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1年平顶山市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轶;李军伟;孙南叶

    目的:对平顶山市2011年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2011年平顶山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实验室诊断手足口病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1年平顶山市各地送检的499例手足口病患者的粪便、肛拭子、咽拭子、疱疹液和脑脊液等标本507份,应用RT-PCR技术检测样本中的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 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CA16)。结果499例手足口病患者的507份各类样本中,检测到肠道病毒(PE)阳性84份,EV71病毒特异性基因片段阳性167份, CA16特异性基因片段阳性125份。499例手足口病病例中,阳性376例,阳性率75.35%;其中EV71阳性167例,占阳性人数44.41%,CA16阳性共125例,占阳性人数33.24%, EV71的检出率较CA16高。已检验499例中,重症患者133例,阳性109例,阳性率81.95%;其中EV71共91例,占阳性人数83.49%,CA16共9例,占阳性人数8.26%。结论 EV71是2011年平顶山市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体;同时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主要毒株类型。

  • 实验性铅中毒对大鼠海马神经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柯开富;沈宓;丁斐

    目的观察实验性铅中毒对大鼠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铅致学习记忆损害的分子毒理学机制.方法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原位杂交法.结果正常大鼠海马组织可表达NGF mRNA,铅染毒后海马NGF mRNA含量显著下降.海马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量与铅染毒时间呈负相关.结论铅可使海马组织神经生长因子基因表达下降.

  • 海马学习记忆功能有关基因及六味地黄汤益智作用与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

    作者:魏小龙

    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及学习记忆行为实验,通过快速老化模型小鼠(SAM)、氢化可的松处理小鼠及正常小鼠,研究发现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盐皮质激素受体(MR)、bcl-2、c-fos、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早老蛋白-2(PS-2)及apoE与中枢学习记忆功能具有密切的关系.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发现,SAM的快速老化亚系SAMP8和抗快速老化亚系SAMR1海马有6条明显差异的基因片段,其中二个为新基因.口服六味地黄汤(LW)对模型动物学习记忆功能衰退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同时对海马基因表达异常具有明显纠正作用.应用胚胎大鼠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研究发现皮质酮对学习记忆有关基因表达具有明显影响.上述结果提示,中枢学习记忆过程与海马多种基因表达存在密切的关系,纠正海马基因表达异常、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平衡是LW益智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GB病毒B型(GBV-B)感染的临床与免疫病理研究

    作者:聂青和;李玲;李梦东;胡大荣;朱永红;陈国致

    目的自从建立起甲、乙、丙、丁、戊5种肝炎病毒的病原学诊断之后,仍有少部分肝炎患者的病因得不到明确,因此不少学者试图探索是否还有新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并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诊断的研究,认为的确存在可经肠道外传播并引起人类肝炎的致病因子.1995年Simons et al成功地克隆出2株黄病毒RNA序列,称之为GBV-A,GBV-B.继而从一名西非患者血清中克隆出另一黄病毒RNA序列,称之为GBV-C.1996年初美国另一研究小组从一名慢性输血后肝炎患者血清中克隆出一株黄病毒RNA序列,称之为HGV.进一步的研究后认为GBV-C,HGV为同一病毒的不同分离株.动物实验发现,GBV-B可单独引起动物发病,而GBV-A单独感染时未能引起发病.本文以此为依据,对GBV-B感染者的临床与免疫病理加以研究,试图探讨GBV-B对人体肝脏的致病性及其在人体内的分布状态.方法根据GBV-B NS5区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其抗原位点进行了预测,并分析其亲水性、键流动性、电荷状态及抗原表位分布等特性,合成一条30个氨基酸多肽.探讨合成肽佳包被量之后,成功地建立了间接ELISA法,用来检测抗-GBV-B.应用此方法检测各型肝炎及其他高危人群血清标本1286份.同时应用RT-PCR检测血清中GBV-BRNA及免疫组化检测肝炎患者肝组织相关病毒抗原.结果经鉴定合成肽纯度在95%以上,氨基酸分析的实际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将合成肽与牛血清清蛋白(BSA)偶联免疫白兔获得高效价抗-GBV-B NS5区的多克隆抗体(PcAb).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6.06%和7.65%(均<10%);中和抑制试验结果证明我们建立的ELISA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血清抗-GBV-B检测结果表明各型肝炎患者血清抗-GBV-B阳性率为10.56%;其中非甲~非戊型肝炎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为8.57%;肝炎高危人群如献血员、血液透析者及静脉药瘾者血清抗-GBV-B阳性率分别为2.90%,8.62%及13.44%.随机抽取抗-GBV-B阳性和抗-GBV-B阴性血清标本各32例进行RT-PCR检测GBV-BRNA,结果64例均为阴性.应用抗-GBV-B多克隆抗体为试剂,对42例肝炎患者肝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均未检测出GBV-B相关抗原.结论提示GBV-B可能不是人类肝炎病毒,对人体肝脏的致病性轻微,其抗体在不同人群中出现可能是一种短暂的感染,其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 风寒湿对家兔颈椎间盘组织IL-1 β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姜杰;常向明;施杞

