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下调Vav3表达抑制肺癌细胞侵袭能力及机制的研究

    作者:王绍清;王明晖;吴甜;帅智峰

    目的 下调Lewis肺癌细胞中Vav3的表达,观察其对LLC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 LLC瞬时转染特异Vav3-siRNA,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Vav3和JNK的表达.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LLC侵袭能力.结果 转染Vav3-siRNA序列后,LLC中Vav3和JNK表达明显下降(P<0.05).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中,实验组穿膜细胞数与LLC组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 Vav3可能通过激活JNK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

  • 黄芪多糖联合顺铂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肺转移的影响

    作者:明海霞;陈彦文;张帆;王强;李杨;郭超;胡永浩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APS)联合顺铂(DDP)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肺转移、核因子(NF)-κB、P38、P53及Caspase-9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90只Lewis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6mg/kg DDP)、APS组(50、100、200)mg/kg,联合用药组[1/2 DDP+APS,即:(3+25、3+50、3+100)mg/kg].各组均于造模第2天起用药,APS每日1次,DDP每周1次,连续20d.观察肿瘤肺转移情况,采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中NF-κB、P38、P65蛋白和基因,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aspase-9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均可降低肺转移灶数目(P<0.05或P<0.01);除P38外,APS中、高剂量组可使小鼠Lewis肺癌组织中NF-κB p65、P53表达降低,Caspase-9表达增高;联合用药高剂量组作用则接近DDP组.结论APS可抑制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转移,抑制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这可能是其抑制肿瘤转移的机制之一;APS与减半剂量的DDP铂类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时,作用增强,APS对DDP有增效减毒作用.

  • 羧胺三唑与SAHA联合用药抑制Lewis肺癌细胞的体内外研究Δ

    作者:郭磊;陈晨;吴宏亮;鞠瑞;朱蕾;李娟;叶菜英

    目的:研究羧胺三唑(CAI)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联合用药对Lewis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对比联合用药与单药使用的药效差异。方法采用SRB法检测体外培养的Lewis肺癌细胞系在单独使用CAI或SAHA以及联合用药时的细胞活力变化;建立C57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溶剂对照组、CAI组、SAHA组、CAI+SAHA联合治疗组,连续给药25天,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肿瘤体积、肿瘤抑制率及动物死亡情况。结果 CAI分别和两种剂量的SAHA联合用药后,对Lewis肺癌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高于CAI组,细胞活力的抑制率分别达到46.09%±5.50%和54.43%±3.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物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AI组、SAHA组以及联合治疗组均抑制小鼠皮下肿瘤生长,且联合治疗组的肿瘤体积小于其他3组;除对照组外,各药物治疗组动物死亡率均低于20%。结论 SAHA与CAI联合使用能显著抑制Lewis肺癌细胞活力,并在Lewis肺癌细胞荷瘤动物中显现抗瘤增效作用。

  • Vav3对Lewis细胞增殖与凋亡影响观察

    作者:吴甜;王明晖;帅智峰;王绍清;吴淑琴

    目的:探讨Vav3调节Lewis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RNA,siRNA)下调Lewis肺癌细胞中Vav3蛋白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siRNA Vav3后Vav3及JNK蛋白表达的变化;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转染siRNA后,干扰组Vav3表达为0.154±0.024,较Lewis肺癌细胞组的0.4 1 7±0.073和对照组的0.383±0.049明显下调,F-22.052,P=0.002.下调Vav3表达后,干扰组JNK蛋白表达水平为0.619±0.008,与肺癌细胞组的1.251±0.117和对照组的1.192±0.092相比较明显下调,F—54.770,P<0.001.与肺癌细胞组细胞生存率(100.00±0.00)%和对照组(95.33±3.14)%相比,干扰组(75.87±2.30)%明显下降,P值分别为0.0002和0.0003.与肺癌细胞组细胞凋亡率(3.55±0.03)%和对照组(4.18±0.17)%相比,干扰组(12.16±0.02)%明显上升,P值分别为0.000 l和0.0001.结论:下调Vav3表达,抑制Lewis肺癌细胞的增殖,并且促进肺癌细胞凋亡;Vav3发挥作用可能与JNK信号激活有关.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顺铂不同时相治疗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疗效观察

