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扩张后穿支皮瓣形态学结构改变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作者:孙伟;赵宇;商子寅;汪春兰

    目的 探讨兔扩张穿支皮瓣形态学结构改变及扩张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只健康家兔, 每只背部置入2个50 ml扩张器,一个不扩张作为对照.注水4周取出扩张器,切取皮瓣,观察穿支血管增生情况,并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血管密度.临床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旁埋置扩张器治疗18例前臂、手部瘢痕患者.应用CT血管成像技术(CTA)定位穿支血管,测量穿支血管口径变化.结果 肉眼见扩张后穿支血管增粗明显,HE染色显示扩张组表皮增厚,真皮变薄,细胞层次增加.大量肉芽组织形成,毛细血管断面较丰富,炎性细胞浸润少,毛细血管密度增加.血管密度检测:扩张组(40.18±2.23)个/HP,对照组(28.23±4.77)个/HP;扩张组皮瓣血管断面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应用18例,1例皮瓣远端出现血运障碍,延迟愈合;余17例皮瓣全部I期成活.结论 穿支皮瓣扩张后管径增粗,毛细血管网增生,血流丰富,皮瓣可切取面积增大,且不易坏死,皮瓣薄、不显臃肿,扩张后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对前臂和手部瘢痕修复既解决了功能问题又达到了美学效果.

  • 小腿部穿支血管肌皮瓣转移治疗踝周创伤性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

    作者:郭峭峰;张春;沈立锋;张晓文;张展

    创伤性骨髓炎是一种长期的感染,以致病菌的持续存在、低反应性炎症、死骨的出现及窦道的形成为主要特征[1].笔者自2005年6月以来,应用腓(胫后)动脉穿支供血的逆行岛状肌皮瓣治疗踝关节周围创伤性慢性骨髓炎3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及穿支血管蒂皮瓣的临床应用(附9例分析)

    作者:丁力;林根辉;杨宇

    目的 总结近年来应用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及穿支血管蒂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踝部、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经验.探讨提高皮瓣成活率的方法.方法 完成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穿支血管蒂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踝部、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9例.结果 8例转移皮瓣完全成活,1例小腿后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逆行转移,术后静脉回流障碍,完全坏死.结论 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及穿支血管蒂皮瓣是修复小腿中下段、踝部、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优良选择.

  • 游离穿支孪生复合组织瓣修复第1跖骨头及软组织缺损

    作者:杨瑞甫;周明武;幸超峰;李士民;宋力

    目的 探讨应用带胫骨(膜)瓣及隐神经的胫后动脉穿支孪生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足弓及第1跖骨头部感觉神经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8年02月-2012年02月临床应用5例,均为拇趾及第1跖骨头毁损、前足软组织缺损,前足纵横弓完整性破坏.选择以胫骨滋养动脉或胫后动脉发出的骨(膜)皮穿支血管为蒂,切取带胫骨(膜)瓣及隐神经的胫后动脉穿支血管供血的孪生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第1跖骨头及软组织缺损,骨瓣切取大小为1.5cm×0.8cm×0.6cm~4.0cm×1.5cm×1.0cm,皮瓣切取为5.0 cm ×3.5 cm ~7.0cm×6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术后3个月足部皮瓣有部分感觉恢复.随访6~24个月,皮瓣外形满意,骨折骨性愈合,可负重行走,行走步态接近正常,前足部皮瓣感觉恢复达S3.结论 该术式保留了足弓外形及负重支撑点,行走和负重良好,外形及功能满意,有感觉.具有创伤小、供区部位隐蔽、不牺牲主干血管,手术操作简便等优势,一次手术即可使第一跖骨及周围组织达到满意的解剖塑形及良好功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小腿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下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

    作者:夏增兵;王丹;袁永健;闵继康;杨文龙;李战春;徐旭纯;梅劲

    1998年5月至2010年6月,我们采用小腿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下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67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7例,男55例,女12例.年龄7~78岁,中位数40岁.均为下肢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致伤原因:车祸伤42例,压砸伤23例,高处坠落伤2例.闭合性骨折术后皮肤坏死缺损20例,开放性损伤43例,外伤后慢性溃疡4例.软组织缺损部位:胫骨上段10例,胫骨中下段36例,足踝部21例.

