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伊犁黑蜂蜂胶对不同生长状态白假丝酵母菌抑菌作用的体外研究

    作者:李莎;林静;牛颖慧;赵今

    目的 探究伊犁黑蜂蜂胶对白假丝酵母菌游离状态及其生物膜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NCCLSM27-A2酵母微量稀释法结合平板法测定蜂胶对游离状态下白假丝酵母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玻片法在体外构建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模型,采用MTT法检测蜂胶对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状态下的低生物膜清除浓度(MBEC)及抑制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不同浓度蜂胶醇提取物对同一时间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的抑菌效果,并进行红蓝荧光染色定量分析.结果 伊犁黑蜂蜂胶对浮游白假丝酵母菌的MIC为4 mg/mL,MBC为8 mg/mL;伊犁黑蜂蜂胶对生物膜状态下白假丝酵母菌的MBEC为16 mg/mL,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菌性逐渐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LSM观察,伊犁黑蜂蜂胶作用于白假丝酵母菌生物膜后可使生物膜内活菌比例降低,生物膜活性减弱,生物膜内实验菌死亡率随蜂胶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犁黑蜂蜂胶在体外对不同状态下的白假丝酵母菌均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 和厚朴酚对根管内白色念珠菌生物膜作用的体外研究

    作者:田玉珠;王健平;杨景云;张慧明;杨玉娟

    目的 通过观察和厚朴酚对体外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探讨其在口腔微生态中变化的意义.方法 采用XTT减低法评价和厚朴酚对白色念珠菌的生物膜及黏附性的影响;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死菌活菌荧光染色技术相结合,对常态及药物作用下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厚度及活性进行观察.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15.63、31.25及62.5μg/mL的和厚朴酚对白色念珠菌的早期黏附及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2 000 ~ 15.63 μg/mL的和厚朴酚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抑菌率分别为90.13% ~24.21%;24 h时常态生物膜结构中大部分是活菌,有少量死菌存在,生物膜厚度为(75.15 ±6.57) μm.Image-Pro Plus 6.0软件分析显示,62.5μg/mL的和厚朴酚对24h生物膜作用后活菌百分比为(31.4±0.09)%,生物膜厚度为(33.14 ±6.66) μm,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制霉菌素相比,其抑菌活性相对较弱,但对生物膜厚度影响强于制霉菌素.结论 和厚朴酚对体外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有抑制作用.

  • JMJD2B在人卵巢癌中的定位表达

    作者:刘丽;梁秀霞;范淼

    目的:研究JMJD2B在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的定位和表达.方法: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进行核浆分离,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核和细胞浆中JMJD2B表达,PARP为细胞核标志物,β-tubulin为细胞浆标志物.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内源JMJD2B在SKOV3细胞中的定位.结果:核浆分离的蛋白免疫印迹和激光共聚焦扫描纤维镜证实JM-JD2B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细胞浆仅有少量表达.结论:JMJD2B主要定位于卵巢癌细胞株SKOV3核内,可能是参与肿瘤细胞基因转录调控和蛋白表达的重要蛋白之一.

  • 共聚焦技术在研究肥胖大鼠细胞内钙调节机制中的应用

    作者:郝艳坤;魏韬;袁辉

    目的 通过应用激光共聚焦技术研究肥胖大鼠心肌细胞内钙调节机制.方法 高脂饲料喂饲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12 w后,筛选出肥胖易感(OP)大鼠,基础组大鼠和肥胖抵抗(OR)大鼠动物模型,各组分别为15只.测量各组大鼠体脂肪含量,并收集血清检测血脂水平.采用酶法分离心肌细胞,Fluo-3/AM负载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心肌[Ca2+];对KCl除极及咖啡因诱导的反应.结果 OP大鼠睾周脂肪、肾周脂肪、网膜脂肪、体脂比均显著高于基础组和OR组大鼠,OP组与基础组和O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基础组和OR组大鼠,OP组与基础组和O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模型组大鼠心室肌[ Ca2+];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基础组和OR组大鼠,OP组与基础组和O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光共聚焦技术的应用成为研究肥胖大鼠心肌细胞内钙离子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 黄药子毒性组分对肝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

    作者:王加志;刘树民;汤青;李伟

    目的:观察黄药子毒性组分对SD大鼠肝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影响,阐释黄药子肝毒性的分子机制.方法:以黄药子的醇提物氯仿萃取部位进行在体肝损害机制探讨,制备原代肝细胞悬液,FLUO-3 AM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Ca2+变化情况.结果:黄药子组肝细胞内Ca2+浓度显著升高.结论:细胞内Ca2+作为第二信使参与了黄药子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其信号转导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脑心综合征大鼠心肌细胞内[Ca2+]i对KCl除极的反应性增强

