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度肺动脉瓣狭窄147例外科治疗

    作者:张子力;韩涛;翁国星;陈同;陈雷;姚祖武

    目的 总结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147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在平行体外循环下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肺动脉瓣切开术32例,右室流出道跨瓣环心包补片115例.结果 全组术后死亡4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症.其余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充分解除右室流出道梗阻,合理加宽肺动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自体心包补片加宽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能有效解决流出道梗阻及肺动脉狭窄,并可预防残余梗阻的发生.

  •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治疗重度肺动脉瓣狭窄20例体会

    作者:阮冬云;王晓华;盛国太;余茂生;王和平;阮浩航;周裔忠;葛郁芝

    目的:评价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对肺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经皮seldinger穿刺右股动脉成功后,用inoue左房室瓣球囊或自制肺动脉瓣球囊反复扩张肺动脉瓣.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随访6个月症状明显改善,复诊彩超右室流出道梗阻明显减轻.所有患者术前右室造影均有射流征,术后射流征消失.结论: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是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简便有效、安全、经济的首选方法.

  • 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谢东明;谢东阳;阳贻红;廖永玲;钟一鸣;廖伟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成形术(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PS)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病人,经临床、心电图、胸片及心脏超声诊断为单纯肺动脉瓣狭窄,扩张前确定PS的类型和测量瓣环大小,球囊直径选择比瓣环直径大20%~40%,扩张后即刻测肺动脉跨瓣压差,观察PBPV后,肺动脉瓣的开放,射流,跨瓣压差,三尖瓣及肺动脉瓣返流情况.结果:20例患者均用球囊扩张成功,跨瓣压差下降63.65%(P<0.01),1例出现肺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1例术中出现窦缓,用阿托品后消失,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作为治疗PS的首选方法.

  • 单纯型右室双腔心一例报告

    作者:杨水娥;权薇薇

    1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因有先天性心脏病史二十年,胸闷心悸一年.拟"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入院.查体:神清、颈静脉略充盈,肝颈回流征阴性,心界无扩大,R 10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3-4-5肋间可触及震颤,听诊可闻及Ⅳ-Ⅴ级粗糙的全收缩欺杂音,并向腋下传导,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浮肿,双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 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二次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三例分析

    作者:张慧如;高伟;余志庆

    目的为了解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行2次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的发生率,并探讨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中远期再手术的原因.方法对1999年5月~2004年1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收治的86例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2次PBPV术的发生率及其再手术的原因.结果 86例中有3例行2次PBPV术.其中2例原跨瓣压差过高需行2次手术,另1例发生再狭窄行2次手术.结论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中远期疗效与多种因素有关,需加强PBPV术后的随访.

  •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儿童肺动脉瓣狭窄33例围术期护理

    作者:陈娜;计晓娟;蒲晓芳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PBPV)治疗儿童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 PS)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3例单纯性PS患儿给予PBPV治疗,心导管测量球囊扩张前后肺动脉压力与右心室压力,24 h心电图监护,做好术前准备、术中病情观察及术后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结果:33例患儿术后脉压差明显降低( P﹤0.05);7例出现并发症,其中右束支阻滞4例,穿刺处皮下血肿2例,术中缺氧发作1例。结论:PBPV治疗儿童单纯性PS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围术期良好护理是手术安全顺利进行的保证。

  • 经皮穿刺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的护理

    作者:郝凤娟;公培娟

    目的:为探讨经皮穿刺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患者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方法.方法:对151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肺动脉瓣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各自的并发症实施相应护理对策.结果:151例患者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中72例出现偶发室早,8例出现短阵室速,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术后有12例出现右室流出道痉挛,151例均有轻度肺动脉瓣反流,住院3天出院,未发现肺动脉瓣有再狭窄者.结论:准确的术前决策,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术后监护处理,对保证患者顺利通过手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 影响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疗效的因素和随访分析

    作者:夏伟;杨兴季;王玉玮;赵翠芬;杨杰

    目的:判明影响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疗效的因素和术后心脏形态学的变化.方法:用逐步回归法对82例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跨瓣压差、球囊/瓣环比值、肺瓣口面积和球囊充盈时间进行分析;对术前和术后的右室腔直径、右室壁厚度和ECG的Rv1行t检验;对术前、术后和随访所测量的跨瓣压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术前跨瓣压差(12.34±0.73)kPa,术后压差(4.79±0.36)kPa,下降百分比为(59.45±2.14)%(P<0.001);设术后残余压差(A)为因变量,术前跨瓣压差(X)、球囊/瓣环比值(Y)、肺瓣口面积(Z)和球囊充盈时间(W)为自变量,得回归方程为A=13.46+0.3208X-6.9626Y-0.7535Z,R2=0.6506;42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87±26.3(38~126)个月,平均随访压差(3.73±0.42)kPa,随访压差较前明显降低(P<0.001);随访所测量的右室腔直径、右室壁厚度和ECG的Rv1较治疗前有显著良性转归(P均<0.05).结论:PVS严重程度是影响PBPV疗效的关键因素,术后心脏形态学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好转,但大年龄患者的好转机会小于儿童.提示PVS一经确诊,即应行PBPV治疗.

