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原发性中间型血管内皮肿瘤

    作者:张惠箴;蒋智铭;周隽;杨世埙;范钦和;谭云山;王雪莉

    目的 探讨骨原发性中间型血管内皮肿瘤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和骨血管肿瘤的分类.方法 收集5例发生于骨的中间型血管内皮肿瘤,对其临床、病理、影像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免疫标记包括CD31、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波形蛋白、CK、上皮细胞膜抗原(EMA)6种抗体.结果 5例中间型血管内皮肿瘤中3例为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患者均为儿童),2例网状血管内皮瘤(患者均为中老年人).4例位于四肢长骨,1例在锁骨.影像学(包括X线平片、CT、MRI)表现为交界性或低度恶性骨质破坏,骨皮质均有不同程度缺损,4例伴病灶内或周边成骨,其中l例有放射状骨针.病理组织学形态均与软组织相应的中问型血管内皮肿瘤相似,但大多伴病灶内或周围反应性骨形成.免疫组织化学5例CD31、CD34、波形蛋白均不同程度阳性,3例SMA阳性,CK、EMA均阴性.结论 骨原发性中间型血管内皮肿瘤是客观存在的,冈此骨血管肿瘤的分类应该逐步与软组织血管肿瘤分类相一致,在良性血管瘤和恶性血管肉瘤之间,增设一类中间型血管内皮肿瘤.骨中间型血管内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是否与软组织相应肿瘤一致,应通过长期随访资料的积累才能定论.

  • 恶性骨肿瘤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段浏华;薛淑英;宋彩虹;魏清风;应笑

    目的 探讨恶性骨肿瘤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87例恶性骨肿瘤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恶性骨肿瘤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4.92±8.61)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4.77±4.51)分;简易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得分为(1.67±0.27)分,消极应对得分为(1.03±0.26)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患儿病程、家庭人均月收入、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是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 医务人员应重视恶性骨肿瘤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水平及影响因素特点,为其实施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提高其创伤后成长水平,进而更好地为患儿提供护理和支持,提高患儿治疗效果,促进其身心成长.

  •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作者:张镇滔;邹玉坚;郑晓林;李建鹏;肖利华

    目的:探讨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收集5例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为单发病变,1例上下相邻两个病灶。X 线平片表现为类圆形骨质破坏区,呈“皂泡状”或“蜂房状”,边界清楚;CT 表现为病灶周边环状硬化边,其内软组织密度,未见完整骨性分隔;磁共振成像(MRI)平扫 T2WI 低信号为主,T1WI 及质子密度加脂肪抑制见病灶中央低信号,中间呈花环状 T1WI 稍低信号、质子密度加脂肪抑制高信号,外周带均呈环状低信号;增强扫描病变中间花环状强化呈高信号,病变中央及外周带未见强化。结论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认识其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作者:但安明

    目的 评价X线摄影和CT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骨科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30例患者均有X线平片,15例行CT扫描.结果 X线检查结果显示30例中28例显示骨质改变,20例显示病灶边界,11例显示骨膜反应,10例显示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15例行CT扫描病例均清晰显示骨质改变、病灶边界、病灶内有大小不一钙化,5例清晰显示骨膜反应.结论 X线平片仍为骨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较好显示了肿瘤的范围及细微结构,两者相结合有助于骨肿瘤的诊断.

    关键词: 骨肿瘤 X线 CT
  • X线和CT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王联营;张博

    目的 探讨X线和CT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间收治的84例骨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影像学资料,其中42例患者行X线检查,另外42例患者行CT扫描,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对照,对比评价此两种影像学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X线检查组诊断正确率为88.1%,略低于CT诊断组的90.5%;两种检查方法对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正确率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不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实际临床诊断过程中,应遵循临床表现、病理检查结果和影像学特点相结合的原则,避免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 骨肿瘤 X线 CT 诊断
  • 四肢骨肿瘤经皮穿刺活检36例临床初步分析

    作者:凌强;邓高荣;李太强;吴炳华

    目的 探讨穿刺活检对肢体骨肿瘤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优缺点.方法 自2006年3月至2008年10月,在X线和CT的引导下,采用穿刺活检针对36例肢体骨肿瘤患者进行穿刺活检,将结果与手术标本病理进行比较.结果 32例穿刺标与手术标本病理一致,总诊断的准确率为88.89%,恶性骨肿瘤诊断准确率达100%.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穿刺活检诊断四肢骨肿瘤方法安全,并发症少,具有很高的准确率.

