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肠道稳态及相关疾病研究现状与趋势

    作者:刘小伟;孙瑞娟;董尔丹

    一、肠道稳态研究概况肠道稳态(gut homeostasis)是宿主(肠道黏膜和免疫屏障)、肠道内环境(包括肠道菌群)、营养和代谢产物等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动态平衡状态,受到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肠道黏膜屏障和免疫屏障一直是肠道稳态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受到研究者的持续关注,获得了诸多重要进展;而作为肠道内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gut microflora)则是近5年以来肠道稳态研究中活跃的领域,尤其是随着2007年NIH人类微生物组项目(Human Microbiome Project,HMP)和2008年欧盟"人类肠道元基因组计划"(Metagenomics of the Human Intestinal Tract,MetaHIT)的启动,宏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代谢组学以及蛋白质组学的不断发展,该领域研究受到空前的重视[1~4].

  • 肠黏膜屏障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李林静;李治国;郝卉杰;石朝阳;冯百岁

    炎症性肠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组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其病因涉及肠道内环境(主要是肠道微生物)与易感个体间不恰当的免疫应答[1-2]。肠黏膜屏障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免疫屏障和生物屏障组成,其在维持肠道吸收必需营养物质与防止有害物质的入侵并对其作出应答的平衡中起重要作用[3-4]。研究发现,各种因素引起的肠黏膜四种屏障功能受损在IBD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了解肠黏膜屏障功能破坏与IBD的关系,有望为治疗IBD 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就肠黏膜屏障损伤与IBD的关系做一简要综述。

  • 肠道内环境与酒精性肝病内毒素血症

    作者:张波

    近,很多研究发现慢性肝病患者存在肠道黏膜屏障的改变,如肝硬化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异常,肠道细菌异位可引发自发性腹膜炎,短肠综合征患者易发生脂肪肝.肝和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近"肝-肠轴"概念的提出为寻找肝脏疾病,特别是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t disease,ALD)的发病机制和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 双迪贝飞达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作者:张淑娥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发病率高,占消化道疾病患者的 20%~40%[1],欧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人群消化不良发病率为 21%~40%,其中 40%~70% 为 FD[2].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构成相当高的医疗费用,患者常主诉上腹不适、隐痛、早饱、上腹胀满、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但胃镜、B 超等检查未能显示结构上的明显异常.目前多数认为 FD 与运动障碍关系密切,常无酸分泌异常,临床报道同胃肠道内环境是否相关的资料较少,本文旨在观察 FD 治疗中加用调整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环境的临床疗效.

  • 小麦麸在预防结肠癌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程炳钦;张坚;萧军

    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原因.结肠肠壁上皮细胞极易受肠道内环境的影响(如膳食因素和致癌物质)而转化,因此结肠癌变的发生率要比小肠高上千倍[1].结直肠癌病因学的研究也表明[2],膳食因素在结直肠癌发病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 基于肠道内环境调整的火麻仁润下作用的现代研究

    作者:李寒冰;吴宿慧;张颜语;齐月娟;吕宁;李根林;马敬倬

    目的 通过研究火麻仁水提液对便秘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短链脂肪酸(SCFAs)水平以及结肠炎症的病理变化,探讨火麻仁润肠通便作用的现代科学内涵.方法 SPF级Wistar大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火麻仁水提液组、阳性对照(优乐多益生元)组,给药处理28 d.采用复方地芬诺酯制备便秘致肠道菌群紊乱的大鼠模型.采用细菌平板计数法检测新鲜粪便中细菌变化,PCR-DGGE检测盲肠内菌群结构变化;气相色谱法测定盲肠中SCFAs水平;对结肠进行HE病理染色观察并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新鲜粪便中大肠杆菌及双歧杆菌有增多趋势,乳酸杆菌减少(P<0.01);盲肠内细菌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值升高,丁酸梭菌属、乳酸杆菌属减少;肠道内乙酸、丁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结肠病理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火麻仁水提液调整盲肠中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值,升高乳酸杆菌、丁酸梭菌、Blaufia、颤杆菌等水平,降低梭菌属Ⅳ群等水平;降低乙酸、丁酸水平(P<0.05);降低结肠病理评分,改善病理损伤(P<0.05).结论 火麻仁水提液能够缓解模型大鼠的便秘状态并修复结肠炎性损伤,其作用途径与调整肠道微生态有关,即促进失调的肠道菌群恢复平衡,同时通过影响肠道内SCFAs水平而改变肠道内的酸性环境.

