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江苏南部地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果及分析

    作者:党旖旎;许年珍;严谨;陈涵;张国新

    目的 探讨江苏南部地区自然人群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果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从江苏南部盛泽地区35个行政村中随机抽取7个行政村,对7个行政村中年龄≥40岁且自愿接受调查的8647人进行调查,通过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Ⅰ,PGⅠ)、胃蛋白酶原比值(pepsinogen ratio,PGR)、胃泌素-17(gastrin-17, G-17)、血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抗体检测和问卷调查进行初筛,根据血清检测结果将受调查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所有中、高危组患者均通知接受内镜检查,低危组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选取210人(30人/村),通知接受内镜检查.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来分析该地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果和相关因素.结果 在完成初筛和问卷调查的人群中,受调查人群总体Hp感染率为51.2%,性别(女性)、体质指数高、家庭成员人数多、吸烟是Hp感染的危险因素;而受试者学历高、饮酒、胃癌家族史、消化道疾病史则是Hp的保护因素.根据血清胃功能(PGⅠ、PGR和G-17)的结果,分为低危组6466人、中危组1755人、高危组426人,拟对低危组210人以及中、高危组2181人,共计2391人进行内镜检查,自愿到院接受内镜检查者为1290人,总体应答率为54.0%.结合内镜和病理诊断,共检出慢性胃炎92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233例、肠上皮化生136例、增生性息肉32例、轻度不典型增生26例、中度不典型增生3例、早期胃癌6例、进展期胃癌2例.受调查地区胃癌检出率为92.5/100000.年龄、胃癌家族史、Hp、PGⅠ、PGR和G-17异常是胃癌前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倾向指数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校正统计,预测该地区中、高危人群胃癌前病变检出率男性为24.6%,女性为24.4%.结论 江苏南部地区40岁以上自然人群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偏高,患者依从性较差,对于已经发现的胃癌、早期胃癌患者,必须进行治疗及长期随访.

  • 长春市无症状体检人群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卞翠翠;丁金环;宋春宵

    目的 通过对无症状体检人群进行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从而有效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在一汽总医院进行体检的无急性感染性腹泻和明显黑便、脓血便、月经、肛裂及痔疮出血体检者,共纳入10290人.以调查问卷结合免疫法便隐血试验(IFOBT)作为初筛,部分初筛阳性者以电子结肠镜作为诊断性筛查的二步筛查方法,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病灶部位进行活检病理检查.统计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大肠癌、腺瘤、炎症性肠病、息肉检出率,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与趋势性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初筛阳性者为523例(男448例,女75例),初筛阳性率为5.1%;不同性别初筛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0,P=0.033).初筛阳性者中154例(男133例,女21例)进行了肠镜检查,肠镜依从性为29.4%(154/523),不同年龄组间肠镜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34,P=0.001).肠镜检查总病变检出率为61.7%(95/154),其中大肠癌检出率为3.9%(6/154),腺瘤检出率为35.7%(55/154).腺瘤检出率男性(39.8%)(53/133)高于女性(9.5%)(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5,P=0.007).各年龄组腺瘤检出率(χ2=5.879,P=0.015)、息肉检出率(χ2=6.669,P=0.010)、总病变检出率(χ2=21.73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无症状体检人群进行大肠癌筛查,可以在可治愈的阶段筛检出不同阶段大肠疾病,减少由于疾病进展造成的治疗延误,提高患者生存率并改善生活质量.

  • 子宫颈疾病患者的分类管理

    作者:李艳;郭述真

    宫颈疾病是妇女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炎症、结核、损伤、肿瘤(包括癌前病变)等,其中宫颈癌的发病,高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序位的第2位.据世界范围内统计,每年约有50万例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其中80%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我国估计为10万例,约占全世界的1/4.

  • 油炸食品与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关系的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郭兰伟;刘曙正;张萌;陈琼;张韶凯;孙喜斌

    目的 探讨油炸食品摄入对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影响.方法 以2005-2013年在河南省农村地区开展上消化道癌症筛查项目的11个行政县(市)的40 ~ 69岁居民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生活方式等信息,采用碘染色内镜进行筛查并取活检组织进行病理诊断,依据病理诊断标准分为不同病变等级,并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油炸食品摄入频率与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食管正常8 792例、轻度增生3 680例、中度增生972例、重度增生/原位癌413例、食管癌336例.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BMI、吸烟和饮酒状况后,油炸食品是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与不食油炸食品者相比,当油炸食品摄人频率<2次/周时,其OR值为1.60(95%CI:1.40~1.83);当油炸食品摄入频率≥2次/周时,其OR值为2.58(95%CI:1.98~ 3.37).结论 油炸食品摄入是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危险因素.

