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橄榄苦苷对胰岛素抵抗HepG2肝细胞胰岛素信号传导的影响

    作者:杨双;徐继璞

    目的:观察橄榄苦苷(oleuropein,OL)对胰岛素抵抗HepG2肝细胞的胰岛素信号传导的影响.方法:常规复苏细胞,于10% FBS+ 1%青-链霉素的DMEM(1 g·L-1葡萄糖)培养基中,37℃5% 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常规细胞培养传至第3代待用;利用1×10-6mol· L-1胰岛素溶液刺激HepG2肝细胞36 h后建立肝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分为模型组,OL组(50 μmol·L-),另设正常HepG2肝细胞为正常组,每组设6个复孔;对数生长期细胞,饥饿培养24 h后,诱导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进行药物干预36 h后,以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OL对细胞活性的影响;OL对胰岛素抵抗HepG2肝细胞干预后,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肝细胞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胰岛素抵抗的HepG2肝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信号分子InsR,IRS-1,GLUT-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OL干预后胰岛素抵抗的HepG2肝细胞活性显著升高(P<0.01);胰岛素信号分子InsR,IRS-1,GLUT-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0.05,P<0.01).结论:OL能够增加胰岛素抵抗肝细胞活性,上调肝细胞胰岛素信号通路中InsR,IRS-1,GLUT-2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 橄榄苦苷对糖尿病小鼠肝脏糖代谢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候丹;刘铜华

    目的:通过观察橄榄苦苷(0L)对糖尿病小鼠肝脏糖代谢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自发性糖尿病小鼠db/db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13 g·kg-1),橄榄苦苷高、低剂量组(0.05,0.025 g·kg-1),每组10只,另设同周龄C57B L/6J小鼠10只为正常组.治疗6周后,观察各组小鼠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 A-IR),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以及体质量,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糖原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磷酸化-烯醇式丙酮酸(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叉头转录因子1 (forehead box-containing protein of the O subfamily 1,FoxO1),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OL组体质量,FBG,Fins,HOMA-IR显著降低(P<0.01);肝糖原含量明显升高(P <0.05,P<0.01);OGTT实验120 min血糖显著降低(P<0.01);小鼠肝脏p-EPCK,G-6-P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Akt,FoxO1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 <0.05,P<0.01).结论:OL具有抑制糖异生发挥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升高Akt-FoxO1磷酸化,减少p-EPCK,G-6-P转录有关.

  • 素馨花总环烯醚萜苷的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工艺优选

    作者:罗赛赛;郝婷;赵桂琴

    目的:优选大孔树脂富集纯化素馨花总环烯醚萜苷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测定橄榄苦苷含量.以橄榄苦苷为指标成分,通过静态吸附-洗脱试验筛选大孔树脂型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大孔树脂富集纯化工艺.结果:XDA-16型大孔树脂吸附洗脱性能好,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液生药质量浓度0.08 g·mL-1,上样量0.7 g·g-1,树脂柱径高比1∶3,吸附流速2 BV·h-1,加8 BV水洗除杂,用70%乙醇4 BV于2 BV·h-1流速洗脱,收集洗脱液.结论:该工艺条件稳定可行,XDA-16型大孔树脂可有效地富集纯化素馨花总环烯醚萜苷.

  • 酒制对女贞子饮片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作者:霍雨佳;岳琳;刘颖;苏慧;扶垭东;李丽;王成永

    目的:分析酒制对女贞子饮片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为完善女贞子及酒女贞子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PLC,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24 nm,柱温35℃,对女贞子及酒女贞子饮片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相同企业或同一企业同一批次女贞子饮片比较,酒女贞子饮片中特女贞苷和橄榄苦苷的含量均明显降低,红景天苷、酪醇和羟基酪醇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红景天苷、酪醇及羟基酪醇的质量分数分别升高了200%,5%,40%以上.结论:酒制后女贞子饮片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特女贞苷在高温及水蒸气的作用下会水解生成红景天苷,红景天苷进一步水解生成酪醇;橄榄苦苷在高温下不稳定,同样发生水解,生成羟基酪醇;从而导致特女贞苷和橄榄苦苷的含量显著降低,红景天苷、酪醇和羟基酪醇的含量增高.

