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苏拉明辅助用于兔小梁切除术中抗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要博;卫玉彩;任彦新

    目的 探讨苏拉明辅助用于兔小梁切除术中的抗增殖效果.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新西兰白兔32只.方法 32只兔双眼均行标准小梁切除术,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标准对照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后3组术中巩膜瓣下分别应用0.3 mg/ml丝裂霉素C、220 mg/ml及250 mg/ml苏拉明海绵片2 min.术后第3、7、15、30d观察眼压及滤过泡形态并行HE染色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主要指标眼压、滤过泡形态、组织病理染色.结果 术后30天空白组和实验Ⅰ组功能滤过泡比率均较标准组低,实验Ⅱ组高于其它三组.PCNA染色阳性细胞核计数(四组分别为18.79±1.91,11.75±1.96,11.08±1.80,5.12±1.15)实验Ⅰ组和标准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较空白组少,实验Ⅱ组少(P<0.05).结论 苏拉明辅助用于兔小梁切除术可维持功能性滤过泡,250 mg/ml苏拉明抗增殖能力不低于0.3 mg/ml丝裂霉素C,而副作用小.(眼科,2009,18:51-54)

  • 术中应用苏拉明与紫杉醇对兔小梁切除术后短期抗增生作用的对比研究

    作者:要博;辛志坤

    目的 探讨术中应用紫杉醇与苏拉明对兔小梁切除术后抗增生作用的差异.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新西兰白兔24只.方法 24只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16眼),双眼均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中分别于巩膜瓣下应用0.3 mg/ml丝裂霉素C(对照组)、0.4 mg/ml紫杉醇(紫杉醇组)、0.4 mg/ml苏拉明(苏拉明组)海绵片2分钟,并于术后第3、7、15、30天观察眼压及滤过泡形态并行滤过泡处结膜及周围角巩膜缘组织HE染色和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主要指标 眼压、滤过泡形态、组织病理染色.结果 术后15、30天,紫杉醇组功能性滤过泡比率较对照组高,苏拉明组功能性滤过泡比率较对照组和紫杉醇组均高(P均<0.05);术后第7、15、30天,紫杉醇组和苏拉明组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P均< 0.05),苏拉明组的眼压低于紫杉醇组(P均< 0.05);术后7、15、30天,PCNA染色阳性细胞计数紫杉醇组和苏拉明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 0.05),苏拉明组低于紫杉醇组(P均<0.05).结论 紫杉醇与苏拉明辅助用于兔小梁切除术时,有助于维持功能性滤过泡.0.4 mg/ml紫杉醇与苏拉明的抗增生能力优于0.3 mg/ml丝裂霉素C,且副作用小.苏拉明的抗增生能力优于紫杉醇.

  • 可拆褥式缝线小梁切除术的远期疗效观察--寿命表法分析

    作者:黄胜

    目的:应用寿命表法评价可拆褥式缝线小梁切除术后远期疗效.方法:对63例(82只眼)青光眼患者在表面麻醉下行巩膜瓣可拆褥式缝线小梁切除术,术后3~14天拆除巩膜瓣缝线,用寿命表法分析术后远期疗效.结果:得出各年成功率及成功率曲线,术后5年成功率分别是:40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为(67.91±5.3)%,42只闭角型青光眼为(68.34±6.1)%,眼压失控主要发生在手术1年以内.结论:寿命表法客观准确地反映了整个随诊期不同时点的真实情况,对长期追踪的病例进行研究,是一种较为科学的统计方法,值得推广.

  • 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地形图的影响

    作者:赵炳坤;张伟岗;王达良;赵兴元;楼六一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及程度.方法:对30例(40只眼)原发性青光眼手术前后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并对比分析,根据术前散光状态分为循规性散光组和逆规性散光组.结果:手术后1~2周角膜地形图变化与手术前相比循规性散光组散光增加,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逆规性散光组术后散光较术前减少,差异有显著性.角膜不规则参数(cornea irregular measurement,CIM)及形状参数(shapefoctor,SF)也有小波动.手术后3个月角膜地形图变化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可产生一定程度的手术源性循规性散光,3个月后角膜屈光状态基本回复到术前状态,术后早期散光的产生与眼压的变化、手术切口及缝线有关.

