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与阿片受体的关系

    作者:沈建通;邬艳;许淼;刘克玄;刘卫锋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与阿片受体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6~7周龄,体重25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9组(n=8):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瑞芬太尼预处理组(RP组)、不同阿片受体拮抗剂对照组( N组、BNI组和CTOP组)和阿片受体拮抗剂+瑞芬太尼预处理组( N+RP组、BNI+RP组和CTOP+RP组)。除S组外,其它8组采用阻断肠系膜上动脉1 h再灌注2 h的方法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瑞芬太尼预处理方法:缺血前以0.2μg·kg-1·min -1速率静脉输注瑞芬太尼5 min,随后输注生理盐水5 min,共3个循环;δ受体拮抗剂纳曲吲哚(5 mg∕kg )、κ受体拮抗剂 nor?BNI (5 mg∕kg)和μ受体拮抗剂CTOP(1 mg∕kg)于瑞芬太尼预处理前静脉注射。再灌注2 h时于心尖处采集血样,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随后取肠组织,观察病理学结果,进行肠黏膜Chiu 评分,测定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和活化型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RP组血清DAO活性、肠黏膜Chiu 评分和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升高,活化型caspase?3表达上调( P<0.05);与I∕R组比较,RP组、BNI+RP组和CTOP 组血清DAO活性、肠黏膜Chiu评分和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降低,活化型caspase?3表达下调(P<0.05),而N组、N+RP组、BNI组和CTOP+RP 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P组比较,N+RP组和CTOP+RP组血清DAO活性、肠黏膜Chiu评分和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升高,活化型caspase?3表达上调(P<0.05),BNI+RP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激活δ受体或μ受体介导的抗细胞凋亡有关,而与κ受体无关。

  • 大肠杆菌密度感应调节子C在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细菌移位中的作用

    作者:杨堃;叶联华;黄云超;雷玉洁;赵光强;李光剑;陈华梅

    目的 评价大肠杆菌密度感应调节子C(qseC)在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细菌移位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50 ~ 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n=6):对照组(C组)、MC1000-假休克组(M-SS组)、MC1000△qseC-假休克组(△-SS组)、MC1000-休克组(M-HS组)和MC1000△qseC-休克组(△-HS组).大鼠连续3d饮用150 μg/ml链霉素的消毒水溶液,抑制肠道内固有菌群;C组第4天开始,连续3d灌饲生理盐水(1 ml/100 g,1次/d),其余4组第4天开始,连续3d分别灌饲大肠杆菌MC1000或MC1000△qseC菌液(1 ml/100 g,1次/d).采用左股动脉放血法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手术结束后24 h时采用链霉素抗性特点和菌落PCR技术对从内脏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观察细菌移位情况和计数内脏组织细菌数.结果 与C组比较,M-HS组和△-HS组大鼠细菌移位率、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含量、脾脏和肝脏菌落数和总菌落数均升高(P<0.05);与M-SS组和△-SS组比较,M-HS组大鼠细菌移位率、肠系膜淋巴结细菌含量、脾脏和肝脏菌落数和总菌落数均升高(P<0.05);与M-HS组比较,△-HS组大鼠细菌移位率、肠系膜淋巴结、脾脏和肝脏菌落数和总菌落数均降低(P<0.05).结论 大肠杆菌qseC参与了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过程.

