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淤胆型肝炎62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建平

    我科自2000年至2006年采用中药血府逐瘀汤加味配合西医保肝治疗淤胆型肝炎效果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 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杨涤;郜桂菊;魏凯;王晓静;孙凤霞

    淤胆型肝炎是肝病科常见的一类疾病.在病毒性肝炎中,淤胆型肝炎约占2%[1].淤胆型肝炎以"重度黄疸、黄疸持续时间长,住院费用较高"为特征,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和焦虑情绪,给医师治疗带来心理压力.

  • 淤胆汤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杨涤;孙凤霞;郜桂菊;魏凯;王晓静

    目的回顾性分析淤胆汤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的住院患者86例,根据治疗中是否应用中药“淤胆汤”分为单纯西药治疗组(A组,45例)和西药联合淤胆汤治疗组(B组,41例),观察治疗后8周两组中医症候评分,生化学指标改善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A、B两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下降分别为(26.99±2.02)分和(28.13±2.37)分,TBil下降中位数分别为242.45μmol/L和312.65μmol/L,GGT下降中位数分别为57.00 U/L和116.50 U/L,ALP下降中位数分别为68 U/L和91 U/L,TBA下降中位数分别为170.50μmol/L和191.50μmol/L,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36)。A、B两组患者ALT下降中位数分别为645.50 U/L和613.25 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97)。结论西药联合淤胆汤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对中医症候积分的改善、生物化学指标的改善及有效率等方面优于纯西药治疗组。中医辩证施治,凉血活血、清热化湿法在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方面值得积极推广。

  • 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胆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元射;毛景欣;陈敏

    淤胆型肝炎是以肝内小胆管胆汁瘀积为表现形式的一类肝炎,其发病机理复杂,病程较长,可发生于各型病毒性肝炎中,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单纯用西药治疗该病费用昂贵,退黄慢、疗效低,且副作用多,临床常使用保肝利胆药物、免疫抑制剂、抗肝纤维化药物等,临床疗效不佳.中医药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较为确切, 但大部分临床研究存在明显缺陷,缺乏循证医学依据.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具有一定优势,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慢性与重型肝炎临床分型的新思考

    作者:邢同京

    2000年西安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将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划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淤胆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1]。随着对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的深入,2004和2005年相继出台了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3],并进行了不断更新,而对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的诊断分型以及慢性肝炎的分度等一直沿用至今。2005及2006年国内外相继出台了有关肝功能衰竭的防治指南[4-5],对指导临床进行重型肝病的诊疗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多年的临床应用实践表明,慢性肝炎与重型肝炎的临床分型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诊断指标存在重叠现象,难以区分;对重型肝炎与肝功能衰竭分型、肝硬化与肝功能衰竭分型的关系等问题尚存在模糊认识,影响临床对慢性和重型肝病的诊疗和预后评价。本文就当前慢性及重型肝病的临床分型及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新的分型建议,综述如下。

  • 淤胆型肝炎160例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张丹;于浩;荣义辉

    淤胆型肝炎约占病毒性肝炎的2%[1],患者长时间重度黄疸,长期淤胆未缓解者可能转化为肝硬化或重型肝炎.目前,淤胆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近期,我们回顾分析了我院2010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淤胆型肝炎160例,分析其发病原因、临床特征、诊断及转归等情况,以期为本病的防治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 辛伐他汀致淤胆型肝炎

    作者:陈以安;许建林

    患者男,63岁.因巩膜、全身皮肤黄染6 d,加重3 d入院.有纳差、厌食、恶心和全身乏力,曾出现陶土色大便3次.无发热、腹痛和呕吐.发病前饮用自制"洋葱酒"(干红葡萄酒+洋葱浸泡),50mL/d,服用4 d后即发病.入院前经BUS检查发现胆囊结石,以"急性梗阻性黄疸,胆结石"收入普外科治疗.既往有糖尿病史10多年,现用长效胰岛素治疗.2年前因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长期服阿司匹林120 mg/d.入院查体: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腹平坦、软,压痛(-),胆囊及肝脾肋下均未及.WBC 6.2×109/L,Hb 153 g/L,PLT 119×109/L;T-Bil 163.5 μ mol/L,D-Bil 107μmol/L,Ⅰ-Bil 56.1μ mol/L,ALT 1077.8 U/L,AST 509.2 U/L,ALP 125.8 U/L,γ-GT 268.6 U/L;甲、丙肝抗体阴性,乙肝五项阴性;凝血酶原正常.经BUS及CT、核磁胆道三维成像检查均未提示肝外胆道梗阻的情况.入院第11天出现胆道出血(黑便)而行逆行胰胆管(ERCP)造影,未见异常.追问病史:患者因有高脂血症而长期服用辛伐他汀20 mg/d,治疗2年,诊为辛伐他汀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致肝内淤胆型肝炎,停用辛伐他汀,给予保肝、止血治疗20 d,患者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而出院.