  • 婴儿期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作者:杨杰;夏伟;杨兴季;王玉玮

    目的:探讨婴儿期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2例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的婴儿行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结果:手术总成功率95.5%(21/22),术后跨瓣压差由(8.28±2.32)kPa降为(3.72±1.53)kPa(t=7.52,P<0.05),右室收缩压由(10.99±1.81)kPa降至(5.76±1.71)kPa(t=9.62,P<0.05).随访期间跨瓣压差无明显变化,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是治疗婴儿期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肺动脉瓣狭窄的超声诊断及球囊扩张介入治疗的进展

    作者:邓彦东;甄宇治;樊文峰

    肺动脉瓣狭窄(PS)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肺动脉瓣结构改变造成右心室收缩时肺动脉瓣无法完全张开导致心脏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称肺动脉瓣狭窄其发生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20%.对其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 肺动脉瓣狭窄的介入治疗

    作者:王玉玮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现已成为治疗肺动脉瓣狭窄(PS)的首选治疗方法.PBPV的广泛应用,也带动了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和各种血管狭窄性疾病球囊成形术治疗方法的开展,并成为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学这一新兴学科的主要方法之一.

  • 先天性冠状动脉动脉瘤伴心室瘘纠治成功1例

    作者:孙强;吕发勤;马春山;刘华;徐同毅

    患者男,8个月,体重8kg.自幼发现心脏杂音,出生后无发绀,但易感冒,入院前1个月出现哭闹时口唇发绀,曾在当地医院行心脏彩超检查提示:肺动脉瓣狭窄.我院行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肺动脉瓣狭窄,卵圆孔未闭.入院后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及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经儿科积极治疗及术前准备后,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

  •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与外科手术治疗肺动脉瓣狭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谢靖芸;田杰;刘琴

    目的 评估治疗肺动脉瓣狭窄(PS)的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与传统外科手术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优化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OVI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集所有PS患者PBPV与外科手术治疗的对照试验病例.采用Revman软件(5.0版)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5篇,547例PS患者.PBPV组与外科手术组年龄、体质量、术前肺动脉瓣跨瓣压差(PG)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eta分析结果:2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2%比100%,P=0.46);2组存活率均为100%;PBPV组术后肺动脉瓣返流发生率低于外科手术组(34.9%比70.5%,P=0.001);PBPV组术后24 h内PG值高于外科手术组(P=0.003);PBPV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外科手术组(6.83%比26.50%,P<0.000 01).结论 PBPV治疗PS有效性与安全性好,但治疗有选择性,成功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具有适应证的PS患者,可优先选择PBPV治疗.

  •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小儿动脉狭窄的疗效

    作者:林琴;计晓娟;吕铁伟;易岂建;李谧;蒲小芳;罗雪

    目的 观察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PS)患儿的术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本院2005-2008年采用PBPV治疗的PS患儿54例进行分析.首选右心导管分别测量患儿右心房、右心室及肺动脉压力,然后单球囊法扩张其肺动脉瓣,术后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疗效.结果 右室收缩压:PS患儿术前(65.30±25.40)mmHg(1 mmHg=0.133 kPa),术后(34.20±10.08)mmHg;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PG):PS患儿术前(50.30±20.01)mmHg,术后1 d(19.96±6.95)mmHg,术后1个月(19.40±6.87)mmHg;术后1 d PG<20 mmHg达89.7%,术后1个月PG<20 mmHg达92.1%.PS患儿均未观察到并发症发生,术中失血量少,无输血,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术后1个月经超声心动图随访无再狭窄发生.术后心脏杂音减轻,震颤全部消失,心电图大部分正常.结论 PBPV治疗PS是安全有效.病例选择、精确测定肺动脉瓣直径和选择大小合适的球囊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 Inoue球囊瓣膜成形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22例

    作者:王树水;张智伟;徐衍梅;李虹;王慧深;李渝芬;潘微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病例经皮穿刺Inoue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的体会.方法 患儿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9.5~14.0(11.2±2.6)岁,先行右室造影及右心导管检查,测量压力及肺动脉瓣环直径,应用Inoue环形导丝建立钢丝轨道,使导丝前端在肺动脉形成自然圆圈状以固定轨道钢丝.选用大径较肺动脉瓣环直径大20%~40%Inoue球囊进行扩张.结果 本组22例均扩张成功.5例术后出现反应性右室流出道狭窄,经药物治疗后好转.1例出现三尖瓣乳头肌断裂,经外科治疗痊愈.结论 对于较大儿童应用Inoue球囊进行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效果良好,但应严格掌握操作程序.