    作者:张高小;孙丽华;陈志勇;潘国聘;潘振伟;杨宝峰;王玲

    目的 研究脑心综合征(cerebro-cardiac syndrome,CCS)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对KCl除极的反应性,通过心肌[Ca2+]i的变化来探讨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方法 用线栓法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建立脑心综合征模型.采用酶法分离心肌细胞,Fluo-3/AM负载后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心肌[Ca2+]i对KCl除极后的反应性.结果 假手术组与正常组心室肌[Ca2+]i对KCl除极后的反应性无显著差别(P>0.05);模型组心室肌[Ca2+]i的升高幅度、速度以及不同时间点的恢复程度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加KCl后CCS 24 h组心肌[Ca2+]i的上升速度明显高于CCS 2 h组(P<0.05),在扫描不同时间点恢复程度显著快于CCS 2 h组(P<0.05).结论 脑心综合征心肌[Ca2+]i在KCl除极后升高速度、幅度及恢复程度都发生改变,可能是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之一.

  •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心肌细胞内钙调节机制的研究

    作者:郝艳坤;王莹;孙健;杨宝峰

    速度以及不同时间点的恢复程度均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结论 肥胖心肌细胞[Ca2+]i在KCI除极后升高速度、幅度及恢复程度都发生改变,可能是肥胖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之一.

  • 外伤性癫痫大鼠模型皮层和海马NF-κB及GFAP的动态表达

    作者:林元相;徐如祥;姜晓丹;康德智;柯以铨;杜谋选;蔡颖谦;刘新秀

    目的:动态观察核因子-κB(NF-κB)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外伤性癫痫(PTE)模型皮层或海马的表达,探讨有关发病机制.方法:立体定向注射1000 nmol FeCl2于大鼠右侧运动皮层致痫.在不同时间点行为学视频、脑电图监测,皮层或海马行HE染色、普鲁士蓝和腾氏蓝反应、抗GFAP及抗NF-κB二重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所有大鼠在注射FeCl2后不久记录到癫痫样放电.致痫后1h即可见皮层和海马神经元NF-κB大量表达,7 d后减少;而皮层和海马胶质细胞NF-κB在7 d后可见移至核内,30 d后明显减少;GFAP在7~14d后表达增强;在7 d见到较多的NF-κB及GFAP双标阳性胶质细胞.结论:FeCl2皮层注射可以制成PTE动物模型.与NF-κB表达相关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动态变化在PTE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NF-κB表达增加可能为FeCl2致痫的共同途径.

  • 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浅层内GABA样、L-ENK样、GlyT2样阳性末梢与Sindibis病毒转染表达GFP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作者:刘涛;李金莲

    应用GFP基因重组病毒标记技术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在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了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浅层内GABA样、L-ENK样、GlyT2样阳性纤维和末梢与Sindibis病毒转染表达GFP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①将GFP基因重组Sindibis病毒注入一侧Vc浅层后,仅在同侧vc注射部位附近的Ⅰ~Ⅲ层内观察到4~8个逆标的GFP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的胞体为小型(直径≤15 μm)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②Vc浅层内均可见大量的GABA样、L-ENK样、GlyT2样阳性纤维和末梢,以Ⅰ和Ⅱ层分布为密集;③GABA样、L-ENK样、GlyT2样阳性纤维和末梢分别聚集于GFP标记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周围,并与之形成密切接触.以上结果表明:Vc浅层内GFP神经元可能与GABA能、L-ENK能、Gly能阳性纤维和末梢形成突触联系并接受这些抑制性神经末梢的调控.

