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使用磁性细菌粒子分离浓缩和检测癌胚抗原

    作者:解宇

    磁性细菌为厌氧性螺旋状菌,呈革兰阴性,多发现于海底的淤泥之中;磁性细菌有沿着磁力线朝N极或S极泳动的走磁性,细菌体内约有10~20颗粒径(50~100nm)的磁性细菌粒子呈串状排列其中.电子线回折等的分析表明磁性细菌粒子的主成份为磁性Fe3O4,磁性细菌在含有铁离子的培养液中,常温常压状态下可以大量繁殖,生成的磁性细菌粒子成本低廉[1,2].磁性细菌粒子表面全面覆盖着一层含有磷脂酰乙醇胺的脂质有机薄膜,与人工合成的磁石粒子相比磁性细菌粒子具有表面有机膜厚度均一且稳定牢固、有机膜表面抗体接种容易、形成的磁性抗体对外磁场的磁性应答强及在溶液中分散性良好等的特点[2,3].Tadashi Matsunaga等将多种食品生产相关的生物酶分别接种固定于磁石粒子表面,形成可用外磁场进行控制的磁性酶.20世纪70年代有报道菌体内含有磁石微粒子的磁性细菌,作为一种纳米新材料,日本的学者们对磁性细菌生成的磁性细菌粒子进行了大量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在多项工业化应用开发[2]及DNA[4]、胰岛素[5]、抗体[3,6]的高感度检测实验中获得成功.

  • 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体对外肝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阳德;李浩;李玉坤;龚连生;黄秋林;孙颖;席浩

    目的研究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电镜下的形态学观察,DNA电泳以及MTT法检测杀瘤活性.结果形态出现明显改变,电镜证实出现细胞凋亡;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联合磁场(MADM-NP+M)组和半乳糖化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Gal-ADM-NP)组抑制率及半数抑制率剂量相似(P>0.05),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Gal-MADM-NP+M)组抑制率明显提高,半数抑制剂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联合磁场、半乳糖化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都具有明显抑制体外培养肝癌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对人肝癌细胞杀伤作用较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及半乳糖化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组为强,作用机制可能与半乳糖配体的特异性介导和人肝癌细胞上半乳糖受体的识别内吞作用及联合外磁场有关.

  • 磁共振波谱对心肌代谢的分析及其应用

    作者:杨云龙;王克强;刘雯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迄今唯一无创伤检测心脏能量代谢的方法,与MRI不同,它主要提供生物体内化学组分的信息.核磁共振信号的频率取决于其旋磁比及共振原子核所处位置的磁场强度.磁场强度取决于外磁场及原子核周围电子磁场的作用.因此不同化学组分的原子核就会以略有差异的频率发生共振,从而产生不同的磁共振波峰,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 ).通过对不同的波峰的区分,即可分辨样品内的化学成份.

  • 阿霉素磁液术前靶向治疗胃癌的临床应用

    作者:陶凯雄;陈道达;田源;芦晓明;杨秀萍;吴在德

    我们应用抗癌药物磁性微球——阿霉素磁液,对进展期胃癌进行术前靶向治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选取1996年至1999年在我院住院的115例进展期胃癌,其中靶向组75例,男46例,女29例;胃底癌12例、胃体癌15例、胃窦癌42例、全胃癌6例。非靶向组40例,其性别、年龄、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均与靶向组有可比性。 2.药物与仪器:阿霉素磁性蛋白微球(adriamycin-magnetic albumin microspheres, ADM-MAMs)由本课题组研制,盐酸阿霉素针剂(adriamycin,ADM)为意大利爱宝大药厂生产。自制可移动式体外双极磁场架(磁场强度为0.8特斯拉),日产 HFX-DX型荧光显微镜,冰冻切片机。 3.治疗方法:患者在治疗前禁饮食2~4h。靶向组患者平卧,于其左上腹部置0.8特斯拉的外磁场,磁场尽量贴近腹壁,籍内窥镜直视下灌注阿霉素磁液,调整外磁的方向及位置,可见磁微球吸附于癌灶部位及附近组织,标记此时磁场在体表的投影,供下次治疗时做参考。此后治疗时可经内窥镜或口服给药,每次治疗药物剂量为阿霉素磁液80ml(含ADM-MAMs 800mg,即ADM 40mg),外磁场固定2h,间隔1d治疗1次,术前平均治疗4次,治疗结束后1周左右手术。非靶向组术前经口服给予相同剂量的阿霉素。 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于给药后分别采取两组部分患者的手术标本,用高压液相摄谱测定癌原发灶及区域淋巴结中药物浓度的分布[1],观察冰冻切片组织中的荧光反应。 5.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用t检验。

