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腺癌患者白细胞分化抗原151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的表达以及与侵袭转移的关系

    作者:王林;李威威;张海萍

    目的 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151(CD151)、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ERK1)蛋白表达与胃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为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48例胃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D151、ERK1蛋白的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CD151、ERK1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CD151、ERK1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 58%(31/48)和56. 25%(27/48),明显高于癌旁黏膜组织的10. 42%(5/48)和16. 67%(8/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0. 044、χ2=16. 232,P均<0. 01);TNM分期Ⅲ期+Ⅳ期、有淋巴结转移、侵及浆膜层、低分化患者CD151、ERK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高于Ⅰ期+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未侵及浆膜层和中高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 值分别为4. 697、9. 952、7. 288、5. 923,P值分别为0. 030、0. 002、0. 007、0. 031和χ2值分别为5. 000、6. 527、9. 257、6. 647, P 值分别为 0. 025、0. 011、0. 002、0. 036);随访至 2017 年 6 月, CD151、ERK1蛋白阳性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 CD151、 ERK1 蛋白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4. 373、χ2=6. 032,P=0. 036、P=0. 014).结论 胃腺癌组织中CD151、ERK1蛋白呈明显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临床分期以及近期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胃腺癌患者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 基质金属蛋白酶11和组织蛋白酶D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刘爱东;刘时飞;宋旭东;程露阳;唐慧;熊艳杰;李德艳;闫丰;赵建阳;郭红辉

    目的 探讨胃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1( matrix metalloprotein-11,MMP-11)、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ath-D)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标本共95例作为观察组,收集上述术后标本中距肿瘤边缘>3 cm的非肿瘤性的胃黏膜组织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11和Cath-D的表达.结果 MMP-11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1. 6%(49/95)、5. 7%(4/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 884,P<0. 05). Cath-D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3. 7%(70/95)、28. 6%(20/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 082,P<0. 05). MMP-11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和脉管浸润有关(χ2 值分别为7. 193、15. 566,P均<0. 05);Cath-D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大径、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增殖指数有关( χ2 值分别为7. 431、5. 654、6. 569、6. 801,P均<0. 05).相关性分析显示癌组织中MMP-11和Cath-D呈正相关(r=0. 46,P<0. 05).经生存分析显示, MMP-11 和 Cath-D 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 P 均<0. 05).结论 胃腺癌组织中MMP-11和Cath-D呈高表达且具有协同作用,MMP-11和Cath-D的表达与预后有关.

  • 大蒜素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勇;刘冀红;赵群;范立侨;于跃明;王力利;赵雪峰;张志栋;焦志凯;马志学;刘品一

    目的:探讨大蒜素诱导胃癌BGC-823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传代培养人胃腺癌BGC-823细胞,使细胞浓度为5×105个/ml.分别加入10-5g/L(大蒜素1)和10-3g/L(大蒜素2)的大蒜素,另设对照组,培养时间分别为6 h、24 h、48h、72h.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①大蒜素可明显提高胃癌细胞凋亡率、降低PI值(P<0.01或P<0.05),且表现出明显的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②大蒜素可明显降低胃癌细胞CEA、GST-π的水平(P<0.01或P<0.05).③大蒜素可明显提高胃癌细胞的cAMP水平(P<0.01),降低PKC水平(P<0.01或P<0.05).④大蒜素能够显著增加胃癌细胞fas基因及bax基因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降低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大蒜素可通过对第二信号系统cAMP、PKC的影响,增强细胞凋亡始动基因fas、凋亡促进基因bax的表达,抑制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增加细胞凋亡率,并使胃癌细胞调亡,并抑制其增殖活性;并可导致胃癌细胞CEA、GST-π的合成减少,从而降低其水平.本研究为临床应用的中药大蒜素治疗胃癌提供了实验依据.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罗辉燕;王玮;冯继红;罗治彬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nsulin-i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5,IGFBP5)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236例胃腺癌手术切除术后标本中IGFBP5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对于胃腺癌的预后意义。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236例患者中159例(67.4%)IGFBP5表达下调,且在肿瘤大小>5 cm、低分化胃腺癌、T3+T4a/b及Ⅲ/Ⅳ期胃癌患者中表达下调明显(P<0.05)。生存分析显示IGFBP5低表达患者预后较差(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GFBP5可作为一个独立预后风险因素(HR=1.897,P=0.029)。结论:胃腺癌中IGFBP5的表达下调,与进展期的临床病理参数相关,且提示预后不良。

