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评价左旋精氨酸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薛玉;芮涛;李晓丹

    目的:通过超声评价血管舒张内皮因子(EDRF)合成前体左旋精氨酸(L-Arg)对冠心病患者心脏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43例心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1例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L-Arg,对照组22例加用激化液,分别用药10天.应用超声观察用药前,用药后的心脏形态和功能参数变化.结果:L-Arg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参数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P<0.01).结论:L-Arg对冠心病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超声对其心功能的评价实用、可行.

  • 不同部位的人体冠状动脉搭桥材料血管释放一氧化氮和内皮超极化因子差异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志刚;刘晓程;何国伟

    目的:本研究通过直接检测人体乳内动脉(IMA)、大隐静脉(SV)与桡动脉(RA)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NO)浓度以及平滑肌细胞膜电位信号,对比不同部位的人体冠状动脉搭桥材料血管释放一氧化氮和内皮超极化因子(EDHF)的差异.方法: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常用的不同部位搭桥材料血管分为4组:乳内动脉组(n=15)、桡动脉组(n=6)、大隐静脉组(n=23),以及压力扩张后的大隐静脉组[简称PV组,n=9,将肝素生理盐水注入大隐静脉管腔,压力维持在100~600 mmHg(1 mmHg=0.133 kPa)].分别将长度为5 mm的血管片放置于37℃血管灌流室中,加入乙酰胆碱(log M-8~log M-5)和缓激肽(log M-10~log M-7),以激发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与EDHF.应用一氧化氮测定仪与膜电位记录仪,直接检测桥血管释放的一氧化氮与平滑肌细胞膜电位信号,研究其一氧化氮释放动力学与EDHF介导的超极化反应.结果:①一氧化氮基础释放浓度:乳内动脉组显著高于大隐静脉组与桡动脉组;而桡动脉组的一氧化氮基础释放水平明显高于大隐静脉组.②在乙酰胆碱的激发下,乳内动脉组释放的一氧化氮总量明显超过桡动脉组和大隐静脉组;在缓激肽(log M-8、log M-7)的激发下,乳内动脉组和大隐静脉组均较桡动脉组升高.③PV组一氧化氮的基础释放与刺激性释放均显著减少.④乳内动脉组由EDHF调节的平滑肌细胞超极化幅度明显高于大隐静脉组与桡动脉组.桡动脉组与大隐静脉组相比,由乙酰胆碱激发、EDHF介导的平滑肌细胞超极化幅值亦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①从内皮细胞一氧化氮与EDRF介导的内皮细胞功能角度评价,乳内动脉佳,而桡动脉明显优于大隐静脉;②压力扩张会损害大隐静脉一氧化氮介导内皮细胞功能,导致大隐静脉桥远期通畅率低下.

  • 非洛地平对高血压患者内皮因子的影响

    作者:王清;周聊生

  • 缺氧诱导因子HIF-1a和Endoglin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的表达及其与母体血清sEng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何美荣;舒竞铖;黄星;尹时华

    目的:检测HIF-1a、Endoglin和sEng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及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他们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子痫前期病人35例,随机选取同期正常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各组胎盘组织中HIF-1 a、Endoglin的表达及母体血清中sEng的水平。结果:轻度子痫前期组血清sEn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HIF-1 a和Endoglin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均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HIF-1a与Endoglin及sEng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59,0.89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HIF-1α、Endoglin和血清sEng的表达均升高,3者可能共同参与了子痫前期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 血管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煜;朱会超;肖扬;国晶晶;李来来

    离子通道是存在于细胞膜上,一类具有特殊亲水性的蛋白质微孔道,是神经、肌肉、血管等细胞电活动的物质基础[1].离子通道是生命有机体保持正常功能的基石之一,其介导的生物电信号在心脏跳动、激素分泌、信号传导及认知记忆等所有生命过程中均起着关键作用.离子通道在基因水平的突变可导致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血管收缩和舒张活动的调节也取决于血管离子通道开放和关闭,血管上一般分为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上可接受外界刺激后能够诱发多种直接和间接的通路,刺激各种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内皮细胞能够释放各种因子来控制和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2].笔者对血管上的离子通道进行了综述.

  • CD105和VEGF在水泡状胎块中的表达与意义

    作者:刘艳;高健;师宜荃;赵立武;刘易欣

    目的:研究CD105及VEGF在水泡状胎块与水肿性流产的绒毛滋养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妊娠(NP),30例水肿性流产(HA),20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PHM)和20例完全性水泡状胎块(CHM)患者绒毛滋养细胞中CDI05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①CD105在NP、HA、PHM和CHM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5.00%、36.67%、85.00%、95.00%,CD105在HM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HA和NP (P<0.05);②VEGF在NP、HA、PHM和CHM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0.00%、33.33%、25.00%、15.00%,VEGF在HM中阳性表达率低于HA和NP (P <0.05);③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CDI05和VEGF在HA与HM中表达呈负相关(r=-0.447,P<0.05).结论:CD105和VEGF可作为标记绒毛滋养细胞的免疫组化标记物,用于水泡状胎块和水肿性流产的鉴别诊断.

