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卢海;张风

    目的分析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设计回顾性临床病例系列.研究对象123只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PDR患眼.方法对123只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的PDR患眼实施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治疗,同时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IOL),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指标术后视力改善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23眼均实施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并同时一期植入IOL于囊袋内.随访时间3~21月(平均10个月).99眼(81%)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改善.其中93眼(76%)术后视力提高2行或以上.术后无明显角膜水肿和角膜内皮失代偿发生.1例Ⅰ型糖尿病患者术后6个月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眼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后复位;4眼因玻璃体腔出血再次手术.术后视力无明显改善或视力提高不足2行的病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的糖尿病黄斑病变.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是提高合并白内障的PDR患者视力的有效手段.糖尿病黄斑病变是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 超声乳化联合抗青光眼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蒋慧中;施玉英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和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12月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34例40只眼.其中15例17只眼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19例23只眼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虹膜周边切除术组术后眼压(15.78±4.52)mmHg,小梁切除术组术后眼压(17.71±3.1)mmHg,均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术后1周,1、3个月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虹膜周边切除术组术后视力≥0.5者13只眼(占76.47%),小梁切除术组14只眼(占60.87%).术后各种并发症、虹膜周边切除术组为4只眼(23.5%),小梁切除术组15只眼(65.22%).结论:超声乳化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或小梁切除术均可以明显降低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提高视力.但虹膜周边切除术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

  • 五种公式在短眼轴白内障手术前的应用比较

    作者:方薇;张健;刘大川;杨惠青;蒋慧中

    目的 比较5种公式(SRK/T公式、SRKⅡ公式、Holladay1公式、Haigis公式和Hoffer Q公式)在短眼轴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前,进行人工晶状体屈光度预测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短眼轴(眼轴长度<22.0 mm)年龄相关性白内障63例(63眼),使用IOL Master进行术前眼生物测量.由同一术者完成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无并发症发生.手术后3个月使用电脑验光联合显然验光,以确定术后实际屈光度.分别计算5种公式的屈光度预测值与术后实际屈光度的差值,比较各公式差值之间差别.结果 Haigis公式与SRK/T、Holladay 1及Hoffer Q公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公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种公式预测误差绝对值<0.5 D、0.5~<1.0 D及1.0~2.0 D的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RK/T、SRKⅡ、Holladay 1和Hoffer Q公式在短眼轴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屈光度预测中可获得较准确预测结果.

  • 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爽;赵梅生

    目的 观察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AcrySof ReSTOR +4 D和AcrySof IQReSTOR+3D的临床效果.方法 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研究对象老年性白内障54例(60眼);进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和IOL植入术.在患者自愿原则下,随机分为AcrySof ReSTOR+4 D组,植入28例(30眼);AcrySof IQReSTOR+3 D植入组26例(30眼).术后6个月比较近、中和远距离视力、对比敏感度、焦点深度和离焦曲线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显示+3D组与+4D组在裸眼明光及暗光条件下远、近距离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明光中距离视力(logMAR)+3 D组为0.07±0.82,+4D组为0.18±0.11,+3D组明显优于+4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8;P=0.02).研究显示+3D组与+4D组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组焦点深度为(5.13±0.82)D,+4 D组焦点深度为(4.75 ±0.7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P=0.07).离焦曲线图表明,在附加度数-1.5~-0.5D之间,+3D组视力明显优于+4D组.结论 非球面多焦点AcrySof IQReSTOR+3D人工晶状体不仅保留了很好的远、近视力,还提供较好的中距离视力,提高了患者阅读的舒适度,降低光晕和眩光的发生.因此,非球面AcrySof ReSTOR+3 D人工晶状体是目前较好的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 表麻下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效果观察

    作者:常英霞;宋耕;丁颖;刘继敏

    目的 探讨在爱尔凯因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45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在0.5%爱尔凯因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均能很好配合,无一例更换麻醉方法.术后随访3~24月,患眼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 眼压全部降至正常范围,由术前平均(31.8±4.3) mmHg降至术后(13.1±5.2) mmHg, 功能性滤过泡者42眼,占(93.3%), 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爱尔凯因表麻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 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

    作者:李景波;丁琪

    目的 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30例(30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19例(27眼).均进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6~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明显降低,达到正常范围(P<0.05),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P<0.05),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急性组.结论 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伴发白内障的急性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同样有效.

  • 林西医院白内障手术202眼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陈惠艳;郭振玲

    目的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术及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作者所在的林西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156例(202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术组78例(105眼);B组,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组78例(97眼).比较两组术后1、7、30 d时的视力、角膜散光度、术中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裸眼视力在术后1d呈现出明显的差异,A组视力改善明显优于B组(x2 =4.150,P=0.042),而术后7d和30 d的裸眼视力改善情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ld的角膜散光度明显高于B组(t=2.345,P=0.02),而术后7d和30 d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6,0.214,P=0.510,0.816).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疗效好,操作简单,术者学习曲线短,费用低,宜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 晶状体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作者:常英霞;刘继敏;丁颖;宋耕;赵燕

    目的 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临床观察对象为闭角型青光眼29例(37眼).均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浑浊.行巩膜隧道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1-21个月(平均13.9月).结果 术后平均眼压(11.25±2.50)mmHg,比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19.50±10.26)mmH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47±0.32)mm增加到术后(2.35±0.34)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一定程度上可得到有效的治疗.