  • Ⅰ、Ⅱ型糖尿病和透析患者的肠道内环境与生化指标的比较研究

    作者:殷素岚;李雪驼;陈学英;段颖;邱华;刘军;王新艳;姜娟;段晓霞;韩英

    对Ⅰ、Ⅱ型糖尿病及透析患者的肠道内环境和血液指标进行了比较观察.肠内细菌群的检测采用光冈复合式法;氨和硫化物的测定,采用Terada的方法;吲哚及臭素等的测定方法采用同吉原方法.临床主要生化指标观察方法,采用美国康宁644电解质分析仪和美国RA-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随机选取住院的Ⅰ、Ⅱ型糖尿病以及透析患者各10名对肠道内环境以及血离子、肾功能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肠内细菌群变化:Ⅰ型糖尿病患者,双歧杆菌数为7.73±0.44(log CFU/g),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为(0.84±0.75)‰.腐败菌数亦为8.14±0.37.Ⅱ型糖尿病患者,双歧杆菌数为7.88±0.34(log CFU/g),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为(2.40±3.18)‰.腐败菌数亦为7.99±1.15.透析患者,双歧杆菌数为7.76±0.42(log CFU/g),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为(0.78±0.92)‰.腐败菌数亦为8.33±0.50.并检测到绿脓杆菌,其检出率为40%.(2)腐败物质的变化:Ⅰ型糖尿病患者粪便中氨为823±67.2(μg/g);硫化物为50.7±16.0;粪便中苯、甲酚、吲哚、粪臭素等的变化,吲哚、粪臭素分别为57.1±12.1、53.5±11.2(μg/g).Ⅱ糖尿病患者粪便中氨为759.9±62.9(μg/g);硫化物为30±8.3.吲哚、粪臭素分别为40.1±9.9、36.5±9.1(μg/g).透析患者粪便中的氨为1 006.6±164.9(μg/g);硫化物为80±9.9.吲哚、粪臭素分别为78.7±9.7、77.9±10.1(μg/g).(3)血清无机离子的检测结果:Ⅱ型糖尿病人的肾功、尿素、肌酐,尿素、肌酐、尿酸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肾脏无实质性损伤,但结果为正常值的上限,尿素:5.24±2.11(mmol/L),肌酐:93.8±6.15(μmol/L),尿酸:0.27±0.04(mmol/L),有肾损伤的可能.Ⅰ型糖尿病人的肾脏已有轻度的实质性损害,尿素:7.75±2.29(mmol/L),肌酐:120.1±62.91(μmol/L),尿酸:0.29±0.04(mmol/L).透析病人的肾脏已严重实质性损伤,尿素:44.2±10.50(mmol/L),肌酐:702.32±164.98(μmol/L),尿酸:0.43±0.13(mmol/L).

  • 炎症性肠病易感基因研究新进展

    作者:陈迟;冉志华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eerative colitis,UC).欧美较亚太地区常见[1],我国UC发病率较CD高,但近年来CD病例也日趋增多.IBD主要是由遗传、肠道菌群、肠道内环境不稳定、免疫反应紊乱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但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对IBD遗传因素和易感基因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现就此方面进展作一综述.

  • 肠道菌群通过影响调节性T细胞参与炎症性肠病发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金爽;冉志华;郑青

    IBD是一类主要累及消化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CD和UC。IBD病因尚未明确,诊断及治疗相对复杂,患者肠道的炎性反应反复发作,生命质量低下。近30年来,发展中国家的IBD发病率不断上升,提示环境因素的改变与发病显著相关,其中饮食习惯西方化、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更是IBD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些因素能够造成肠道菌群改变,从而影响肠道内环境的稳定。目前,人们对肠道菌群的认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发现其不仅能够营养肠道细胞,形成防御屏障,还能影响人体代谢,协助免疫系统成熟,诱导肠道免疫耐受形成,因此肠道菌群失调与IBD关系密切。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是肠道菌群的作用靶点之一,也是免疫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肠道菌群对 T reg的影响已成为IBD研究的新热点。

  • 人芽囊原虫人工感染昆明小鼠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东;薛长贵;李文;苏云普;颜秋叶;贺丽君;张红卫

    目的:了解人芽囊原虫(B.hominis)人工感染昆明小鼠后在肠道内寄生、自然病程和治疗情况,观察肠道内环境对其寄生的影响.方法:从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培养人芽囊原虫,昆明小鼠分为接受免疫抑制剂处理组、非免疫抑制剂处理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经口人工感染不同数量的人芽囊原虫.感染后第2天粪便检查观察感染情况,感染第6天处死各组2/3实验鼠,各肠段分别取肠内容物涂片镜检虫体寄生情况,观察各段肠腔内环境(pH值、肠道菌群).观察剩余实验鼠的自然病程,2周后对未愈小鼠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粪便检查人芽囊原虫检出率为83.3%(75/90).剖杀后观察pH值在6.5~7.5的肠段有虫体寄生,回盲部(pH 7.04±0.16)和盲肠(pH 7.1±0.15)部位多见,主要寄居在肠腔和/或附着在肠粘膜表面.各组实验鼠肠道菌群没有差别.68.4%(13/19)的剩余阳性实验鼠多在7~10天内自愈,2周后仍未愈者甲硝唑治疗100%(6/6)有效.结论:人芽囊原虫主要寄生在小鼠回盲部的肠腔和粘膜表面,肠道pH值对人芽囊原虫寄生有影响,甲硝唑治疗效果好.

  • 散发性大肠癌多基因突变与肠道内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

    作者:李欣;丁彦青;张进华;姚成

    目的:探讨肠道内环境中因素与散发性大肠癌多基因突变关系.方法:对106例散发性大肠癌患者进行多基因突变和肠道内环境中有关指标(以粪便为标本)的测定,并进行流行病学的病例-病例研究分析.结果:106例散发性大肠癌患者中APC(MCR),K-ras(12/13)及P53(5/6,7,8)突变率分别为31.19%(32/106),37.74%(40/106)及39.62%(42/106).散发性大肠癌患者p53 249密码子突变占p53总突变的42.86%(18/42);肠道内粪胆汁酸(OR=1.9280,P=0.0052),Mg2+(OR=0.2871,P=0.0121)和Ca2+(OR=0..0659,P=0.0307)进入多因素logistic模型;吸烟指数和肠道内胆汁酸与p53 249密码子突变相关.结论:散发性大肠癌确实普遍存在有多种基因的突变,肠道内高胆汁酸可能是散发性大肠癌相关基因突变的重要危险因素,肠道内Ca2+和Mg2+可能为保护性因素;广东地区散发性大肠癌p53基因突变有一定特点,有必要探索AFB1在广东地区散发性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可能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