  • 高血压患者超声检查颈动脉和血脂、内皮因子检测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爱婷;林荣;经先振;杨瑞华;李洁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血脂和内皮因子的变化.方法 用美国产HP5500超声多普勒高分辨率12MHz扫描探头对41例高血压患者和35例正常对照者测量CIMT、颈动脉血管内径(CAD)和斑块.测定血脂和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素I2(PGI2)的变化.结果 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血压患者CIMT、CAD、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高血压患者NO、PGI2值明显低于正常组,ET、TXA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血压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高血压时存在血脂紊乱和内皮功能失调,加速动脉硬化的进展,CIMT可以早期反映动脉硬化.

  • 活血解毒法保护冠心病血管内皮的机制探讨

    作者:魏莎;李麒;赵鑫;陈泽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中医将冠心病归属于“胸痹、心痛”等范畴,活血解毒是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现代实验与临床研究证实,该法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内皮损伤,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起到防治作用.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的短期预后及心功能和内皮因子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黄咏歌;王忠明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CHD)的短期预后及心功能和内皮因子检测结果的变化.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CHD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予以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LVDD、血清sCD146、ET-1、NO、cEMPs水平与治疗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LVDD、血清sCD146、ET-1、NO、cEMPs水平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冠心病短期预后良好,患者心功能和内皮功能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荐.

  • 缬沙坦对中老年高血压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内皮因子、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潘伟英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中老年高血压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内皮因子、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3年2月至2016年5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98例高血压伴永久性心房颤动中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内皮因子[(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ET-1、NO及TNF-α、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中老年高血压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缬沙坦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有利于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 吸烟对血浆iso-PGF2α、6-Keto-PGF1αTXB2的影响

    作者:居岭;王健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于人体健康,特别对血管的影响较为明显,烟草的毒性成分能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因子失调,进而引起血液流变性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同时吸烟还可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吸烟对心脑血管损伤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为此本文通过对吸烟者体内血浆异构前列腺素(iss-PGF2α),前列环素和血栓素的代谢产物6-Keto-PGF1α和TXB2的测定进一步探讨吸烟对血管损伤等的作用机理.

  • ET-A在脑血管畸形血管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曾现伟;孙青芳;卞留贯;沈建康;赵卫国

    目的 探讨内皮因子受体A(ET-A)mRNA在脑血管畸形血管中的差异性表达.方法 对14例脑血管畸形和8例正常脑血管标本分别提取总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ET-AmRNA的表达,然后行DNA电泳鉴定,并进行光密度扫描,半定量计算ET-AmRNA的表达.结果 在脑血管畸形血管中ET-A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脑血管中明显下降(P<0.05).结论 脑血管畸形血管与正常脑血管中ET-A mRNA表达有差异性,为研究其在病理情况下的作用作了前期工作.

  • 温阳益气活血方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祁永福;邢风雷;邓鑫;胡金萍;兰娜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活血方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内皮功能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温阳益气活血方治疗,疗程均为15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功能和内皮因子ET和NO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功能均有改善,内皮因子ET和NO含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内皮因子ET和NO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温阳益气活血方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具有改善心功能,降低内皮因子ET和NO含量的作用。对内皮因子ET和NO的影响可能是该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之一。

  • 血清及胎盘中PLGF、sEng的表达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研究

    作者:杨丽萍;侯俊德;冯海芹;申自玮

    早发型子痫前期是指发生在孕34周以前的子痫前期[1],发病早,进展迅速,严重威胁着母婴的安全[2]。由于其病理生理改变早于临床症状发生,因此,如能够寻找一种早期预测子痫前期的方法,先于临床症状而进行有效干预,将对子痫前期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表明,胎盘缺血、血管内皮损伤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密切相关[3]。本文通过检测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水平在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变化及相关性,探讨两者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发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 缬沙坦对中老年高血压伴永久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内皮、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毛山;胡学宁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中老年高血压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内皮因子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中老年原发性轻中度1~2级高血压伴永久性房颤患者7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其中研究组采用缬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压、血浆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对比,血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VWF、IL-6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研究组Hs-CRP、VWF、IL-6水平显著降低,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和氨氯地平都能显著降压,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缬沙坦除降压作用,还具有消炎作用,对于高血压伴永久性房颤治疗效果显著,并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有一定意义.