  • 大鼠穿支皮瓣模型及皮瓣存活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孙文聪;刘继全

    大鼠穿支皮瓣是一种小型轴型皮瓣,是研究人穿支皮瓣的理想动物模型.本文就几种常见大鼠游离穿支皮瓣模型及皮瓣存活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小腿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

    作者:杨勇;贺占坤;郭新明;孙习勇;张斌

    目的:探讨小腿穿支血管的应用解剖.方法:成人下肢标本10侧,用乳胶进行腘动脉灌注,解剖观察腓动脉及胫后动脉穿支的数量和走行,并以内外踝尖的连线标志定位穿支血管,绘制穿支血管分布图.结果:腓动脉沿途发出(5.3±0.8)支穿支血管,主要从外侧肌群、外侧肌间隔以及后外侧肌群穿出,集中在距外踝5~10 cm及21~27 cm这2个区段内.胫后动脉发出(5.6±0.3)支穿支血管,主要从内侧肌群、内侧肌间隔以及后内侧肌群穿出,多集中在距内踝6~8 cm、13~18 cm以及23~27 cm这3个区段内.小腿深部源动脉的穿支血管均参与了皮神经营养血管丛的形成.结论:提供了小腿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数据,为临床设计应用穿支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

  • CT血管造影定位穿支血管在股前外侧皮瓣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兰玉燕;孙黎波;张力;周航宇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定位穿支血管在股前外侧皮瓣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例拟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术的患者,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定位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穿支血管,选取管径较粗、血流丰富、血管蒂长的穿支血管设计皮瓣.结果:8例患者术前CT血管造影定位的穿支血管与术中所见完全吻合,8例股前外侧皮瓣完全存活,1例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后存活.切取皮瓣面积6 cm×4 cm~10 cm×5 cm,供区无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结论:术前运用CT血管造影可准确定位穿支血管位置,有利于皮瓣制备,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颅内复杂动脉瘤支架植入后对载瘤动脉的影响

    作者:田红岸

    颅内动脉瘤是指动脉颅内壁的一部分因病变而向外突出所形成永久性扩张,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居脑血管意外第3位,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和高血压脑出血,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随着神经介入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了介入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尤其是在复杂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上更是在很大程度上优于传统的外科手术[1].颅内复杂动脉瘤包括巨大、宽颈、梭形、夹层、假性、有穿支血管和出血后血管痉挛动脉瘤等.血管内支架治疗此类动脉瘤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作为体外异物,植入后必将引起载瘤动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及动脉瘤腔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此,研究植入后载瘤动脉及动脉瘤腔的病理生理改变与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掌握内支架的应用,指导实际临床工作及科学研究.

  • 内镜下离断胸廓穿支血管对乳沟重建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京;毛宗福;龚连生;刘坚;赵黎花;林岚

    目的 探讨内镜技术在隆乳术中乳沟重建技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内镜隆乳术,术中离断胸部穿支血管,重建乳沟.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乳房外形丰满圆润,手感柔软逼真,活动度好,乳沟构建效果良好,无假体移位或双侧不对称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采用内镜辅助下离断穿支血管重建乳沟,手术在直视下进行,手术创伤度小,安全性高,出血少,且能提高乳房美观性.

  • 腹壁穿支血管3D可视化模型的构建及意义

    作者:田丰源;刘婉婷;陈飞;汤宾燕;刘蒙蒙;陈贤俊;胡江南;石小田

    目的 构建腹壁皮穿支血管3D可视化模型,展示该部位皮穿支血管立体空间结构,从而概括性的评价腹壁及跨区穿支皮瓣的扩展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4例男性新鲜尸体动脉血管聚乙烯醇-氧化铈造影灌注,2例女性新鲜尸体动脉血管明胶-氧化铅一次性全身整体造影灌注,64排螺旋CT无间距扫描采集数据集以DICOM格式储存于计算机中,利用“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MIMICS10.01)”、3D-Doctor对腹壁穿支血管进行渲染、提取、定位、配准与数字化构建.结果 腹壁穿支血管3D可视化虚拟模型形象逼真,立体空间感强,腹壁穿支血管的位置、来源、数量、管径、走行、营养区域、分支及其相互吻合的情况清晰可见.结论 构建高清腹壁穿支血管3D可视化模型,在此模型研究基础上可设计截取多种形式的跨区穿支皮瓣.