  • 上消化道癌及其癌前病变微生物菌群研究进展

    作者:邵丹彤;魏文强

    随着宏基因组学的广泛应用,微生物菌群与疾病相关性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深入探讨上消化道癌及其癌前病变与微生物菌群间的潜在关联,对于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临床诊疗、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查阅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平台等数据库文献,对目前口腔癌、食管癌和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与微生物菌群研究现况进行了总结,发现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菌群多样性或丰度普遍降低,且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酸杆菌可作为食管癌预后的标记物;胃癌前病变进展为癌的过程中,乳杆菌丰度呈升高趋势.本文从宏基因组学的角度综述了上消化道癌潜在生物学病因研究方面的进展,以期为探索上消化道癌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 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筛查

    作者:黄力文;王善娟;梁妙茵;冯典希;吴国昌;许舒宁;方圆;黄至生

    筛查可有效控制结直肠癌,而筛查工作的重心正由结直肠癌向癌前病变前移.本文围绕《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意见》(2014版),结合国内外新的癌前病变研究进展,对相关危险因子、风险预测模型、筛查策略优化、肠镜质量控制、无蒂锯齿状腺瘤的识别和随访以及癌前病变认知状况等进行综述.

  • 油炸食品摄入与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郭兰伟;刘曙正;张萌;陈琼;张韶凯;孙喜斌

    目的 探讨油炸食品摄入与胃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2005—2013年在河南省农村地区开展上消化道癌症筛查项目的11个行政县/市的40~69岁居民共82367名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生活方式、油炸食品摄入频率信息,进行内镜筛查并取活检组织进行病理诊断,依据病理诊断标准将其分为不同病变等级,并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油炸食品摄入频率与胃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终有82367名调查对象参加内镜筛查,年龄为(53.46± 8.07)岁,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6425名和35942名.检测到胃正常患者6707名,低级别上皮内肿瘤2325例,高级别上皮内肿瘤226例,胃癌331例.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BMI、吸烟和饮酒状况后,油炸食品与胃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相关,与油炸食品摄入频率<1次/周相比,食用频率1~2次/周时,胃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OR值为1.89(95%CI:1.57~2.28);当油炸食品摄入频率≥2次/周时,其OR值为1.91(95%CI:1.66~2.20).结论 油炸食品摄入频率≥2次/周是胃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相关因素,减少油炸食品摄入可预防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

  • 饮食预防大肠癌研究中生物标记物的应用

    作者:何苗苗;蒋卓勤

    在经济发达国家,大肠癌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居第二位;在世界范围内,则居第三位.在男性肿瘤中,仅次于肺癌、胃癌;女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和宫颈癌.在大肠癌病因中饮食因素较遗传因素更重要.因此,在其预防策略中,初级预防以饮食预防为主;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并消除癌前病变[1].

  • 河南林州食管及贲门癌前病变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马山蕊;马箐;郝长青;管晨滔;李变云;王进武;李新庆;刘正奎;魏文强

    目的 探讨河南林州食管、贲门癌前病变患者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以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在林州肿瘤医院参加上消化道早诊早治内镜筛查项目的40~69岁人群为研究对象.以118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癌前病变组,210名病理级别正常的对象为对照组.采用社会支持评价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数≥50分为存在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数≥53分为存在抑郁)调查研究对象心理状况,计算其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得分.比较两组对象上述得分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研究对象癌前病变和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病例组中食管癌前病变72例,贲门癌前病变40例,食管贲门双源性癌前病变为6例.病例组年龄为(57.17±7.71)岁,对照组年龄为(53.12±7.99)岁,两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焦虑、抑郁量表结果显示,癌前病变组SAS和SDS得分分别为37.18±10.01和40.44±8.73,对照组得分分别为34.02±6.63和38.49±8.73,两组焦虑、抑郁症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和0032);对照组对象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得分、客观支持得分分别为38.26±5.26、24.08±3.83和7.50±1.89,均高于癌前病变组(36.80±6.18、23.01±3.93和6.93±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4、0.016、0.004).此外,主观和客观社会支持得分较低、存在焦虑症状者发生癌前病变的可能性较高,OR值分别为0.81、0.72和1.05,P值分别为0.028、0.005和0.009.结论 社会支持、焦虑、抑郁与食管、贲门癌前病变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联.

  • 警惕这8种常见癌前病变

    作者:苏丽萍

    国家卫生计生委近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部分明确提出“积极参加癌症筛查,及早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就一定会致癌吗?常见的癌前病变都有哪些?大家又该如何预防呢?

  • 宫颈癌不要盲目切除

    作者:常敏

    案例一:切了子宫结果不是癌淑芳今年刚过40岁,在一次单位的常规体检中做了液基细胞的涂片检查宫颈,结果显示有异常的细胞,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做了阴道镜,取了几处组织做了活体检查,结果是癌前病变Ⅲ级.“癌前病变Ⅲ级的话,走向宫颈癌的可能性有百分之七八十,一般都是要求处理的,你反正已经生过孩子了,还是把子宫切了吧.”当地医生给她讲解说.

