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姜黄素炎症靶向自微乳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作者:刘乐环;茅玉炜;黎翊君;戴俊东;黄瑞雪;余家齐;王渐鸿

    目的:制备负电荷的姜黄素炎症靶向自微乳给药系统(NC-CUR-SMEDDS),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在前期姜黄素自微乳(CUR-SMEDDS)的研究基础上,以乳剂的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电荷调节剂的佳用量,制备NC-CUR-SMEDDS.通过观察微乳外观和微观形态并测定其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及载药量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当加入处方量4%的丁二酸二辛酯磺酸钠时,所形成的微乳Zeta电位可以达到-43.43±0.29 mV,外观澄清、透明,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4.08±0.082 nm,姜黄素载药量为26.48 mg·g-1,包封率为94.12%.结论:NC-CUR-SMEDDS包封率高,带负电,粒径分布均匀,符合结肠炎症靶向要求.

  • 基于黄酮类水平评价不同厂家舒血宁注射液的质量

    作者:陈翔宇;孙胜斌;冯玉康;丁艳谱;张岩岩;姜国志;陈钟

    目的:根据黄酮类水平评价不同厂家舒血宁注射液的质量.方法:按舒血宁注射液质量标准指纹图谱方法测定黄酮类物质的峰面积,用因子分析法根据得分情况评价不同厂家产品质量.结果:厂家A的综合得分为0.059,厂家B的综合得分为-0.11,厂家C的综合得分为0.053.结论:因子分析法可用于复杂成分的中药注射液的质量评价,不同厂家黄酮类水平各有优劣,但从综合得分看,厂家B的整体质量水平差,厂家A和C的质量水平相当.

  • 从地龙研究看如何破解中药资源与品质困局*

    作者:季倩;张汉明;陈维荣;王艳春;陈翔;张磊

    中药是我国瑰宝之一,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中药品质则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基础。随着社会发展,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与中药资源数量、质量不断下降之间的矛盾,已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前行脚步。本文以上海道地药材“沪地龙”研究为例,针对中药资源和品质普遍存在的品种混乱、资源短缺、加工粗糙、质量低下、缺乏质量标准等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且相对可行的解决方案,为突破中药资源与品质困局提供思路,对实现中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基于1H-NMR代谢组学技术的中药质量评价

    作者:范刚;罗尚华;李艳;谭尔;张艺

    中药是现代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现代分析技术鉴别中药材的真伪、评价质量的优劣,是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1H-NMR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和特点,以及在中药品种鉴定、道地药材评价、炮制加工、适宜采收期等研究中的应用。并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对中药质量评价的1H-NMR代谢组学研究的技术方法、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中药等天然药物的品种鉴定与质量评价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 肉苁蓉质量控制及评价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友刚;徐荣;王威;刘同宁;陈君

    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属多年生寄生性植物,其化学成分含有苯乙醇苷类、多糖、环烯醚萜、木质素及半乳糖醇等.药理研究表明,肉苁蓉具有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强记忆和学习能力和抗炎、抗疲劳等作用.由于当前市场流通的肉苁蓉类药材混乱,并且评价肉苁蓉药材质量的标准过于局限,为了更好地评价肉苁蓉的质量,保证药材及其产品的疗效,本文从鉴别和成分分析两个方面,对肉苁蓉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中药品质与标准化方面的研究概况

    作者:曹晖;张英

    自20世纪80年代PCR技术问世以来,现代生物技术领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兴起和逐步成熟,使得中药材以形、色、味、质地为依据的传统质量评价方法和以形态组织学、解剖学、化学等客观指标为依托的现代质量评价方法得到了有益的补充,解决了上述方法所不能阐述和表达的问题.本文综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中药材质量评价方面的新应用研究,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前景.

  • 不同产地牛蒡子药材质量评价

    作者:Yuan Yuan;窦德强;Kang Tingguo

    目的:对不同产地牛蒡子药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用HPLC法测定了不同产地牛蒡子药材中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的含量.结果:苷含量为2.85%~7.82%,以天水低,建德高,苷元含量为0.03%~1.37%,以会川低,金陵高.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可同时测定牛蒡子药材中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的含量,可作为牛蒡子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

  • 基于传统的中药现代化与质量评价-继承与创新

    作者:谢培山

    目前,评价中药材质量的传统西方模式已捉襟见肘,化学和生物指纹图谱成为保留和表达完整质量信息的可行模式,但采用指纹图谱模式表达中药的质量也有如何传承(至少是保留)中医药传统文化底蕴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 穿琥宁自乳化给药系统处方筛选及评价

    作者:王浩;崔名全;尹蓉莉;慈志敏;余泉毅

    目的:优选穿琥宁自微乳制剂处方,并对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初步筛选处方辅料种类;以乳化结果和效率、乳滴粒径为标准,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和伪三元相图法确定优处方组成及配伍比例;考察该处方形成乳液的外观、粒径、Zeta电位及其稳定性.结果:穿琥宁自乳化制剂优处方为MCT-Tween-20-甘油(1:4:5),该处方能自发形成具淡蓝色乳光的透明乳液,其乳化时间为31.27s,平均粒径为37.1±0.06 nm,Zata电位为-17.4 mV,乳液稳定性良好.结论:所得穿琥宁自微乳处方乳化性能良好,乳液较稳定.