  • 血管活性肠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晖;岑平;李佳荃;林瑶光;唐国都;姜海行;臧宁;冯振博;苏齐鉴

    目的:研究胃腺癌中是否存在分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肿瘤细胞,探讨VIP在胃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正常胃窭黏膜,30例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和74例胃腺癌组织中VIP蛋白的表达,以及中分化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低分化胃腺癌细胞系BGC-823及未分化胃腺癌细胞系HGC-27中VIP蛋白的表达.结果:36/74例(48.6%)胃腺癌组织中发现VIP阳性细胞.其中高分化7例,中分化15例,低分化14例.阳性细胞形态不规则,多数为细胞浆着色,少数细胞膜着色,核大而不规则.4/30例(13.3%)不典型增生及3/30例(10.0%)正常胃窦黏膜存在VIP阳性细胞.胃腺癌细胞株VIP蛋白呈高水平表达,其中SGC-7901阳性率为71.5%,BGC-823阳性率为82.3%,HGC-27 阳性率为92.8%,VI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主要出现在胞浆.结论:胃腺癌组织的肿瘤细胞有较高VIP蛋白表达;胃腺癌细胞株分泌VIP蛋白,且阳性率有随其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的趋势.推测VIP蛋白可能与胃腺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 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联合表达及预后意义

    作者:张真真;张声;陈余鹏;陈林莺;王行富;王承党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 (Claudin-1、-3、-4和-7) 在胃腺癌纵向侵袭转移中的表达变化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9例胃腺癌患者黏膜腺上皮 (含肠化生上皮),黏膜层,肿瘤中心,侵袭前沿及淋巴结转移灶胃癌组织Claudin-1、-3、-4、-7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胃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关系.结果:Claudin-1、-3、-4和-7在肠化生上皮的总体表达水平高于胃黏膜腺上皮 (P<0.05); 从黏膜层→肿瘤中心→侵袭前沿→淋巴结转移灶,胃癌组织Claudin-1、-3、-4和-7的表达呈抛物线样趋势,肿瘤中心表达高 (χ2=111.84,52.35,33.71和111.91,P<0.05); 肿瘤中心Claudin-1和-3表达降低,患者预后不良(χ2=5.530和χ2=9.846,P<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仅Claudin-3和临床分期可作为胃癌患者的预后独立预测因素.结论:Claudin-1、-3、-4和-7在胃癌纵向侵袭转移中的表达变化可能与胃黏膜的肠上皮化生、肿瘤增殖及侵袭转移中的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Akt1 MMP2和PTEN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作者:崔小伟;张庆瑜;康春生;赵凤娟;宋小妹;刘建

    目的:研究MMP2和PTEN在正常胃粘膜、癌旁组织和胃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腺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粘膜中Akt1、MMP2和PTEN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胃粘膜、癌旁组织和胃癌组织中,Akt1、MMP2和PTEN表达的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高、中、低分化不同病理级别的胃腺癌中MMP2和PTEN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Akt1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高分化和低分化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Spearmen 等级相关分析得出,PTEN的表达与Akt1、MMP2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Akt1 的表达与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Akt1、MMP2在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高于正常胃粘膜,且随病理级别的升高阳性率也升高,PTEN 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则与之相反,它们对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重要作用.

  • Nanog 在多种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韩敬华;张飞;武冰;张海嫦;王宇晴;田然;宋伟杰;牛瑞芳

    目的:分析Nanog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胃腺癌、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规律,探讨Nanog的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其与肿瘤干细胞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78例NSCLC及其中10例肺癌患者的癌旁组织、39例胃腺癌及其中10例胃腺癌患者的癌旁组织和35例食管鳞癌及其中10例食管鳞癌患者的癌旁组织中Nanog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NSCLC、胃腺癌和食管鳞癌组织中Nanog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且肺癌和胃腺癌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中Nanog的相对表达量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和肿瘤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胃腺癌组织中,Nanog的相对表达量与胃腺癌的临床分期、性别有关(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Nanog的相对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在肿瘤进展过程中,Nanog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Nanog的表达在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 胃腺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p53基因点突变的研究

    作者:曲宏岩;庞达;张岂凡;张殿忠;张国强

    p53基因是体内重要的细胞调节基因[1],其突变在人类肿瘤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95%突变集中在第5~9外显子[2].目前对胃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p53基因突变对比研究的报道较少,我们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检测47例胃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p53基因第7外显子的突变情况,旨在探讨p53基因突变与胃癌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

