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诺贝特-葡萄糖基介孔炭微球载药系统的释放研究

    作者:卓荣扬;张力军;田勇

    目的 考察介孔炭微球(MCS)对非诺贝特溶解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葡萄糖为炭源,SiO2为模板剂合成介孔炭微球.通过比表面分析测试仪、X线衍射仪和STA449C热分析仪对介孔炭微球进行表征,并考察MCS对难溶性模型药物非诺贝特的释药性能,探讨介孔炭微球对难溶性药物晶型的改变机理.结果 当葡萄糖与SiO2的质量比为2 :1时,能够得到高比表面积和孔容的介孔炭微球.非诺贝特能够充分的装载于介孔孔道中,载药量为40.0%,纯药累积释放率为37.5%,而非诺贝特/介孔炭微球系统中非诺贝特的累积释放率高达69.5%.结论 介孔炭微球能够改变难溶药物非诺贝特的药物晶型,显著增加难溶性药物的释放速率和累积释放率.

  • 非诺贝特对大鼠急性心肌损伤的干预及其机制

    作者:姚淑雯;何兆初;吴峻;区碧如;何文凯;罗碧辉;郭海森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中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on)、异丙肾上腺素组(ISO)及非诺贝特预干预(FF)组.利用异丙肾上腺素建立急性心肌损伤大鼠模型,非诺贝特对FF组进行预处理.观察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组织病理,血清肌酸激酶(CK)、游离脂肪酸(FFA),心肌乳酸(LA)及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ISO组大鼠心肌组织出现大片状坏死及肌纤维断裂,与Con组相比,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减退,血清CK升高、FFA蓄积,心肌LA和MDA含量增加(P<0.05).FF组病理改变较之ISO组明显减轻,心功能显著改善,血清CK、FFA降低,心肌LA和MDA含量减少(P<0.05).结论:非诺贝特对ISO引起的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有关.

  • 非诺贝特对糖尿病大鼠脂联素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晓青;陈璐璐;王保平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糖尿病(DM)大鼠血脂联素和脂联素基因的表达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和高脂饮食诱导的方法建立DM大鼠模型.DM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DM (DM)组10只和DM非诺贝特(DF)组10只,正常Wistar大鼠10只为正常对照(NC)组.DM组及DF组大鼠给予高脂喂养,NC组大鼠给予正常饮食,3组大鼠每日摄取的热量相等,同时DF组大鼠给予非诺贝特灌服.8周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空腹血糖(FBG)、游离脂肪酸(FF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并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取肾周脂肪组织RT-PCR技术半定量分析脂联素基因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FPG、FFA、TC、TG、LDL-C、TNF-α和sVCAM-明显增多(P<0.05~P<0.01),血HDL-C、脂联素和脂肪组织内的脂联素基因表达下降(P<0.01).与DM组相比,DF组的血FFA、TG 、FBG、LDL-C、TNF-α和sVCAM-1水平下降(P<0.05),同时血HDL-C、脂联素和脂肪组织内的脂联素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非诺贝特治疗可能通过改善脂联素基因的表达和血脂联素水平起到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 非诺贝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和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刘彩容;高炽彪;谢续赢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肝纤维化指标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在广州市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98例NAFL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使用安慰剂治疗;观察组49例,使用非诺贝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脂代谢、肝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层粘连蛋白(LN)、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III)、Ⅳ型胶原(CIV)含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ALT、AS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诺贝特可降低LN、HA、PCIII、CIV水平以改善肝脏纤维化程度;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以调控脂代谢,提高肝功能.

  • 非诺贝特改善伴高甘油三酯糖代谢异常患者急性胰岛素分泌反应

    作者:刘娟;李月霞;许雯;邓婉萍;李延兵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伴高甘油三酯(TG)糖代谢异常患者急性胰岛素分泌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 53例入选者为按2:1随机分为非诺贝特组[36例,其中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3例,糖耐量减低(IGT)19例,IFG合并IGT 6例,2型糖尿病T2DM 8例]和对照组(17例,其中IFG 1例,IGT 9例,IFG合并IGT 4例,T2DM 3例),为期3月.治疗前后测血糖、血脂、游离脂肪酸(FFA),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Y).计算IVGTT中急性胰岛素分泌反应(AIR)和胰岛素分泌峰值(C_(INS,MAX))与空腹胰岛素(FINS)比值、差值(C_(INS,MAX)/FINS、△C_(INS)).计算HOMA IR.[结果] 非诺贝特组治疗后血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FFA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腰围明显减小: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改变.非诺贝特组△C_(INS)、C_(INS,MAX)/FINS治疗后均增加(分别是808±473 pmol/L比660±472 pmol/L和中位数8.4比5.3,P<0.000 1);AIR显著改善(5 585±3 441比4 444±3 642 pmol·L~(-1)·min~(-1),P<0.000 1);FINS、HOMA IR显著下降(108±65pmol/L比166±115 pmol/L,P=0.002;3.8±2.3比6.0±4.2,P=0.001).对照组3月后复查C_(INS,MAX)/FINS、△C_(INS)、AIR降低(4.6比7.0,P=0.01;641±286 pmol/L比720±321 pmol/L,P=0.039;4 313±1 943 pmol·L~(-1)·min~(-1)比5 362±2 861 pmol·L~(-1)·min~(-1),P=0.024),HOMA IR增加(7.8±4.2比5.6±3.2,P<0.000 1).AIR改善与TG、FFA下降显著相关r=0.41,0.36,P=0.002,0.014).[结论] 非诺贝特短期调脂治疗可显著改善糖代谢异常的高TG血症患者血脂谱,降低FFA水平,减小腰围,改善急性胰岛素分泌反应,减轻胰岛素抵抗;非诺贝特对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改善作用和减轻脂毒性相关.