  • 12-脂氧合酶基因过表达对大鼠颈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幸欣;张鹏;覃数;刘剑;张冬颖

    目的 研究12-脂氧合酶(12-1ipoxygenase,12-LO)过表达对内皮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球囊损伤组(balloon injury,BI)、球囊损伤+空载组(balloon injury+lentivirus-GFP,BI+Lv-GFP)、球囊损伤+过表达组(balloon injury+lentivirus-12-LO,BI+ Lv-12-LO).除sham组外,各组行颈动脉球囊损伤术,BI+Lv-GFP组与BI+Lv-12-LO组术后转染Lv-GFP、Lv-12-LO.HE染色观察内膜增生情况,Western blot检测12-LO转染情况.定量PCR、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ra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表达.结果 Lv-12-LO在血管壁成功转染并表达(P<0.01).与sham组比较,BI组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显著升高(P<0.01),ICAM-1 mRNA(P =0.001)及蛋白水平(P =0.038)表达增加,eNOS mRNA(P =0.012)及蛋白水平(P =0.009)表达降低.与BI+ Lv-GFP组比较,BI+ Lv-12-LO组IMT升高(P =0.001),ICAM-1 mRNA(P=0.009)及蛋白水平(P =0.002)进一步升高,eNOS mRNA (P=0.004)及蛋白水平(P =0.020)进一步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球囊损伤后ICAM-1在血管壁中表达增加(P =0.007),eNOS表达减少(P=0.001);与BI+Lv-GFP组相比,BI+ Lv-12-LO组ICAM-1表达进一步增加(P<0.01),eNOS表达进一步减少(P<0.01).结论 12-LO过表达可能通过影响内皮因子以及炎症因子的释放而加重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

  • 人体乳内动脉、桡动脉与大隐静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和超极化因子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志刚;何国伟;刘晓程

    目的 通过直接检测人体乳内动脉(IMA)、大隐静脉(SV)与桡动脉(RA)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N())和平滑肌细胞膜电位信号,研究不同移植血管材料中NO和内皮超极化因子(EDHF)的差异,探索导致不同移植血管材料远期通畅率差异的根本原因.方法 纳入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患者共29例(男22例,女7例;平均年龄58岁).根据CABG中所使用的不同移植血管材料,将试验分为4组:IMA组(n=15)、RA组(n=6)、SV组(n=23)和PV组(n=9,压力扩张后的SV,将肝素生理盐水注入SV管腔,使压力维持在100~600 mm Hg范围内,以达到扩张血管的目的),应用膜式NO敏感电极与NO测定仪,直接检测不同移植血管材料内皮细胞释放的NO信号;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变化,通过研究平滑肌细胞超极化现象研究EDHF的作用.结果 (1) NO基础释放浓度IMA组显著高于RA组和SV组[16.8±1.6 nmol/L(n=13)vs.11.9±1.8 nmol/L(n=6),9.9±2.8 nmol/L (n=13),P<0.05];而RA组明显高于SV组(11.9±1.8 nmol/L vs.9.9±2.8 nmol/L,P<0.05).(2)在乙酰胆碱(ACh)的激发下,IMA组释放的NO总量均明显超过RA组和SV组;而RA组与SV组相比,缓激肽(BK)诱导的NO刺激性释放浓度较低.(3) PV组NO的基础释放浓度[3.4±1.4 nmol/L(n=9)]均较其它3组低(P<0.05);NO的刺激性释放浓度与其它3组相比亦显著减少.(4) IMA组由EDHF调节的平滑肌细胞超极化幅度明显高于SV组和RA组[ACh-5 log M:-9.4±1.5mV(n=10) vs.-4.5±1.1 mV(n=17),-9.7±1.9 mV(n=6),P<0.05;BK -7 log M:-10.9±1.5 mV(n=8)vs.-5.1±0.5 mV(n=8),RA -5.8±0.9 mV(n=6),P<0.05).RA组与SV组相比,由ACh激发、EDHF介导的平滑肌细胞超极化幅值亦明显增高(ACh-5 logM:-9.7±1.9 mV vs.-4.5±1.1 mV,P<0.05).结论 (1)人体IMA无论是内皮细胞NO的基础释放与刺激性释放能力,还是EDHF调节的平滑肌细胞超极化反应都比RA和SV更加优越;(2)RA内皮细胞NO基础释放水平以及EDHF调节的平滑肌细胞超极化反应优于SV;(3) SV经过压力扩张后,血管内皮细胞NO的释放能力会受到严重损害.

  • 缬沙坦对中老年高血压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对内皮因子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张永杰

    目的 分析缬沙坦对中老年高血压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对内皮因子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6年7月收治的73例中老年高血压伴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6),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总有效率、NO和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35/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24/36),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O高于对照组,hs-CR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伴永久性心房颤动可提高NO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