  • 纳米铁与多柔比星加体外磁场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动物实验

    作者:刘舒云;原辉东;袁玫;崔雪梅;眭翔;高学云;许文静;卢世璧;郭全义

    目的 观察研制的一种由纳米铁颗粒制备的药物在体外磁场作用下对荷瘤小鼠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自组装、超声乳化法将纳米铁及多柔比星(DOX)包裹于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Fe3O4-PLGA-DOX)中3将其注射入Lewis肺癌荷瘤小鼠瘤内,加体外磁场,观察其对小鼠肿瘤的杀伤作用.小鼠死亡后观察主要脏器的病理组织学,通过铁染色观察纳米铁在各脏器中的存留.结果 成功制成Fe3O4-PLGA-DOX,其具有磁性,可以缓释药物.在体外磁场作用下Fe3O4-PLGA-DOX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较单用DOX更强,Fe3O4-PLGA-DOX加体外磁场组肿瘤平均体积(1.027±0.606)cm3,单用DOX组肿瘤平均体积(1.698±0.971)cm3,Fe3O4-PLGA-DOX未加磁场组肿瘤平均体积(1.911±1.003)cm3.Fe3O4-PLGA-DOX加用磁场治疗的小鼠转移率降低,纳米铁大量存留于肿瘤细胞中,未被各主要脏器摄取.结论 Fe3O4-PLGA-DOX是一种新型药物,加用外磁场后,具有增强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实现了物理靶向治疗肿瘤.

  • 磁导靶向给药治疗小鼠肝细胞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蓝玉;迟庆;闫建义;于增国

    目的考察载阿霉素金磁复合微粒在外磁场的协同作用下,对小鼠肝细胞癌的靶向治疗效果。方法建立小鼠肝细胞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各组经尾缘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单纯磁微粒溶液、及含有同等剂量阿霉素的磁微粒溶液和单纯阿霉素溶液,同时,在注射磁阿霉素溶液的一组中,加外磁场固定2h。上述各组给药治疗每3天进行1次,分别于第6天和第9天测算各组肿瘤抑制率,评价其抗肿瘤效果。结果磁阿霉素加磁场组较其他各组均有明显的抑瘤效果(P=0.000),并在持续给药的情况下,对肿瘤的抑制效果不断增强,而在无外磁场的环境下,单纯阿霉素组和单纯磁阿霉素组虽有抑瘤作用,但两者抑瘤效果无差异(P>0.05),单纯磁微粒组无抑瘤作用。结论通过磁导靶向给药,载阿霉素金磁复合微粒对小鼠肝细胞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望成为临床靶向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新途径。

  • 应用磁微球和磁场在肿瘤治疗时的优点及要点

    作者:李淼;徐玉清;王文秀

    磁导向下磁性药物载体的作用机理是在药物微球中加入具有磁响应性的物质(如Fe3O4),再将磁性药物注入组织内,同时在肿瘤外部施加有效强度和梯度的外磁场,使磁性药物固定于肿瘤组织内,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 表阿霉素-羧甲基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协同恒定外磁场体内外对人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研究

