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霉菌性败血症病案

    作者:施忠华

    笔者在临床上曾经遇到1例霉菌性败血症患者,经过住院西药治疗仍无效果,经辨证施治用中药治疗后获得满意疗效,特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陈某某,男,43岁,农民。患者因发热伴左上腹痛1月于1984年6月9日入院。入院以后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克霉唑等,仍持续发热不退,6月19日持续高热,38~39℃之间(腋下)。检查:面色萎黄,干咳少痰,两肺底呼吸音减弱,叩诊变浊。B型超声波探查见双侧胸水,血培养及骨髓培养均见霉菌生长,诊断为霉菌性败血症,并把病情预后恶劣告知家属,建议转上一级医院治疗。家属在此种情况下,要求中医协治。 6月21日初诊:持续高热不退,面色萎黄,时有咳嗽,咯吐白痰,神疲肢软,短气乏力,尿色黄,大便少,舌苔白,脉细数。四诊辨证,证属虚寒,治守甘温除热之旨,拟益气通阳、调和营卫法,方选桂枝汤合小柴胡汤增减。处方: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生姜10g,红枣15g,当归10g,红参6g,黄芪30g,茯苓10g,柴胡10g,半夏10g,通草5g,黄芩6g,2剂。 6月23日二诊:药后身热始降,精神明显好转,唯少有咳嗽,舌苔白,脉细,效不更张,治守原意。处方: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生姜12g,红枣20g,柴胡10g,半夏10g,茯苓10g,2剂。 6月25日三诊:身热降至正常,腹痛消失,诸症转好,仍少有咳嗽,舌苔白,脉细。治仿桂枝加杏朴汤合生脉散益气敛肺,加陈、夏燥湿化痰。处方:红参5g(另煎冲),麦冬12g,五味子6g,半夏10g,陈皮6g,生姜12g,红枣15g,白芍10g,桂枝10g,炙甘草6g,杏仁10g,厚朴6g,2剂。 药后病情逐日好转,体温维持正常,留院观察续服上方数剂,于7月4日出院回家。出院时情况:发热已退,腹痛消失,血培养无霉菌生长,纳眠均佳,二便正常。2 体会 《素问*刺法论》曰: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久病之躯,正虚邪恋难解,加之反复重用抗生素等类药物,机体正气被抑,自身抗病能力更趋下降,而病邪热势越加嚣张。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在临床上仅看到病邪热势鸱张的“标”象,而忽视了人体的正气,仅单一地围绕着病毒、霉菌而寻找相应药物,治疗上易处于被动地位,故取效不著。 按照中医的辨证论治精神,笔者认为该患者系阳气衰微,中气不足,营卫失和之故,乃遵“甘温除热”治疗原则,拟用益气通阳、调和营卫法,方选桂枝汤调和营卫,合小柴胡汤加减和解枢机,加当归、黄芪补血益气,振奋机体驱邪之力,结果获效显著。连服8剂后,不但身热复常,而且血液化验霉菌已转阴。经曰:“治病必求其本”,即使对于非常见病,只要中医辨证得法,抓住疾病要害,临床也有良好效果。

  • 浅析《温病条辨》对经方复脉汤之化裁

    作者:张莉;张焕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编辑部:<伤寒论>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方中:甘草四两(炙),阿胶二两(切),上党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此条论及寒伤心阳、心气而致心之推动力不够,且寒主收引导致脉管狭窄,血流受阻出现结代脉.方用炙甘草、人参、大枣益气以补心脾,生地、麦冬、阿胶、麻仁甘润滋阴、养心补血,姜、桂、酒皆性味辛温,通阳复脉.全方辛甘温热与甘咸凉润并用,共奏滋阴养血、益气通阳之功,可使悸动止而心神安,结代除而脉复常,故又名复脉汤.

