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通道下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行腰椎间融合术临床研究

    作者:孔庆喆;雷仲民;徐凡平;吴迪;黄明华

    目的 探讨通道下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行腰椎椎间融合术手术指征的72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37例和开放组35例,微创组行通道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腰椎融合术,开放组行后路切开直视下椎弓根螺钉腰椎融合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差异.结果 手术时间:微创组(180.23 ±14.32)min,开放组(221.64±16.37) min;术中出血量:微创组(408.13±75.30) mL,开放组(914.29±62.43) mL;术后住院时间:微创组(7.33±2.34)天,开放组(13.32±4.85)天.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ODI评分:微创组(11.23±3.25)分,开放组(15.85±6.83)分;JOA评分:微创组(25.65±5.78)分,开放组(22.39±8.57)分;VAS评分:微创组(2.33±0.41)分,开放组(3.12±0.71)分.2组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通道下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行腰椎椎间融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 经皮椎弓根螺钉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

    作者:王楠;许建柱;陈恩良;赵士杰;全仁夫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PPSF)结合伤椎骨水泥强化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4例胸腰段OVC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1例,女63例;年龄65~70岁,平均67.2岁;T1115例,T12 32例,L1 29例,L21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PSF结合PVP治疗组(A组,43例),PVP治疗组(B组,51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椎骨水泥用量、术后卧床时间,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d、1年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Cobb角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94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5个月.手术时间A组为(96.2±28.7)min,B组为(31.8±10.6)min;术中出血量A组为(62.2±25.5)ml,B组为(25.4±10.9) ml;伤椎骨水泥用量A组为(5.5±0.5) ml,B组为(4.9±1.1)ml;术后卧床时间A组为(5.1±1.8)d,B组为(1.8±0.7)d.A组较B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伤椎骨水泥用量更大,术后卧床时间更长(P<0.05).两组患者术后3d及1年伤椎高度百分比、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恢复.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A组[(85.6±3.5)%和(11.9±5.3)°]均优于B组[(84.2±4.5)%和(15.3±3.4)°](P<0.05).B组出现3例伤椎再次骨折塌陷的情况.两组患者术后3d、1年VAS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PSF结合PVP较单纯采用PVP治疗胸腰段OVCF,能获得较强的椎体强度和刚度,更有利于改善伤椎的复位效果,维持伤椎高度,防止椎体塌陷.

  • 后路经皮螺钉固定联合局部经皮内窥镜下病灶清除治疗老年脊柱结核

    作者:许楠健;陈云琳;蒋伟宇;马维虎

    目的:探讨后路经皮螺钉固定联合局部经皮内窥镜下病灶清除治疗老年脊柱结核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9例老年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4例,女5例;年龄60~73(66.2±4.0)岁.所有患者入院前已被确诊为脊柱结核,有脓肿、死骨形成但无窦道、神经症状,无开放手术指征.19例患者术前均进行了3周或以上的正规4联药物抗结核治疗.均采用后路经皮螺钉固定联合局部经皮内窥镜下病灶清除术.记录手术前后腰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 Index,ODI),病变节段的矢状面Cobb角,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比分析不同时间点以上参数变化.结果: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及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术中未改变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为(153.2±14.0) min.除1例患者切口延迟愈合,其余患者术后2周内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5~26(19.6±3.2)个月.VAS评分由术前的(5.9±1.1)分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1.8±0.9)分(P<0.05).ODI由术前的(80.9±4.0)%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66.4±5.4)%(P<0.05).病变节段的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的(30.8±5.5)°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15.9±2.5)°(P<0.05).ESR由术前的(79.6±14.4) mm/h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32.0±8.1)mm/h (P<0.05).CRP由术前的(56.9±9.5)mg/L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20.4±4.6) mg/L(P<0.05).结论:老年脊柱结核患者并发症较多,全身基础条件较差,后路经皮螺钉固定联合局部经皮内窥镜下病灶清除术能减少创伤,并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计算机导航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 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智;朱庭标;赵爱彬;张勇;刘峰;吕晓峰;朱明雨;顾浩;张金鹏;范永红;王叶武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无脊髓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2017年2月,选择我院单节段无脊髓神经损伤症状的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常规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及在计算机导航辅助下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并对2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均获得随访,2组患者术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均明显恢复,但计算机导航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组较常规非导航组具有较高的置钉准确性、较短手术时间及较少射线暴露.结论:计算机导航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以大大提高置钉准确性、安全性,减少术中X线辐射,使脊柱外科手术向微创化、数字化、精准化发展.

