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复合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秀华;张军

    甲状腺疾病是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单纯的针刺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虽然对生理干扰小,恢复常态较快,但有镇痛不全的缺点,为弥补这不足,且更适合基层医院运用,现采用中西医结合运用针刺复合麻醉,针刺复合麻醉不但明显加强麻醉的镇痛效果,且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进而显著控制单纯颈丛阻滞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以及平均血压升高的情况。我院自2000~2012年这3年来对3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手术麻醉采用针刺麻醉复合颈丛神经阻滞,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针刺复合静脉麻醉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消融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晓英;沈韩雄;马思杰;严赟;陈海虹;沈睿;王小平

    目的:评价针刺复合静脉麻醉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接受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手术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采用针刺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麻醉的方法,观察2组镇痛镇静效果、静脉麻醉药的用量、术中打鼾和呼吸抑制发生率以及麻醉前、术毕、术后第1天血清皮质醇(Cor)含量的变化.结果:2组均取得了良好的镇痛和镇静效果;在观察组不用异丙酚的情况下,右美托咪定和芬太尼的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打鼾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Cor含量的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2组麻醉前和术毕血清Cor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早上血清Cor含量较麻醉前和术毕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复合静脉麻醉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手术镇痛镇静效果良好,能够减少静脉麻醉药用量;降低术中打鼾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并可以降低术后应激反应.

  • 针药复合麻醉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80例报道

    作者:池浩;周文雄;吴瑶瑶;陈彤宇;葛文;袁岚;沈卫东;周嘉

    目的:通过比较针药复合麻醉与常规全身麻醉下心脏瓣膜手术的效果,探索针药复合麻醉在心脏瓣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方法:将160例心脏瓣膜置换病人随机分为针麻组80例和全麻组80例.针麻组病人采用双侧中府、尺泽和郄门电针持续刺激,摒弃气管插管,病人在自主呼吸状态下,仅使用少量的麻醉药物进行心脏瓣膜手术;全麻组则按常规麻醉手术.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成功率、麻醉药物使用量、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自动复跳例数、术后出血量、引流量、肺部感染、声带损伤、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初次进食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医疗总费用等项目的差别.结果:心脏瓣膜手术患者采用针药复合麻醉与常规全身麻醉相比,有同样满意的手术成功率,而在麻醉药的使用量、术后输血例数、初次下床活动时间、监护室滞留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医疗总费用、肺部感染例数、术后初次进食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针麻组优于全麻组.结论:针药复合麻醉下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安全,效果满意.由于术中无气管插管,麻醉药物用量少,术后可早期进食、早期活动,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与之相关的医疗费用明显降低.

  • 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全身麻醉可减轻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术后反应

    作者:殷岫绮;周一辰;周华;杨红;王永强;张翮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全身麻醉是否能改善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疼痛及胃肠道症状.方法:将6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经皮穴位电刺激结合全身麻醉,取双侧足三里、梁丘穴,连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2 Hz连续波,电流强度由弱至强,逐渐达到患者能耐受的大量(不超过2 mA),刺激持续30 min后进行全身麻醉,直至手术结束.观察患者术后8、24、7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值,恶心、呕吐评级,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结果:①观察组术后VAS值在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②观察组术后恶心程度较对照组减轻(P<0.05),呕吐程度较对照组也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P<0.01).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全身麻醉可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恶心、呕吐次数及程度,加快肠功能的恢复.

  • 中医药在麻醉学领域应用前景评述

    作者:高巨;林舜艳

    目前,麻醉学领域存在诸多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麻醉药物对机体的不良影响、重症患者对麻醉医生的挑战、围术期患者生命机能的调控、围术期重要器官功能的保护等仍是困扰麻醉医学的难题.笔者就现代麻醉学的临床应用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挑战,结合中国传统医学的优势,提出中医药学应在麻醉学中有所作为.从中医理论对现代麻醉学的指导、中医药对靶器官的保护、在重症患者中的急救及针刺复合麻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为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 针刺麻醉在鼻部手术中的运用及探讨

    作者:童秋瑜;马文;沈卫东

    从鼻腔手术的不同麻醉方式的运用特点、针刺麻醉选穴原则、电针频率及术中评价等方面论述.针刺复合局部麻醉既可以防止局麻的镇痛不全,又可以避免全麻的不良反应,同时可减少麻醉药用量,体现了针刺麻醉自身的独特优势.目前初步认为取迎香及印堂,频率为30 Hz,波型为连续波,用于鼻部手术可取得较满意效果.但目前针刺麻醉运用于鼻内镜手术的临床报道不多,且缺乏操作规范,希望优化针刺麻醉鼻腔手术的操作流程,促进针刺麻醉鼻腔手术的临床推广与应用.