  • 陈新宇教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经验总结

    作者:谢细保;刘越美

    陈新宇,男,硕士生导师,现任湖南中医学院附一院业务院长.其从事中医教学就及临床实践20余载,在心血管病,尤其是在扩张性心肌病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提出了痰瘀虚的发病机理,施以益气通阳、化痰祛瘀、消肿散结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疗效.笔者在随师临诊期间受益颇丰,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 甘草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作者:黄鹏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益气通阳、化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和解诸药、调和药性之功,其在《伤寒论》中使用多达70次,使用范围广、用法灵活.其运用巧妙之法在剂量,汤剂大用至4两,小为6铢,散剂仅以方寸七,其临床功用随剂量而有偏重,通阳止痛用量多,发汗佐使则小,清热解毒多以2两为重.需强调的是,甘草用法、用量变化无穷,但不可随意配伍,如湿热内盛者不可用,药物相反者不可用,急症亦少用,所谓不可不用,不可妄用.

  • 舒心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58例

    作者:何桂华;王秀杰;张铁

    笔者自1997年6月至2000年6月以来,以古方为基础,化裁为舒心汤辅以西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58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8例病儿随机分组,中药舒心汤治疗组58例,男性27例,女性31例;年龄小于3岁4例,4~7岁30例,大于7岁24例;年龄小2岁,大14岁,平均年龄8岁.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小于3岁1例,3~7岁13例,大于7岁16例,平均7岁.诊断标准:根据1994年5月威海全国小儿心血管会修订标准,在发病同时或1月内有病毒感染.明显临床表现,乏力,苍白,多汗,心悸,气短,胸闷,头晕,心前区不适,手足凉等(至少2项).有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肌扩大,奔马律或心包炎表现(心电图,临床,X线,超声心动图).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特发性水肿38例

    作者:王樟月

    特发性水肿是一种水盐代谢紊乱的综合征,始发于中青年女性,主要表现为下肢及眼脸或其他部位的轻度肿胀.笔者近年来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特发性水肿38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风湿性心脏病房颤1例治验

    作者:龙云霞

    病例介绍:李XX,女,76岁,工人,2009年8月2日初诊.患风湿性心脏病9年,逐渐加重,近半年来,房颤呈持续性,曾用多种西药治疗未效.刻诊:胸闷、左胸发作性疼痛,心慌,动则气急,头晕耳鸣,目时作眩,纳谷不振,肢软乏力,指尖发麻,心神不安而多恐.体检:两颧黯赤,呈二尖瓣面容,口唇黯紫,舌前部有紫斑,舌下静脉瘀血,脉象结涩;心率130次/分,心音强弱不一,心律快慢不匀,心尖区可闻及III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心电图检查示心房纤颤.证属风湿侵心,气血瘀滞,胸阳痹阻,脉道滞涩,气血失于布养,心气逆乱.治拟活血益气通阳,方用血府逐瘀汤化裁:生地12克,赤芍、白芍、当归、桃仁各10克,川芎、柴胡、降香、红花、枳壳各6克,党参、牛膝、丹参各15克,桔梗3克.每日1剂,水煎服.

  • 益气温阳活血方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作者:卞震炯;付蓉;杨冬花

    益气温阳活血方阳活血方由人参、黄芪、丹参、益母草、白术、茯苓、桂枝等药材提取制备而成,具有益气通阳、活血利水的功效,临床上用于阳气虚衰、血瘀水阻之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肿瘤坏死因子-a、IL-6、金属基质蛋白-2、9水平及升高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物-1、2水平,逆转心室重塑,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1].目前,关于人参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以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居多[2,3],但中成药制剂的化学成分杂,单一成分的确认难以控制制剂质量.本实验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注射剂中中药材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4],采用HPLC对10批益气温阳活血方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并采用中国药典委员会推荐使用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进行相似度评价.实验证明,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以全面控制益气温阳活血方的质量.

  • 张琪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

    作者:孙元莹;赵德喜;姜德友

    著名老中医张琪教授,从事中医内科疑难病研究多年,尤其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具有真知灼见,以疗效持久显著而闻名.张琪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可概括为益气通阳,化瘀有度;痰瘀交阻,自出枢机;心肾同治,重在预后;病证相合,衷中参西.笔者有幸随师伺诊,受益良多,现将导师治疗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并举医案验证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