    作者:何朗;刘康;陈梅;刘涛;吴迅;王晓珊;陈红

    目的 抗血管生成药物使用后可使肿瘤内部血管趋于正常化,在血管正常化窗口期内联合抗肿瘤药物可增强抗肿瘤疗效.本研究初步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顺铂(cisplatin,DDP)在不同用药时相治疗Lewis肺癌细胞(Lewis lung cancer cell,LLC)移植瘤鼠的不同疗效及肿瘤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30只LLC移植瘤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组、DDP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DDP(d1~ds)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DDP(d4~d6)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DDP(d7~d9)组,共6组,每组5只.测量不同组别小鼠体质量变化,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不同组别移植瘤肿瘤细胞坏死状况.TUNEL法检测不同组别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实验结束时(d13),生理盐水组、DDP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DDP(d1~d3)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DDP(d4~d6)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DDP(d7~d9)组小鼠体质量分别为(19.40±1.29)、(18.42士0.76)、(19.05±0.74)、(18.59±0.71)、(17.57±0.82)和(18.87±0.63)g,抑瘤率分别为15.91%、14.26%、28.65%、53.91%和24.61%.其中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DDP(d4~d6)组小鼠体质量小(P>0.05),肿瘤生长慢、抑瘤率高(F=3.30,P<0.001),肿瘤坏死为明显.TUNEL染色后肿瘤凋亡细胞分散于癌细胞间,胞体变小,呈黄绿色.生理盐水组、DDP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DDP(d1~d3)组、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DDP(d4~d6)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DDP(d7~d9)组凋亡指数分别为(1.80±0.80)%、(2.98±1.43)%、(3.18±1.57)%、(3.88±1.60)%、(6.80±1.96)%和(4.05±1.68)%,其中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DDP(d4~d6)组凋亡指数高,F=24.39,P<0.001.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使用后的不同时机联合用药将出现不同的治疗效果,但在用药后d4~d6这一血管正常化时间窗联合给药能显著增加抗瘤效果,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 Vav3表达下调对Lewis肺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绍清;吴甜;帅智峰;董海影;张晓杰

    目的:通过下调Lewis肺癌细胞中Vav3的表达,观察其对肺癌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Vav3在肺癌转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体外化学合成Vav3特异性siRNA(Vav3-163),并转染至Lewis肺癌细胞.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Vav3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下调Vav3对Lewis肺癌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显示,转染Vav3 163序列后,Lewis肺癌细胞中Vav3的表达明显下调.实验组Vav3表达(0.112±0.005)低于LLC组(0.408±0.004)和对照组(0.388±0.005),F=22.052,P=0.002.下调Vav3在Lewis肺癌细胞中的表达后,迁移实验中干扰组穿过膜细胞数(31.0±10.5)明显少于Lewis肺癌细胞组(56.0±5.4)和对照组(49.0±9.1),F=11.213,P=0.002;体外侵袭实验中干扰组穿过人工基底膜细胞数(21.0±6.6)明显少于Lewis肺癌细胞组(59.0±9.8)和对照组(43.0±18.0),F=11.692,P=0.002.结论:下调Lewis肺癌细胞中Vav3的表达,具有抑制肺癌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作用.

  • 节律基因mClock在肿瘤实验化疗中的作用

    作者:YAO Ran;要然;段志青;张太明;甘露;林丽;刘延友;汪宇辉;王正荣

    目的 研究节律基因mClock在顺铂诱导小鼠Lewis肺癌细胞(LLC)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采用12-十四酸佛波酯-13-乙酸盐(PMA)诱导LLC细胞近日节律,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细胞mClock基因的节律性表达.于诱导后不同时间点,顺铂(CDDP)处理细胞,24 h后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FCM)其对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采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mClock基因转染至LLC细胞,顺铂处理细胞,24 h后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结果 PMA作用LLC后,mClock基因呈现节律性表达.PMA诱导LLC节律表达的不同时间点,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不同.mClock过表达使顺铂作用后LLC凋亡率下降,细胞增殖明显.结论 mClock能够抑制顺铂诱导LLC的凋亡.