  • 肌电图监测在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作者:谭海涛;江建中;谢兆林;陈国平;甘锋平;黄圣斌;邹艺;李颖

    目的:探讨肌电图监测在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监测效果.方法:对46例行XLIF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实时肌电图监测,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53.2±18.7岁.XLIF通道建立过程中采用自发肌电图监测神经根在术中是否受到牵拉、激惹等刺激,通过计算真阳性率和真阴性率得出监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利用诱发肌电图监测132枚椎弓根螺钉置入对神经电生理变化的影响.分析并推测手术中肌电监测的影响因素,尽量控制监测假阳性及假阴性的发生.为评价肌电监测的临床效果,记录肌电监测的阳性和阴性结果例数,并比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患者的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D评分.结果:46例患者共69个节段行椎间融合(L1/2 5例,L2/3 9例,L3/4 32例,L4/5 23例).自发肌电监测有16例发现异常肌电波形,其中14例(真阳性)经调整手术操作后能恢复正常波形,2例(假阳性)经短暂观察后自行恢复至正常,14例患者中有3例术后出现神经根功能损伤症状.其余30例术中无异常肌电波形的患者中,有3例(假阴性)术后出现神经根功能损伤症状,27例(真阴性)术后无神经根功能损伤症状.通过上述数据计算得出术中自发肌电图监测灵敏度为82.35%,特异度为93.10%.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采用诱发肌电监测132枚椎弓根螺钉置入(L1:8枚,L2:15枚,L3:27枚,L4:48枚,L5:34枚),其中118枚螺钉置入时肌电监测提示阴性,术后CT提示其中有5枚螺钉穿破椎弓根皮质.另外14枚螺钉攻丝后,刺激强度为10mA时出现肌电图反应,术后有13个椎弓根出现椎弓根内侧皮质骨折表现.患者术前JOA评分14.8±2.1分,术后为23.9±2.5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前ODI评分为38.3±3.1分,术后为13.6±2.9分,改善率为65.7%,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极外侧入路腰椎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应用肌电图监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微创减压联合经皮固定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伴神经损害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伟;李海音;李杰;杨匡;周跃;李长青

    目的:比较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减压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伴神经功能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11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56例伴神经功能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后路小切口微创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26例,微创组)和传统开放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30例,开放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影像学指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手术切口肌肉剥离长度为7.46±2.67cm,术中出血量为271.54± 125.53ml,术后引流量为74.50±73.58ml,输血比例为9/26,术后住院时间为19.19±10.66d,术后1周伤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为2.54±0.65分,术后止痛药使用比例为11/26;开放组分别为12.17±4.38cm,536.67±453.52ml,310.97±209.65ml,19/30,31.17±26.92d,3.60±0.77分和21/3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222.88±64.41min)与开放组(190.83±83.19min)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手术前、后矢状面Cobb角为10.51°±16.12°、0.70°±12.97°,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为(52.27±8.34)%、(86.64±12.80)%,矢状面指数为14.63°±10.29°、7.43°±6.79°,伤椎楔变角为13.45°±7.40°、4.07°±4.81°;开放组分别为15.04°±9.84°、2.96°±9.84°,(48.58±11.48)%、(86.63±9.76)%,20.67°±17.58°、7.38°±5.63°,14.16°±6.77°、4.26°±4.39°,两组术后影像学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影像学指标改善程度(术后-术前)相当(P>0.05).后期随访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伴神经功能损伤的胸腰椎骨折具有与传统开放手术同样的效果,且具有切口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伤口疼痛轻等优点.

  • 三维导航与传统C型臂X线机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比研究

    作者:徐峰;徐彬;李涛;谭林英;胡昊;秦佳军;齐凤宇

    目的:比较应用三维导航与传统C型臂X线机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的置钉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接受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3例,按置钉辅助设备的不同分为两组:传统组29例,螺钉置人在C型臂X线机辅助下完成;导航组24例,螺钉置入在三维导航系统辅助下完成.记录每例患者术前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单枚螺钉置入时间、穿刺针调整次数、射线暴露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d腰背部痛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术后CT来评估两组置钉情况,依据Certzbein-Robbins改良分级来比较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将Ⅰ类螺钉所占比例定义为准确率,Ⅰ类和Ⅱ类螺钉所占比例定义为安全率.随访期内观察围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钉棒断裂松脱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年龄、性别、术前腰背痛VAS评分、骨折类型及骨折椎体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传统组置钉准确率为76.72%(89/116),安全率为95.69%(111/116);导航组置钉准确率为90.63%(87/96),安全率为100%(96/96).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无断钉断棒及螺钉松脱情况发生.导航组在术中穿刺针调整次数、术后2d腰背部痛VAS评分、置钉准确率及安全率方面较传统组有明显优势(P<0.05),在平均螺钉置人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与传统组无统计学差异,在术中射线暴露时间方面明显长于传统组(P<0.05).结论:三维导航技术能显著提高胸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但患者会受到更长时间的射线暴露.

