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分离培养法检测食品从业人员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比较研究

    作者:韩毅;孙燕萍;周虹;毛菲菲

    目的 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与分离培养法对食品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检测效果.方法 ①RT-PCR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体检肛拭子进行初筛;②分离培养法:按照国标方法GB/T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和GB/T 4789.5-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对所筛选出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RT-PCR法对食品从业人员肠道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分离培养法.结论 RT-PCR法相对于分离培养法在从业人员体检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检测中,无论从检出率、准确度,还是检测时效性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在从业人员体检中运用RT-PCR法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 针刺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2基因表达的调节

    作者:袁爱红;刘志诚;魏群利;蔡辉

    目的:探讨肝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基因表达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关系,以及针刺对T2DM大鼠肝组织IRS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给食源性肥胖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5mg/kg)造模成T2DM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优降糖组和模型组,处理4周后,用快速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FBS)、用放免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用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 RT PCR)法检测肝组织IRS2 mRNA表达,并与正常组大鼠进行对照.结果:模型组FBS(15.79±1.87)、FINS(37.20±3.92)明显高于正常组(5.16±0.13,23.57±1.63);针刺组FBS(5.46±0.20)、FINS(20.87±1.80)较模型组明显下降;优降糖组FBS(5.26±0.13)明显下降,接近正常组水平,FINS(28.10±1.86)较模型组明显下降;模型组IRS2 mRNA相对含量是正常组的2.19倍,针刺组为正常组的4.04%,优降糖组为正常组的4.59倍.结论:肝组织IRS2 mRNA异常表达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之一,针刺可以明显抑制T2DM大鼠肝组织IRS2 mRNA的异常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杂交捕获法在高危型HPV检测中的比较

    作者:蓝巨辉;赵劲松

    大量研究已经证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特别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妇女宫颈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主要病因,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必要条件.据报道[1],宫颈癌患者HPV阳性率可达到99.7%,HPV感染使宫颈癌的相对危险性增加200多倍,是可能罹患宫颈癌的信号,故可利用HPV DNA检测宫颈早期病变,对病变的治疗及预防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fiuorescence quantitatiue PCR,PCR)检测13种高危型HPV DNA与美国Digene公司的第2代杂交捕获法(Hybrid capture-2,HC2)相比较,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PV与HC2法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液新生隐球菌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铭珊;金霆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FQ-PCR)法检测新生隐球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4年7月就诊的47例疑似新生隐球菌感染患者的血液标本,采用常规培养基培养方法以及RT-FQ-PCR法进行检测,计算检测新生隐球菌的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RT-FQ-PCR法对新生隐球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烟曲霉、黑曲霉、大肠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这些常见真菌和细菌的DNA进行检测,评价RT-FQ-PCR法的特异性。采用RT-FQ-PCR和常规培养基培养法对稀释至5个/mL的新生隐球菌菌液进行检测,评价RT-FQ-PCR法的灵敏度。结果采用RT-FQ-PCR法,以新生隐球菌特异性引物为探针对新生隐球菌和其他常见真菌及细菌进行检测,只有新生隐球菌出现荧光信号。 RT-FQ-PCR在5个/mL浓度的新生隐球菌菌液中检测出新生隐球菌,而常规培养基培养法未检测出。在47例疑似新生隐球菌感染患者中,常规培养基培养方法检测出11例,阳性率为23.40%,而RT-FQ-PCR法检测出14例,阳性率为29.79%,二者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FQ-PCR法与常规培养基培养法对新生隐球菌的检测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且RT-FQ-PCR法能够检测出较低浓度的新生隐球菌,较常规培养基培养法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缩短报告时间,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新生隐球菌感染提供可靠依据。

  • miRNA-21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作者:韩英;张蓉;俞丹华;刘萃萃;彭莜

    目的 探讨微小分子RNA (microRNA-21,miR-21)在宫颈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择宫颈鳞癌20例作为宫颈癌组,其中12例HPV16阳性,8例HPV16阴性;正常宫颈1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21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MiR-21在宫颈癌和对照组中的相对表达量为4.019±0.002;MiR-21在HPV16阳性宫颈癌组和阴性组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76±0.034和2.002±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21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有关.