  • 电针复合麻醉用于下鼻甲肥大射频消融术: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贾擎;时金华;刘志顺;高寅秋;谢珅;孙书臣

    目的:探讨电针复合麻醉用于下鼻甲肥大射频消融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采用电针左侧四白、下关、合谷和支沟,右侧常规局部麻醉.对照组30例,两侧均采用常规局部麻醉.观察比较疼痛情况、循环指标和手术效果.结果:射频消融时,观察组左侧2次及右侧第2次疼痛分级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左侧疼痛分级低于右侧(P<0.05).观察组右侧第2次消融时收缩压以及左侧第2次消融时心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手术效果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电针复合麻醉可以满足下鼻甲射频消融术镇痛需求,同时对于手术麻醉中的循环波动有一定预防作用.

  • 针刺复合局部麻醉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勇;林新源;曾婷;刘媛媛;李勇

    目的:观察针刺复合局部麻醉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将60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准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l组、对照2组,每组20例.观察组为术前20 min电针合谷、内关、足三里穴,术中维持电刺激,配合术中常规局部麻醉;对照l组术前30 min予肌内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配合术中常规局部麻醉;对照2组术前30 min静脉推注地佐辛5 mg,配合术中常规局部麻醉.观察比较3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Ramesy镇静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2组穿刺时、灌注骨水泥时VAS评分高于针刺前(均P< 0.01),灌注骨水泥时VAS评分高于穿刺时(P< 0.05,P< 0.01),手术结束时VAS评分低于穿刺时和灌注骨水泥时(P< 0.05,P< 0.01);对照1组穿刺时、灌注骨水泥时、手术结束时VAS评分均高于针刺前(P< 0.05,P< 0.01),手术结束时VAS评分低于穿刺时和灌注骨水泥时(P< 0.05,P< 0.01).各组间各时点VAS评分、Rames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针刺复合局部麻醉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局部麻醉配合镇痛药物,具有同样的镇痛效果、镇静效果,可作为经皮椎体成形术术中麻醉更好的方式.

  • 针刺复合麻醉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切开成形术

    作者:周嘉;沈卫东;李国安;池浩;傅国祥;朱湛明

    心脏手术是外科领域中重大而复杂的手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医疗费用较高,也使大部分偏远、贫困地区的心脏病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笔者通过采用针刺复合麻醉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针刺麻醉心脏手术)的方法,探索解决心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看病贵"问题的方法.

  • 针刺复合麻醉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中的镇痛作用

    作者:童秋瑜;马文;沈卫东;张治军;赵创

    目的:验证针刺复合麻醉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将90例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行常规局麻;B组、C组均于局麻前行电针刺激,穴取印堂、迎香,诱导30 min,在此基础上,B组予常规麻醉药量局麻,C组予减量麻醉药局麻.观察各组患者术中麻醉药量、改良五指法疼痛评分、术后满意度评分.结果:术后丁卡因药量A组为(118.33±26.21)mg,B组为(100.83±4.56)mg,C组为(71.33±8.90)mg,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组用量少,A组多;B组和C组的五指法疼痛评分均低于A组(均P<0.01);B组和C组的术后满意度评分均高于A组(均P<0.01).结论:针刺复合麻醉可有效减轻疼痛,明显减少术中的局部麻醉药用量,降低术中的不适感,有助于患者术中的安全.

  • 针刺复合麻醉对肺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

    作者:徐建俊;陈彤宇;周嘉;王珂;吕广春

    目的 观察针刺复合麻醉对胸腔镜下肺切除手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肺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复合麻醉组及全身麻醉组,每组30例.全身麻醉组予常规全身麻醉方法;针刺复合麻醉组在常规全身麻醉的基础上,取双侧后溪、支沟、内关、合谷穴,手术前30 min予2~ 100 Hz的疏密波进行电针刺激,直至手术结束.分别于麻醉后双肺通气30 min(To)、单肺通气15 min(T1)、单肺通气30 min(T2)、单肺通气60min(T3),抽取混合静脉血(本研究采用右心房血作为混合静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量(Q/Qt).结果 ①双肺通气(T0)与单肺通气(T1、T2、T3)期间比较,两组患者的MAP、HR、CVP、Paw以及pH、PaCO2、PvO2、SaO2、SvO2、Hb无显著性变化(P>0.05);组间相同时点比较,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双肺通气时(T0)比较,两组单肺通气各时点(T1、T2、T3)PaO2明显下降(P<0.05).其中全身麻醉组在单肺通气30 min时(T2)达到低值,之后开始回升,而针刺复合麻醉组直到60 min时(T3)才达到低值;针刺复合麻醉组PaO2值在T1、T2、T3时点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P<0.05).两组单肺通气各时点(T1、T2、T3) SaO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术前Qs/Q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在正常范围内;单肺通气后,Qs/Qt值明显增加(P<0.05).针刺复合麻醉组Q,/Qt峰值发生在单肺通气15 min(T1),而全身麻醉组肺内分流峰值发生在单肺通气30 min(T2);针刺复合麻醉组在T1、T2、T3时点的Qs/Qt值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复合麻醉可以降低肺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的肺内分流,改善肺的氧合作用,对围手术期的肺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 针刺复合麻醉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中的镇静作用