  • 癌前病变不等于癌

    作者:孙昕

    从正常组织到发生癌变的中间阶段,称为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本身不是癌,是良性病变,但具有恶性变化的倾向,继续发展的话,容易转变成癌.◎黏膜白斑常见的癌前病变,多发生于口腔、舌头、食管、外阴、阴道等处,早期表现为淡白色小点或细条状,无任何自觉症状,以后发展成为突出的条块状斑片,此时有瘙痒和触痛.

  • 黄芪、三七及其配伍对MNNG诱导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Gli1/2/3、SUFU及CyclinD1水平的影响

    作者:赵唯含;毛堂友;高康丽;谭祥;陈晨;李军祥

    目的 探讨黄芪、三七及其配伍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神经胶质瘤关联癌基因同源物(Gli1/2/3)、丝氨酸激酶抑制物(SUFU)及细胞周期蛋白CyelinD1水平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黄芪组、三七组、黄芪三七组、Purmorphamine组、环巴明组及叶酸组,每组10只.采用MNNG负荷多因素法制备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8周.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大鼠Gli1/2/3蛋白及基因水平.量子点介导的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SUFU及CyclinD1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Gli-1 mRNA含量降低明显(P<0.01),Gli-2及Gli-3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SUFU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CyclinD1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1).与模型组相比,三七组可明显升高Gli-1基因表达(P<0.05),降低Gli-2、Gli-3和SUFU的蛋白表达(P <0.05,P<0.01),黄芪三七组对Gli-3及SUFU的蛋白表达具有改善作用(P <0.05,P<0.01),而黄芪组仅能降低SUFU蛋白表达(P<0.01),对其余指标均未见明显改善.结论 活血药三七可影响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hedgehog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的表达,从而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起到防治作用.

  • 综合法复制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模型形态学观察及早期细胞凋亡分析

    作者:张玉禄;李军祥;鲁香凤;戴欣;朱陵群

    目的 研究幽门弹簧插入配合高盐热糊灌胃法复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大鼠形态学及早期细胞凋亡特征.方法 采用幽门弹簧插入配合高盐热糊灌胃法复制CAG癌前病变模型,用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分析CAG癌前病变大鼠细胞凋亡的特征.结果 光镜观察表明,CAG癌前病变模型复制成功,CAG癌前病变模型组大鼠早期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幽门弹簧插入配合高盐热糊灌胃法成功复制CAG癌前病变大鼠模型,细胞凋亡增强可能是CAG癌前病变的发病机理之一.

  • 自拟善胃方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p16、 p21的影响

    作者:赵强;代二庆;袁红霞

    目的观察自拟善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有胃粘膜异型增生(Dys)和(或)肠上皮化生(IM)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抑癌基因蛋白p16(p16)以及癌基因蛋白p21(p21)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CAG且伴有Dys和(或)IM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善胃方;对照组30例,给予猴头菌片,两组均用药12周.结果 1)善胃方在总体疗效方面(90.00%)优于猴头菌片对照组(56.67%),P<0.05;2)中药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腺体萎缩程度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中药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粘膜Dys、IM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4)中药治疗组中,粘膜p16表达经治疗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p16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5)中药治疗组中,粘膜p21表达经治疗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p21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中药善胃方对萎缩性胃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使粘膜Dys、IM改善,提高p16的表达,降低p21的表达.

  • 槲芪散抗肝癌前病变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学江;钱英;丰平;文朝阳;姜大巍

    原发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为第3位.目前,经积极治疗后5年生存率仅36.6%.因此探求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病率十分重要.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进展

    作者:张水宝;赵一;何小鹤;魏征;罗银星;蔡小平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在我国发病率很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伴有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CAG被称为胃癌的癌前病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很大的优越性,研究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中成药治疗及针灸治疗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CAG的诊治及研究情况.

  • 中医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研究进展

    作者:许波;叶柏

    目的 总结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对近年来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就有关胃癌癌前病变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即治疗机理探讨做一综述.结果 中医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疗效显著.结论 中医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治疗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 芪莲舒痞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大鼠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影响

    作者:曹志群;张卫东;孙闵;姜娜娜

    目的:探讨芪莲舒痞颗粒(QLSP)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雷尼替丁加饥饱失常的方法,造成大鼠CAG癌前病变气虚血瘀证病结合的模型.给药后观察各组大鼠胃粘膜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变化.结果:胃粘膜癌前病变存在血管生成因子表达,而且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P<0.05).QLSP组能明显抑制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表达和分泌,并且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芪莲舒痞颗粒能明显抑制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此研究对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益气清热活血法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初探

    作者:张征波

    目的:探索健脾益气清热活血通络法(以下简称益气清热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理及临床经验。方法通过研读文献及临床实践,总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因素多是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病机关键以脾虚为本,瘀热为标,因虚致瘀,虚、热、瘀并存。以此为理论指导,采用益气清热活血法治疗本病。结果临床采用益气清热活血法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结论益气清热活血法可有效降低本病向胃癌发展的风险。为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预防胃癌的发生提供新思路。

2878 条记录 5/144 页 « 12345678...14314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