  • 可拆缝线的小梁切除术

    作者:张叶青;蒋幼芹;李惠民;杨检明;谢梅芬;周琼;印卓

    目的:观察可拆缝线的小梁切除术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将59例60只青光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组30只眼的小梁切除术中,于巩膜瓣两侧边中点处各加缝一针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术后3~5天予以拆除.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滤过泡及并发症,与常规小梁切除术作对照,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术后第一天,前房全部形成,眼压均值为(2.07±0.43)kPa(1kPa=7.5mmHg),40%患眼视力保持不变或增进,炎症反应轻,并发症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眼压均值为(1.99±0.51)kPa,90%患眼视力保持不变或增进,并形成功能性滤过泡.结论:可拆缝线的小梁切除术可以促进前房形成、视力恢复,减少炎症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有利于眼压控制和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

  •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巩膜瓣松解缝线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秀文;张金昭;张俊英;杨亚君;任晓冬;田春玲;尹建华;刘伟

    目的:研究和评价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松解缝线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各类青光眼分成治疗和对照两组,各50例,两组在性别、平均年龄、青光眼分类和术前平均眼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将两组术后前房形成情况及深度的变化、术前及后随访的眼压、术后滤过泡情况及手术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天无浅前房发生,第3、4天出现浅/无、Ⅱa、Ⅱb各1例.对照组术后第1天发生浅Ⅰ级9例,术后3~7天发生浅Ⅱ级7例、浅Ⅲ级5例.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05).治疗组术前眼压平均为4.82±1.53kPa,后随访眼压平均为1.94±0.23kPa.眼压在2.74kPa以下者43只眼,占86%.对照组术前眼压平均为4.57±1.64kPa,后随访眼压平均为2.31±0.44kPa.眼压在2.74kPa以下者36只眼,占72%.治疗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占90%,对照组占66%,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术后无晶体混浊加重发生,对照组发生7例(14%).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松解缝线手术,不仅能主动调整滤过功能,很好的控制眼压,而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抗青光眼的手术疗效.

  • 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的联合手术治疗

    作者:吴伯乐

    目的:探讨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作脱位晶状体摘除、小梁切除、前中部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四联手术的疗效和方法.方法:对15例15只眼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的患者作脱位晶状体摘除、小梁切除、前中部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四联手术.结果:15例15只眼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术中及术后无严重的并发症,视力恢复良好,眼压恢复正常.结论:外伤性晶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的患者作脱位晶状体摘除、小梁切除、前中部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四联手术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手术.

  • 可调节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翟永辉;孜米娜;张晓泉;杨秋芝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48例青光眼患者(68只眼)分为两组,A组(36只眼)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B组(32只眼)常规小梁切除术,观察两组术后眼压情况.结果:术后半年眼压<2.8 kPa中,A组为94.5%,B组为75.0%,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调节缝线能有效改善房水滤过,控制术后高眼压.

  • 超声乳化联合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蒋慧中;施玉英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和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12月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34例40只眼.其中15例17只眼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19例23只眼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虹膜周边切除术组术后眼压(15.78±4.52)mmHg,小梁切除术组术后眼压(17.71±3.1)mmHg,均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术后1周,1、3个月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虹膜周边切除术组术后视力≥0.5者13只眼(占76.47%),小梁切除术组14只眼(占60.87%).术后各种并发症、虹膜周边切除术组为4只眼(23.5%),小梁切除术组15只眼(65.22%).结论:超声乳化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或小梁切除术均可以明显降低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提高视力.但虹膜周边切除术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

  • 青光眼滤过术后恶性青光眼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

    作者:胡庆军;张舒心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恶性青光眼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12只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恶性青光眼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只眼经1~3次脉络膜上腔放液联合抽玻璃体水囊联合前房注气术后,3只眼眼压恢复正常,1只眼前房不恢复,改行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余8只眼均一次行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压控制正常,前房形成.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恶性青光眼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为难治并发症.脉络膜上腔放液联合抽玻璃体水囊治疗有效,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

  •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术

    作者:常新琦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54例(58只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手术并发症等.随访3~18个月,平均11.7个月.结果:出院时54只眼(93.1%)视力不同程度提高,4只眼(6.9%)由于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术后视力差.58只眼眼压全部在5~21mmHg之间,其中3只眼需局部滴用降眼压药物.随访45只眼(77.6%),形成功能型滤过泡.术后早期并发症有角膜水肿、色素膜炎症反应、前房少量出血等.后期主要有人工晶状体位置偏移、眼压升高等.结论:该术式是目前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经济有效、较为理想实用的术式.