  • 改良内窥镜下行后路腰椎间融合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患

    作者:王建;周跃;初同伟;王卫东;张正丰;李长青;张年春

    目的:探讨改良内窥镜下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06年2月~2007年3月应用自制直径2.6cm工作通道在METRx内窥镜下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加融合器置入、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12例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38~72岁,平均51.2岁.腰椎管狭窄症5例,Ⅰ度腰椎滑脱症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3例.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50~260 min,平均175min.术中失血量50~300 ml,平均150ml.术后住院时间7~16 d,平均12d.1例发生硬膜外血肿,行内窥镜下翻修手术.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3~15个月,平均6.3个月.ODI评分术前为46.32±10.14分,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1.75±8.59分和11.06±5.27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VAS评分术前为7.12±1.06分,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3.45±1.28分和1.29±0.77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本组优5例,良6例,可1例.结论:改良内窥镜下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可获得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内窥镜下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跃;王健;初同伟;李长青;王卫东;郑文杰;张正丰;郝勇;潘勇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内窥镜(METRx)下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疾患的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6年2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和/或腰椎滑脱患者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32~69 岁,平均47.9岁.均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后路内窥镜手术系统行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40~330 min,平均190min;出血量50~300 ml,平均110ml;术后住院时间7~18 d,平均10.5d.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6.3%.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18例患者获得6~32 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16例患者椎间骨性融合,2例骨性椎间融合尚不完全.根据Nakai分级,优11例(61.1%),良5例(27.8%),可2例(11.1%).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内窥镜下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具有手术切口小、腰骶肌肉剥离范围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其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手术操作难度较高,需要特殊设备和工具,术中医患所受辐射量较大.

  • 可扩张通道下腰椎微创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张妍

    目的:探讨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笔者参与了应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加融合器置入、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12例手术患者,对手术配合体会进行总结.结果:12例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无转为开放手术病例,无1例发生术中并发症,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腰椎微创、腰椎间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前充分准备,熟练掌握术中配合,虽然手术时间稍长,所需手术器械较多,术中配合较复杂,但其对软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

  •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丰建;林伟龙;曹旭海;梁承伟;张琪

    目的 评估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 1年2月至2012年10月,使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23例无神经功能损伤的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前、术后1d、术后3 m、术后6 m、术后12 m和术后18 m分别对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通过测量CT矢状位图像获得骨折椎体前缘、中间的椎体高度,并测量伤椎局部矢状位Cobb角.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 m(平均22 m).患者术后第1天VAS评分和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1天伤椎前缘和中间的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矢状位Cobb角则由术前(16.5±4.7)°显著下降至(5.7±3.2)°(P<0.05).术后随访过程中,给予康复训练指导,发现椎体前缘和中间高度以及Cobb角均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压缩椎体以及相邻椎体新发骨折出现.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效果满意,可以防止椎体高度再次丢失和相邻椎体新发压缩性骨折.

  • 经皮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急性胸腰椎骨折

    作者:陈劲松;向阳;沈成华

    目的 探讨经皮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急性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35例急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伤椎Cobb角、伤椎压缩程度及Wolter指数.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采用ODI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手术时间85~105 min,术中出血量50~70 ml.术前15例ASIA分级为D级的患者术后1周内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术后Cobb角、伤椎压缩程度、Wolter指数均优于术前(P<0.001);末次随访时Cobb角、伤椎压缩程度、Wolter指数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均优于术前(P<0.001).结论 经皮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急性胸腰椎骨折疗效满意.