  • MicroRNA-2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宫颈癌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韩英;李敏;金绍燕;冯怡辰;俞丹华

    目的 探讨miR-2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宫颈癌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和宫颈癌各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宫颈良性病变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Trizol法提取宫颈样本组织总mRNA,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miR-21在各组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宫颈癌组及CIN3组中miR-21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 miR-21在宫颈癌高、中分化与低分化组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21在宫颈鳞癌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3级中存在异常表达,提示其与宫颈癌的发生可能有关.

  • 痰液肺炎支原体DNA与血清MP-Ab联合检测在儿童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章海峻;陆春琴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痰液中肺炎支原体(MP)DNA联合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MP-Ab在儿童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78例疑似MP感染患儿,利用双份血清抗体滴度4 倍及以上升高作为确诊MP 感染的金标准,同时分别进行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MP-Ab,FQ-PCR 法检测痰液MP-DNA,两种检测方法中任一种阳性即设为联合检测阳性.比较四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确诊急性MP 感染患儿116例(41.7%);无论从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还是阴性预测值方面来看,联合检测均是高的;其次,痰液MP-DNA 优于血清MP-Ab 检测.结论 痰液MP-DNA 联合血清MP-Ab 检测可明显提高患儿早期MPP 感染的诊断率,对儿科临床针对性用药有指导意义.

  • ELISA法和RT-PCR法在麻疹病毒检测中的应用对比

    作者:付倩;文奇;廖秀海

    目的:对比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在麻疹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方法:由本市各医院采集并送至本中心接受麻疹病毒检测的50例疑似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标本均采用ELISA法和RT-PCR法进行麻疹病毒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式在不同出疹时间段所取标本的阳性率、检测水平.结果:在50例疑似麻疹患者中,ELISA法检测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22例,IgM抗体阴性28例,阳性率为44.00%;RT-PCR法检测,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26例,IgM抗体阴性24例,阳性率为52.00%,两种检测方式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疹第1天收集的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阳性率为60.00%,采用RT-PCR法检测阳性率为80.00%.随着患者采样时间不断改变,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率均逐渐降低,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麻疹疑似患者同一时间段采集血清和咽拭子标本,24例患有免疫史,不伴随有免疫史亦或者是不详的共26例.结论:RT-PCR法适用于出疹时间在2 d之内疑似麻疹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而ELISA法则适合使用在出疹时间在2 d或以上疑似麻疹患者的临床检测中.

  • 宫颈鳞癌患者组织中miR-145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师婕;张林燕

    目的 探讨miR-145在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CINIII级)和宫颈鳞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宫颈鳞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0年11月-2011年8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取49例宫颈鳞癌组织(宫颈癌组)、2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III级和2例原位癌(CINIII级组)、11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健康对照组)组织中的miRNA,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分析miR-145在各组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宫颈鳞癌患者组织中miR-145的表达较健康对照组、CINIII级组降低(P<0.05),miRNA-145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是CINIII级组的0.579倍,是健康对照组的0.521倍;(2)miR-145在宫颈鳞癌III~IV期与I~II期以及在宫颈鳞癌高、中分化与低分化组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iR-145在宫颈鳞癌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提示其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及进展可能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 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在检测血浆结核杆菌DNA 的应用

    作者:谢汉彬;郑崇辉;黄国盛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在检测血浆结核杆菌DNA 的应用及价值.方法:以我院确诊为结核病且未经治疗的患者392 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人群100 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取静脉血,并对其血浆中结核分枝杆菌DNA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进行检测,同时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痰涂片检查.结果:对照组患者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全为阴性;实验组患者采用痰涂片检查,结果显示有80 例为阴性,其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检测结果显示,痰涂片阳性的患者全为阳性,其阴性患者中有24 例为阳性,在对阳性患者抗痨治疗后有12 例患者转为阴性.实验组患者MTB DNA 为1.76×109 copies/mL.结论:本实验表明结核患者血浆中存在MTB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可有效的对痰涂片阴性以及无痰患者进行诊断,有较好的利益价值.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李青凤;吴永亮;史孟婧;宋文静;杨会锁;邓兵

    目的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筛查和鉴定某战区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病例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为部队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早期预警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某战区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冠状病毒5类常见呼吸道病毒及其亚型的检测和鉴定,评价该方法在呼吸道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采集的488份咽拭子标本中筛查出了240份甲型流感病毒阳性标本(其中季节性流感H3亚型71份,其它分型未检出)、7份乙型流感病毒阳性标本,未检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冠状病毒.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可以对呼吸道病毒进行快速、特异、准确的筛查和鉴定,科学指导部队对呼吸道传染病疫情进行早期防控和预警预测.