  • 红外线照射中药溻渍疗法联合西医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玉玲

    目的 观察应用红外线照射中药溻渍法联合西医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为2010 年3 月至2012 年末于本院一疗区住院的淤胆型肝炎患者116 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给一般保肝、降酶、降黄、抗病毒、抗纤维化对症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给予一般保肝、降酶、降黄、抗病毒、抗纤维化基础上,拟定凉血解毒、祛湿化瘀基本方,研粉,采用中药溻渍法以黄酒及蜂蜜调敷神阙及相应的肝区,脾区、上腹部等.1剂/d,每剂外敷并红外线照射30 min,15 d 为一个疗程,共用2~4 个疗程.结果痊愈者治疗组36 例,占56.25% ;对照组7 例,占10.9%,有效者治疗组24例,占37.5%,对照组6例,占9.4%;无效者治疗组4例,占6.25%,对照组51例,占79.7%,治疗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溻渍法联合西医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前列地尔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分析

    作者:王丽;任瑞娟;周乐兴;张明香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淤胆型肝炎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86例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在常规保肝、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0.2 g,2次/d口服,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茵栀黄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4~6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TSB)、直接胆红素(DSB)、碱性磷酸酶(ALP)、症状、体征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满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中医药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厚琴;张璐;陆小华;杨玉雪;王莹莹;赵艳玲

    淤胆型肝炎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肝细胞等胆汁分泌功能发生障碍,肝内胆管胆汁淤积为其常见的形态学表现.该病具有病因病机复杂、病程较长的特点,而传统中医药在该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临床疗效显著.故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从淤胆型肝炎的中医病因病机、治法及中医药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作用机制等3个方面归纳总结中医药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 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258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卢东;杜风

    目的 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06年2月~2010年12月这一时期来就诊的258例淤胆型肝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除常规的西医治疗外还配合以丹参针进行治疗,治疗疗程为12周,而对照组则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数据显示,研究组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且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后显示肝功能各项指标都低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淤胆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比单纯的西医治疗优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口服山莨菪碱在淤胆型肝炎早期应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德树;刘英姿

    目的 观察口服山莨菪碱治疗早期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山莨菪碱10mg,3次1d,饭前30min口服,疗程3d.结果 患者口服山莨菪碱1d后大便颜色变黄35例,口服2d后大便颜色变黄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 口服山莨菪碱对早期淤胆型肝炎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茵栀黄治疗淤胆型肝炎30例

    作者:曹莹

    目的 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茵栀黄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在保肝、降酶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注射液1000mg+5%GS500mL静滴,1次/d,2周后改口服思美泰500mg,2次/d,茵栀黄注射液40mL+5%GS500mL静滴,1次/d,疗程1个月.结果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茵栀黄治疗淤胆型肝炎有一定疗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韩丽英;李保明

    目的 该项目通过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用西医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对比显著,避免临床大剂量激素应用的严重副作用.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与单用西医(对照组)均为30例,治疗淤胆型肝炎,疗程4周.结果 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指标明显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是治疗淤胆型肝炎,在恢复肝功能及消退黄疸方面疗效较显著.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淤胆型肝炎55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丁德和

    目的 探讨淤胆型肝是的临床特点、常见发病原因以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减轻黄疸及缩短病程的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庆市立医院2004~2010年收住入院的55例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特点、常见病因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结果 淤胆型肝炎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男女性别之间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临床表现中临床症状较轻,但黄疸较深表现为重度黄疸,且持续时间均超过3周以上,有明显皮肤瘙痒及大便色泽改变,体检有明显肝肿大或肝硬化表现,肝功能中血清胆红素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PTA大于60%,GGT、AKP、TBA、CHO等升高,ALT初期升高,中后期可正常.病因中急性淤胆型肝炎以嗜肝病毒、药物损害为主,且近年中药损害有上升趋势,而慢性淤胆型肝炎以自身免疫性肝病和慢性乙肝为常见.结论 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明显减轻黄疸及缩短病程.短期治疗(1周内)黄疸均有明显下降,但不同病因效果有所差异,部分需长期维持治疗.

  • 高压氧治疗慢性重度淤胆型肝炎30例的降黄疗效

    作者:于强;毛丹群;余临州;高士定

    我科在综合治疗慢性重度淤胆型肝炎黄疸基础上加用高压氧(HBO)治疗,在降黄疸、改善病情方面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 1998年1月~2000年8月收住的重度淤胆型肝炎58例随机分为两组。

  • 腺苷蛋氨酸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贾新立

    我科于2001年6月至2004年8月应用腺苷蛋氨酸(思美泰)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病毒性肝炎的中医治疗

    作者:楚更五

    病毒性肝炎至少可由甲、乙、丙、丁、戊5种肝炎病毒引起,临床上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淤胆型肝炎和重型肝炎.本病属于中医黄疸、胁痛等病证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有内外两方面:外因多由感受湿热毒邪或饮食不节所致;内因多与脾胃虚寒,内伤不足有关.病机关键是湿.从脏腑来看,不外脾胃肝胆,且往往由脾胃涉及肝胆.湿邪或与热合,蕴结脾胃,熏灼肝胆;或湿自寒化而成寒湿,阻遏中焦,肝胆失于疏泄而发.从病理过程来看:初期常以湿热毒邪内蕴,肝脾气机不畅为主.日久则(1)因肝郁气滞或湿热久蕴而致气滞血瘀,甚则瘀血阻络;(2)湿热毒邪灼伤肝阴而成肝肾阴虚;(3)邪毒损伤脾胃而致脾胃虚寒,甚则脾肾阳虚.现按西医临床分型,辨证施治分述如下.

  • 前列腺素E1治疗淤胆型肝炎242例临床分析

    作者:于杰;黎化

    1 临床资料1.1 病例 本组473例淤胆型肝炎患者均符合1990年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随机分为治疗组(前列腺素E1治疗组)242例与对照组231例.

  • 山莨菪碱治疗重症淤胆型肝炎的观察

    作者:石李金;黄仑峰

    目的:使用山莨菪碱(654-2)治疗重症淤胆型肝炎,防止其加重或发展为肝硬化.方法:将获选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654-2,余治疗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654-2治疗重症型肝炎疗效显著,可以迅速稳定病情,黄疸消退快,减少肝硬化发生,降低死亡率.使用654-2疗效好,又很价廉,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224 条记录 2/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