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运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探讨针灸作用原理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栋;李顺月;王淑友;马惠敏

    目的: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观察针灸作用的显示,评价这一新型医学影像技术在针灸经络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对10名健康人体针刺和电针前后体表出现的血流变化予以大范围地显像,分析体表血流分布与针刺作用的关系.结果:(1)针刺内关穴后,手掌部血流的增加以大小鱼际和手指的部位为主.(2)电针外关和曲池穴后,指尖和手指血流增加显著.(3)不针刺对照组在30分钟内前臂、手掌和手背血流的自然波动较小.结论:针刺和电针都可以引起体表微循环的增加,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可以对该过程予以显像.

  • 声诺维超声造影与激光多普勒评价兔VX2肝癌血流灌注的实验对照研究

    作者:王兴华;于晓玲;董宝玮;李杰

    目的用激光多普勒对照研究声诺维超声造影评价兔VX2肝癌血流灌注的可靠性.方法团注法声诺维超声造影及激光多普勒分别扫查8只兔VX2肝癌表面及左肝正常肝组织,绘制时间-强度曲线获取峰值强度(PI),激光多普勒计算局部平均血流灌注量,2种方法统计学分析其相关性.结果VX2肝癌表面及其旁肝组织的峰值强度分别为(3.69±1.02)、(2.55±1.13);VX2肝癌表面及正常肝组织的平均血流灌注量分别是(2.93±0.68)、(0.96±0.34),经统计学分析2种方法相关性良好(r=0.97,P<0.01;r=0.94,P<0.01).结论声诺维超声造影评价肝癌和正常肝脏组织血流灌注可靠,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 激光多普勒血流图像仪检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亮;李小鹰;赵秀梅;刘秀华

    目的探讨激光多普勒血流图像仪检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8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于治疗前及前列腺素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后,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图像仪检测患肢足背皮肤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有效率达85%,与之对应,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量值较治疗前也有明显增加(P<0.01).同时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量与踝肱指数存在直线正相关(P<0.01).结论激光多普勒血流图像仪测定局部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对于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判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缺血预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脊髓血流量的影响

    作者:蒙革;朱朗标;余翼飞;刘育英;郑世荣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IP)对缺血再灌注早期兔脊髓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往置入腹主动脉的Swan-Ganz导管气囊内注气建立兔脊髓缺血模型.将实验兔分为缺血组、预处理组和假手术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量图像仪测量缺血期及再灌注4 h内的腰髓血流量.结果在缺血30min时,缺血组兔腰髓血流量(23.0%)和预处理组兔腰髓血流量(36.4%)与各自基础值(100%)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1).再灌注刚开始时,缺血组和预处理组兔腰髓血流量迅速回升,并超过基础值.再灌注50 min后,缺血组与预处理组兔相比,腰髓血流量(85.9%,114.3%)开始明显下降(P<0.05).再灌注90min以后下降更为显著(P<0.01).预处理组兔腰髓血流量在再灌注4 h内均高于基础值;假手术组兔腰髓血流量一直在基础值波动.结论缺血预处理可通过提高缺血再灌注早期的脊髓血流量而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 股骨头不同部位血流测定的实验研究

    作者:程立明;李子荣;王冉东;闵红巍;刘朝辉;王佰亮;石少辉;吴江群;赵凤朝;刘丙立

    目的 应用激光多普勒技术了解实验动物股骨头软骨下骨板区与股骨头中央区血流状况的差别.方法 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及特制骨组织血流检测探头,校正血流检测仪.于犬双侧髋部侧后方各取一长约5 cm切口,显露股骨头.检测并记录股骨头中心及软骨下骨板区域骨组织血循环状况.将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于股骨头中心和股骨头软骨下骨板区所获得的两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学处理.结果 在股骨头中心区和软骨下骨板区血流灌注量(FLUX)、运动的血细胞浓度(CMBC)都有所不同.在软骨下骨板区,FLUX和CMBC值均较股骨头中心区为低.结论 相应于骨组织结构的非均质性,其血循环分布也是非均质性的.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是简便而可重复使用的直接检测骨血流的方法.