  • 发育性青光眼合并先天性小瞳孔一家系

    作者:王红星;孙丽;乔春艳;杨文利

    先证者男性,49岁.因双眼"闭角型青光眼"来院治疗,曾行双眼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后,右眼眼压控制不理想,后行小梁切除术.因其双眼瞳孔小,不能散大,建议其亲属来院检查.其父辈直系亲属已过世.2007年2月6日携其子女来诊.

  •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叶天才

    现代小梁切除术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精心制作并培育一个能长期达到目标眼压的理想滤过泡,以及怎样使并发症减到少.本文介绍了手术的策略,每个手术环节的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如何严密监控和细致护理,准确判断滤过泡的功能.对非穿透深层巩膜切除术提倡术中前房穿刺,强调了术后早期小梁-后弹力膜窗激光微穿刺的意义.

  • 小梁切除术后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恶性青光眼

    作者:弭岚;孙丽;张舒心

    恶性青光眼与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均为青光眼滤过术后的并发症,两者同时存在极易漏诊,本文报告16例小梁切除术后合并睫状体脉络膜脱离的恶性青光眼.

  • 隧道式小切口三联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作者:鲁占军;金秀琴

    我们采用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以下简称隧道式小切口三联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患者,获得了满意效果,达到了有效控制眼压及迅速恢复有用视力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 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亚娜;骆艳丽

    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3年3月采用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42例(156只眼)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现报告如下.

  • 小梁切除术可以回归其内引流本质吗?

    作者:梁远波;程欢欢

    1968年Cairns设计小梁切除术的初理念是希望房水经小梁切除断端流入Schlemm管而达到内引流降低眼压,但随后的研究发现该手术大部分成功的患者都存在明显的滤过泡,目前普遍认为其属于外引流滤过性手术.历经50年的发展及改良,联合抗代谢药物使用和可拆除缝线技术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已较为完美,一直是青光眼手术治疗的主流术式,但术后远期滤过泡瘢痕化仍是小梁切除术远期疗效的大挑战.为减少此术式其它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一些学者聚焦于“非穿透性”抗青光眼手术,但疗效并不理想.近年来诸多微创青光眼手术(minimally invasive glaucoma surgery,MIGS)逐渐兴起,虽然术后并发症较少,但降眼压幅度有限,且适应证窄.将黏小管成形术整合进小梁切除术中,可望让小梁切除术回归内引流本质,从而回避瘢痕化这一个难以战胜的自然愈合反应.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联合治疗

    作者:李冬育;李克宁;陈芳;董明霞;王杰;贺忠江

    本文总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多波长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小梁切除术、810nm激光睫状体光凝联合视网膜冷冻术、单纯810nm激光睫状体光凝术的治疗效果.

  • 介绍一种简易经结膜巩膜瓣可拆线缝合法

    作者:陈虹;张舒心

    小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一种经典手术方法,其降眼压的机制是使房水经板层巩膜瓣下向外引流至结膜下间隙形成滤过泡,属于一种外滤过手术方式.板层巩膜瓣的作用主要是减少全层巩膜切除术所产生的术后浅前房、低眼压、眼内炎、薄壁性滤过泡或滤过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巩膜瓣缝合的松紧是影响术后眼压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效果

    作者:赵庆一;吴宁玲;陆寒;张宇

    目的 探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44例(47眼),行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全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情况等,随访1~36个月.结果 47眼术后眼压均可控制在正常范围,长期随访眼压未升高,术后矫正视力:数指2眼(4.26%),0.1~0.6 33眼(70.21%),0.8~1.2 12眼(25.53%),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虹膜反应、角膜水肿及瞳孔散大.结论 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

2402 条记录 8/121 页 « 12...567891011...1201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