  •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变异链球菌高致龋力临床株与标准株合成胞外多糖能力差异

    作者:黄晓晶;江山;陈帅

    目的 了解变异链球菌(简称变链菌)593号高致龋力临床分离株在生物膜状态不同时期与标准株ATCC 25175(均为血清型c)合成胞外多糖的能力差异.方法 在聚苯乙烯塑料片上分别形成3、12、20 h变链菌生物膜标本,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伴刀豆球蛋白A对合成的胞外多糖进行染色,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采用静置法培养形成黏附生长的细菌,蒽酮法测定3~24 h其合成胞外多糖的量.结果 胞外多糖与染料结合后发出绿色荧光,各时间段593号临床株绿色荧光的分布较ATCC 25175标准株更致密和广泛.3~20 h 593号临床株合成水溶性葡聚糖能力强于标准株 (P<0.05);3~16 h 593号临床株合成水不溶性葡聚糖能力强于标准株 (P<0.05);其他时间两者合成胞外多糖的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两菌株合成胞外多糖的模式相同,均随时间延长而合成量增加,但在生物膜形成早期(3~16 h)高致龋力临床株表现出不同于标准株的胞外多糖合成模式,其更强的合成胞外多糖能力可能是其具高致龋力的原因之一,提示研究致龋机制时使用临床株作为研究样本较标准株更为敏感.

  • 血链菌生物膜中死菌/活菌的空间分布

    作者:马瑞;朱敏;刘正;马健;于毅

    目的研究血链菌生物膜形成中死菌/活菌的空间分布.方法在模拟人口腔环境的简易人工口腔模型内,形成血链菌生物膜,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死菌/活菌荧光染色方法,对血链菌生物膜形成中死菌/活菌的空间分布进行观察.结果生物膜底部的活菌百分比为20%;随着生物膜厚度的增加,活菌百分比达到70%,其间存在许多黑色气泡样的间隙;随后活菌百分比逐渐减少,至生物膜顶部时几乎全部为死菌.结论生物膜的底部和顶部主要由死细菌组成,而中间层主要是由围绕在黑色气泡样孔和通道周围的活细菌组成.

  • 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对红霉素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唐子圣;朱敏;刘正;朱彩莲

    目的观察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对红霉素敏感性.方法体外形成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用不同浓度红霉素分别作用生物膜1 h和3 h.生物膜进行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结果变形链球菌生物膜在红霉素浓度为5 000 μg/mL作用1 h以及浓度为1 000μg/mL作用3 h时,未被完全杀死.结论变形链球菌生物膜比浮游状态变形链球菌对红霉素具有更高的抵抗力,但随着药物作用时间延长,生物膜对红霉素的抵抗力逐渐减弱.

  • 成年鼠缺血性脑损伤诱导nestin的表达

    作者:刘鹏翀;陆世铎;黄娅林;孙凤艳

    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结合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观察缺血性脑损伤后脑内nestin的表达及其细胞类型.实验观察结果为, 再灌后1天, 在缺血中心区可见nestin阳性突起; 再灌后3天和1周时,除缺血中心区外,周边Ⅰ、Ⅱ、Ⅲ区均有nestin大量表达; 而2周时仅限于周边Ⅰ区大量表达.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到,再灌后3天, 周边Ⅰ区nestin阳性突起主要与GFAP共存; 2周时,nestin阳性突起变粗、变长,并与NSE的共存明显增多.上述研究结果提示,脑缺血可诱导大鼠脑缺血区域表达nestin,该表达可能与神经细胞的修复有关.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朱珊珊;黄志江

    随着免疫荧光技术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研究人员注意到,荧光显微照片的分辨率较低.传统的荧光显微镜使用场光源,因标本邻近结构(细胞或亚细胞结构)产生的衍射光和散射光的干扰,使标本中细微结构的成像不够清晰.在科学研究工作对更高图像分辨率的追求的前提下,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应运而生.1957年,Marvin Minsky申请了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发明专利,但直到1987年该仪器才开始真正商业化生产.与传统光学显微镜相比,它解决了生物样品结构相互重叠影响观察的问题,并可形成清晰的三维图象.所以它自从问世以来,在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在龋病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陈灵;何孔文;沈洁

    目的: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是一种激光扫描、计算机自动化分析与显微镜技术相结合的医学图像分析仪器,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龋病学研究,其可以在不破坏牙体及菌斑的完整性及其成分之间关系的状态下,对活细胞进行动态观察、三维重建、空间定位等,已成为该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结构、基本原理及其在龋病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菌斑生物膜原位干预模型的建立

    作者:鲁纯;胡凡;徐艳;李谨;王娟;倪杰;覃文;陈武

    目的 通过对原位菌斑生物膜发育过程及早期成熟菌斑生物膜的观察,探讨所建立的菌斑生物膜模型用于菌斑化学干预研究的可能性.方法 建立原位菌斑生物膜模型,运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结合荧光染色技术观察原位菌斑生物膜0~48 h的发育过程及48 h菌斑生物膜的活性和厚度.结果 可观察到0~48 h菌斑生物膜从无到形成到成熟,细菌排列趋于密集,菌斑厚度逐渐增加的过程.48 h的菌斑生物膜活性和厚度可检测.结论 建立的菌斑生物膜模型可观察原位菌斑的形成过程、形态及活性,适用于菌斑化学干预的研究.

