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逆转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谭元生;爱珍;曾勇;张稳;谭超;刘丹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高于20%,随着高血压病患病时间延长,约1/3的患者出现左室肥厚(LVH)[1]。高血压病LVH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改变:①心肌细胞肥大、肌丝排列紊乱和收缩力下降;②心脏成纤维细胞(CFs)过度增殖和胶原表达增多,两者共同构成了 LVH 的细胞病理学基础。LVH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猝死和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不管用何种治疗方式或是否降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都会随 LVH 的消退而降低[2];而逆转LVH的治疗能改善高血压患者预后,并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3]。因此,逆转高血压病LVH成为目前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热点。

  • 中医药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肖海娟;许建华;孙珏;陆海;范忠泽

    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90%以上的肿瘤患者死于不同程度的耐药[1].肿瘤细胞耐药可分为原药耐药(PDR)和多药耐药(MDR)两大类.其中,PDR指仅对诱导药物产生耐药性而对其他药物不产生交叉耐药性;而MDR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的同时,对其他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也产生耐药现象,是肿瘤化疗大的障碍之一.研究MDR的产生机制、寻找有效低毒的逆转剂及其逆转措施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笔者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有关MDR的研究综述如下.

  • 大鼠左心室肥厚模型的制备和评价

    作者:邢智钰;李娜娜;蔡新华;吕卫锋;郭晓洁;张凤真

    心脑血管病居我国死因第1位,高血压是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而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已公认为是发生各种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新研究结果表明,LVH增高2倍总病死率增加2.3倍致死与非致死性心血管病事件.值得注意的是,LVH有相当高的发生率,坐位舒张压在(13.33~15.33)kPa之间的高血压患者中约62%有LVH[2].因此研究左心室的肥厚及其逆转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左心室肥厚模型制备包括压力负荷型[3]、自发性高血压型[3]、药物干预[5]和肾性高血压型[6]等,前3者模型制备动物死亡率高、高血压形成时程长、费用高及形成左心室肥厚机制复杂,本实验采用肾性高血压型动物模型制备左心室肥厚模型,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左心室肥厚的机制.

  • 倍半萜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刘辉;岳欣湄;吴敏

    多药耐药(MDR)是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同时,对结构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其他多种抗肿瘤药物产生交叉耐药的现象.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已经成为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MDR由多种途径诱导,其形成机制相当复杂,主要有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等含量、活性增加,DNA拓扑异构酶(TOPO) I、Ⅱ含量、活性下降,DNA损伤修复能力增强,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膜能量依赖性内运系统障碍等.由于现今的化学和生物的耐药逆转剂对机体的毒性很大,许多学者的目光转向于天然药物中,从中药中提取其有效成分毒性小、疗效好,而倍半萜类化合物正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 肝纤维化形成中相关信号通道的研究进展

    作者:焦素月;赖泳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脏疾病发展成为肝硬化的中间阶段,同时也是必经之路。其特征是以胶原蛋白为主的细胞外基质( ECM)的大量沉积。在正常的肝脏组织中,ECM 的主要来源是肝星状细胞( HSC)。肝纤维化的形成,一方面是HSC的活化及向肌成纤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致使ECM的大量合成;另一方面是ECM的降解减少。研究表明[1],肝纤维化在一定条件下可被逆转。引起人们对肝纤维化发生级逆转机制的探讨,多条信号通路参与HSC的激活。本文将对纤维化相关信号通道加以阐述。

  • 沉默HIF-1α基因逆转结肠癌MDR的研究

    作者:杨光磊;胡岩芳;张丛;许书清;彭林涛;葛国庆;胡延伟;王钊;张仕东

    目的 探讨沉默HIF-1α基因对结肠癌多药耐药(MDR)逆转的影响.方法 建立MDR1、HIF-1α的慢病毒和亲本HT-29细胞多细胞球的体系,低氧引导形成耐药的模型,分为Neg-miR感染组(A组)、亲本HT-29 MCS未处理(常氧)组(B组)、MDR1 miR感染组(C组)、亲本HT-29 MCS未处理(低氧)组(D组)、HIF-1α miR感染组(E组),检测耐药扭转情况和肿瘤细胞死亡情况.结果 MDR1与HIF-1α的两套miR的重组慢病毒的干扰体系可以跟随细胞进行传代,能够显著对靶基因蛋白表达产生抑制作用;各组细胞周期比较,D组、E组和C组、B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E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敏感性和细胞凋亡率比较,D组(VCR、ADR、5-Fu)、C组(5-Fu)、E组(5-Fu)与B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VCR、ADR、5-Fu)、C组(ADR、VCR)与D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5-Fu)与E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沉默HIF-1α能够显著逆转HT-29MCS细胞对5-Fu、VCR和ADR的耐药性.

  • 多药耐药基因与难治性癫痫

    作者:彭佑群;赵禾

    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drugsAEDs)的耐受性是临床上癫痫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脑内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resistancegeneMDR)的过高表达导致脑实质内药物浓度的下降是药物耐受性产生的可能机制.多药耐药是指由一种药物诱发而同时对其它多种结构的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AEDs产生的耐药.关于癫痫多药耐药性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癫痫抗药性产生的可能机制,并探讨抗药性的逆转机制,从而为寻找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 胃癌多药耐药及逆转机制的研究现状

    作者:陈杰

    胃癌在我国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居各类肿瘤前列,化学药物治疗在胃癌的综合性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肿瘤的多药耐药(MDR)影响化疗的效果.故研究胃癌MDR的产生机制对提高胃癌的化疗效果、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胃癌的MDR机制及耐药逆转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 MDR的机制1.1膜转运蛋白异常1.1.1 P-糖蛋白(P-gp)P-gp是MDR1基因过度表达的产物,由128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跨膜蛋白,通过激活ATP泵,阻碍药物向胞内被动扩散,并可将胞内细胞毒药物向膜外主动转运,从而产生MDR的作用.惠延平等[1]检测到术前非化疗胃癌中MDR1基因表达率为39.1%.方刚等[2]用RT - PCR检测30例胃腺癌MDR1基因的表达,发现术前化疗的胃腺癌中,该基因表达阳性率为91%,明显高于术前非化疗组的阳性率47%(P<0.01).P-gp表达强度还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MN分期呈正相关,与生存期呈负相关,Gurel[3]及Chen[4]也证明P-gp表达程度越高则预后越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