  • 常规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3支病变旁路移植血管通畅性对比分析

    作者:胡盛寿;王小启;宋云虎;吕锋

    目的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治疗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术中旁路早期通畅性.方法 60例3支血管病变的病人分为OPCAB组和CCABG组,每组各30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组胸骨正中切口,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完成手术;CCABG组建立常规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完成手术.术中应用即时血流测量技术对旁路血管进行流量测量.对比分析两组术前、术后的各项指标及各血管旁路流量、搏动指数和血流波形.结果两组病人术前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PCAB组与CCABG组移植旁路血管分别为(3.6±0.6)支与(4.3±0.9)支(P<0.01);两组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旁路血流量、搏动指数差异无显著性.CCABG组回旋支序贯旁路和远端吻合口多,血流量较OPCAB组高.两组弥漫病变血管旁路血流量小.结论 OPCAB与CCABG治疗3支病变,两组血管旁路早期通畅性差异无显著性.

  • 脑血流监测对大鼠脑缺血模型制备的评价作用

    作者:王龙;金保哲;张新中

    目的 探讨脑血流监测对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评价作用.方法 分别将线栓插入30只SPF级Wistar Han大鼠颈内动脉颅内段(16.0±0.5)、(18.0±0.5) 和 (20.0±0.5) mm,制备3种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各10只),然后将所有实验大鼠依据颅底有无血凝块及2,3,5氯化三苯基四氮(TTC)染色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有无梗死灶分为不全阻塞组、完全阻塞组及过深阻塞组,对阻塞颈内动脉颅内段前后及拔出线栓再灌注后每只大鼠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皮质的血流量以激光多普勒法进行监测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皮质的血流量以相对流量单位PU值表示;阻塞后及再灌注后的脑皮质血流量变化以与阻塞前脑皮质血流量的百分比表示.结果 模型制作过程中,1只大鼠死亡;不全阻塞组9只,完全阻塞组15只,过深阻塞组5只.不全阻塞组8只大鼠线栓插入深度在 (16.0±0.5) mm,不能完全阻止大脑前动脉向大脑中动脉的血流,缺血6 h后大鼠Longa评分0~1分;颅底动脉环周围无血凝块,经TTC染色后无梗死灶.完全阻塞组9只大鼠线栓插入深度在(18.0±0.5) mm,大脑前动脉的血流被完全阻断,缺血6 h后大鼠Longa评分2~3分;颅底动脉环周围无血凝块而TTC染色提示存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梗死灶.过深阻塞组5只大鼠线栓插入深度在(20.0±0.5) mm,可完全阻断大脑前动脉血流,缺血6 h后大鼠Longa评分3~4分;解剖可见颅底血凝块,TTC染色后可见中动脉供血区梗死灶.插入线栓后,不全阻塞组、完全阻塞组和过深阻塞组大鼠脑皮质血流量均较阻塞前下降(分别为94±17比256±36、43±9比286±44、44±6比294±46,均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57,P<0.01),完全阻塞组和过深阻塞组血流量明显低于不全阻塞组(均P<0.05),完全阻塞组与过深阻塞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阻塞后与阻塞前脑皮质血流量的百分比分别为(36.93±0.06)%、(15.09±0.02)%、(15.52±0.0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14,P<0.01).再灌注后,不全阻塞组、完全阻塞组和过深阻塞组脑皮质血流量(分别为213±31、147±17、96±14)均较阻塞后有明显回升(均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05,P<0.01),过深阻塞组脑皮质血流量明显低于完全阻塞组(P<0.05);3组再灌注后与阻塞前脑皮质血流量水平百分比分别为(83.10±0.02)%、(51.83±0.05)%、(33.49±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23,P<0.01).结论 以激光多普勒对脑血流进行监测,可作为判断线栓法制备大鼠MCAO脑缺血模型成功与否的一种实时、便捷、微创、客观可靠的评价手段.