  • 臀腰部穿支皮瓣血管铸型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石小田;郭宇;林威威;邓王孝;潘正锋;胡江南;唐军;韩利军

    早在1975 年Fujino 等[1]就先介绍了臀上动脉的肌皮穿支皮瓣用于自体乳房重建;1984 年我国解剖学者沈怀亮报道了"臀区肌皮穿支"的定位定量研究结果, 并指出可以考虑以其穿支血管为轴设计皮瓣[2].由于当时技术与设备条件的限制, 其报道未引起显微外科和整形外科界的重视.

  • 数字化前臂穿支皮瓣模型构建与解剖学研究

    作者:留成胜;黄潮桐;陈隆福;李敬矿;陈冬生

    目的 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前臂数字化模型,探讨前臂动脉穿支特点,虚拟仿真临床个性化皮瓣设计.方法 选用新鲜男尸体无器质性损伤前臂标本4只,常温下灌注显影剂,经CT扫描后,将数据导人医学图像处理软件Mimics13.1中,分别对骨骼、血管及软组织进行三维构建.测量前臂穿支血管数目、蒂长、管径,距尺、桡骨茎突距离,为穿支皮瓣切取提供依据.根据穿支血管支配区域,对图像进行多次分割,构建数字化穿支皮瓣.结果 数字化前臂三维构建的图像仿真高,可立体显示前臂各穿支血管及其穿支皮瓣.桡动脉、尺动脉、骨间后动脉穿支血管数是12~17、10~15、5~11支,与实体解剖学数据基本一致.结论 通过构建数字化前臂模型,测量数据表明各标本动脉起源、行程及其穿支较恒定,可根据尺桡动脉及骨间后动脉穿支血管的分布情况,设计皮瓣的范围,对临床穿支皮瓣的切取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 膝降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郑和平;林涧;陈超勇;张发惠

    目的 探讨膝降动脉穿支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膝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术式.方法 在4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上,以股骨内侧髁下缘、收肌结节为观测标志点,手术放大镜下重点解剖观测:①膝降动脉穿支的起源、分支与分布;②穿支与周围血管间吻合关系.另1侧新鲜标本进行摹拟手术设计. 结果 膝降动脉穿支于股骨内侧髁下缘上约4 cm,在股内侧肌、大收肌腱与股骨内侧髁所围成的三角形凹陷内穿过深筋膜至皮下,并分出众多的细小血管与邻近的髌骨周围血管网、缝匠肌前缘及后缘的穿血管、股内侧皮神经的神经旁和神经干血管链的分支密切吻合,在膝关节内侧上部形成顺沿缝匠肌和股内侧皮神经纵轴的血管丛. 结论 以膝降动脉穿支为蒂,可形成轴型皮瓣或跨区域供血皮瓣转位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

  • 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蒂部血管扭转的非线性有限元模拟研究

    作者:陶友伦;张世民;陈文龙;张英琪;王欣;刘天一;马飞;顾玉东

    目的 研究牵张力、伴行静脉数量和动静脉间距对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蒂部血管扭转的影响.方法 应用LSDYNA软件建立穿支血管蒂三维非线性数字化模型,分3组进行实验:(1)等长和等张扭转;(2)血管蒂为1支和2支伴行静脉;(3)穿支动静脉间距分别在0、2、4、6mm的情况下扭转.3组实验均从0°扭转至180°,通过血管窄处横截面积变化,反映血管的通畅性.结果 (1)等张扭转组血管蒂通畅程度明显大于等长扭转组;(2)1支管腔通畅程度大于2支,但2支静脉的管腔截面积之和仍大于1支;(3)穿支动静脉间距加大,管腔的狭窄程度也逐渐增加.结论 (1)在血管蒂扭转的同时施加牵张力,将使血管的通畅性明显降低;(2)在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中,2支伴行静脉的通畅性仍较1支为好;(3)穿支动静脉间距越大,扭转后绞窄越明显,甚至发生管腔闭塞.

