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王银雪;应瑜;章君华;王旭颖;杨慧燕

    目的:通过比较阴式、腹式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评价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38例(阴式组)、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31例(腹式组)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29例(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对3组围手术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阴式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腹式组(P<0.05),与腹腔镜组相当(P>0.05);手术时间长于腹式组(P<0.05)而短于腹腔镜组;住院费用和手术费用明显低于腹腔镜组(P<0.01),与腹式组相当(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腹部无切口等优点,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 大子宫经阴道与经腹子宫切除术对比分析

    作者:冯琼;唐家龄;叶明;黄子健;李玉芳;肖青

    目的:对大子宫经阴道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优点及手术结局进行比较.方法:随机研究1999年4月至2004年3月因子宫肌瘤有症状行子宫切除术者,其中385例大子宫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研究组)与269例腹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Ⅰ)及130例子宫<200 g的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照组Ⅱ)作对比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Ⅰ子宫重量均达200g~1200 g,研究组在术中采用了子宫分碎术.结果:3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及产次差异无显著性.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腹式(76分钟,61分钟与108分钟).住院时间研究组(6.5天)、对照组Ⅱ(6.2天)短于腹式组(6.9天).术后并发症(发热或感染)腹式组较阴式组增多(8.9%,2.1%与1.6%).结论: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相比,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并发症低,即使是大子宫,对许多患者都是安全可行的.

  • 妇科手术中如何预防和处理膀胱及输尿管损伤

    作者:王世阆;杨沛

    妇科手术,尤其是子宫切除术所致的泌尿道损伤比其他手术多,据报道75%的尿瘘是因女性生殖道手术所致,其中1/3发生于腹式子宫全切除术.常见的损伤部位是膀胱,严重的是输尿管[1].以往国内文献报道,尿瘘发生多见于难产,目前因难产造成的尿瘘已十分少见,而妇科手术造成的泌尿道损伤却相对增加[2].因此,妇科手术中如何预防和处理泌尿道损伤,显得十分重要.

  • 简便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留霞;史惠蓉;赵先兰;董长江

    目的:总结报告简便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90例子宫全切术进行了改进和简化,采用下腹横行小切口钝性拉开腹壁,集束法处理子宫韧带,筋膜下脱袖式切除子宫,不处理主韧带和宫骶韧带,盆腔腹膜间断缝合3针,简化关腹步骤,皮外不缝线或仅缝1~3针.结果:该术式简便快速、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伤口美观、对术后性生活影响小,深受患者欢迎.结论:简便腹式子宫全切术优于传统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 硬膜外麻醉中癫痫样发作1例

    作者:张国校;张戈

    患者,女,41岁.因子宫肌瘤于2006年月10月10日人院行腹式子宫全切除术.

  • 术后腹壁血肿护理失误1例

    作者:翟佳

    腹壁血肿是妇产科腹式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常常误认为是子宫收缩痛,或是病员娇气不能忍受腹部切口的疼痛,在观察中又极易与收缩的子宫混淆而导致误诊,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就1例剖宫产术后腹壁血肿护理失误的经验总结如下.

  • 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临床探讨

    作者:梁秀丽

    目的总结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将71例子宫良性病变有全子宫切除术指征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筋膜内组42例,均实行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29例,实行腹式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结果筋膜内组比对照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输血少,恢复快,住院天数少,深受患者欢迎.结论对子宫良性病变者,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优于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值得推广应用.

  • 两种术式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武;张勇;邓晓杨

    目的 研究两种术式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腹式广泛子宫切除手术,观察组采用全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率以及血IgA、IgG、IgM和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和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1、3d,观察组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4+T细胞和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IgA、IgG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早期宫颈癌,全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恢复时间短,术后免疫球蛋白恢复较快,但腹式手术后T细胞亚群恢复较好,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合理选择手术方案.

  • 穴位电疗法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潘克宁

    我院自 1990-1-~1999-12-,观察了穴位电疗法对 200例外科病人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并作 100例对照观察,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穴位疗法组:小 -龄 17岁,大 -龄 70岁,平均 -龄 53岁,其中 31岁至 60岁 150例,占 75%。对照组:小 -龄 20岁,大 -龄 67岁,平均 -龄 49岁,其中 31岁至 60岁 81例,占 81%。 300例手术病人均在术后 2~4小时出现腹式呼吸运动明显减弱,肌紧张、按痛、听诊胃肠蠕动音消失等体征, 80%的病人手术前有腹腔感染,术后有轻微腹胀。