  • 小瞳孔白内障手术中内置式虹膜扩张器的应用

    作者:丁慧娟;赵军民

    目的 评价OASIS型内置式虹膜扩张器在小瞳孔白内障手术中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小瞳孔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64例(64眼),包括两个组:OASIS组,32例(32眼),术中以OASIS型内置式虹膜扩张器扩大瞳孔;传统手术组,32例(32眼),术中未借助扩瞳器械进行扩瞳.两组的手术时间、有效超乳时间、术后前房反应及佳矫正视力进行比较,并问卷调查手术难易度及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 Ⅲ、Ⅳ级核者手术时间OASIS组少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1);Ⅱ、Ⅲ、Ⅳ级核者有效超乳时间OASIS组均少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0,0.000);OASIS组较传统组术后角膜水肿少、角膜内皮损伤少、房水闪光轻、视力恢复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OASIS组较传统组手术难度低、患者术后满意度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ASIS型内置式虹膜扩张器在小瞳孔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术中应用安全有效.

  • 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的特点及手术治疗

    作者:孟祥达;颜华

    目的 分析玻璃体切除术后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的特点、形成的原因及超声乳化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接受晶状体超声乳化术47例(51眼).其中男28例(28眼),女19例(23眼).年龄22~ 75岁,平均(55.45±11.37)岁.硅油填充眼原发病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1例(11眼),高度近视黄斑孔3例(3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7例(31眼),视网膜静脉阻塞4例(4眼),眼球穿孔外伤2例(2眼).白内障术前视力为光感~0.25.术前眼压13.0 ~41.0 mmHg,平均(16.87±5.29) mmHg(1 mmHg=0.133 kPa).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845~ 3448/rnm2,平均(2632.8±402.9)/ mm2.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71±1.12)个月.结果 硅油填充眼白内障以核浑浊为主,晶状体后皮质很少并与后囊紧密粘连.术后视力为光感~0.6,其中术后视力提高47眼(9 2.16%),不变3眼,下降1眼.术后眼压11.0~24.0 mmHg,平均(14.82±2.56) mmHg,较术前降低(P =0.005).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608~2850/mm2,平均为(1926.89±449.91)/mm2,较术前降低(P =0.000).术中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术中后囊破裂1眼,术后一过性高眼压5眼,所有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前房不同程度炎性反应29眼,前房红细胞漂浮1眼,瞳孔区纤维素性渗出1眼.结论 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以晶状体核浑浊为主,后囊下有少量透明皮质,这些皮质与后囊紧密粘连.手术中可加大负压并降低超声能量,注意保护晶状体后囊.该手术安全有效.

  • 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

    作者:杨洪波;杨向红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47例(58眼)。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前房深度的变化。随访6月以上。结果58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前视力:≤0.05者25眼(43.10%),0.06~0.08者21眼(36.21%),0.1~0.2者12眼(20.69%)。术后视力为:0.1~0.2者2眼(3.45%),0.3~0.8者19眼(32.76%),≥1.0者37眼(63.79%)。术后眼压在10.52~18.13 mmHg之间。术后前房深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疗效良好,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前房维持器在硅油填充眼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黄红波;陈光胜

    目的 评价前房维持器在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19眼)硅油填充眼并发白内障术中应用前房维持器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人术.结果 术后视力提高者17眼,无明显改善有2眼;19眼术中前房均稳定,无后囊破裂,极少硅油进入前房,手术效果良好,手术成功率高.结论 前房维持器术中能更好地保持前房稳定及眼压稳定,减少手术并发症.

  •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作者:丁颖;宋耕;巨朝娟;常英霞;刘继敏

    目的 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10月~2005年11月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57例(61眼),晶状体有不同程度的浑浊,行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后房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6月~2年.观察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的变化.结果 58眼眼压控制正常;3眼需滴降眼压药物.佳矫正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方法相对简单,治疗效果良好.

  • 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优越性

    作者:吕宏伟;曾忠玲

    目的 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和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2例(48眼)的手术过程,观察手术效果,对术前与术后佳矫正视力、瞳孔、眼压、前房角、前房深度、视野、眩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2眼(4.17%)视力低于术前,4眼(8.33%)视力无提高,其余42眼(87.50%)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一行以上.42眼(87.50%)术后眼压为(15±6)mmHg(1 mm-Hg =0.133 kPa).术后前房平均加深1.6 mm,术前关闭的前房角也有不同程度的开放,术后视觉舒适度均较术前改善,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或后遗症.结论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在治疗原发性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方面降压效果显著、增视、安全、并发症少.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的手术探讨

    作者:黄豫鄂;汪正强;杨常华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64例(64眼),随机分为临床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加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视力及眼压两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试验组视力≥0.5者占75.00%,眼压为(14.16±1.42) mmHg,对照组视力≥0.5者占46.88%,眼压为(14.27±1.65) mmHg(1 mmHg=0.133 kPa),试验组视力和眼压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1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采取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视力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创伤小,安全性高.