  • 非诺贝特调控SOD1表达的机制

    作者:李继红;杨锡彤;杜小珊;徐弘扬;王光明

    目的 研究非诺贝特调节SOD1表达的机制.方法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C57BL/6小鼠经非诺贝特处理后,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PPARα和 SOD1的表达;然后构建含 SOD1基因启动子序列或含SOD1基因启动子中PPRE结合区域突变后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转染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后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在非诺贝特处理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C57BL/6小鼠,其PPARα和SOD1的表达升高,经非诺贝特处理后荧光素酶活性增强,由SOD1基因启动子PPRE结合序列突变后,即使非诺贝特处理,其荧光素酶活性未见改变.结论 非诺贝特通过激活PPARα以调节SOD1的表达.

  • 非诺贝特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宋青青;孙嘉;王娇;陈容平;杨锐;刘锻;张如意;蔡德鸿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分为正常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25 mmol/L葡萄糖)、高糖+不同浓度(10、50、100 μmol/L)的非诺贝特组.采用CCK-8法检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率,采用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改变.结果 CCK8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高糖组相比,各浓度非诺贝特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Hoechst33258染色结果显示: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非诺贝特组细胞出现核固缩、核碎裂;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非诺贝特组细胞发生G1/S期阻滞(均P<0.05).结论 非诺贝特能够抑制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调节并促进细胞凋亡.

  • 高脂血症对内皮VCAM-1表达的影响及非诺贝特的血管保护作用

    作者:吴峻;林锦潮;何兆初;区碧如;郭海森

    目的 探讨血脂与炎性因子在动脉硬化早期对内皮功能的损伤机制.方法 实验包括正常对照组(只喂基础饲料),另两组通过4周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以后继续高脂喂养,其中非诺贝特治疗组在高脂喂养同时喂服非诺贝特40mg/(kg·d),而高脂血症组不予药物治疗,20周后检测3组的血脂、一氧化氮浓度及观察血管内皮VCAM-l的表达水平和细胞黏附密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组NO水平较低、血管内皮上白细胞黏附增多、VCAM-l表达强度较强及范围较广.非诺贝特治疗组与高脂血症组比较,血NO水平提高、血管内皮VCAM-1表达水平和细胞黏附数目均较低(少).结论 高脂血症可抑制机体NO活性,并促进VCAM-1对血管内皮的损害,非诺贝特能有效地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该作用与一氧化氮水平提高、VCAM-1表达下调有关.

  • 二甲双胍联合非诺贝特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

    作者:李莉;柯柳;韦静彬;温小凤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非诺贝特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4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控制饮食及运动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非诺贝特片治疗,对照组以非诺贝特片治疗.疗程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糖血脂水平变化.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619,P=0.000).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及血糖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及血脂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观察组及对照组血糖变化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非诺贝特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

  • 美利普特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和耐受性观察

    作者:方志高;刘峰;张聪武

    目的观察美利普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2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分别服用美利普特250mg,每晚1次,4周、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服药后8周各类高脂血症均能下降,但以降低高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作用明显.对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作用稍逊,升高"有益胆固醇"作用较好.可以使并存的临床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得以改善.结论美利普特对于降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疗效显著,有一定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同时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

  • 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作者:周卫凤;沈馨如;汪凌云;章秋;鲁云霞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12周高脂饮食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非诺贝特[100 mg /(kg·d)]灌胃治疗4周。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实验分析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检测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指标,油红染色分析肝脏脂质沉积,肝匀浆测定总 SOD、GSH和 T-AOC 等氧化应激指标,Realtime RT-PCR、Western blot 分析肝组织 GRP78的 mRNA 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高脂血症大鼠经非诺贝特治疗后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明显改善,空腹血胰岛素、TG、TC 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肝脏组织切片中脂滴的数目和大小均明显减少,T-SOD 水平明显升高(P <0.05),GSH 和 T-AOC水平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 >0.05),GRP78的 mRNA、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5)。结论:非诺贝特具有明显的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调脂作用,可能与其减少氧化应激进而降低内质网应激有关。