  • 炎立消化学成分的分离与分析

    作者:韩晶;王建军;王丹;唐万侠;赵明;张树军

    目的:研究炎立消中主要化学成分,建立一种利用HPLC法测定炎立消中丁香苦苷和橄榄苦苷含量的方法,并用该方法测定不同厂家炎立消产品中丁香苦苷和橄榄苦苷的含量.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炎立消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在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上,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4.6mm × 50mm,5μ m)色谱柱,研究测定炎立消中丁香苦苷和橄榄苦苷含量的色谱分析法.结果:从炎立消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乙醇(1)、乌苏酸(2)、β-谷甾醇葡萄糖苷(3)、橄榄苦苷(4)、丁香苦苷(5)、对羟基苯乙醇乙酸酯(6)、2-(3,4二羟基)苯乙醇乙酸酯(7)和葡萄糖(8);在乙腈1:水=20:80为流动相,在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5μL,检测波长变化为0→3min(356nm),3→15min(223nm)的色谱条件下,丁香苦苷在0.16-0.48g/L(r=0.9991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橄榄苦苷在0.24-0.56g/L(r=0.9990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化合物1、4、5、7和8为炎立消产品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其含量分别为:5.4、0.8、21.9、0.7和4.5mg/g.结论:利用该方法测定炎立消制剂及紫丁香叶中丁香苦苷和橄榄苦苷的含量准确、可靠,不同厂家生产的炎立消制剂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别.

  • HPLC测定紫丁香树枝中橄榄苦苷的含量

    作者:尉小慧;张淑霞;翟卫峰;张树军;王峥涛

    目的:用HPLC测定紫丁香树枝中橄榄苦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21:79;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32 nm.结果:橄榄苦苷在0.01 1 62~1.162 g·L~(-1)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98.7%,RSD 2.5%(n=9).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紫丁香树枝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紫丁香 HPLC 橄榄苦苷
  • 低温减压沸腾提取橄榄苦苷的工艺研究

    作者:谢普军;黄立新;张彩虹;游凤;王成章;周昊

    目的:对油橄榄叶进行低温减压沸腾提取橄榄苦苷以期获得提取的优化工艺.方法:根据单因素实验设计,考察了溶剂种类、温度、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真空度、提取次数7个因素对橄榄苦苷提取得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了影响橄榄苦苷得率更重要的4个因素,分别为温度、时间、料液比及乙醇浓度,进行L9(34)正交试验,再与传统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通过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4个因素都极显著,减压沸腾提取效果更佳.结论:橄榄苦苷低温减压沸腾提取优化条件为温度60℃,时间20 min,料液比1∶30,乙醇浓度85%,并在此优化条件下橄榄苦苷提取得率为5.90%.与传统提取方法及超声辅助提取相比,减压沸腾提取工艺具有时间短,效率高,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橄榄苦苷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陈青霞;刘慧兰;黄惠娟;李宝恒;吴冬;吴碧芳

    目的:探讨橄榄苦苷不同药物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原代培养新出生48 h内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药物刺激组加入400、200l、100、50μg/ml橄榄苦苷,另设空白对照组。运用NBT/BCIP试剂盒进行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 MTT法)检测应用不同浓度橄榄苦苷及不同作用时间对成骨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400l、200、100、50μg/mL橄榄苦苷对成骨细胞均具有增殖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中100μg/mL橄榄苦苷的溶度对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强(P<0.05),作用时间48和72 h后成骨细胞的增殖率及OD值没有明显的差异( P>0.05)。结论橄榄苦苷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可能通过增加成骨细胞OPG表达并与成骨细胞膜上雌激素受体结合,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来防治骨质疏松,但该机制有待于我们后期实验进一步研究。

  • 橄榄苦苷对成骨细胞 OPG/RANKL mRNA 的影响

    作者:刘慧兰;黄惠娟;李宝恒;吴冬

    目的:通过测定橄榄苦苷对成骨细胞OPG/RANKL mRNA的表达,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 RT-PCR)检测不同浓度橄榄苦苷不同时间对成骨细胞OPG/RANKL mRNA表达量。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RT-PCR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橄榄苦苷均能促进OPG mRNA的表达,并且抑制成骨细胞RANKL mRNA 的表达。结论橄榄苦苷可能通过抑制RANKL分泌来降低破骨细胞活性,同时促进成骨细胞分泌OPG,使之与RANKL结合增多,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使其活性降低,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