  • 大鼠脑局灶性低灌注模型的建立

    作者:莫大鹏;凌锋;李萌;卢小健;张智萍

    目的探讨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和改良栓线法建立大鼠可逆性局灶性脑低灌注模型的方法.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组、低灌注组和低灌注-再灌注组,每组12只.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的监测下,采用直径0.195 mm的尼龙线制造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采用直径0.175 mm的尼龙线制造局灶性低灌注模型.造模后予以神经功能评分及病理学检查.结果脑梗死组大鼠的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其他组(P<0.01),TTC染色均有梗死灶,HE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表明,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微血管损伤严重;低灌注组和低灌注-再灌注组TTC染色均未见明显的梗死区,HE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可发现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出现可逆性损伤,两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激光多普勒监测脑血流量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直径的栓线,可以建立较好的可逆性局灶性脑低灌注及再灌注脑梗死模型.

  • 中耳机械模型的建立及听骨赝复物传音特性的研究

    作者:张官萍;崔涛;巫爱霞;李永奇

    目的 探讨对人工听骨赝复物传音功能进行评价的客观方法,以及钛金属人工听骨赝复物不同质量和不同顶盘面积在中耳机械模型中对传音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两块圆形的弹性膜分别代替鼓膜和前庭窗,两膜之间放置人工听骨,在人工外耳道侧给予纯音刺激,同时记录其声强,在前庭窗膜处用激光测振仪测量前庭窗膜的振动速度,通过比较振动速度的大小来比较人工听骨的传音特性;将质量不同和面积不同的2组钛人工听骨分别安放于中耳机械模型中测量其传音特性.结果 模型感觉阈曲线和正常人听阈曲线对比,两者走势基本相同.钛听骨顶盘面积较小的听骨在1500~4000 Hz其传音特性优于顶盘面积较大的听骨;质量小的听骨在高频区传音好,质量大的听骨在低频区传音比较好,但总体上质量小的听骨传音特性较好.结论 中耳机械模型是检验人工听骨传音特性并进行人工听骨赝复物客观评价的理想工具之一;钛人工听骨的质量和顶盘的面积对其传音特性均有影响,在设计人工听骨时或手术要同时考虑到质量和顶盘面积对传音的影响.

  • 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测量家兔面神经微循环

    作者:李健东;李学佩

    目的研究面神经微循环障碍与神经嵌压及面瘫发病的关系.方法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laser Doppler flowmeter, LDF)测量32只新西兰大白兔水平段面神经及其周围结构的血流.结果在水平段面神经管同一点重复测量,发现LDF是一种客观、稳定的测量方法,水平段面神经血流存在近侧高远侧低的规律,水平段面神经低LDF值(57.96±24.59),高于上鼓室内壁(21.17±6.21)、水平半规管(21.16±6.39)、鼓膜张肌腱(10.40±5.97)等周围结构(P<0.05),压迫面神经会造成神经微循环障碍,提示LDF可能在面瘫嵌压机理的研究中发挥作用,水平段面神经管上测得的LDF值可能成为一种帮助医师在复杂术野中准确辨认出面神经的得力工具,避免医源性面瘫的发生.结论激光多普勒血流计在周围性面瘫临床和发病机理研究中有应用价值.