  • 骨肿瘤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创伤后成长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红乔;马燕兰

    目的:了解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情绪现状与创伤后成长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HAD)和简体中文创伤后成长量表( C-PTGI)对109例骨肿瘤化疗患者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骨肿瘤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总平均分分别为(6.66±3.63),(5.66±3.24)分,有焦虑、抑郁倾向及反应的患者分别占16.51%,19.27%,22.02%,9.17%;创伤后成长(PTG)总分为(61.10±16.82)分;患者焦虑、抑郁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创伤后成长各维度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婚姻状况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与创伤后成长总分、人生感悟、个人力量均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0.183,-0.276,-0.188,-0.309,-0.315,-0.296;P<0.05);抑郁与新的可能性得分呈负相关(r=-0.230,P<0.01)。结论焦虑、抑郁对骨肿瘤化疗患者创伤后成长有负性影响,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状态以评估正性心理变化,并提供个体化的心理指导,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 骨肿瘤患者姑息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

    作者:杨红梅;尚昕;王静;梁瑛琳;朱玲玲

    目的 探讨骨肿瘤患者姑息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以改善骨肿瘤患者住院化疗期间的焦虑、抑郁、悲观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方法 根据姑息护理的理论,对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在我科住院接受化疗,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39名骨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应用简明心境量表及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对患者治疗前、中、后分别进行测评.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研究对象组内动态比较中,POMS量表治疗中各分量表得分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与治疗后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只有迷惑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迷惑、抑郁、愤怒、精力、疲乏和总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QLQ-C30量表各分量表得分治疗后与治疗中比较,所有指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躯体、情绪、总体状况和疼痛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角色、社会、认知等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中比较,除情绪和总体状况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分量表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姑息理论,对骨肿瘤患者进行科学的心理护理及辅导,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的护理

    作者:崔秀梅;金丽菊;蒙小燕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患者采用肿瘤广泛切除、人工肱骨头置换重建肩关节,术前重点施行心理护理、患肢肌力训练;术后做好观察病情,肩关节脱位、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尤其功能锻炼,并对术侧肩关节的功能进行定期随访.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24.5个月,肩可外展55~80°,平均60°;前屈40~60°,平均50°;后伸25°.21例术后均无发生感染、肩关节脱位、肿瘤复发和其他护理并发症.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是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保肢术中较理想的方法,而围手术期的护理在保证手术成功及肩关节功能恢复中则起着重要作用.

  • 海扶超声聚焦刀在骨肿瘤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刘娟娟;罗红敏;于丽

    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恶性程度很高,临床常用截肢及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但疗效较差.我院采用重庆医科大学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所自行研制的海扶超声聚焦刀治疗骨肉瘤,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定位,实施监控及疗效评价,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特制肿瘤型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彭汉群;向映红;周文娟

    肢体长骨骺端恶性肿瘤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关节离断或高位截肢.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Enneking肿瘤分期原则,以及手术前后化疗,介入治疗的开展,保肢手术逐渐被广泛应用[1].

  • 1例多节胸段骨肿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黄云;丁燕

    胸段脊柱骨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脊柱肿瘤.由于临近解剖结构复杂,肿瘤浸润范围广泛,手术既要切除肿瘤,解除脊髓的压迫,又要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难度和危险性大,术中失血多[1].我院于2006年3月成功实施1例T6~9脊柱骨肿瘤切除及7,8肋骨切除加入前路钢板固定术,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 恶性骨肿瘤病人活检术后体温异常的分析

    作者:陈文凤;贺爱兰

    目的 了解骨肿瘤术后病人的体温情况,以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减轻病人焦虑情绪,为病人制定预见性的护理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1年来本科室的骨肿瘤活检术后病人的体温变化,并按肿瘤性质分为恶性和良性2组,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38例恶性肿瘤病人中,术后3 d内出现体温高于38 ℃的有18例,42例良性肿瘤病人中,术后3 d中出现体温高于38 ℃的有4例.结论 恶性肿瘤活检术后病人可能出现中高度发热,除为病人提供高热的护理之外,还可为病人的病情预后提供一定的依据.

  • 青少年骨肿瘤患者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的护理

    作者:张瑶;于红;刘建华

    目的 探讨青少年骨肿瘤患者施行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时的临床特点及整体护理的对策.方法 对56例施行同种异体骨移植的青少年骨肿瘤患者,根据其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有效的康复指导.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并且心理焦虑减轻,建立了对疾病正确的认识.结论 针对青少年患者的特点,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并发症、确保手术效果及促进患者康复起重要作用.