  • 橄榄苦苷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刘慧兰;黄惠娟

    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卵巢癌死亡率占5%,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治疗首选切除双侧卵巢,其术后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严重影响中老年女性生活质量。常用激素替代治疗(HRT)和植物雌激素(phyto-oestrogens,PE)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激素替代治疗虽然降低了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危险性,但增加了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发病率。而大多数妇科恶性肿瘤是激素依赖型肿瘤,PE化学结构与17β-雌二醇相似,具有弱雌二醇作用,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骨质疏松治疗安全性有待考证。橄榄苦苷是从天然橄榄油中提取的主要成分,不仅可以减少骨量丢失防治骨质疏松,还具有抗子宫内膜癌、抗乳腺癌等作用,已经成了较理想的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骨质疏松的候选药。本文对近几年其治疗骨质疏松的可能机制做一综述。

  • 橄榄苦苷的抗结肠癌作用机制

    作者:黄丽红

    【据《Nutr Cancer》2013年1月报道】题:一种来源于橄榄树的裂环烯醚萜-橄榄苦苷通过下调HIF-1α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作者Cárdeno A等)
      橄榄苦苷是橄榄树果实中主要的酚类化合物,尽管其显示出有效的抗癌活性,但大部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药学院的研究人员评估了橄榄苦苷和其水解产物羟基酪醇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的影响,并且阐明了橄榄苦苷抗癌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人员通过细胞活力测定以明确HT-29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评估其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并且利用蛋白印迹法观察了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蛋白表达变化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抑癌基因p53、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蛋白激活性受体γ(PPARγ)和核因子κ(NF-κB)信号通路的变化。

  • RP-HPLC同时测定不同采集地紫丁香树枝中丁香苷和橄榄苦苷的含量

    作者:尉小慧;张淑霞;翟卫峰;张树军;程雪梅;王峥涛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紫丁香树枝中丁香苷和橄榄苦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Agilent ZORBAXSB-C18柱(4.6mm×250min,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32nm.结果 丁香苷和橄榄苦苷均有较好的分离度,二者分别在0.021~1.05 g·L1(r=1.000 0)之间和0.093-0.72 g·L1(r=0.999 2)之间有良好的线性范围;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和99.4%;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结论本方法准确、精密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紫丁香树枝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橄榄叶提取物中橄榄苦苷的含量

    作者:党建章;许柏球;徐华顺;冯丽雄;张志安;顿晓东

    橄榄苦苷(0leuropein)是一种苯酚类裂环环烯醚萜苷,广泛存在于木犀科的木犀榄属植物油橄榄(洋橄榄)(Olea europaea L.)和梣属植物日本白蜡树(Fraxinusjapanica Blune)等植物叶中以及女贞属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和日本女贞(Ligustrum japanica Thumb)等植物果实中.

  • 羟基酪醇和橄榄苦苷对过氧化氢诱导的猪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拮抗作用

    作者:韩玉静;刘香萍

    目的 探讨羟基酪醇和橄榄苦苷在氧化应激致猪LLC-PK1(pLLC-PK1)细胞损伤中的拮抗作用.方法 用10~200μmol/L过氧化氢处理pLLC-PK1细胞,筛选佳的处理时间与浓度,建立LLC-PK1细胞过氧化氢氧化应激体外模型.LLC-PK1细胞分别与2、5和10μmol的羟基酪醇和橄榄苦苷孵育12h,用100μmol/L的过氧化氢作用4h,裂解LLC-PK1细胞后,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脂肪酸组成变化.结果 与过氧化氢模型组(100 μmol/L)相比,在橄榄苦苷和羟基酪醇处理的LLC-PK1细胞中,MDA表达量降低,SOD和GSH-Px活力显著升高,脂肪酸转化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羟基酪醇和橄榄苦苷对过氧化氢诱导的LLC-PK1细胞氧化应激具有拮抗作用.

  • 紫丁香树枝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赵明;韩晶;吕嵩岩;张树军

    目的 研究紫丁香Syringa oblata树枝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薄层色谱及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了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橄榄苦苷(1)、(8E)-ligstroside(2)、对羟基苯乙醇乙酸酯(3)、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4)、对羟基苯乙醇(5)、3,5-二甲氧基-4-羟基肉桂醛(6)、3,4-亚甲基二氧苯酚(7)、(+)-pinoresinol(8)、芹菜素(9)、2-(3,4二羟基)苯乙醇乙酸酯(10)、(+)-丁香树脂酚(11)、落叶松脂醇(12)、落叶松脂醇-9-乙酸酯(13)、丁香苦苷(14)、丁香素(15)、(9R)-9-O-methylcubebin(16)、胡萝卜苷(17)、(9S)-9-O-methylcubebin(18)、4,4',8,9-四羟基-3,3'-二甲氧基-7,9'-单环氧木脂素(19)、4,4 '-二羟基-3,3 ',5-三甲氧基双四氢呋喃木脂素(20).结论 化合物4、6、7、13、16、18~2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毛酸浆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朱海林;王振洲;郑炳真;祁增;郑茜;李平亚;王放;刘金平