  • 应用共焦扫描激光多普勒视网膜血流分析仪检测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眼底血流参数

    作者:陈松;韩梅;张珑俐;张树立;王兰惠;魏景文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手术对患者视网膜和视乳头血流的影响.方法应用共焦扫描激光多普勒视网膜血流分析仪( heidelberg retina flowmeter,HRF) 检测62例(62只眼)单眼孔源性RD术后患者的视网膜和视乳头血流参数.其中34只眼采用玻璃体视网膜 (vitreoretinal,VR)手术,28只眼采用常规巩膜扣带(scleral bucking,SB)术,手术方式包括巩膜环扎术、巩膜外冷冻术、晶状体或玻璃体切除术、眼内激光光凝术,术中应用全氟萘烷液体、长效气体及硅油填充等.结果 RD组与对照组比较,眼底血流量、血流速及红细胞移动速率均降低,颞侧视乳头盘沿及鼻侧视乳头盘沿的红细胞移动速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视乳头大血管血流量、血流速及红细胞移动速率,颞侧、鼻侧视乳头盘沿的血流量及血流速,颞侧、鼻侧视乳头旁视网膜血流量相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VR术组与SB术组比较,其血流量、血流速及红细胞移动速率均明显降低;颞侧、鼻侧视乳头盘沿,鼻侧视乳头旁视网膜的红细胞移动速率,颞侧视乳头旁视网膜的血流速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硅油填充组与未填充组比较,其眼底血流量、血流速及红细胞移动速率均降低;其中鼻侧视乳头盘沿及鼻侧视乳头旁视网膜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颞侧视乳头盘沿血流量及红细胞移动速率、颞侧视乳头旁视网膜的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VR术组与SB术组患者的视网膜和视乳头血流量、血流速、红细胞移动速率均受RD手术的影响,VR术组较SB术组明显,术中硅油填充亦影响患者的眼底血流量及红细胞移动速率.

  • 彩色和频谱多普勒超声肾血流分析对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肇衡;毛腾淑;李正荣;毛迅;张颖

    目的:探讨彩色和频谱超声多普勒肾血流分析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257例糖尿病患者按Mogensen方法分为5组,分析肾血管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糖尿病肾病除高滤过组RI(0.64)低于对照组RI(0.67)外(P<0.05),各组随病程的进展RI逐步升高.RI≥0.80主要分布在临床糖尿病肾病和氮质血症期组(96.9%).RI与肾小球滤过率(GFR)显著负相关.结论:彩色和频谱超声多普勒肾血流分析对判断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改变和对晚期病变的预示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口腔黏膜血流

    作者:王莺;Obada Barry;Gerhard Wahl;陈波;林野

    目的:测量中国汉族人与高加索人的健康成年人口腔黏膜血流参数,比较口腔黏膜血流灌注情况在不同人种间的异同,比较口腔黏膜在上颌与下颌、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性,为口腔种植临床中软组织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德国波恩大学在读学生中招募20名高加索人种学生(男性1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25.3岁)和20名中国汉族留学生(男性1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28岁),口腔内设计8个测量点 M1~M8,其中于上颌中切牙唇侧黏膜、下颌中切牙唇侧黏膜、上颌腭侧黏膜和颊黏膜各2个点。使用 O2C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进行血流参数测量,包括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xygen,SpO2)、平均血红蛋白量(relative amount of hemoglobin,rHB)、单位时间内血流量(flow)、血流速度(velocity)。结果:高加索人种和中国汉族两组之间比较,上颌中切牙血氧饱和度平均值分别为75.6%±8.2%和70.4%±7.6%;颊黏膜血红蛋白量平均值分别为79.9±5.8和83.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位点血流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测量位点各组之间进行比较:上腭黏膜的血氧饱和度为77.1%±10.9%,平均血红蛋白量为67.8±11.1,单位时间血流量194.1±63.7,相比较其他测量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多个测量位点血氧饱和度普遍低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中不同解剖部位的黏膜血流灌注情况存在差别,性别之间血红蛋白氧结合能力可能存在差别,并且可能对于软组织愈合能力有一定影响;口腔黏膜血流灌注情况在小样本青年人群中的高加索人种与中国汉族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增龄对皮肤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任丰民;李恒进;赵秀梅;漆军;刘凤英;张莹

    目的:观察皮肤衰老对皮肤微循环的影响.方法:用PIM2-LDPI测定皮肤血流量及微循环显微镜观察甲襞微循环.结果:老年组额、左手指背、命门穴处皮肤血流量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年轻组甲襞交叉型毛细血管数(1.54±1.23)/mm、老年组(2.82±1.70)/mm(P=0.00);老年组乳头下静脉丛、皮肤乳头、襻周积分值与年轻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皮肤血流量变化与年龄无关.而甲襞交叉型毛细血管数、乳头下静脉丛、皮肤乳头、襻周积分值可作为判断皮肤衰老的微循环指标.