  • 原发性胃绒毛膜癌1例

    作者:路丹;高树建;徐玉清

    患者男,63岁,上腹部胀痛22个月.2011年04月07日胃镜检查示:胃角小弯侧见不规则溃疡,大小约3 cm×3 cm.病理报告:(胃角)癌,倾向低分化腺癌.血CEA及CA19-9正常,腹部CT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遂行2个周期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顺铂75 mg/m2,第1天;卡培他滨1 000 mg/m2,bid,连服14d;21d为1个周期.2011年06月07日复查胃镜示:病灶明显缩小.患者于2011年06月10日在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胃)隆起型绒毛膜癌,浸及浆膜,小弯侧形成癌结节,(第8组)淋巴结及小弯侧淋巴结各有1个转移,上下切缘(-),大网膜(-).免疫组化:HCG(+),CK8/18(+),CK7部分(+),P63少数(+),CK5/6(-),CK20(-),CEA(-).术后继续行巩固化疗.

  • 胃腺癌cagA+幽门螺杆菌感染中HIF-1α和iNOS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志广;李熳;闻淑军;江勇;翟浩宇;季英兰

    目的:研究HIF-1α和iNOS在cagA+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胃腺癌病历及蜡块138例,均已经c14呼气试验证实为Hp阳性,采用PCR方法检测胃腺癌石蜡组织中的cagA基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1α和iNOS的基因表达.结果:cagA阳性表达与胃腺癌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HIF-1α和iNOS在cagA+组中表达明显高于cagA-组(P<0.05).结论:cagA基因可通过促进HIF-1α和iNOS的表达促进胃癌的发生.

  • 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1与胃腺癌发生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曦;张红军;胡永胜;栾涛;李英慧

    [目的]探讨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1(Smad ubiquitination regulatory factor 1,SMURF1)在胃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从而证明其在胃腺癌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以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印迹杂交方法检测101例胃腺癌组织中SMURFI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结果]肿瘤组SMURF1 mRNA表达水平均值为0.921±0.293,癌旁组织均值为0.611±0.251,在检测的101例标本中,肿瘤组织SMURF1mRNA水平高于相应癌旁组织的有71例,占70%;肿瘤组SMURF1蛋白表达均值为0.665±0.223,癌旁组织为0.416±0.203,肿瘤组织SMURF1蛋白表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的有78例,占77%.经统计分析,SMURF1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肿瘤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胃腺癌中SMURF1表达水平升高,其可能在胃腺癌的发生中发挥一定作用.

  • 增殖细胞核抗原及P53蛋白在胃腺癌和不典型增生胃粘膜中的表达

    作者:罗彦英;潘彦洛;甄山林;惠京;赵凤云

    肿瘤细胞的失控性增殖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性之一.我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53及PCNA在胃腺癌及不典型增生胃粘膜中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其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转移的关系.

  • 纳米分子PAMAM作为miR药物载体靶向胃腺癌的功能研究

    作者:宋玮;姜忠敏;徐萍;梁英虹;刘晓智

    目的:检测纳米级生物材料聚酰胺-胺(PAMAM)作为微小RNA(miR)基因投递载体对胃腺癌细胞的功能作用,为研发高效小分子靶向投递药物奠定基础。方法透析法制备叶酸(FA)/PAMAM络合物;分别以FA/PAMAM络合物和脂质体为载体转染miR-7至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荧光显微镜观察络合物转染效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检测miR-7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miR-7靶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激酶B(PKB)和细胞增殖活性抗原(PCNA)的表达;Transwell体系检测瘤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与脂质体相比较,FA/PAMAM络合物可显著提高SGC-7901细胞miR-7表达水平,降低瘤细胞EGFR、PKB和PCNA的水平,降低瘤细胞迁移百分率(均P<0.05)。结论 PAMAM可以作为小分子药物miR的靶向投递载体,有望进一步推动新的基因靶向药物研发。

  • 胃腺癌组织中MAC30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作者:杨艳红;朱振龙;王欣

    目的 观察胃腺癌石蜡包埋标本中MAC30蛋白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及40例胃腺癌组织中MAC30蛋白的表达.结果 胃腺癌组织MAC30表达阳性率为65%(26/40),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15%(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腺癌中,MAC30蛋白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胃腺癌组织中MAC30蛋白高表达可能与胃腺癌的发生和转移有关.