  • γ干扰素和内皮抑素双基因-放射治疗的体内抑瘤效应及其机制

    作者:杨巍;朴春姬;刘林林;田梅;吕喆;李修义

    目的探讨γ干扰素和内皮抑素双基因-放射治疗在荷Lewis肺癌小鼠的体内抑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小鼠肿瘤局部注射脂质体包裹的质粒后36 h,接受5 Gy X射线照射,观察各组小鼠照射后不同时间肿瘤生长速率和平均存活时间;照射后第15天检测各组小鼠脾脏CTL、NK细胞毒活性和腹腔巨噬细胞TNFα分泌活性,照射后第10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结果基因-放射治疗后第6~18天,双基因-放射治疗组小鼠肿瘤生长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单纯放疗组及单基因-放射治疗组,且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治疗后第12~18天,4次(双基因质粒+2.5 Gy)组肿瘤生长速率明显低于双基因质粒+10 Gy组,且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照射后第15天双基因-放射治疗组小鼠脾脏CTL、NK细胞毒活性和腹腔巨噬细胞TNFα分泌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纯放疗组及内皮抑素单基因-放射治疗组,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单纯放疗组及γ干扰素单基因-放射治疗组.结论双基因-放射治疗抑瘤效应明显优于单基因-放射治疗,其机理可能与辐射诱导γ干扰素和内皮抑素表达,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和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有关.多次小剂量双基因-放射治疗的抑瘤效应优于单次大剂量双基因-放射治疗.

  • γ干扰素和内皮抑素双基因表达质粒在Lewis肺癌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

    作者:杨巍;朴春姬;刘林林;田梅;潘艳;李修义

    目的构建双基因表达质粒pEgr-IFN γ-endostattn并检测其在Lewis肺癌细胞中的辐射诱导表达.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Egr-1启动子的IFNγ和endostatin双基因表达质粒,脂质体介导体外转染Lewis肺癌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诱导IFNγ和endostatin表达的量效关系和时程.结果酶切鉴定证实Egr-1启动子、IFNγ和endostatin基因正确插入双基因表达载体pIRES1neo;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转染该重组质粒的Lewis肺癌细胞上清中IFNγ和endostatin表达量明显高于假照组(均P<0.001),其中5Gy照后表达量高,分别为假照组的4.14倍和2.92倍;2GyX射线照后Lewis肺癌细胞上清中IFNγ和endostatin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照后36 h分别为照射前的3.75倍和3.02倍(均P<0.001).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双基因表达质粒pEgr-IFNγ-endostatin,该质粒具有辐射诱导双基因共表达增强特性.

  • 低剂量X射线在优化pEgr-IL18-B7.1基因-放疗方案中的作用

    作者:武宁;陈光伟;刘永哲;金顺子;刘树铮

    目的 观察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在接种Lewis肺癌小鼠的pEgr-IL18-B7.1基因-放疗中的抑瘤作用.方法 基因-放疗组中小鼠肿瘤局部注射由多聚乙烯亚胺包裹的pEgr-IL18-B7.1重组质粒,分别接受由2 Gy X射线局部照射和0.075 Gy X射线全身照射组合的不同治疗方案,观察各种治疗方案在荷瘤小鼠中的抑瘤作用.结果 与单纯多次大剂量X射线局部照射相比,单次大剂量X射线局部照射后加多次低剂量全身照射在联合pEgr-IL18-B7.1基因治疗中能体现出更为有效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结论 低剂量X射线全身照射作为一种优化手段,可有效增强pEgr-IL18-B7.1基因-放疗的抑瘤效果.

  • γ射线联合HSV-tk/GCV基因治疗系统抗肿瘤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陈治国;杨业鹏;周梅;占晓海;沈嵌剑;沈磊;李五岭;王新娟

