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肱骨中段动脉瘤样骨囊肿合并病理性骨折1例报道

    作者:黄俊华;杨红义;李强;杜昊锦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良性单发骨肿瘤,特点是骨内病变为均匀泡沫状透亮区,本病常发生在大儿童和青壮年[4].约50%在肢体长骨,多见于下肢长骨干骺端,躯干骨中,多见于脊柱附件,肿胀、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单纯囊内切除容易复发,约10%-20%[1].发生于长骨干并发生病理性骨折的临床较为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右肱骨中段动脉瘤样骨囊肿合并病理性骨折、手术治疗报道如下.中国

  • DR、CT对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的诊断效果比照观察

    作者:任仲金;付雪峰;孙青龙;张寒冰

    目的 分析DR、CT对原发性良、恶性骨肿瘤的诊断效果比照.方法 纳入此研究50例骨肿瘤患者其入选时间为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所有患者均进行DR以及CT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予以比对.结果 经过检测分析后可知,DR诊断良性骨肿瘤正确率低于CT,数据间经对比产生统计学意艾;DR诊断恶性骨肿瘤正确率和CT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未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 DR、CT对原发性恶性骨肿瘤诊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良性骨肿瘤诊断CT的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DR.

    关键词: DR CT 骨肿瘤 诊断效果
  • 骨肿瘤患者65例临床诊治体会与分析

    作者:陈兆加;李叔强

    目的:研究骨肿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从现实病案角度出发,分析有效的应对骨肿瘤患者诊断与治疗问题的对策与结论。方法随机选择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2016年收治的65例骨肿瘤患者,搜集整理相关病案资料,分析研究65例患者骨肿瘤诊断与治疗的方法及相关问题,找出相关影响因素,得出有效结论。结果诊断方法有影像学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计算机体层摄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病理组织学诊断等,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诊断结果,按分期对患者进行化学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基因治疗等服务,诊断与治疗采用的方式方法有时会相互配合。结论有关于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较为丰富,随着临床实践病案资料的增多,骨肿瘤的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有望大幅度提高。

  • MMPs与骨肉瘤的侵袭与转移

    作者:李际刚;张力冰

    骨肉瘤(OS)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其恶性度高,易频繁发生远处转移(尤其是肺转移),其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肿瘤细胞外基质动态平衡的失调和基底膜屏障的突破.有证据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也已成为研究骨肉瘤侵袭和转移的新靶点.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恶性骨肿瘤

    作者:赵月环;李敏;张鑫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恶性骨肿瘤的临床实用性及其治疗后超声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重庆生产的Jc型超声聚焦治疗系统作为骨肿瘤的治疗设备,应用百盛公司生产的AU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作为实时监控仪器,日本生产的Aloka 5000sv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作为治疗后的检查工具.结果实时监控时,取治疗前后声像图对照,回声明显增强视为有效或治疗前后声像图灰阶测量,治疗后灰阶提高5以上视为有效.治疗后随访,HIFU治疗有效的指标为:①肿瘤内部回声持续增高数周至数月;②肿瘤内部出现坏死液化区或原有的液化区明显增大;③CDFI显示肿瘤内部血供消失或明显减少;④软组织水肿消失后,肿瘤体积缩小或不在增大.治疗无效或效果欠佳的超声表现指标为:①治疗2周后,超声检查肿瘤回声未见增强;②肿瘤体积继续增大:③CDFI显示肿瘤内部血供仍然丰富.结论实时监控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恶性骨肿瘤疗效可靠,治疗后肿瘤声像图具有特征性改变.

  • 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诊断

    作者:李文清

    目的着重提高X线对滑膜骨软骨瘤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临床经手术、病理确认的19例和发病部位及X线征象典型的6例进行复习归纳.结果发病年龄30~60岁者19例,占76%;发病部位位于膝关节者20例,占80%,多有数年关节疼痛甚至活动受限史,或可触及活动性包块、结节感,X线均表现为数目不一、大小不等的环状钙化和骨化结节.结论关节囊区域内多发的环状钙化和骨化结节,是诊断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典型X线征象.