  • 烟雾病搭桥手术前后围手术期局部脑皮层血流动力学研究

    作者:格桑顿珠;赵继宗;张东;王硕;赵元立;王嵘

    目的 为进一步证明高灌注的存在和高灌注损害发生的危险时间窗,以便指导术后临床治疗、预防高灌注再损伤及高灌注突破出血可能性.方法 对象为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在北京天坛医院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STA-MCA)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5 ~55岁,平均29岁,其中儿童10例.应用激光多普勒(LDF)连续分别测量吻合前、吻合刚完、麻醉刚醒、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及第6天的局部脑皮层血流变化值( PU值),从而得到局部脑血流灌注变化趋势.结果 吻合前局部皮层平均脑血流值(即LDF的基线值)(69±24) PU、吻合刚完时是(66±74) PU、麻醉清醒时(123±23) PU、术后第1天(297±17) PU、第2天(302 ±31)PU、第3天(317±26)PU、第4天(272±46) PU、第5天(363±54) PU及第6天(367±24) PU.结论 进一步证实了STA-MCA术后存在局部高灌注,发现了高灌注损伤可能发生的危险时间窗.证实了STA-MCA吻合术对烟雾病是个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手段,它能够明显地增加局部脑皮层的血流灌注.

  • 经颈动脉溶栓治疗兔脑静脉窦血栓的实验研究

    作者:曹向宇;李宝民;李生;王君

    目的研究经颈动脉溶栓治疗对兔脑静脉窦血栓模型的局部脑血流量及脑含水量的影响.方法 39只新西兰兔通过结扎法建立兔脑静脉窦血栓模型,分为溶栓组(12只,经颈动脉泵入尿激酶0.4騏·kg-1·d-1,共5 d)、抗凝组(12只,颈外静脉泵入肝素2 mg·kg-1·d-1,共5 d)、对照组(15只,颈动脉泵入生理盐水).应用激光多普勒仪检测治疗前后局部脑血流量的变化,同时测定脑含水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局部脑血流量较模型建立前基线的百分率,溶栓组(94.8%±0.3%)明显高于抗凝组(88.6%±0.3%)和对照组(80.9%±0.3%,均P<0.01),抗凝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溶栓组脑含水量(78.9%±0.3%)低于抗凝组(81.8%±0.7%)和对照组(82.1%±1.0%,均P<0.05).结论应用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栓治疗静脉窦血栓效果肯定,即使治疗不能开通静脉窦,局部脑血流量及脑含水量仍有明显改善.

  • 天鹅记忆接骨器对长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

    作者:康庆林;张春才;高堂成

    目的探讨天鹅记忆接骨器(swan-1ike memory compressive connector,SMC)对实验性长骨干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力学性能、形态结构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56只新西兰大白兔行双侧肱骨干截骨后,随机选取一侧用SMC固定,对侧用四孔加压接骨板(dynamic compressive plate,DCP)固定.分别于术后2、4、8、12、16、20周取材,行应力遮挡试验、CT扫描和水平扭转力学测定,观察两组内固定对骨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另外于骨膜剥离后、骨折后、内固定后即刻、1 d、3 d、7 d、2周、4周、8周、12周测定骨皮质血流量,并摄片观察骨愈合情况.结果各时相SMC组应力遮挡率均低于DCP组.术后8周开始,DCP组板下皮质骨出现骨萎缩和骨质疏松,随固定时间延长而加重;SMC组皮质骨厚度和密度保持正常.术后4周开始,SMC组的扭转刚度大于DCP组.SMC组对骨血供的损伤较DCP组轻,从术后3 d至术后4周,两组间骨外板血流量的差异均有显著性.SMC组骨外板血供术后4周即恢复正常,而DCP组8周才恢复正常.从内固定后即刻开始,SMC组髓内血流量始终大于DCP组.SMC组骨愈合速度比DCP组快,且骨折愈合局部无骨痂,也无骨质疏松.结论SMC与DCP相比,具有材料和几何构型上的优势,对固定段骨干几乎不产生应力遮挡;且对骨折局部血供的损伤轻,有利于骨血供恢复.