  • 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及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孔伴白内障

    作者:尹娟娟;袁军;王瑞峰;高雪霞;唐文建;赵宏

    目的 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25 G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及玻璃体腔注气治疗特发性黄斑孔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特发性黄斑孔伴白内障30例(30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25 G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及玻璃体腔注气,术后行裂隙灯显微镜、前置镜、OCT等检查,并观察视力和眼压.结果 术后随访3 ~1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视力明显提高(t=4.38,P=0.0001);28眼黄斑孔闭合(闭合率93.3%),2眼(6.7%)较大裂孔未完全闭合,术后继续随访中.结论 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除及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孔伴白内障能明显提高视力,具有微创、高效、裂孔闭合率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 两种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稳定泪膜及缓解干眼的效果

    作者:王飞;黄洲基

    目的 比较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以下简称生长因子)滴眼液与羟糖甘滴眼液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保持泪膜稳定性及缓解干眼症状的效果.方法 100例(131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生长因子组50例(64眼)与羟糖甘组50例(67眼).所有患者均接受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生长因子组在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因子滴眼液滴眼,羟糖甘组在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羟糖甘滴眼液滴眼.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生长因子组术后3个月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为(14.47±4.69) mm,泪膜破裂时间为(13.96 ±2.84)s,均显著高于羟糖甘组的(12.03 ±4.76) mm和(12.35±3.27)s(P =0.004,0.003).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和干眼症状评分生长因子组分别为(0.49 ±0.32)分和(2.25±1.39)分,均显著低于羟糖甘组的(0.70 ±0.57)分和(3.69±1.74)分(P=0.011,0.000).结论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生长因子滴眼液与羟糖甘滴眼液均可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改善泪膜稳定性,缓解眼干、眼涩等干眼症状,促进角膜上皮细胞修复与再生,而生长因子滴眼液具有更佳效果.

  • 剥脱综合征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赵清来;吴伟琳;陈爽

    目的 观察分析剥脱综合征发病原因,探讨其合并白内障、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效果、并发症及注意事项.方法 临床病例16例(18眼).全部合并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同时合并青光眼7例(7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三联术.结果 剥脱综合征早期多无自觉症状,合并白内障、青光眼后,晶状体悬韧带松脆易断,手术时容易发生悬韧带断裂,玻璃体脱出等并发症.16眼手术顺利,占88.89%,2例出现并发症,占11.11%.结论 剥脱综合征合并白内障、青光眼应及早手术.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小梁切除术是较安全且效果良好.但对并发症的发生要格外注意和妥善处理.

  • 患者年龄与人工晶状体屈光度预测误差的关系

    作者:李俊逸;许韫;范彦岩;闫春慧;李斌

    目的 探讨白内障患者年龄与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预测误差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队列研究.对拟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并植入单片式丙烯酸IOL的连续病例525例(525眼)的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年龄进行分组,其中≤59岁组75例(75眼),60~69岁组、70~79岁组和80~89岁组各150例(150眼).利用优化的SRK/T公式测算所需IOL的屈光度.于术后3个月用自动验光仪进行客观验光.比较各年龄组间平均预测误差和绝对预测误差.结果 各年龄组间,SRK/T公式预测的平均术前屈光度的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8).≤59岁年龄组,平均预测误差是-0.24 D.60~69岁年龄组为-0.17 D,70~79岁年龄组为-0.11 D,80~89岁年龄组为-0.11 D.各组间平均绝对预测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9).平均预测误差与年龄呈正相关(P=0.00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在预测误差方面,眼轴长度、平均角膜曲率以及前房深度与年龄差异的预测因子无关.结论 年龄每增加10岁,预测误差减少约0.06 D的近视.提示在选择人工晶体屈光度时,应该考虑到患者的年龄.

  • 半脱位晶状体张力环植入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薇华;张兴儒

    目的 评价半脱位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CTR)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1例(11眼)半脱位晶状体行白内障手术,术中连续环形撕囊后植入囊袋张力环,随后行白内障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囊袋内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中所有手术都未出现张力环脱落及由于张力环张力过大而导致的晶状体囊袋撕裂现象.所有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基本位于正位.术后1周、1月、3月随访视力,观察人工晶状体位置,测量眼压,检测角膜内皮密度指标与常规超乳手术无明显差别.结论 囊袋张力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工具,它通过囊袋内植入,保持囊袋的位置和完整性,便于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植入,防止术中由于晶状体核的坠落所产生的并发症及术后人工晶状体的偏位,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有利于术后视力恢复.

95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