    目的研究γ射线与人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丙氧鸟苷(GCV)基因治疗系统联合应用对Lewis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脂质体介导法将含HSV-tk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体外转染小鼠Lewis肺癌细胞,建立稳定表达的细胞株;RT-PCR检测细胞tk基因表达;Hoechst33258/PI荧光活染、流式细胞术检测γ射线与HSV-tk/GCV系统单独及联合作用下的细胞凋亡;集落形成法检测细胞存活曲线,反映放射敏感性变化;同时检测旁观者效应及γ射线对该效应的影响.结果HSV-tk/GCV系统对转染基因的Lewis细胞(Lewis-Hytk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γ射线与HSV-tk/GCV系统联合应用可使Lewis-Hytk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率显著高于二者单独作用之和.0.1μg/ml GCV可使Lewis-Hytk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明显增高(SER=1.47).γ射线可增强HSV-tk/GCV系统的旁观者效应,二者联合作用后的Lewis-Hytk细胞的培养液对未处理过的Lewis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结论γ射线与HSV-tk/GCV系统联合应用对Lewis肺癌细胞具有协同杀伤效应.γ射线增强HSV-tk/GCV系统的旁观者效应可能是其协同效应产生的机制之一.

  • 低剂量辐射增强小鼠肿瘤基因-放射治疗效应的免疫学机制研究

    作者:武宁;单玉兴;金顺子;刘树铮

    目的 探讨低剂量辐射全身照射对小鼠Lewis肺癌移植肿瘤基因-放疗方案中的免疫增强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右后肢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建立荷瘤模型,基因-放疗组中小鼠肿瘤局部注射由多聚乙烯亚胺包裹的pEgr-IL18-B7.1重组质粒.分别接受由2 Gy局部照射和0.075 Gy全身照射组合的不同治疗方案,通过3H-TdR标记方法检测小鼠CTL和NK细胞毒活性,ELISA方法检测TNF-α和IFN-γ分泌活性,观察各治疗组对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的作用.结果 在pEgr-IL18-B7.1基因治疗方案中,单次大剂量辐射局部照射后加多次低剂量全身照射与常规多次大剂量辐射局部照射相比,小鼠CTL和NK细胞毒活性显著增强,TNF-α和IFN-γ分泌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高.结论 低剂量辐射可以通过促进CTL和NK细胞毒效应,上调TNF-α和IFN-γ细胞因子表达,从而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提高肿瘤基因-放疗的抑瘤效果.

  • 白花丹素体内外抗Lewis肺癌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作者:刘方方;谢军平;历风元;郭晓霖

    目的 研究白花丹素(plumbagin,PL)对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建立Lewis肺癌小鼠模型;分别使用生理盐水、白花丹素(分小、中、大3个剂量组)及环磷酰胺(CTX)作用于动物模型;观察各组肿瘤体积大小、瘤重、抑瘤率及测肿瘤组织VEGF表达情况.结果 CCK8结果显示,白花丹素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r=0.953,P<0.01);白花丹素显著增加Lewis肺癌细胞凋亡率(P<0.05);白花丹素可使Lewis肺癌细胞中Bcl-2和VEGF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调(P<0.05);白花丹素小、中、大剂量组及CTX组的肿瘤体积、瘤重及肿瘤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白花丹素在体内外均能抑制Lewis肺癌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VEGF蛋白的表达和诱导Lewis肺癌细胞凋亡有关.

  • AS-CLB1增强泰素帝抗Lewis肺癌细胞体内外增殖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涛;张伶;魏东;张汝;程朋;李继承;张宏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B1反叉全长cDNA(AS-CLB1)对抗Lewis肺癌细胞(LL/2)体内外增殖作用的影响,为将AS-CLB1联合用于人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0.01nmol/L~0.1μmoL/L)处理LI/2亲本(LP),LL/2空载体(LV)及LL/2/AS-CLB1(LA)三种细胞,分别于1h及24h后用MTT比色法评估对各组细胞的杀伤作用.将上述三种细胞分别接种C57BL/6小鼠.成瘤后用(15mg/kg·d)处理各组动物,3d 1次,一共4次,进行成瘤性及动物生存时间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动物肿瘤组织细胞周期及凋亡.结果:无论是泰素帝处理1h还是24h,LA细胞存活率较LP、LV两对照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处理1h后,泰素帝80nmol/L组LA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9倍以上,处理24h后,20nmol/L组LA细胞存活率低于对照7倍左右.LA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P<0.05),接种后30天,LP组肿瘤体积大小为1981.29±318.56mm3,LV组为1673.36±297.96mm3,LA组仅为421.68±30.16mm3.LA组肿瘤组织中细胞在G1期所占比例为(89.7±0.5)%,凋亡率为(79.5±1.2)%,均较对照明显增加(P<0.05).接种后60天,LA组尚有70%的小鼠存活,LP组仅30%,LV组仅40%存活.LA组动物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AS-CLB1可以明显增强抗LL/2细胞在体内外的增殖作用,此增强效应可能与AS-CLB1诱导细胞发生G1期阻滞及凋亡,增强了抗肿瘤作用有关.