    目的 对茄科酸浆属植物毛酸浆Physalis pubescens果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毛酸浆果实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1)、咖啡酸乙酯(2)、β-谷甾醇(3)、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4)、槲皮素-3,5,7三甲氧基-3'-O-β-D-吡喃葡萄糖苷(5)、槲皮素-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7)、橄榄苦苷(8)、4,4'-二羟基-2 '-甲氧基查耳酮(9).结论 化合物4~9为首次从茄科酸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紫丁香树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张树军;张军锋;王金兰

    目的 研究紫丁香树皮中的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对紫丁香树皮的醋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确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鉴定为:羽扇豆酸(lupanic acid,Ⅰ)、齐墩果酸(oleandic acid,Ⅱ)、对羟基苯乙醇(p-hydroxy phenylethanol,Ⅲ)、3,4-二羟基苯乙醇(3,4-dihydroxy phenylethanol,Ⅳ)、橄榄苦苷(eleuropein,Ⅴ)、(8E)-gstroside(Ⅵ)、2-(3,4-二羟基)苯乙醇乙酸酯[2-(3,4-dihydroxy)phenyl ethyl acetate,Ⅶ]、七叶内酯(esculetin,Ⅷ).结论 化合物Ⅰ、Ⅱ、Ⅷ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Ⅲ、Ⅳ、Ⅵ、Ⅶ首次从该植物的树皮中分离得到的.

  • 广西毛冬青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张泉修;刘艳丽;李笑然;许琼明;杨世林;李多娇

    目的 研究广西毛冬青Ilex pubescens var.kwangsi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中压柱色谱法、高压快速制备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NMR、MS波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广西毛冬青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苷(1)、3,4-二羟基苯乙醇(2)、橄榄苦苷(3)、红景天苷(4)、木樨榄苷-11-甲酯(5)、(8E)-女贞子苷(6)、(8Z)-ligstroside (7)、oleoacteoside(8)、oleoside dimethyl ester(9)、olivil-4’-O-β-D-glucoside (10)、(+)-cyclo-olivil-6-O-β-D-glucoside(11)、(+)-cyclo-olivil-4’-O-β-D-glucoside (12)、ligstroside (13)、wilfordiol B(14).结论 化合物2、4、12~14为首次从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5~11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 小叶丁香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作者:吴鸣建;赵天增;张海艳;尹卫平;付经国

    目的对小叶丁香Syringa pubescen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首次从小叶丁香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4个化合物,并鉴定为橄榄苦苷(oleuropein,1)、10-羟基橄榄苦苷(10-hydroxyoleuropein,Ⅱ),oleoside-11-methyl ester,Ⅲ及2-(3,4-二羟基苯基)乙醇[2-(3,4-dihydroxyphenyl) ethanol,Ⅳ].结论 4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得的裂环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 碱水解橄榄苦苷制备羟基酪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谢普军;黄立新;张彩虹;游凤;张耀雷

    目的 以橄榄苦苷粗制品为原料,在强碱作用下水解制备羟基酪醇,并对其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 选取4个因素,即水解温度、NaOH浓度、水解时间和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其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利用HPLC-MS对羟基酪醇进行定性分析,同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酸水解对比试验和对羟基酪醇清除DPPH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 选取的4个因素均极显著,主次因素顺序为水解温度> NaOH浓度>水解时间>料液比,优化水平组合为水解温度90℃,NaOH浓度0.2 mol/L,水解时间45 min,料液比1∶15;羟基酪醇的色谱保留时间约为10.3 min,且质谱条件下产生的碎片离子相对分子质量为134.8.通过酸与碱水解对比试验发现,橄榄苦苷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备羟基酪醇的效率更高;与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对比,羟基酪醇清除DPPH能力是BHT的2.45倍.结论 羟基酪醇的制备在碱性条件下产率较高,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5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