  • 心理护理对骨肿瘤患者的影响

    作者:张宇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骨肉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骨肉瘤患者按入院治疗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疼痛状态进行对比评价.结果:中度疼痛患者和重度疼痛患者多在对照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肿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指数,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

  • X线和CT在骨肿瘤患者诊断中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张勇

    目的 探究X线以及CT在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并且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讨论.方法 随机选择2012年3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骨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通过X线与CT方式对其检查,研究后对影像学治疗分析,并且对病理结果对照,对比两种影像的检查方式与应用效果.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通过X先诊断患者正确率为87.74%,而通过CT检查诊断的正确率为92.45%,在诊断结果上 X 线的正确率比 CT方式检查的要低,但是,两者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对骨肿瘤良心与恶性辨别上比较难以鉴别,虽然在影像学检查结果中,X线与CT影像检查结果具备一定的特点,但是在诊断上还是很难针对的给出判断,因此必须要将临床表现以及病理检查与X线与CT检测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针对性的进行判断,以减少误诊、漏振的情况出现,从而提高诊断疾病的效率.

  • 肠道水化法对骨肿瘤化疗病人的影响

    作者:陈仙莲

    目的:探讨肠道水化法对骨肿瘤病人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骨肿瘤化疗的病人3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例行常规化疗,实验组16例行肠道水化法,比较2组肝肾功能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化疗后,肝肾功能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谷丙转氨酶(ALT)(34.3±5.1vs36.8±6.7u/l,t=0.350,P=0.76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r-GT)(62.8±5.7vs60.4±6.1u/l,t=0.370,P=0.413),血尿素氮(BUN)(26.1±3.4vs24.2±2.7,t=0.534,P=0.376),血肌酐(Scr)(163.8±9.7vs169.9±12.7,t=0.387,P=0.376)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骨肿瘤化疗病人实行肠道水化法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 骨钙素、骨粘连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病理诊断意义

    作者:熊焰;向理科;李圆圆

    目的:研究骨肉瘤组织中骨钙素(Osteocalcin,OC)、骨粘连蛋白(Osteonectin,ON)的表达及诊断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7例人骨肉瘤,10例骨母细胞瘤和43例非成骨性肿瘤中OC、ON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和基质中沉淀的情况,半定量测定.结果:骨肉瘤细胞中,OC阳性率87%、ON阳性率91%.肿瘤骨中,OC阳性率52%、ON阳性率63%.鉴别成骨细胞与非成骨骨肉瘤细胞,OC灵敏度89%、特异度100%,ON灵敏度93%、特异度44%.鉴别骨样组织与致密胶原,OC灵敏度58%、特异度100%,ON灵敏度68%、特异度100%.结论:鉴别成骨性肿瘤与非成骨性肿瘤细胞,OC是可靠的指标,ON不具有特异性.鉴别骨样基质与致密胶原,ON是良好的指标,OC灵敏度相对较低,可供参考.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骨肉瘤诊断率.

  • CT血管造影技术辅助下球囊临时阻断术在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丁红磊;丁红岩;何春来

    目的:探析骨肿瘤手术中运用CT血管造影(CTA)技术辅助下球囊临时阻断术的运用价值。方法:选择骨肿瘤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结果:CTA测量腹主动脉分叉与低位肾动脉下缘之间的距离、髂动脉外径以及腹主动脉外径分别为(10.723±1.209)、(1.022±0.189)、(1.498±0.235)cm;术中所有患者的腹主动脉血流均阻断,球囊充起后,2例患者血压升高,1例球囊拔出后,左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经对症治疗后缓解,平均手术时间为(176.4±45.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989.2±69.2)ml;术后随访6-40个月,其中10例为优、21例为良、4例为可、2例为差,优良率为83.78%。结论:临床上在骨肿瘤手术中运用CT血管造影技术辅助下球囊临时阻断术,可以使术中出血量减少,使术野保持清晰,使手术时间缩短,提高治疗效果。