    作者:何灵生;邓少珍;刘百川;王健富

    目的 研究表阿霉素-羧甲基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EPI-CDMN)的制备方法,并分析外磁场协同EPI-CDMN对人体膀胱癌细胞(BIU-87)株的体内外增殖、凋亡的影响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EPI-CDMN并检测其化学性质,分成对照组、磁场组、EPI-CDMN组、磁场+EPI-CDMN组,观察各组细胞凋亡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磁场组、EPI-CDMN组、磁场+EPI-CDMN组的BIU-87细胞生长抑制率、死亡率、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磁场+EPI-CDMN组的BIU-87细胞生长抑制率、死亡率、凋亡率均显著高于磁场组、EPI-CDMN组(P<0.05);磁场组、EPI-CDMN组、磁场+EPI-CDMN组裸鼠移植瘤的瘤体平均重量、瘤体平均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磁场组、EPI-CDMN组、磁场+EPI-CDMN组裸鼠移植瘤的瘤体BIU-87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磁场+EPI-CDMN组裸鼠移植瘤的瘤体平均重量、瘤体平均体积均显著低于磁场组、EPI-CDMN组(P<0.05),磁场+EPI-CDMN组裸鼠移植瘤的瘤体BIU-87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磁场组、EPI-CDMN组(P<0.05).结论 外磁场协同EPI-CDMN对人体BIU-87细胞的杀伤作用显著的增强,为膀胱癌的磁导向靶向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 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体外杀伤肝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阳德;李浩;李玉坤;龚连生;黄秋;林孙颖;席浩

    目的研究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Gal-MADM-NP+M)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光镜、电镜下的形态学观察,DNA电泳以及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杀瘤活性.结果形态出现明显改变,电镜证实出现细胞凋亡;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联合磁场(MADM-NP+M)组和半乳糖化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Gal-ADM-NP)组抑制率及半数抑制率剂量相似(P>0.05),Gal-MADM-NP+M组抑制率明显提高,半数抑制剂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MADM-NP+M、Gal-ADM-NP、Gal-MADM-NP都具有明显抑制体外培养肝癌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Gal-MADM-NP+M对人肝癌细胞杀伤作用较性MADM-NP及Gal-ADM-NP为强,作用机制可能与半乳糖配体的特异性介导和人肝癌细胞上半乳糖受体的识别内吞作用及联合外磁场有关.

  • 磁性载mNGF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外磁场引导下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立军;海米提·阿布都艾尼;宗强;王帅;王亮;倪东馗

    目的 探索外磁场引导下磁性纳米载mNGF微粒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效果.方法 以PLGA为包覆材料,制备载Fe3O4和mNGF纳米微粒悬浮液,进行表征.建立大鼠左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分成3组,A、B组每周尾静脉注射1次磁性纳米NGF微粒悬浮液,A组左下肢外磁场引导2 h,B组不施加外磁场;C组每周仅尾静脉注射同含量的NGF溶液.模型建立2个月测定坐骨神经指数(SFI),行左下肢神经电生理检查,测定小腿三头肌湿重比,坐骨神经切片HE染色观察.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的SFI、神经传导速度、肌肉湿重比均高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的SFI、神经传导速度、肌肉湿重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可见A组的再生神经的排列及密度均好于B组和C组.结论 外磁场引导下磁性纳米载NGF微粒能够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

  • 磁性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癌作用的研究概况

    作者:赵鹏;王东凯;苗妍

    1965年,英国学者 Banghan等 [1]将磷脂悬浮于水中首次得到了脂质体; 1970年, Sessa等提出脂质体可作为药物载体的见解以后,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 [2~ 4].磁性靶向过程是血管内血流对微粒产生的力和磁铁产生的磁力的竞争过程,当磁力大于动脉线形血流速率( 0. 05cm/s)时,磁性脂质体被截留在靶部位.磁性脂质体是掺入磁性物质制成的脂质体,当其进入体内后,利用外磁场的效应引导药物在体内定向移动后靶向给药,使其靶向性和专一性更强,诊断、治疗更准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