  • 淡豆豉药材中大豆异黄酮质量评价法的研究

    作者:王智勇;王世龙;张金录

    目的:建立淡豆豉药材中大豆异黄酮的质量评价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酸(20∶4∶2∶1)为展开剂对淡豆豉中大豆素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碱水解法,对淡豆豉提取液以浓氨水-甲醇-水( 20∶75∶5)为碱解溶剂加热回流2h,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测定淡豆豉中葡萄糖苷类、丙二酰基葡萄糖苷类和苷元类成分共9种化合物的含量,流动相为水(0.5%冰醋酸)-甲醇(0.5%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60 nm,柱温40℃.结果:在淡豆豉薄层色谱中,可清晰检出大豆素斑点;在上述水解条件下,丙二酰基葡萄糖苷类完全转化为相应的葡萄糖苷类,苷元类成分无变化;在淡豆豉高效液相色谱中,9种大豆异黄酮色谱峰完全分离.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淡豆豉药材中大豆异黄酮的质量评价法.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国家中药化合物库

    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国家中药化合物库

    天然产物在药物发现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我国创新药物发展的战略资源。但多年来从中草药中分离得到的天然化合物分散在各个研究者手中无法充分利用,或者成为国际医药行业巨头对我国中草药资源掠夺的目标。因此,从国家层面建立天然化合物样品库,一直是天然药物化学界几代人的梦想,更是我国创新药物公共体系和中药质量评价所需要的资源。“国家中药化合物库”是针对重大新药创制中的重要环节-药物发现和质量控制建立的新药研发公共资源平台,为国内唯一针对传统中药和民族药物资源的实体样品库。

  • HPLC-ELSD结合化学计量学研究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指纹图谱

    作者:吴雨龙;李艳静;王佩香;丁岗;李萍;段金廒;萧伟

    目的:建立不同厂家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成分HPLC-ELSD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正丙醇-四氢呋喃-水(1、15、84),柱温为30℃,流速为1 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采用LC/Q-TOF MS对指纹图谱中的共有峰进行指认。并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PCA)、相似度分析(SA)、聚类分析(HCA),对色谱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该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同时采用LC/Q-TOF MS方法指认了5个共有峰,分别为银杏内酯J(M)、银杏内酯C、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及白果内酯。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市售14批银杏叶片,结合PCA、SA及HCA生成了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对照指纹图谱,并根据质量差异将样品分为4大类。结论:本方法可用于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成分的质量评价。

  • 川白芷HPL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钟世红;马逾英;贾敏如;蒋桂华;高颖;古锐

    目的:为川白芷药材质量研究提供新的评价方法和依据.方法:对样品进行HPLC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相似度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并对川白芷规范化种植中不同试验项目样品进行了指纹图谱的比较.结果:熏硫和未熏硫样品的指纹图谱存在较大差异,分别建立了熏硫和未熏硫川白芷药材的指纹图谱.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指纹图谱较全面地反映了川白芷香豆素类成分的特征,可作为川白芷质量评价的方法,并可用于区分川白芷是否熏硫.

  • 人工规范化种植防风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王喜军;曹玲;孙晖

    用HPLC方法,使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mm×200mm,5um),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0ml@min-1进行了防风的指纹图谱的研究和建立.在上述条件下,实现了防风全成分的有效分离,所建立的指纹图谱能够体现防风药材成分的整体特点,同时能够实现种植防风与野生防风的有效鉴别,可作为防风药材质量控制及分类评价的依据.

  • 中医药治疗阳痿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作者:黄忠旺;洪志明;陈德宁;周文彬

    目的 对中医药治疗阳痿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分析,以期系统地衡量中医药治疗阳痿的临床研究质量,从而客观地评价中医药治疗阳痿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临床流行病学/DME和循证医学的原则,采用统一编制的<中医药治疗性文献系统质量评价及信息采集表>,对1989~2008年发表的阳痿中医药治疗性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检索到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72篇,虽均有提及随机、random、随机分组等字样,但只有7篇说明了具体的随机分配方法;8篇采用盲法.72篇文献均未说明样本含量的估算及失访、退出病例;有不良反应观察的共11篇;有随访的1篇.在组间均衡性分析及疗效评价、结论推导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结论中医药治疗阳痿的临床研究在科研设计和实施方面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其研究的方法学设计有待加强.