  • 柴胡龙牡汤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潘玉真;殷东风;邢玉庆;高宏;周立江

    目的:柴胡龙牡汤由张仲景《伤寒论》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而成.临床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在改善症状、稳定病灶、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均显示了一定的作用.其体外实验研究也已证实该方具有诱导人肺腺癌细胞凋亡及下调VEGF表达的作用.本实验旨在探析柴胡龙牡汤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机理.方法:通过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判断柴胡龙牡汤是否可诱导细胞凋亡,通过检测与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Caspase-3表达的变化,以及瘤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探讨柴胡龙牡汤诱导Lewis肺癌细胞凋亡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①中药组镜下可见肿瘤细胞以凋亡变化为主;化疗组、综合组电镜下均可见到坏死细胞和典型凋亡细胞及凋亡小体.②模型组、化疗组TNFα表达呈阴性,染色结果均为(-);TNFα在中药组和综合组中均有表达,但二者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阳性细胞数均在30%左右,TNFα染色结果为(++).③中药组、化疗组和综合组,都可不同程度的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并使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Bcl-2/Bax的比值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极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①柴胡龙牡汤可诱导Lewis肺癌细胞凋亡,对顺铂化疗具有协同增效作用;②柴胡龙牡汤可诱导TNFα产生,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Bax及Caspase-3的表达,从而使Bcl-2/Bax的比值降低,终导致细胞凋亡.

  • 基于C57/BL6J小鼠的动物移植性肺癌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研究

    作者:徐小华;李清林

    目的:建立皮下荷瘤移植的C57/BL6J小鼠肺癌模型.方法:采用培养细胞移植法,将已培养传代好的Lewis肺癌细胞株接种于C57/BL6J品系小鼠腋腹部皮下,3周后无菌条件下取出肿瘤,用套管针将肿瘤小块平均注射至小鼠腋腹部皮下,约为8mm3/只.2周后进行实验研究,测量小鼠体质量、血细胞、淋巴细胞和脾重.结果:与无瘤对照组比较,荷瘤组的体质量增长较快,白细胞数升高,红细胞数减少,相应的血红蛋白的含量降低,CD3、CD4、CD8细胞含量均有上升,CD4/CD8比值降低,NK细胞(CD49阳性)含量下降,荷瘤组的平均脾重是无瘤组的4倍多.结论:利用Lewis肺癌细胞株可以建立皮下种瘤移植的荷瘤小鼠肺癌模型,为移植性肺癌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 制备小鼠去细胞拟胚体对Lewis肺癌细胞的促分化作用

    作者:吕卫东;蔡琳;张家东;雷光焰;刘志刚;张新伟;陆建荣

    背景:胚胎干细胞或胚胎组织与癌细胞共培养,能够诱导癌细胞分化为正常上皮细胞或恶性程度降低,而去细胞拟胚体保留了胚胎组织的结构和重要细胞因子。
      目的:成功制备一种来源于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去细胞拟胚体,探讨去细胞拟胚体在小鼠 Lewis 肺癌细胞体外三维培养中的作用。
      方法:先将小鼠胚胎干细胞(D3)动态培养7 d后形成拟胚体,然后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去细胞处理。小鼠Lewis肺癌细胞与去细胞拟胚体三维共培养7 d,对照组肺癌细胞在Matrigel上三维培养7 d。Ki67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axilin,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Slug和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①实验成功制备一种大小均匀的小鼠拟胚体,经十二烷基硫酸钠去细胞处理后,拟胚体的细胞成分完全去除;②小鼠Lewis肺癌细胞在Matrigel上三维培养7 d后形成球形的肿瘤多细胞球体, Ki67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比例高;小鼠Lewis肺癌细胞在去细胞拟胚体支架上三维培养7 d,可见肺癌细胞长入拟胚体,但Ki67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降低;③相对于Matrigel组,去细胞拟胚体组的Paxil in吸光度小于Matrigel组(P<0.05),而E-cadherin吸光度大于Matrigel组(P<0.05);④去细胞拟胚体组的Slug mRNA表达明显低于Matrigel组(P<0.05),而E-cadherin mRNA表达高于Matrigel组(P<0.05);⑤结果表明,去细胞拟胚体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在体外三维培养有促进分化作用。