  • 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根管外细菌的分布和活性

    作者:唐志娟;王娟

    目的: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尖区根管外细菌的分布范围和活性.方法:临床采集10例需拔除的伴有慢性根尖周炎的单根牙(实验组)和5例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健康单根牙(对照组).所有样本首先经LIVE/DEAD)(R)BacLightTM死活菌染色试剂盒染色,各样本包埋后由根尖向冠方切取5张1 mm厚的切片.每张切片上随机选择3个视野,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每张切片上根管外细菌的分布情况和细菌的活性.结果:对照组中,牙骨质有较弱的荧光信号,通过设定观察条件,以对照组切片上无荧光信号为基线进行观察.实验组10例样本中,8例样本的根尖区切片的牙根外表面可观察到由显示绿色荧光信号的活菌和显示红色荧光信号的死菌共同构成的根管外生物膜.根管外细菌主要分布于距根尖2~3 mm范围内的根面牙骨质上.在68%的被观察视野中,活菌的绿色荧光的强度强于死菌的红色荧光.结论:根管外生物膜由活菌和死菌共同构成,分布于部分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的根尖区牙骨质外表面上.

  • 热休克蛋白gp96诱导巨噬细胞一氧化氮释放与细胞内外游离钙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华;周欣阳;张天一

    目的:探讨从小鼠H22肝癌细胞中提纯的热休克蛋白gp96(HSPgp96)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EMψ)NO释放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内外游离钙的关系.方法:(1)用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从小鼠H22肝癌细胞中获得纯化的HSPgp96.(2)用细胞内NO荧光探针DAF-FM-DA监测HSPgp96作用于小鼠PEMψ过程中,单个细胞NO信号的动态变化.(3)使用细胞膜和细胞内钙通道抑制剂及钙离子载体后,再观察HSPgp96作用后PEMψ内NO信号的变化.结果:小鼠PEMψ受Gp96刺激后显示NO的荧光强度立即上升,120s时达峰值87.58%±18.17%,在830s时降低接近正常水平.当分别抑制细胞外钙的内流和阻断细胞内钙库释放功能时,NO荧光值高峰明显降低.钙离子载体A23187可迅速诱导PEMψ内NO的合成,120s时达峰值196.02%±28.68%,随后轻度下降后又逐渐升高,20分钟观察结束时增幅达峰值216.38%±38.39%.如同时阻断胞外钙的内流及胞内钙库释钙功能时,PEMψ受Gp96刺激后NO荧光值高峰几乎消失.结论:Gp96可促使小鼠PEMψ的NO生成快速增加,并与细胞内钙的浓度升高有关.

  • 铁调素对人成骨细胞(hFOB1.19)内钙离子转运的影响

    作者:张鹏;徐又佳;赵东阳;王冰;马勇;钱忠明;柯亚

    目的 研究铁调素对人成骨细胞(hFOB 1.19)内Ca2+转运的影响.方法 将成骨细胞34℃下培养3~4d至细胞密度为90%,用胰蛋白酶消化后分种于12孔培养板.空白组加双蒸水;实验组加不同浓度铁调素(双蒸水配制),包括H1组(终浓度为10 nmol/L)和H2组(终浓度为50 nmol/L).干预24 h后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检测.结果 成骨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空白组为56.38±36.47,H1组为68.01±32.90;H2组为154.06±55.62,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铁调素可促进成骨细胞内Ca2+浓度增加.

  • 西红花苷对培养的牛内皮细胞内钙的调节作用

    作者:绪广林;钱之玉;任萱

    目的观察西红花苷对不同刺激因子5-羟色胺(5-HT)、组胺(His)、过氧化氢(H2O2)所致内皮细胞内钙升高的影响.方法采用Fluo-3/AM荧光染色剂负载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上测定培养的单个牛内皮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结果在含钙的Hank′ s液中,5-羟色胺、组胺、过氧化氢能明显升高静息状态的细胞内钙,增幅分别为280%、320%、285%.西红花苷1、10μmol/L对5-羟色胺、组胺、过氧化氢引起的钙增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0.1μmol/L西红花苷对细胞内钙升高无显著影响.结论西红花苷抗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及炎症作用可能与其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有关.

68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