  • 腹式小横切口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30例临床分析

    作者:倪胜生;吴培新

    近年来,因良性病变切除子宫保留宫颈的患者渐多,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应用也相应增多.2001年5月至2003年7月我院开展腹式小横切口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30例,并与同期筋膜外子宫全切除术40例做对照分析,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 改良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临床分析

    作者:童莉;卢海明;黄云霞;韩宇;赵映红;朱进海;张华;鲍如蓉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施行的手术,分为子宫全切及子宫次全切除术,两种术式各有利弊,为了取其优点避其缺点,我院自2002年1月份以来,在经典的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即"小宫颈"再成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 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8例护理体会

    作者:刘凤;张谦;周厚荣;郭军

    本文就我院自2003年5月至2005年8月实施的电子腹腔镜下施行胆囊切除术(LC)108例及同期选取所进行的46例传统的剖腹式胆囊切除术(OC)进行比较,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阴式与腹式全子宫切除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胡燕;卢昆林

    目的:探讨阴式和腹式全子宫切除手术对于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阴式组66例,腹式组54例,分别采集患者术前1天、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的外周静脉血标本,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以及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719、0.704、0.640,均P>0.05)。阴式组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短于腹式组(t值分别为2.733、14.698,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与术前1天相比,血液IgM、IgA、C3、C4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阴式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血液IgG水平较术前1天降低(P<0.05),而腹式组血液IgG水平虽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阴式与腹式手术方式对机体体液免疫的影响均比较小,阴式手术虽较腹式手术存在切口隐蔽等优点,但其对体液免疫功能影响方面是否明显优于腹式手术则还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腹式与困难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良性病变患者的影响对比

    作者:陈晓芹

    目的 探究腹式全子宫切除术(TAH)与困难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对子宫良性病变患者术中术后指标及随访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在2015年1至1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腹式组(n=12)和阴式组(n=38).阴式组分为3个亚组,即大子宫组(n=20)、多种困难因素并存组(n=13)以及既往盆腔手术史或内膜异位症组(n=5).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发热、住院时间等术中术后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患者并发症及性生活满意度情况.结果 与腹式组相比,阴式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例数、术后发热、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11.56、9.13、4.41、8.65、13.40、9.91,均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并发症及性生活满意度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07,P>0.05).阴式组组间比较发现,大子宫组的子宫重量高于其他两组(F=56.09,P<0.01);多种困难因素并存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其他两组(F=49.02,P<0.01);3个亚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F=0.17,P>0.05).结论 改良困难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腹式横行小切口妇科手术4000余例

    作者:周静;翁时秋;江雯波

    自1998年起,我院妇科将外科微创小切口的概念引入妇科手术领域,对传统的妇科开腹术式加以改进,施行妇科小切口开腹手术,切口长4-6cm,而传统的开腹手术需10-15cm.至今累积病例约4000例.妇科“小切口”几乎适合所有的妇科病变和良性肿瘤的开腹手术,而且不增加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腹腔干扰少、疼痛轻、恢复快;切口小、伤口感染少,能缩短拆线时间;皮肤切口皮内缝合小而美观,符合现代微创手术的美学原则.

  • 腹式与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治疗

    作者:詹正艳

    目的探讨腹式与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7月收治的阴式子宫切除手术患者50例,设为实验组,选择同期行腹式子宫切除术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切口感染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手术的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而且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时间短、无瘢痕。

  • 非脱垂子宫行阴式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薛汉霞

    目的 对非脱垂子宫施行阴式与腹式两种不同的子宫切除术,研究其不同特点为临床就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施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0例且检查后均是非脱垂子宫,按照自愿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阴式组43例,腹式组47例,分别进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和腹式子宫切除术,对有关手术的各项指标进行评判.结果 两种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和术后各项指标显示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优予腹式子宫切除术,但术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脱垂子宫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甚佳,安全、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卵巢库肯勃氏瘤1例

    作者:杨尧华;姚桂兰

    1 患者,女,34岁,因胃癌术后1年半发现下腹块1月余,于1989年9月14日来医院就诊入院.患者近1个月来发现下腹部有一肿物长大,且身体消瘦.13岁月经初潮,正常,孕5产5,做腹式绝育已15年.既往患过肺结核已愈.

  • 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凤英;周咏梅

    传统的经腹子宫全切术损伤性大,术后并发症多.行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我院2001年1~6月开展了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并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150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燕平;邓继红;张雯;李文莉;黄荣芳

    随着微创手术在妇科领域中的深入开展,探讨损伤小、手术质量高的术式是妇产科界的热门话题,妇科医生意识到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是病人受到的创伤小,乐意接受的手术,更符合微创技术的原则.

170 条记录 8/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