  • 超声TVI技术评价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室舒缩同步性的研究

    作者:李秀月;周长钰

    应用超声组织速度显像(TVI)技术检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肌的同步性运动.方法:59例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6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超声TVI模式下测量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左、右室基底段和中间段共12节段的收缩(Ts)和舒张达峰(Te)时间,并计算左室12节段舒缩达峰时间的平均值(Ts-12-LV、Te-12-LV)、标准差(Ts-12-SD)和大差值(Ts-12-diff、Te-12-diff)及右室2节段舒缩达峰时间平均值(Ts-2-RV、Te-2-RV).结果:研究组左右室12个节段Ts-12-LV、Ts-2-RV及Ts-12-S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Ts-12-SD>33ms为标准,研究组达此标准者占17例(25.00%),对照组为11例(1864%);以Ts-12-diff> 100 ms为标准,研究组和对照组不同步者比例分别为50%(34/68)和28.8%(1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Te-12-diff>100 ms为室内舒张不同步标准,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占47.1%和25.4%(P< 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同步性减低,糖尿病可使其加重.

  • 激光多普勒连续监测脑创伤大鼠脑血流及针刺治疗的影响

    作者:张琳瑛;黄慧玲;只达石;王立波

    目的:用激光多普勒连续监测脑创伤大鼠的局部脑血流以及针刺疗法对其影响.方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受伤组和针刺组.在大鼠左侧顶部制作脑创伤模型,用激光多普勒探头置于右侧硬膜连续监测脑血流1 h.针刺组针刺"人中"及两侧"内关"各1 min,再连续观察1 h;在1~7d内每天针刺1次,并于第3,5,7 d再用激光多普勒连续观察1 h以上.结果:(1)第1 d:受伤组在受伤后1 min脑血流提高49%,2 min仍高出18%;而后逐步下降,30 min后才明显下降(P<0.05);针刺组在针刺人中后可使脑血流提高25%,而两侧内关并不能增加脑血流;针刺后可保持脑血流在正常组范围,40 min后明显升高(P<0.01).(2)各组以第3d脑血流为高;针刺组从第3 d后明显高于正常组,第5 d后明显高于受伤组.结论:脑外伤后及早进行针刺治疗,有利于改善颅脑损伤后的脑血流.

  • 压力疗法开始时机对抑制瘢痕增生的影响

    作者:李娟;白永强;堵亚茹;张庆富

    目的 探讨压力疗法抑制瘢痕增生时不同开始时机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烧伤愈合后患者按加压开始时机分为3组,①无增生组(创面愈合后1周时);②初始增生组(创面愈合2周时);③明显增生组(创面愈合3月时).采用相同的加压压力、包扎方法和加压时间,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图像诊断技术(laser doppler perfusion image,LDPI)分别测量各组加压前后瘢痕组织血流灌注量的变化,从而了解不同开始时机对其疗效的影响.结果 各组在连续加压3个月后,LDPI值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增生组和初始增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增生组LDPI值下降明显(P<0.05).结论 正确的压力疗法可有效减少瘢痕组织血液灌流,进而减慢增生速度;加压的开始时机以愈合后2周为宜,过早会影响残余创面愈合及新生上皮磨损,过晚则影响抑制瘢痕增生的疗效.

3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