  • 高果糖喂养大鼠致脂肪肝的机制及非诺贝特的干预作用

    作者:李洋;高哲;任路平;张璞;宋光耀

    目的 观察高果糖饮食诱导大鼠脂肪肝的机制及非诺贝特的干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果糖组和非诺贝特组[高果糖喂养第8周后给予非诺贝特30 mg/(kg·d)],喂养12周后处死大鼠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游离甘油三酯(TG)及肝脏TG含量;测定脂肪酸合酶(Fas)、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Bip)的表达,自噬相关蛋白自噬相关基因(Atg7)、酵母自噬相关蛋白6同系物(beclin1)、自噬标记轻链蛋白3(LC3)及自噬相关通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和非诺贝特组相比,高果糖组的血AST、血TC、血游离TG及肝TG均显著增高(均P<0.01).与对照组和非诺贝特组比较,高果糖组大鼠的肝内Fas、Bip、mTOR表达增加,Atg7、beclin1、LC3表达降低.结论 长期高果糖喂养引起大鼠肝脏脂质沉积及肝细胞损伤,并伴有肝脏内质网应激及自噬改变,非诺贝特治疗可改善高果糖饮食诱导的脂肪肝和肝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非诺贝特影响Fas并改善肝脏内质网应激及自噬有关.

  • 消肝脂汤与非诺贝特治疗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作者:冯少玲

    目的:观察消肝脂汤与非诺贝特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脂肪肝的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给予自拟消肝脂汤合非诺贝特治疗;对照组予单用非诺贝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8.33%,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分别为32.35%,64.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消肝脂汤合非诺贝特治疗脂肪肝效果优于单用非诺贝特.

  • 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合并甘油三酯升高的ACS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晚泉;方长庚;曾小茹;邓超鹏;李毓芝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合并甘油三酯升高的ACS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00例合并甘油三酯升高的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联合降脂组采用20 mg/d阿托伐他汀联合250 mg/d非诺贝特治疗;他汀降脂组单用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检测两组给药前后血脂指标、高敏CRP (hs-CRP),观察生命体征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HDL-C、非HDL-C 、载脂蛋白AⅠ、载脂蛋白B 、hs-CRP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并且联合降脂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他汀降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降脂组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为8%,明显高于联合降脂组的4%(P<0.05)。仅10例(他汀降脂组4例,联合治疗组6例)出现ALT,AST或CK一过性轻度升高(正常值上限的1倍),4周后再次复查均恢复正常。结论阿托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合并甘油三酯升高的ACS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非诺贝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作者:邓日远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用非诺贝特治疗,对照组用硫普罗宁肠溶片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各项指标检测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4%,两组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非诺贝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优于硫普罗宁肠溶片,性价比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加服自拟化痰祛瘀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梁泉美

    目的:探讨自拟化痰祛瘀方配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86例符合纳入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予一般饮食调护,对照组单纯予非诺贝特胶囊治疗,0.2 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化痰祛瘀方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六项(TC,TG,LDL-C,HDL-C,ApoA及ApoB)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5%、76.7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TC、TG、LDL-C、ApoB、ApoA、血液流变学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HDL-C值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除ApoA、ApoB、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外,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拟化痰祛瘀方配合非诺贝特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良好.

  • 调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1

    作者:韦湘林;方显明;钱海凌;黄敏;杨才坤;黄彬;庞宇舟;Pang Yuzhou

    目的:观察调脂胶囊对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59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75例服调脂胶囊,对照1组52例服多稀康,对照2组32例服非诺贝特。结果:3组对血脂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827%和906%。观察组与对照1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治疗均值比较均P<0.05;与对照2组比较TGP<0.05,其余各项血脂均P>0.05。结论:各组均有良好的降脂、调脂作用,但观察组优于多稀康,对TG作用优于非诺贝特。

  • 非诺贝特联合匹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疗效分析

    作者:甘凤香;徐银祯;孙建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联合匹伐他汀治疗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12月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匹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非诺贝特联合匹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斑块面积均显著减小,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斑块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诺贝特联合匹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能显著降低血脂水平,明显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氟伐他汀和非诺贝特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比较

    作者:苏卫红;庞明;史文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已证实,血清总胆固醇水平(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甘油三酯(TG)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关[1].降低血脂水平可以明显减少冠脉事件,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减少心血管再通的手术的需求[2].氟伐他汀、非诺贝特为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用药,为观察其疗效,本文选择 60例血脂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 非诺贝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研究

    作者:唐秀革;玉洪新;王静;陈永新

    目的 观察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联合应用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是否能产生减少风险因子的协同或相加有益效应.方法 61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两组,辛伐他汀治疗组(20mg/d,33例),辛伐他汀(20mg/d)和非诺贝特(200mg/d)联合治疗组(28例).分别记录并处理开始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血清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服药后12周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FG均明显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也明显减少,且联合治疗组作用明显优于单用辛伐他汀组.结论 冠脉介入治疗后的ACS患者联合应用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能明显受益,联合用药能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

625 条记录 27/32 页 « 12...24252627282930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