  • 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

    作者:陶友伦;张世民

    以穿过深筋膜后口径≥0.5 mm为标准,Taylor等[1]解剖发现,每个人体平均有374个皮肤穿支血管.杨大平、唐茂林等[2]报道的数据为442个.任何存在穿支血管的部位均有可能形成穿支皮瓣,几乎人体任何部位的创面均可能采用邻近的穿支皮瓣带蒂修复.再者,如果所需的穿支皮瓣面积不大,穿支血管蒂的口径再细些也无妨碍,因此在人体可切取的穿支蒂皮瓣数量众多.将穿支皮瓣的理念与带蒂皮瓣的转移技术相结合,临床开发出了穿支血管蒂V-Y推进皮瓣、穿支血管蒂岛状旋转皮瓣等新技术.尤其可旋转180°的穿支血管蒂岛状皮瓣,覆盖范围广,临床使用灵活,国外称其为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perforator pedicled propeller flap,PPPF),穿支蒂螺旋桨皮瓣有3个特点(图1):(1)仅以穿支血管为蒂,穿支血管为螺旋桨的旋转轴杆,(2)皮瓣为岛状,以穿支血管为界分为较大的皮瓣头部(大桨,用于覆盖受区创面),和较小的皮瓣尾部(小桨,用于闭合供区),(3)皮瓣旋转可达180°,在肢端创面的修复重建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此做一介绍.

  • 穿支皮瓣的发展与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张世民;徐达传;俞光荣;侯春林

    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是指仅以管径细小的皮肤穿支血管(穿过深筋膜后口径仍≥0.5mm)供血的皮瓣,属轴型血管的皮瓣范畴[1].穿支皮瓣的概念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Kojima、Wei、Blondeel、Hallock、Morris等是这方面的先驱代表.

  • 皮肤穿支血管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杨大平;唐茂林;Christopher R.Geddes;Steve F.Morris

    目的:对全身皮肤血管区域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全身皮肤穿支血管的位置、数量、口径、穿支蒂的长度、类型、来源血管以及穿支所供应皮肤的面积,为穿支皮瓣提供血管解剖基础.方法:选用10具新鲜尸体,采用改良氧化铅-明胶灌注技术进行动脉灌注.将每个口径大于0.5 mm的穿支血管进行解剖并记录.拍摄X线片以显示皮肤内血管的形态和分布.定量数据分析包括全身各部位的穿支血管的数量、口径、类型及其供应区域的面积.结果:发现全身128支起源血管发出440支穿支供应皮肤.其中肌皮穿支与肌间隔穿支之比为3:2.穿支平均直径为0.7 mm.穿支血管的分布规律如下:①躯干皮肤的血供主要来自肌皮穿支,这些穿支在皮肤内的走行距离和分布范围大于肢体皮肤的穿支.②肢体皮肤的血供主要来自肌间隙穿支血管,主要分布在深筋膜表面,皮神经和浅静脉周围穿支之间形成链式血管吻合.③单位面积的穿支数量与皮肤的移动程度成反比,穿支的口径大小和穿支在皮肤内走行距离与皮肤移动度成正比,与穿支的供应面积成正比.结论:本研究提供详细的皮肤穿支血管解剖数据,为临床设计应用穿支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

  • 穿支皮瓣

    作者:张世民;徐达传;顾玉东

    穿支皮瓣(perforator flap)或称皮支皮瓣,是指仅以管径细小(0.5~0.8 mm)的皮肤穿支血管供血的皮瓣,属轴型血管的皮瓣范畴.穿支皮瓣是显微外科皮瓣移植的新发展,符合组织移植"受区修复重建好,供区破坏损失小"的原则,但对显微外科技术要求更高.由此也提出了超级显微外科(supramicrosurgery)的新概念,即使用更精细的显微手术器械,发挥更高超的显微操作技能,完成更细小的显微血管吻合.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旋股外动脉穿支体表定位中的研究

    作者:冼景霞;孙永红

    皮瓣转移广泛应用于整形外科创伤外科等,对皮瓣的大小成活率要求越来越高,超声彩色多普勒在检查皮瓣中所含血管性质进行客观评价及定位,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已能很好的显示0.5mm 左右的微小血管,并根据 CDFI 迅速判断该血管是否为动脉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能准确在体表做出定位,对设计皮瓣及手术中游离血管提供非常大的帮助,缩小了手术时间,提高了皮瓣成活率,本研究采用 CDFI 超声对旋股外动脉(LCFI)下降支的多个穿支为观察对象,确定管径大于0.5mm 的穿支数目,做出体表定位,测量血管管径,长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血流速度,阻力指数,频谱类型,并与手术所见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各个穿支的特点,选出适合临床皮瓣转移的穿支。

    关键词: 皮瓣 穿支血管 CDFI
84 条记录 3/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