  •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文献的质量评价

    作者:高雁婷;邵科钉;沈一平;叶宝东;周郁鸿;陈志炉

    按照循证医学中对文献质量评价的原则,分析国内自1994~2010年间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特发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试验文献,评价ITP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价值.结果 45篇入选文献中,明确列出诊断标准的占46.7%;有提到纳入标准的仅占15.6%;有规定排除标准的仅占6.7%;真正遵循随机化原则的占60.0%;有明确观察指标的占62.2%;有明确疗效评价标准的占88.9%.发现国内目前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ITP的临床文献存在不足:①无多中心临床研究;②无统一的诊断、纳入、排除标准;④随机对照原则不完善;⑤没有明确的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⑥不够重视不良反应或副反应;⑧缺乏长期随访制度.

  • 基于生物热动力学分析的板蓝根抑菌效价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李远;郭辉;李海滨;肖小河

    目的 建立板蓝根抑菌效价检测方法.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生物模型,应用生物热动力学技术建立板蓝根抑菌效价检测方法,以系统的方法学考察所建立方法的科学性,并以常规管碟法加以验证.结果 在0.522~1.28 g·mL-1范围内,板蓝根药材剂量的对数与生物热动力学参数Tmax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83 2,P<0.01),检测限与精密度均符合生物效价检测的要求,生物热动力学特征信息与常规抑菌活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建立基于生物热动力学的板蓝根抑菌效价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板蓝根药材的质量评价.

  • 中医舌图像的质量评价研究

    作者:张翔;胡广芹;张新峰

    文章根据图像及模式识别的有关知识提出一种自动评价舌图像质量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评价出采集的舌图像是否满足中医舌诊的临床要求.根据中医舌诊的临床要求,文章对采集的舌图像提取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统计特征、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旋转不变纹理特征、颜色和几何特征,然后用这些特征训练一个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器来对舌图像进行评价筛选出合格与不合格的舌图像.文章中的方法对于舌图像样本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3.5%,对于不同类型的舌图像均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优于文献《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中医舌图像质量评价研究》的方法,为舌诊客观化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成分定量用于麻黄汤的质量评价

    作者:黄英兰;杨芳

    目的:分析和评价指纹图谱和多指标成分定量结合用于麻黄汤主要成分的定量和质量.方法:采用线性范围试验和加样回收率实验考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的严谨性,由2个厂家各提供6个不同批次麻黄汤药材,共12批次,以盐酸麻黄碱对照品、桂皮醛对照品、苦杏仁苷对照品、甘草酸对照品,多指标成分定量HPLC测定,分别计算各批次麻黄汤中这4种成分的含量;同时进行指纹图谱HPLC分析评价麻黄汤的质量.结果:麻黄汤中的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桂皮醛、苦杏仁苷、甘草酸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且这4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是100.0%、100.1%、99.39%、99.04%,RSD分别是1.7%、1.3%、1.1%、0.99%.D厂中的麻黄汤药材样品质量波动较大,相似度较低,而B厂中麻黄汤药材质量波动较小,相似度较高,一致性较好.结论:麻黄汤的主要成分是盐酸麻黄碱、桂皮醛、苦杏仁苷和甘草酸,B厂麻黄汤的药材质量优于D厂.

  • 基于药物体系的生地黄的质量评价研究

    作者:卢广英;赵丽敏;许舒娅;张璐;彭平;李钢;唐雪阳;石任兵

    目的:基于药物体系的发现,并运用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全面表征生地黄质量并关联分析,评价生地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首次同时测定15批生地黄饮片中梓醇、毛蕊花糖苷2种环烯醚萜苷及酚类的主要有效指标性成分的含量,首次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测定生地黄中总环烯醚萜含量,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显色法测定生地黄中酚类含量,并使用非关联系数、非关联度、关联度等相关概念表征各批号生地黄饮片与基准饮片质量关联性。结果:批号2、8、14、5、4关键有效指标性成分和总环烯醚萜、总酚含量总体高于基准批号13,批号14、5关键有效指标性成分和总环烯醚萜、总酚含量与基准批号13接近。其中批号14、4、15、6、8与基准批号13关联性高,综合评价得出批号14、5、4、8质量优良度居前,其次为批号2、15、6。结论:基于药物体系质量评价模式,通过将有效指标性成分含量、组成大类总含量与具有确切药效的基准饮片的关联度结合分析,可综合精准评价生地黄饮片质量优次,为生地黄饮片筛选、药物原料质量控制及应用提供了依据,同时为中药质量评价提供了方法学及其应用借鉴。

2102 条记录 6/106 页 « 12345678...10510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