  • 多时间点营养评估应用于恶性骨肿瘤患者个体化宣教的效果分析

    作者:蔡囡丽;蔡赛红;董明芬

    目的:探讨多时间点营养评估对恶性骨肿瘤化疗患者实行个体化宣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94例恶性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日期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采用多时点营养评估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宣教。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清白蛋白、肿瘤膳食知识水平及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当天、入院1周血清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4周观察组血清蛋白水平为(33.41±1.31)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17,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当天肿瘤膳食问卷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2周,观察组评分分别为(10.47±1.33),(9.56±1.28)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35,3.297;P<0.05)。观察组腹痛、腹泻、腹胀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351,4.039,4.663,4.417;P<0.05)。结论多时间点评估个体化健康宣教可以有效改善恶性骨肿瘤患者化疗治疗中的营养状况,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大段冷冻异体骨移植后人工关节置换保肢术后护理与康复

    作者:侯晓玲;王瑞珍;刘晓燕

    目的为了保留骨肿瘤病人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33例骨肿瘤病人进行了大段冷冻异体骨移植复合人工关节置换保肢术,病人术前进行辅助化疗,入院时强化健康教育,预防或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加强生命体征监护、患肢护理、实施了分阶段的功能康复.出院时加强指导,预防骨折,坚持随访.结果33例病人出院时,病情稳定,切口愈合好,胸片正常,患肢摄片示:患肢位置良好,无脱位、假体松动和断裂现象.随访平均46个月,3例分别于术后4.6和7个月时局部软组织复发,经广泛切除后治愈,2例分别于9个月和15个月死亡,其余患者均无瘤生存,其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结论此保肢术具有异体骨和人工关节两者的优点,同时又降低或减少了两者的缺点,更适用于生活时间长的良性或恶性肿瘤保肢.

  • 超声引导粗针切割活检在四肢骨与软组织肿瘤中的诊断应用

    作者:王月香;刘爱军;唐杰;李俊来;程志刚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切割活检在四肢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超声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枪和18 G或16 G活检针对77例四肢骨与软组织肿瘤行切割活检,将活检病理结果与手术切除病理或临床综合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判断粗针切割活检在四肢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粗针穿刺活检对四肢骨与软组织肿瘤良恶性分辨的诊断正确率为93.51%(72/77),66.23%(51/77)能明确肿瘤的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6.49%(5/77)的病例粗针穿刺活检不能明确肿瘤的良恶性.结论 超声引导下粗针切割活检在四肢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中有较大的价值.

  • 浅表肿物超声诊断与临床

    作者:付玛玲;王宏;赵定良

    高频率浅表组织超声作为超声诊断的一个新领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在与骨科相关的软组织疾病,如:肌肉肌腱病变、骨肿瘤的软组织浸润、骨髓炎的软组织反映及浅表软组织肿物等的诊断方面都有着突出的进展,并且还具有很多有待开发的潜能.本文着重讨论软组织肿物声像图的一些特点,旨在提高对声像图的再认识,鉴别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 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介入综合治疗--影像学诊断与影响疗效因素研究

    作者:马和平;张学军;朝鲁孟;甄彦利;苏俐;吕龙;刘江;武瑞星;李临齐;刘剑峰;鲁敏

    目的探讨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影像学诊断和介入综合治疗方法选择、疗效和预后.方法58例经骨穿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全部经肿瘤局部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或超选择肿瘤血管栓塞,随访4个月至12年,局部灌注化疗19例,超选择肿瘤血管术前栓塞8例,灌注化疗加超选择肿瘤血管栓塞31例;共行介入治疗78疗次.结果影像学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70.73%;介入治疗后近期临床改善80.65%,保肢率为73%;局部灌注加栓塞在疗效上优于局部单纯化疗灌注(P<0.05).结合手术瘤骨切除、瘤骨灭活或截肢以及免疫增强等综合治疗,2年生存率73.2%.结论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局部介入治疗结合手术等综合治疗对增加保肢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5年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是值得探索和完善的治疗方法.

  • 脊椎转移瘤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放射治疗对比观察

    作者:李高文;刘素云;李毅刚;罗飞燕;陈志仁;徐晓南

    目的 探讨转移性脊椎瘤疼痛治疗有效方法.方法 29例转移性溶骨性脊椎瘤分为PVP研究组和放疗组,研究组13例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放疗组16例行放射治疗,治疗后追踪评价48 h、1周、2周、1个月镇痛疗效.结果 治疗后1周,PVP组有效率84.61%(11/13),放疗组为0,2~4周PVP组有效率92.31%(12/13),对照组有效率62.50%(10/16).结论 PVP术治疗转移性溶骨性脊镇痛见效快,止痛有效时间长,近期疗效优于放射治疗.

2547 条记录 7/128 页 « 12...45678910...1271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