  • 含漱液中冠状病毒的即时检测研究(一)

    作者:高星;程钢;何蕴绍;林长樱;刘海林;贾明艳;罗会英;王如岗;石维先;丁立新;韩丽丽;黄芳

    目的建立冠状病毒抗原早期快速诊断方法.方法采集非典型肺炎病人(163例)、疑似病人(28例)、发热待查者(17例)、医学观察对象(43人)和正常人(33人)含漱液,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和试剂盒,进行冠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入院后3 d以内的非典型肺炎病例93例,占57.1%;入院第4~20 d 70例,占42.9%.93例检出53例冠状病毒抗原阳性者,总阳性率为57.0%;其中入院第1 d为50.0%,第2d为69.2%,第3 d 45.5%.入院4 d后的70例中检出5名,阳性率仅为7.1%.28名疑似非典型肺炎患者含漱液阳性率为3.4%;发热待查者、医学观察对象和正常人均未检出冠状病毒抗原阳性者.通过对含漱液中不同入院时间冠状病毒的检测,发现入院第2 d 冠状病毒抗原阳性率高,第3 d开始明显下降,第4 d以后已经达到很低的水平.结论该检测方法度灵敏高,低可检出1个拷贝的基因;特异度高,能够满足临床诊断和医学观察对象和密切接触者筛查的要求;实时检测,准确定量,误差小;全封闭检测,杜绝产物污染导致的假阳性;单人份试剂包装,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符合卫生部和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可以大规模用于临床检验.

  • 两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在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作者:张慧华;方水晶

    目的 探讨胶体金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临床小儿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收集浙江衢化医院201 1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疑似HCMV感染患儿100例.采集患儿血清及尿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A组)及胶体金法(B组)检测患儿血清中HCMV的感染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儿尿液中HCMV的感染情况.比较两组血清中HCMV阳性率.参考HCMV感染诊断方案及临床诊断标准,统计HCMV感染阳性例数,并以此为金标准,统计两组对血清中HCMV感染的诊断效能(计算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血液中、尿液中HCMV感染的检测阳性率及诊断效能.结果 A组HCMV检测阳性率为19.0%,明显高于B组的9.0%(P<0.05).在对血中HCMV诊断效能方面,A组准确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B组(P<0.05).通过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血液及尿液中HCMV的诊断效能,发现尿液中HCMV诊断的准确度明显高于血液(P<0.05).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检测HCMV感染方面较胶体金法更准确、敏感;在选择检测标本方面应优先选择尿液.

  • 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手足口病病原体EV71和CA16及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余雄武;冯琳;潘虹;付瑞

    目的 探讨应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手足口病患儿病原体肠道病毒71型(EV71)与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的诊断价值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自2015年1月以来该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的粪便标本共150份,从中提取病毒RNA采取实时荧光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EV71和CA16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类型的病原体感染致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差异.结果 肠道病毒通用型(EV)阳性的标本共有141份,检出率为94.00%;EV71(+)的标本共有89份,检出率为59.33%;CA16(+)的标本共有19份,检出率为12.67%.EV71或(和)CA16(+)的标本,其EV检测均亦是阳性.该结果与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检报告完全一致.89例EV71(+)患儿与19例CA16(+)患儿的年龄、细胞、体温、发热率、手足部皮疹率、WBC、ALT、AST、BUN、Scr、X线双肺纹理增粗发生率、肺部啰音发生率、心动过速发生率、治疗后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病原体感染类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特异性不明显,起病早期对手足口病患儿的粪便进行检测可鉴别诊断病原体感染类型,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

  •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DNA检测和IgM检测的比较及其联合应用价值的探讨

    作者:李玲霞;高申;张特;吴苑

    目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和 ELISA法检测患者体液中 HCMV-DNA及 HCMV-IgM,比较这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和推测其诊断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价值。方法441名患者的标本用 RT-PCR法检测HCMV-DNA,用 ELISA检测 HCMV-IgM,计算两种方法的阳性率。结果两种方法单独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26.08%和17.4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4,P<0.005),RT-PCR法的阳性率高于ELISA法。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27.89%(123/441),高于两方法单独检测阳性率。结论用 RT-PCR法检测尿液或血液标本 HCMV-DNA与 ELISA法检测血清 HCMV-IgM联合应用提高了患者 HCMV感染检测的阳性率,减少了漏诊率。

  • 乳腺癌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Neurit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曹健;王瑞;侯进