  • HA14-1诱导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谭明旗;边明艳

    目的 观察HA14-1是否有诱导体外小鼠Lewis肺癌(LLC)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将LLC细胞培养传代,细胞分为空白组和实验组,空白组只加培养液,实验组分别加入5种不同浓度的HA14-1(12.5,25,50,75,100 μmol/L),分别作用24,48,72 h,MTT法测定LLC细胞存活分数,流式细胞学方法测定LLC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LLC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及HA14-1作用前后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两组细胞中,与空白组比较,不同浓度的HA14-1实验组作用LLC细胞后,细胞存活率随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越来越低,细胞的凋亡率随着浓度的增加有增加趋势,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LLC细胞高表达Bcl-2,且HA14-1作用后Bcl-2蛋白的表达减少.结论 HA14-1有促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 山仙颗粒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力及外周血中IFN-γ、TNF-β、IL-10的影响

    作者:方艳;张朝玉;应小平;潘艳芳;焦佩娟

    目的:观察山仙颗粒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力及免疫微环境的影响,以探究山仙颗粒抑瘤及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力的分子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深层次的理论依据.方法:腋下皮肤移植Lewis肺癌细胞建立小鼠荷瘤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化疗组和山仙颗粒组;通过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称重并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脾脏组织中淋巴细胞CD、CD8表达情况,采用CCK-8法检测淋巴细胞对Lewis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FN-γ、TNF-β 与IL-10的变化.结果:①山仙颗粒组对Lewis肺癌的抑瘤率为45.99%,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②小鼠淋巴细胞可抑制Lewis肺癌细胞的增殖,并与淋巴细胞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且脾脏组织中CD4+T细胞、CD4+/CD8+比值及淋巴细胞对Lewis肺癌细胞的抑制率,模型组和化疗组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山仙颗粒组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化疗组(P<0.05),而山仙颗粒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③模型组和化疗组小鼠外周血中的IFN-γ和TNF-β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而IL-10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山仙颗粒组小鼠外周血中的IFN-γ、TNF-β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化疗组(P<0.05),而IL-10显著低于模型组与化疗组(P<0.05);山仙颗粒组小鼠外周血中的IFN-γ、TNF-β、IL-10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山仙颗粒能明显抑制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的生长,并具有提高小鼠脾脏指数、增强T淋巴细胞活性、使外周血中的IFN-γ、TNF-β上调而IL-10下调,提示山仙颗粒的抗肿瘤作用可能通过调节CD4+T淋巴细胞含量、CD4+/CD8+、Th1/Th2比值,恢复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稳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强免疫监视功能有关.

  • 吉西他滨PLGA纳米颗粒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增殖抑制效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乌兰;郑源强;陈哲;贾宇臣;丁枫;崔正荣;石艳春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GemcitabineC18-PLGA纳米颗粒(GemC18-PLGA-NPs)对Lewis肺癌细胞株(LLC)的增殖抑制效应.方法:以 LLC 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4个给药组:GemC18-PLGA-NPs 组、PLGA-NPs 组、GemC18组和Gemcitabine HCl组(GemHCl组),MTT法观察不同药物浓度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细胞毒性作用,并检测给药24、48和72 h后肿瘤细胞的存活率及IC50值.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给药组48和72 h的细胞凋亡率.结果:MTT试验结果提示GemC18-PLGA-NPs、GemC18和GemHCl组均对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且GemHCl组的存活率低,GemC18组次之,GemC18-PLGA-NPs组的存活率高.72 h后GemC18-PLGA-NPs的细胞存活率在1 μmol/L浓度时明显超过了GemHCl(P<0.05),表明其有显著的药物缓释作用;PLGA-NPs组对细胞抑制轻微,且不具有时间和浓度的依赖性.结论:GemC18-PLGA纳米颗粒对LLC细胞具有显著的体外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缓释性.

49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