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与内固定器设计有关的髋骨解剖学观测

    作者:陈忠恒;刘丰春;丁士海

    目的:为临床髋关节中心脱位内固定器的设计提供相关数据.方法:测量109副成人髋骨双侧弓状线的弧长,并计算出纵向弧度;用几何法测算出经弓状线三等分中点骨面的横向弧度;同时测量髋臼中心到弓状线的垂直距离.对所得结果用SPSS软件处理.结果:男女弓状线弧长为57.71±5.59mm和52.08±6.27mm;纵向弧度为61.41±11.86°和67.42±11.94°;男女弓状线横向弧度分别为前111.16±12.37°和111.14±21.09°;中106.81±14.60°和109.58±16.50°;后138.00±16.60°和144.46±15.21°;男女臼心弓距为22.64±3.45mm和18.71±2.55mm.男女弓状线性差非常显著(P<0.01),同性别双侧差别不显著.结论:弓状线周围测量的数据,可为设计更合适髋关节中心脱位内固定钢板,提供参数值.

  • 左腹壁表皮样囊肿1例

    作者:吕桂坚;徐少杰

    患者 女,5岁。出生时即发现左腹壁肿块伴多颗皮肤结节,近3年来逐渐增大。体检:左腹壁自耻骨联合止肋弓可触及10cm×12cm大小的肿块,表面粗糙,质中无压痛,内以腹白线为界,外界欠清,皮面可见5颗隆起的结节。肿块穿刺:进针困难,穿刺感为软骨样组织,穿刺物检查未见异常。  CT检查:左腹壁明显增厚,可见一3.5cm×10.0cm×12.0cm大小混杂密度肿块,CT值50Hu左右,内中可见条片状、索条状病灶,并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位于皮下或突出于皮面,增强后病变不规则强化(图1),病变沿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间隙生长,边界欠清。  手术所见:左腹壁肿物向下侵及耻骨联合,向上累及肋弓,沿腹直肌前、后鞘以及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间隙生长,但不与肌肉粘连,向内侵及腹白线,外止腹内斜肌外缘内侧约3cm,在弓状线以上病变侵及腹膜。

  • 髋臼四边体

    作者:严广斌

    髋臼窝后方由坐骨体内翻形成的四边形区域称四边体,有的学者称为四方区。髋臼四边体( quadrilateral area of acetabulum )上界为弓状线,下界为坐骨垂直体底部坐骨结节上缘,前界为闭孔后缘,后界为坐骨大切迹。四边体是髋臼的内侧壁,同时也是髋臼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前侧与骨盆的前柱毗邻,后侧即为坐骨体,与髋臼内侧壁形成坐骨大切迹,形成了髋臼的大部分关节面。四边体有防止股骨头后移进入骨盆的作用。髋臼窝顶部是髋臼的主要负重区,四边体顶部是负重区的组成部分,四边体内壁维持股骨头与主要负重区的接触。人体在站立位时,负重力线由第5腰椎、骶骨经骶髂关节下传至四边体内侧壁,经阻挡作用,股骨头滑移至顶部负重区,髋关节压力均匀分布在髋臼负重面上。

  • 与内固定器设计有关的髋骨弓状线的测量和计算

    作者:陈忠恒;刘丰春

    目的:为髋臼骨折内固定器的设计提供骨骼标本测算方法和计算式.方法:对髋骨隆起呈弧形的弓状线骨面形态进行观察、标记、分段,常规测出弦长、弧长、弦高等参数,用几何原理推导出计算式,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弓状线外凸弧度分别是:(67.42±11.94)°和(61.41±11.86)°;曲率半径分别是:(45.99±10.43)mm和(55.23±11.22)mm,男女弓状线断面弧后3等分中点的弧度和曲率半径分别是:(144.46±15.21)°、(138.00±16.60)°和(17.16±1.68)mm、(17.93±2.10)mm,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为设计内固定器提供了参数,为骨骼人类学髋骨的性别差异研究补充国人数据和测算方法提供了价值.

  • 左、右髂总动脉异常及左肾双输尿管报告1例

    作者:金建军;高秀福;方凯

    成年女尸,体表无伤痕.开腹解剖盆腔脏器时发现,右髂总动脉长2.0cm,外径1.0cm;左髂总动脉长为7.0cm,外径1.0cm.右髂总动脉行至骶髂并节上方分为髂内、外动脉,外径分别为0.6cm、0.5cm.左髂总动脉行至骶髂并节下方弓状线中段处分为髂内、外动脉,外径0.6cm.左侧髂总动脉比右髂总动脉长5.0cm.

  • 髋骨弓状线的解剖学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忠恒;刘丰春;丁士海

    目的:为临床髋关节中心脱位内固定器的设计提供相关数据.方法:测量109套成人髋骨双侧弓状线的弧长,并计算出纵向弧度;用几何法测算出经弓状线三等分中点骨面的横向弧度;同时测量髋臼中心到弓状线的垂直距离.对所得结果用SPSS软件处理.结果:男女弓状线弧长为(57.71±5.59)mm、(52.08±6.27)mm,纵向弧度为61.41°±11.86°和67.42°±11.94°;男女弓状线横向弧度分别为前111.16°±12.37°和111.14°±21.09°、中106.81°±14.60°和109.58°±16.50°、后138.00°±16.60°和144.46°±15.21°.男女弓状线性别差异非常显著(P<0.01),同性别双侧差别不显著.结论:弓状线周围测量的数据,可为设计更合适髋关节中心脱位内固定钢板,提供参数值.

  • 骨盆的解剖和生物力学

    作者:原林;高梁斌

    骨盆的解剖一、骨盆的构成骨盆由一个通过骶骨的岬、弓状线和耻骨梳(也称髂耻线)和耻骨嵴组成的界线所作的倾斜的平面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两部分,也称假骨盆和真骨盆.大、小骨盆互相连通,并通过骨盆上口或骨盆人口与体腔相续,构成体腔的一部分大骨盆.

  • 胸脐皮瓣修复头部颅骨外露一例

    作者:汪新民;郭远发;徐永清

    云南昆明市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骨科汪新民、郭远发、徐永清来稿:1999年6月我科收治1例用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颅骨外露,术中切取皮瓣时见腹壁下动、静脉在弓状线下约2 cm处即从腹直肌外缘直接进入腹直肌,且一直走行于其中直至脐旁出肌点,只有1条伴行静脉,口径略粗于动脉。皮瓣移植术后无危象出现,成活好。

  • 弓状线位置的应用解剖

    作者:马振超;何文武;樊中川;廖致富;余永华

    目的 观察和测量弓状线的形态和位置,为临床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 在77具(152例)成年国人尸体标本上观察和测量弓状线的形态和位置.结果 弓状线为弧形者有占64.10%,直线形者占28.90%,逐渐变薄消失者占7.00%.弓状线位于脐以下2~4 cm的有34例(24.11%),位于脐以下5~9 cm的有64例(45.39%),而位于脐以下4~5 cm之间的有43例(30.50%).脐至耻骨联合上缘和弓状线的距离分别为15.05±1.49 cm和4.90±1.31 cm.脐至弓状线长度与脐至耻骨联合上缘长度的比值为0.33.结论 弓状线的形态有多种,位置以脐至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上1/3交界处来描述更加合理.

    关键词: 弓状线 应用解剖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