    目的探讨颈部风寒湿刺激对机体颈椎间盘组织中白介素-1β(IL-1β)mRNA的影响.方法 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风寒湿组、低头位组、复合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等5组,每组6只,观察颈椎间盘组织中IL-1β的变化.结果风寒湿与低头位等颈椎病常见的致病因素可使颈椎间盘组织IL-1β mRNA表达出现异常,芪麝颈康方对此有一定作用.结论 IL-1β的异常表达可能是风寒湿致颈椎病的重要机理之一.

  • 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延明;王爱民;王文杰;郑兴学;高同方;李永忠

    目的探讨胃癌mrp基因表达与其病理学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方法,对1997年1月-2001年9月间手术切除的83例胃癌组织、癌旁及72枚淋巴结中的mrp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mrp阳性率(45.8%)及表达水平(0.51±0.30)高于癌旁组织(15.7%,0.32±0.15; P <0.01);肿瘤浸润浆膜、低分化癌、TNMⅢ、Ⅳ期和N2病例的mrp表达水平(0.46±0.28,0.47±0.27,0.45±0.29,0.43±0.25; P <0.05)高于肿瘤侵犯粘膜层、高中分化癌、TNMⅠ、Ⅱ期和N0者(0.35±0.19,0.34±0.20,0.36±0.21,0.33±0.18; P <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rp表达增高;mrp表达与胃癌病灶大小无关;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转移有关,并且癌组织中mrp的表达与对应淋巴结组织相一致.

  • Fra-2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张云龙;宋晓飞;段云静;赵辉明;赵瑞力

    目的 探讨Fra-2 (Fos-related antigen-2)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47例LSCC组织和21例癌旁正常组织中Fra-2基因蛋白及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在癌组织当中针对这些基因表达和相关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Fra-2基因蛋白水平在LSCC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其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吸烟均相关,与病理分级、年龄、解剖分区均无关;mRNA水平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此水平表达仅与病理分级相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吸烟、年龄、解剖分区无关.结论 喉鳞状细胞癌中Fra-2基因在蛋白及mRNA水平均表达增高,此基因活化表达增加可能促进喉癌的发生与发展.

  • 荧光定量PCR与RT-PCR技术检测HCV-RNA的比较观察

    作者:林潮双;陈文思;卢建溪;谢俊强;柯伟民;高志良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PCR与RT-PCR(定性)检测不同检材中的HCV-RNA,评价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HCV-RNA水平的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及RT-PCR(定性)技术同时检测了71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血浆、淋巴细胞、尿液标本中HCV-RNA.结果血清、淋巴细胞、尿液标本中HCV-RNA的荧光定量PCR检出率(46.38%、85.51%、80.00%),分别高于相应标本中HCV-RNA的RT-PCR(定性)阳性率(24.64%、28.99%、2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淋巴细胞中同时检出HCV-RNA的一致率,荧光定量PCR法(39.13%)显著高于RT-PCR定性法(8.70%)(P<0.001).HCV-RNA的RT-PCR定性阳性率不随RNA定量水平增高而增高.结论与RT-PCR(定性)相比,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CV-RNA敏感性较高