  •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在儿童肺动脉瓣狭窄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孟霞;韩波

    肺动脉瓣狭窄(PS)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有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2种治疗方法,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由Kan等首次成功应用于儿童PS的治疗.30多年来,随着介入器材的更新、操作方法的改进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PBPV在治疗PS患儿中的应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既往报道多为典型PS患儿PBPV术后即刻及短中期疗效,而术后长期随访资料及一些特殊类型PS的PBPV综述研究较少,现结合新PBPV的临床疗效及近年来长期随访资料研究,对其适应范围、方法学、疗效、随访、并发症防治及在一些特殊类型PS中的应用进展等作一综述,以进一步完善PBPV的治疗方法.

  • 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治疗230例儿童肺动脉瓣狭窄的长期随访

    作者:孟霞;韩波;张建军;王玉林;赵立健;伊迎春;朱梅;梁皓;庄建新;姜殿东;吕建利;王静

    目的 评估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儿童肺动脉瓣狭窄(P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观察术后长期预后,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1987年11月至2015年11月230例行PBPV治疗的PS患儿,年龄4个月 ~17岁,随访时间1~29年,收集患儿住院临床资料及门诊长期随访资料、同期健康同龄人超声心动图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30例患儿中228例(99%)成功行PBPV,跨肺动脉瓣压差(△P)术前、术后24 h、术后6个月、术后2年、术后5年及术后10年以上分别为(63.5±23.8)mmHg(1 mmHg=0.133 kPa)、(26.2±11.1)mmHg、(24.8±9.8)mmHg、(20.9±8.9)mmHg、(18.1±8.7)mmHg和(15.3±7.3)mmHg,术后即刻△P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长期随访过程中大部分患儿△P可进一步下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瓣膜发育不良型或伴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术后即刻残余△P程度为PBPV术后患儿中远期疗效不能达到优标准(≤25 mmHg)的危险因素,随访10年以上患儿再狭窄率为4.6%(3/65例);术后长期肺动脉瓣反流发生率(83%)较术前(58%)、术后24 h(68%)均明显增高,且反流程度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尖瓣反流程度在随访过程中逐渐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0年以上的患儿右心室舒张期内径[(19.27±3.03)mm]较同期健康同龄人[(15.24±2.89)mm]偏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PV治疗PS患儿中远期疗效良好,严重并发症少,再狭窄率低,可作为PS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长期肺动脉瓣反流发生率及程度有增加趋势,右心室舒张期内径仍偏大,需引起重视,注重院外长期随访监测.

  • 心电图在重度肺动脉瓣狭窄诊治中的价值

    作者:张海燕;李筠;朱敏;邢海华;王红平;屈顺梅

    目的 探讨心电图在重度肺动脉瓣狭窄(PS)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结合心脏超声和心导管检查结果,对34例单纯性重度PS患儿(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龄3.5岁)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前后心电图进行分析;并与34例轻中度患儿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 单纯重度PS的心电图电轴极度右偏、P波及V1R波振幅增高,与轻中度PS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V1T波振幅与重度PS的右心室压力、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呈直线正相关(r=0.81,0.82 Pa<0.05);PBPV不同疗效组间心电图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BPV术后近期心电图随访显示,其在心电轴、V1R波的电压、V1T波异常方面均有显著好转(Pa<0.05).结论 心电图对PS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根据V1R波振幅可估测右心室压力和跨肺动脉瓣的压力阶差;心电图无法预测PBPV术的疗效,但对PBPV术后的随访有重要辅助作用.

  • 新生儿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及肺动脉瓣膜性闭锁的镶嵌治疗

    作者:刘宇航;洪小杨;王辉;付松;李伟;周更须

    目的 总结新生儿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PS)及肺动脉瓣膜性闭锁的镶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膜性闭锁及2例危重型PS患儿镶嵌治疗手术资料和术后监护数据.患儿右心室发育尚可,三尖瓣Z值>-2,均采用常规正中开胸术非体外循环下右心室前壁穿刺球囊扩张肺动脉瓣.结果 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患儿的平均血氧饱和度上升,无球囊扩张相关并发症.随访3~6个月,3例患儿仍伴轻度肺动脉狭窄,但均无需治疗.结论 应用镶嵌治疗方法行肺动脉瓣球囊扩张可有效治疗新生儿危重型PS及肺动脉瓣膜性闭锁,并消除常规外科手术体外循环对心肺和全身脏器的创伤,避免导管产生并发症,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 右室双出口矫正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王沈萍

    右室双出口(double outlet right ventricle,DORV)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复杂心脏畸形,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48%~1.67%.其两大动脉完全起源于右心室,室间隔缺损是左心室唯一出口,主动脉瓣与二尖瓣之间无纤维连接,肺动脉瓣狭窄可有可无[1].其以心悸、气短、呼吸道感染和紫绀为临床表现.我院于2003~2005年作此类手术15例.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275 条记录 10/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