  • 距骨原发肿瘤及瘤样病变的手术治疗

    作者:徐强;吴晓东;李家祥;满家政

    目的 观察并评估病灶刮除植骨术等手术方式治疗距骨原发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并经手术治疗的13例距骨原发性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随访时间等,经病灶刮除植骨术等手术方式治疗后,观察患者伤口有无感染,距骨肿瘤有无复发﹑转移等并发症,并根据Enneking骨骼肌肉肿瘤术后功能评分系统对患肢功能进行评分,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13例距骨占位患者中,骨软骨瘤1例,骨样骨瘤1例,骨巨细胞瘤1例,内生软骨瘤2例,Paget骨病1例,骨囊肿7例.其中,男7例,女6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为(45.6±14.5)岁.术后随访时间7~56个月,平均随访为(28.1±16.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异体骨排斥等并发症. 1例骨囊肿患者于术后9周因跌倒导致距骨骨折,出现距骨塌陷.经保守治疗,患者半年后获得骨性畸形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肿瘤局部复发﹑转移等症状.末次随访时,患者肢体Enneking功能评分为18~27分,平均分为(23.0±2.9)分.其中优4例,良7例,一般2例,差0例.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结论 病灶刮除植骨术等手术方式治疗距骨原发性肿瘤及瘤样病变,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较少,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骨肿瘤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张冰

    2003年11月至2004年4月,我科对2例骨肿瘤患者实施肿瘤扩大切除和人工关节重建术,围手术期间,我们对患者严密观察、精心护理,使治疗得以成功,患者康复出院.

  • 全植入式股动脉置管化疗治疗骨肿瘤一例护理

    作者:胡静;祝崇雪;施秀华;郑文娴

    下肢骨恶性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是截肢,但为了尽可能地保留患肢,临床上可采用股动脉置管化疗治疗骨肿瘤的方法,这是一种新的保肢治疗手段[1].现将我院对1例胫骨近端骨肉瘤患者采用股动脉置管化疗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程序和要求进行介绍和总结.

  • 针对性护理对化疗期骨肿瘤的影响

    作者:祁建梅

    目的:分析对于处在化疗期的骨肿瘤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所取得的效果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到2018年1月1日我院收治的骨肿瘤化疗患者72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36人,依次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实施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经过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SS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对于治疗工作整体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所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处在化疗期的骨肿瘤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整体依从性,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实施.

  • 针对性护理对化疗期骨肿瘤患者的影响

    作者:李欣

    目的:观察及分析对于化疗期的骨肿瘤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模式的效果和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各具备40例病患的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研究组的患者在化疗期实施针对性的护理举措,而参照组患者仅实施一般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成效.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治疗依从率、并发症率,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的优势均较显著,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模式应用于化疗期骨肿瘤患者中,可以获得到良好的成效.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刘雪娇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诊断骨肿瘤105例,都进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MRI检查.结果:105例对象,其中共检出病灶174例,其中恶性病灶125例、良性病灶49例.CT诊断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骨肉瘤、骨巨细胞瘤、骨纤维结构不良的符合率分别为91.07%、71.43%、82.76%.恶性病灶碎片型、多发病灶、C斑块/钙质高密度影、附件受累、异常软组织影、边缘不规则率高于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是诊断骨肿瘤的理想方法.

  • 针对性护理对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作者:付明芳

    骨肿瘤是一种治愈率较低的病症,一旦确诊患者很有可能在心情焦虑与担忧的情况下加速死亡速度.针对骨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紧张和不安情绪,如果能对其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是否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基于这样的疑问,本文将选取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本院的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一般化护理与针对性护理的对比研究之下,能观察到针对性护理对于骨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焦虑、抑郁情绪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 护理 骨肿瘤 患者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骨肿瘤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作者:丁雪梅;杨帼萍;李兰;柳伟霞;刘忠妍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到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化疗的骨肿瘤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包括50例患者,向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评分情况,以及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发生静脉炎、骨髓抑制、胃肠道不良反应、皮肤黏膜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来对护理的影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有了明显的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化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进行化疗的骨肿瘤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推广.

  •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作者:高帆;于彩虹;张瑜;夏名燃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情况.方法 分析2012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情绪应对方式不同进行分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0例)和采用针对性护理的针对性护理组(80例).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社会支持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及社会支持总分均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及社会支持总分均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性护理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改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护理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547 条记录 127/128 页 « 12...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