  • 荧光定量RT-PCR检测白血病多药耐药基因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穆会君;谢平

    目的在Light-Cycle PCR仪上对多药耐药基因(MDR1)定量的技术方法和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应用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PCR)检测了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8例正常人外周血MDR1基因的表达.结果该实验方法标准曲线线性良好(r=1.0),耐药组MDR1基因拷贝数与非耐药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正常人亦有低水平MDR1基因的表达.结论荧光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PCR)是一种可靠的定量方法,能快速、特异地检测临床肿瘤标本中MDR1,为临床医生用药、预防MDR发生、考核逆转MDR效果等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量化指标.

  • 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乙肝病毒复制中间产物RN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凯宇;王峰;娄金风;蔡艳俊;吕美德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乙肝病毒复制中间产物RNA.60例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乙肝病毒复制中间产物RNA阳性率为8.3%(5/60),其中30例慢性肝炎患者阳性率为13.3%(4/30),15例肝炎肝硬变患者阳性率为6.7%(1/15),15例急性肝炎患者中无1例阳性.认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乙肝病毒复制中间产物与乙肝的慢性化有关,但与临床病情轻重无关.

  • 非小细胞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28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吉日嘎拉;李付彪;张哲;刘国津

    目的 研究肺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8(MMP-28)表达水平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RT-PCR方法检测4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15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MMP-28 mRNA表达水平.结果 ①肺癌组织中MMP-28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P<0.01).②肺癌组织中MMP-28 mRNA表达水平与细胞分化程度、P-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均有密切关系(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和原发肿瘤大小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28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关,因此有助于预测肺癌的恶性行为.

  • 多药耐药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孙文洲;贾素文;马文杰

    目的探讨乳腺癌血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与临床的关系.方法本实验采用逆转录一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62例乳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mdr1 mRNA的表达.结果(1)34例未化疗组中,mdr1表达阳性率为23.53%(8/34),28例化疗组中,mdr1表达阳性率为57.14%(16/28),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2)乳腺癌血mdr1表达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3)乳癌患者中有治疗指征者共36人,mdr1阳性表达者中治疗有效率为26.67%(4/15),mdr1阴性表达者中有效率为61.9%,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通过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mdr1表达,预测其化疗疗效,为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方案提供依据.

  • 催乳素对小鼠脾脏CD11c+树突状细胞合成细胞因子的调控

    作者:杨林松;侯亚义

    本研究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在mRNA水平上了解不同浓度的催乳素(PRL)对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CD11c+(spleen CD11c-positive dendritic cells,SDC)合成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低(0.01 nmol/L)、中浓度(0.1 nmol/L)的PRL可以上调IL-6、IL-10、IL-12和TNF-α的水平而高浓度(1 nmol/L)则降低它们的表达(IL-12除外).这提示PRL可能通过改变抗原提呈细胞SDC细胞因子的合成,进而参与调节机体的生理或病理性免疫反应.

  • 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周期蛋白B1基因表达与耐药的关系

    作者:穆会君;谢平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细胞周期蛋白B1基因的表达与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13例耐药急性白血病患者和14例非耐药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细胞周期蛋白B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应用荧光定量RT-PCR对所有患者外周血mdr1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耐药组细胞周期蛋白B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耐药组(P<0.05,t=2.549),细胞周期蛋白B1与mdr1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4,P<0.05,t=2.208).结论:细胞周期蛋白B1基因可以作为判断AL患者耐药的指标,对判断AL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细胞周期蛋白B1的表达与由mdr 1介导的耐药相关.

  • 降胆固醇药物对冠脉硬化病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仇兴标;冯久贤;陈辉;董强刚;倪幼方

    目的研究降胆固醇药物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冠状动脉硬化病人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LDLRmRNA水平,同时检测血脂水平.结果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显著降低冠脉硬化组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胆固醇水平的同时,增加LDLRmR-NA水平.结论他汀类降胆固醇药物可通过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的转录,增加胆固醇清除,参与降低体内胆固醇作用.