    作者:童秋瑜;马文;赵创;张治军;沈卫东

    目的:观察针刺复合麻醉在功能性鼻内窥镜术中的镇静作用.方法:以90 例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局麻组、针刺复合麻醉组和针刺复合麻醉减量组,后2 组穴位选取印堂、迎香,主要观察术中生理指标、镇静量表等.结果:针刺复合麻醉组、针刺复合麻醉减量组的心率均低于常规麻醉组;3 组组间血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针刺复合麻醉组和针刺复合麻醉减量组的OAA/S 评分均低于常规局麻组,Ramsay 镇静评分均高于常规局麻组.结论:针刺复合麻醉可有效稳定术中循环,保护患者心血管功能,针刺复合麻醉较常规局麻安全;针刺复合麻醉患者术中镇静程度较常规局麻者高,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术中操作.

  • 电针复合全麻醉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

    作者:严世平;杨红珍

    目的:电针复合全麻醉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麻醉方式分为全麻组和电针组,2组均给予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维持麻醉,电针组于麻醉诱导前取穴内关等行电针诱导15~20 min,维持针刺至手术完毕;观察切皮时(T1)、劈胸骨(T2)、建立体外循环前(T3)、心脏复跳后(T4)、建立体外循环后(T5)各时点时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变化情况,并记录呼吸恢复时间.结果:电针组PaO2在T1、T2、T3时间点均高于全麻组,PaCO2在T1、T2、T3时间点均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HR在T1、T2、T3、T4、T5均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麻醉镇定评分和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与全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复合麻醉行下行心内直视手术,可减少对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有利于缩短呼吸恢复时间.

  • 针麻复合局麻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杨勇;林新源;曾婷;刘媛媛;李勇

    目的 针麻复合局麻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的镇痛效果、镇静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将176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拟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针麻组、帕瑞昔布钠组、地佐辛组.其中针麻组64例,为术前行针麻直至针感出现,术中维持电刺激,配合术中常规局麻;帕瑞昔布钠组56例,为术前30 min予肌内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配合术中常规局麻;地佐辛组56例,为术前3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配合术中常规局麻.对比3组在行椎体成形术过程中,穿刺前、穿刺时、骨水泥灌注时及术后4个时间点的VAS评分、Ramesy评分、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利多卡因用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进行比较,针刺前VAS评分及各时间点的Ramesy评分、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利多用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穿刺时、骨水泥灌注时、手术结束时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穿刺时、灌注骨水泥时及手术结束时VAS评分两两比较,针麻组VAS评分与地佐辛组相仿,均较帕瑞昔布钠组的VAS评分低. 3组的麻醉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两两比较,针麻组麻醉时间长,帕瑞昔布钠组与地佐辛组麻醉时间相仿.地佐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针麻组与帕瑞昔布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结论 针刺复合局麻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较镇痛药物配合局麻,在穿刺时、骨水泥灌注时及手术结束时,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且在生命体征的维持、利多用量与手术时间上相仿,但麻醉时间长.

  • 针刺复合安氟醚全身麻醉食管癌根治术临床报告

    作者:唐育民;秦必光;王焱林;胡北喜;尹志礼;万德宁

    观察了针刺复合安氟醚全身麻醉食管癌根治手术45例,初步探讨其麻醉效果、安氟醚用量、生理指标在相似麻醉深度的差异.研究随机分为3组(A组针刺复合安氟醚麻醉、B组穴位电极复合安氟醚麻醉、C组单纯安氟醚麻醉),采用下翳风、三阳络透郄门穴位,韩氏刺激仪.结果表明A、B两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C组,术中所需ETEnf、MACEnf和用量减少30%以上,心、血管抑制轻,苏醒平稳,恢复快,可作为食管癌根治术麻醉方法之一.

  • 针刺复合麻醉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仙梅;周子信

    @复合麻醉是指针刺与各种形式(硬膜外、局麻等)的小剂量麻醉药物相结合的一种麻醉方法.近年来有关针刺复合麻醉的报道资料逐渐增多,笔者就针刺复合麻醉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范围及麻醉方法的资料进行综述,供同道参考.

  • 针刺复合麻醉运用于混合痔手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靳胜利;杨玉刚;罗瑞娟;乔小磊;李又耕;刘艳歌;孙二霞;山令顺

    为探讨针刺复合麻醉在混合痔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将6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中采用针刺复合麻醉(腰俞穴麻醉配合针刺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宗脉穴位),对照组术中单纯采用腰俞穴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疼痛程度、肛门松弛程度和患者紧张度.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中肛门松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患者术中疼痛程度和紧张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混合痔术中采用针刺复合麻醉安全性强,麻醉效果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