尔宁治疗两组,对其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变化、炎性介质变化进行评价.

  •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治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姝娜;马永明;钱炜

    目的 观察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治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39耳)和对照组36例(40耳).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治疗7d、14d时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d、14d后,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治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炜坤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厦门大学医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56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患者予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予以沙丁胺醇气雾剂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量表( mMRC)评分、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 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FEV1/FVC〕。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RC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MRC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VC、FEV1及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FVC、FEV1及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作者:左振军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剂(商品名:舒利迭)治疗,对照组予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剂(商品名:必可酮)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为60.5%和总有效率94.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4.2%和7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峰流量(PEF)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肯定,且使用方便.

  • 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沙美特罗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观学

    目的 观察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沙美特罗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7例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治疗;观察组给予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肺功能和血清分析相关指标.韩国 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FEV1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FVC、FEV1/FVC(%)、FEV1%预计值和PaO2升高(P<0.05),PCO2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EV1、FVC、FEV1/FVC(%)、FEV1%预计值和PaO2较高(P<0.05),PCO2较低(P<0.05).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沙美特罗治疗重度COP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潘云光

    目的 探讨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6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效果以及用药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1周、6周以及12周,两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同时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观察组治疗后呼气流量峰值(PEF)占预计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哮喘,改善了临床效果,加速了患儿的恢复,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364 条记录 5/19 页 « 12345678...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