  • 尾加压素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一氧化氮合成的影响

    作者:李玲;袁文俊;潘秀颉;王伟忠;邱景伟;唐朝枢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 观察尾加压素(urotensinⅡ, UⅡ)对培养的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 mRNA表达的影响, 并测定UⅡ对心肌细胞内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释放的影响.结果显示: UⅡ抑制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eNOS mRNA表达、抑制NOS的活性及NO释放; 0.1 μmol/L浓度的UⅡ呈时间依赖性抑制心肌细胞NOS的活性及NO生成.上述实验结果提示UⅡ的心血管作用可能与NO合成系统有关.

  •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基因在人精子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许祥;王勇;余州;陈静;郭萌;桂耀庭;蔡志明

    目的:筛选与精子活力相关的基因. 方法:将活力正常者与弱精子症者精子cDNA与Affymetrix全基因组芯片进行杂交,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RT-PCR分析该基因在人体不同组织及精子中的表达,并比较该基因在活力正常和活力低下的人精子中表达的差异. 结果:芯片结果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s)基凶.VDACs包括VDAC1、VDAC2、VDAC3 3个亚型,它们均在人精子中表达.与活力正常组精子VDAC2相对表达量(0.803±0.043)比较,VDAC2在弱精子症组精子的相对表达量(0.568±0.036)显著降低(P<0.01).结论:VDAC2的表达减少可能与精子中活力降低有关.

  • 不同临床类型紫癜性肾炎患儿白细胞介素10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者:吴元俊;陈荣华;陈吉庆;张爱华;蔡毅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在不同临床类型紫癜性肾炎(HSP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及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40例HSPN患儿活动期和恢复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IL-10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①HSPN活动期PBMC中IL-10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48±0.12)比(0.39±0.10)和(1 023.90±158.78) pg/ml比(895.51±141.06) pg/ml,P分别<0.01及0.05],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0.42±0.13)比(0.39±0.10)和(941.25±165.36) pg/ml比(895.51±141.06) pg/ml,P均>0.05].②临床上表现为蛋白尿型、肾病综合征型及急性肾炎综合征型者,活动期PBMC中IL-10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表现为单纯血尿型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SPN患儿活动期IL-10表达异常且与临床类型有一定的关系.IL-10在其发病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神经营养因子-3 mRNA及其受体TrkC mRNA在大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的表达

    作者:罗敏;张凤兵;黄志纯;孙宝宾;冯旭

    目的 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 mRNA(neurotrophin-3 mRNA,NT-3 mRNA)及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C mRNA(tyosine kinase C mRNA,TrkC mRNA)在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出生6~8周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实验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以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制成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20例实验组大鼠鼻黏膜中NT-3 mRNA和TrkC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大鼠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NT-3/β-Actin(内参照)为2.968±0.828,对照组为0.267±0.1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TrkC/β-Actin(内参照)为9.708±2.717,对照组为1.146±0.4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T-3 mRNA与TrkC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P<0.01).结论 神经营养因子-3及其受体TrkC与大鼠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 大鼠原发性脑于损伤延脑淀粉样β蛋白及其蛋白前体的表达

    作者:杨树东;孙荣超;梁加贝;周志毅;穆会君;芮俊

    目的 探讨早期诊断原发性脑干损伤(PBSI)中弥散性轴索损伤(DAI)的敏感标记.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RT-PCR技术研究在大鼠原发性脑干损伤模型中,延脑DAI与淀粉样β蛋白(Aβ蛋白)的表达及淀粉样β前体蛋白(β-APP)mRNA的半定量分析,以此来评估进行DAI早期诊断的有效性.结果 免疫组化Aβ染色神经轴突测量3~24 h损伤组,轴突明显增粗,并且稳步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与时间呈正相关,β-APPmRNA表达增加早从1 h损伤组开始,并于3 h达到高峰.结论 β-APP是DA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标记,RT-PCR技术是一种快速的和敏感的方法,再结合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β蛋白,可能对早期诊断DAI是非常有效的.

4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