  • 经皮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夏太宝;赵广超;薛双桃;张小海;朱玉婷

    目的 比较经皮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44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经皮组,23例)和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Wiltse组,2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透视次数、术后腰痛VA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椎体高度恢复率、Cobb角改善率、ODI.结果 43例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1例失访.与Wiltse组相比,经皮组手术时间长、透视次数多、出血少、腰痛程度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口长度、椎体高度恢复率、Cobb角改善率、ODI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是微创方式,临床效果基本相同.经皮入路具有出血少、腰痛轻等优点,Wiltse入路具有可视化、易操作等优点.

  • 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作者:朱亚坤;范海涛;赵勇;申才佳

    目的 分析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5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41例),观察组行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对照组则行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评定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2天、术后3个月、6个月评定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6个月通过X线片测量计算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术后6个月通过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腰背慢性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天、3个月、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差值分别为(12.95±1.83)°、(28.24±4.25)%,均大于对照组的(11.68±1.67)°、(24.13±3.62)%(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

  • 微创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结合经椎弓根注入可注射硫酸钙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江伟;刘兵;余游;蔡建平;樊元胜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内经椎弓根注入硫酸钙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采用微创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内经椎弓根注入硫酸钙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微创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1周、末次随访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的Frank分级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Z=-2.552,P=0.011).[结论]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短节段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内经椎弓根注入硫酸钙治疗能够缩短恢复时间,增加椎体高度稳定性,减少Cobb角丢失.

  • Quadrant通道下减压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朱卉敏;张锴;王衡;郭新军;刘英杰

    [目的]探讨MAST Quadrant通道结合Sextant行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对符合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手术指征的55例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MAST Quadrant通道下微创腰椎融合术28例)和开放组(传统技术行后路腰椎融合术2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服止痛药时间、ODI评分、JOA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手术时间:微创组160~195 (170.25±11.72) min,开放组145~180 (164.32±12.59) min (P<0.05);术中出血量:微创组200~310(245.30±35.60) ml,开放组600 ~920 (654.09±62.38) ml (P<0.05);术后住院时间:微创组6~10 (7.4±1.78)d,开放组12~16 (14.31±2.85)d(P<0.05);术后服止痛药时间:微创组7~14 (10.05±7.56)d,开放组12~25 (17.41±6.90) d(P<0.05).55例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 (16.3±5.70)个月.末次随访时ODI评分:微创组4~16 (10.13±2.85)分,开放组10 ~20 (14.85±2.89)分(P <0.05);JOA评分:微创组21~28 (24.65±2.78)分,开放组16~28 (21.389±3.57)分(P<0.05);VAS评分:微创组2~6(2.5±0.4)分,开放组5~8(3.1±0.7)分(P<0.05).术后6个月X线片示54例患者椎间骨性融合,1例骨性椎间融合尚不完全,未见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或移位.[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经MAST Quad-rant通道结合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行腰椎融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效果观察

    作者:罗永森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76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组给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失血量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a,2组Cobb角、伤椎高度恢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ODI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可优化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段A3型 骨折的治疗效果研究

    作者:邓亚军;姜棚菲;张民泽

    目的:研究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及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段A3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骨外科进行诊治的100例胸腰段A3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组采取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优良率相比无明显的差异;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手术后的后凸角度均明显降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均明显升高,但两组间相比无明显的差异;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及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于胸腰段A3型骨折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后者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和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应用推广.

  •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A3型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晓冬;王素伟;阴洪;黄卫;肖红卫;黄盛佳

    目的: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和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A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胸腰段脊柱骨折35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没有神经症状,AO分型为A3型骨折。其中观察组18例患者,均行短节段联合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照组17例患者,均行开放式短节段联合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通过VAS疼痛评分、总体满意度评价、影像学随访(VBI评分、VBA评分、Cobb角)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53±10)min,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0±9) 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6±17) 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331±149) ml(P<0.001)。观察组在术后7 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随访VBI评分、VBA评分和Cobb角在两组中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短节段联合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是治疗胸腰段A3型脊柱骨折的优先选择之一,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等主要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微创通道下减压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作者:陈远明;刘永红;黄保华;袁振超;周先明

    目的:探讨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减压联合椎体间融合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方法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52例,行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减压联合椎体间融合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发症、椎间融合情况及疗效。结果5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手术时间为120~240 min,平均180.1 min;术中出血量100~350 ml,平均110.5 ml;发生并发症4例(7.7%)。末次随访时植骨融合48例(92.3%),可能融合3例(5.8%),未融合1例(1.9%)。 VAS评分及ODI评分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37例(71.2%),良14例(26.9%),可1例(1.9%),优良率为98.1%(51/52)。结论微创通道下减压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可获得较好疗效。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