  • P33ING1b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

    作者:杨艳红;张钰;朱振龙;焦晓青;张瑞华

    目的 探讨P33ING1b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3例胃腺癌及30例正常胃黏膜中P33ING1b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P33ING1b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7.0%(29/30),远高于其在胃腺癌中的阳性率60.0%(4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33ING1b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分化高低有关,即高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76.0%)明显高于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44.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33ING1b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下调及表达部位的改变,可能与胃腺癌的发生有关;胃腺癌高分化组中P33ING1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组,提示P33ING1b蛋白可能与胃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有关.

  • 胃腺癌中 PTEN、VEGF 的表达和 Ki67增殖指数关系的研究

    作者:刘爱东;宋旭东;张宏伟;董丽儒;熊艳杰;李双;李倩;冯莉;王献华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PTEN、VEGF的表达和Ki67增殖指数的关系,探讨三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以84例胃腺癌存档的蜡块组织及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PTEN、VEGF和Ki67的表达,以阳性率为计量指标,分析3种蛋白在肿瘤中表达的意义。结果胃腺癌中不同PTEN表达患者Ki67的表达、不同VEGF表达患者Ki67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0.05),胃腺癌中PTEN的表达与是否侵出肌层、有无癌栓显著相关,VEGF的表达与淋巴结检出数量、分化程度显著相关,Ki67的表达与是否侵出肌层、肿瘤大径显著相关(P<0.05)。结论胃腺癌中PTEN和VEGF均与Ki67的表达均具有相关性,三者异常表达均对病变进展有重要促进作用。PTEN抑癌作用、VEGF促癌作用可能与Ki67对增殖作用的调节有关。

  • 白蔹、乌头单用及合用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增殖、凋亡的影响

    作者:贾敏;张寒

    目的 研究白蔹、乌头单用及合用时对SGC-7901人胃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MTT法测定白蔹、乌头单用及合用时SCG-7901细胞增殖情况;Hoechst33258荧光活染法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学改变.结果 白蔹、乌头合用对胃腺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后胃腺癌细胞表现为凋亡特征性的形态改变;还可将细胞阻滞于G1和G2期并浓度依赖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 白蔹、乌头合用对体外培养的SGC-7901人胃腺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促进其凋亡.

    关键词: 白蔹 乌头 胃腺癌 凋亡
  • 胃腺癌中 PYGOPUS2和 PTEN 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爱东;刘扬;唐慧

    目的:检测胃腺癌中PYGOPUS2和PTEN的表达特点,探讨二者在不同临床特征中表达的意义。方法以95例胃腺癌作为观察组,以70例非肿瘤的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中PYGOPUS2和PTEN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PYGOPUS2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TEN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PYGOPUS2和PTEN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Ki67表达密切相关(P均<0.05)。 PYGOPUS2的表达与肿瘤的直径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均<0.05),而PTEN的表达与肿瘤的直径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PYGOPUS2和PTEN 的表达未见明显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PYGOPUS2和PTEN的表达与预后相关(P均<0.05)。结论胃腺癌组织中PYGOPUS2高表达、PTEN低表达对肿瘤的发生和进展均有一定促进作用,PYGOPUS2和PTEN之间未见明显协同作用。术后联合检测PYGOPUS2和PTEN的表达对判断胃腺癌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 胃腺癌 PYGOPUS2 PTEN 预后
  • 胃癌组织中CD44v6、VEGF、PTEN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作者:黄宗明;余英豪;于媛媛;陈丽峰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CD44v6、VEGF、PTE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5例胃癌组织中的CD44v6、VEGF、PTEN表达情况.结果 85例胃癌组织中CD44v6、VEGF和PTE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94% 、49.41%和56.47%,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不同临床分期之间CD44v6、VEGF、PTEN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细胞不同分化程度之间CD44v6、PTEN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与VEGF之间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r=0.2664),CD44v6、VEGF与PTEN呈负相关(P<0.01,r=-0.4044;P <0.01,r=-0.3189).结论 胃痛组织中CD44v6、VEGF和PTEN的表达与胃癌细胞分化、浸润和转移有着密切关系,CD44v6、VEGF过度表达和PTEN低表达预示着淋巴结转移,CD44v6、VEGF和PTEN免疫组化检测对评估胃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509 条记录 5/26 页 « 12345678...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