    目的:观察神经营养因子Neuritin蛋白和mRNA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74例乳腺癌组织标本和12例正常乳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标本中Neurit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利用RT-PCR法检测标本中Neuritin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Neuritin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5%,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0.62%,乳腺癌组织中Neuritin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且其在乳腺癌肿瘤细胞中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Neurit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ER/PR/HER2高阳性率有关联(P<0.05).与正常乳腺组织比较,Ⅰ-Ⅱ期及Ⅲ-Ⅳ期乳腺癌组织中Neurit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与Ⅰ-Ⅱ期乳腺癌组织比较,Ⅲ-Ⅳ期乳腺癌组织中Neurit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亦升高(P<0.05).结论:Neuritin可能是促进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基因,也可能是治疗乳腺癌的关键靶向分子.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乙肝病毒DNA及血清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艳奇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乙肝患者乙肝病毒(HBV)DNA及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27例乙肝患者,均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HBV-M模式进行定性检测,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HBV-DNA进行定量检测.统计检测结果.结果:327例乙肝患者不同HBV-M模式下大三阳模式的HBV-DNA阳性检出率为96.43%(108/112)、⑤模式[依次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HBV-DNA阳性检出率为81.82%(18/22),高于其他模式(P<0.05);大三阳模式HBV-DNA水平高于其他模式(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应用于乙肝患者HBV-DNA及血清标志物检测中,HBV-DNA阳性检出率高,对疾病的早期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中国江南地区男性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作者:朱虔兮;沈月平;苗茂华;高尔生;李德昆;沈维雄;梁敏红;袁伟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PvuⅡ、XbaⅠ和Codon32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及连锁不平衡关系.方法 应用PCR-RFLP和荧光定量PCR法对678名江南男性雌激素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研究对象主要来自江浙城市和湖南岳阳.结果 江浙、岳阳两组各位点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vuⅡ和Codon325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两组间存在差异,P值分别为0.012和0.011.Arlequin分析结果显示PvuⅡ和XbaⅠ两位点间存在较强的连锁不平衡(江浙:D′=0.908,岳阳:D′=0.974),但PvuⅡ或XbaⅠ与Codon325位点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连锁不平衡.结论 雌激素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存在地区差异;PvuⅡ和XbaⅠ两位点在江南男性中存在显著的连锁不平衡.

  • 不同核酸检测方法检测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病原体

    作者:郑雅萍;袁青;陈伟;应华永

    目的:探讨不同核酸检测方法在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2例疑似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样本同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FQ -PCR)和实时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进行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检测,并对结果比较分析。结果分别对162例患者尿液标本和拭子标本作 Ct 病原核酸检测,SAT 法阳性率均为18.52%。FQ -PCR 法阳性率分别为17.28%和20.37%。尿液标本和拭子标本 Uu 病原核酸检测,SAT 法阳性率均为53.70%;FQ -PCR 法阳性率分别为41.98%和50.00%。以 FQ-PCR 法为参考方法,SAT 法在 Ct 检测中拭子标本的检测灵敏度为87.88%,特异度为99.22%。尿液标本的检测灵敏度为92.86%,特异度为97.01%。在 Uu 检测中,SAT 法拭子标本的检测灵敏度为90.12,特异度为82.72%。尿液标本的检测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79.79%。结论 SAT 和 FQ -PCR 均能为临床诊断 Ct, Uu 感染提供依据,SAT 可以以尿液标本代替拭子标本,且可以用于判愈,防止过度治疗。

  • 尿巨细胞病毒-DNA载量与血清巨细胞病毒-IgM检测在新生儿巨细胞感染中的价值

    作者:茅利明;傅金可;许德顺

    目的 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尿液中巨细胞病毒载量,以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CMV-IgM,探讨两种方法 联合应用在新生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44例疑似CMV感染新生儿的血清用化学发光检测CMV-IgM,尿液用FQ-PCR检测CMV-DNA载量,比较抗病毒治疗前、后两种检测结果 的变化.结果 两种方法 单独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5.56%和66.6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0,P>0.05),两种方法 联合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为76.39%(110/144),明显高于两方法 单独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4.47、5.21,P均<0.05).抗病毒治疗后血CMV-IgM和尿CMV-DNA两种检测结果 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45、9.31,P均<0.05).结论 尿液CMV-DNA病毒载量与化学发光法血清CMV-IgM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测的阳性率.

3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