  • 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汪海松;蔡东妙;徐林梅;杨华凌;陈振毅;王焱林

    目的 评价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6~8月龄,体重250~ 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电针足三里穴组(EA组)、电针非经非穴组(NE组)和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α-银环蛇毒素(αα-BGT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建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EA组于缺血即刻于双侧足三里穴给予连续电刺激(电压2~4V,频率3Hz,波宽2 ms)30 min,刺激强度以大鼠双下肢微颤为宜;NE组于缺血即刻于双侧足三里穴旁5 mm处给予电刺激30 min,刺激强度同EA组.于缺血前45 min时α-BGT组腹腔注射α-BGT 1 μg/kg,余同EA组.再灌注120 min,经腹主动脉取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组织因子(TF)、抗凝血酶(AT)、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D-二聚体水平,并行血小板计数.取血后处死大鼠,取远端回肠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肠黏膜Chiu评分.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NE组和α-BGT组血浆TNF-α、TF、tPA、PAI-1和D-二聚体的浓度升高,AT浓度降低,血小板计数减少,EA组血浆TNF-α和TF的浓度升高,AT浓度降低,I/R组、EA组、NE组和α-BGT组肠黏膜Chiu评分升高(P<0.05);与I/R组比较,EA组血浆TNF-α、TF、tPA、PAI-1和D-二聚体的浓度降低,AT浓度升高,血小板计数增加,肠黏膜Chiu评分降低(P<0.05),NE组和α-BGT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A组比较,NE组和α-BGT组血浆TNFα、TF、tPA、PAI-1和D-二聚体的浓度升高,AT浓度降低,血小板计数减少,肠黏膜Chiu评分升高(P<0.05).结论 电针足三里穴可改善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凝血功能,其机制与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 缺血预处理-后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刘克玄;李云胜;王钟兴;刘家欣;黄文起;吴伟康

    目的 评价缺血预处理.后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25~275 g,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S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SMA),不夹闭;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采用夹闭SMA 60 min,再灌注60 min的方法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预处理组(IPr组)夹闭SMA 10 min,再灌注10 min,余同I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 组)夹闭SMA 60 min后,再灌注30 s,缺血30 s,反复3次,再灌注60 min;缺血预处理.后处理组(IPr-IPo组)先行缺血预处理,再行缺血后处理,操作过程同IPr组和IPo组.于再灌注60 min时各组取肠粘膜组织,观察肠粘膜形态并行Chiu评分,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同时采集动脉血样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各组Chiu评分、MDA含量、MPO活性、血浆TNF-α与IL-6浓度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与IIR组比较,IPr组、IPo组及IPr-IPo组Chiu评分、MDA含量、MPO活性、血浆TNF-α和IL-6浓度降低.SOD活性升高(P<0.01).与IPr组和IPo组比较,IPr-IPo组Chiu评分和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IPr组与IPo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缺血预处理-后处理可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较单独应用时效果好.

  • 咪达唑仑预先给药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时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禾;陈娱兰;汤洁;楼鹏;常敬宇;苗蓓

    目的 评价咪达唑仑预先给药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时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小鼠30只,体重18~22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咪达唑仑预先给药组(M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20 min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M组腹腔注射咪达唑仑1 mg/kg,30 min后制备模型.于再灌注24 h时处死小鼠,取小肠,采用Chiu评分法测定肠黏膜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IL-6、TNF-α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M组小鼠肠组织Chiu评分升高,IL-6、TNF-α和caspase-3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M组小鼠肠组织Chiu评分降低,IL-6、TNF-α和caspase-3表达下调(P<0.05).结论 咪达唑仑预先给药可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抑制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有关.

  • 姜黄素预先给药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肺损伤时iNOS活性的影响

    作者:王靖;赵伟成;王汉兵;郑雪琴;张锦华;杨承祥

    目的 评价姜黄素预先给药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肺损伤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雌性SD大鼠24只,体重18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H/R组)和姜黄素预先给药组(Cur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75 min后再灌注的方法制备肠缺血再灌注诱发大鼠肺损伤模型.于模型制备前5dCur组每天胃饲姜黄素200 mg/kg(采用生理盐水稀释),Sham组和H/R组胃饲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4h时放血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标本,称重,计算肺湿/干重(W/D)比值,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肺组织损伤评分,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采用比色法检测iNOS的活性.结果 与Sham组比较,H/R组和Cur组大鼠肺组织损伤评分、W/D比值、NO含量及iNOS活性升高(P<0.05);与H/R组比较,Cur组大鼠肺组织损伤评分、W/D比值、NO含量和iNOS活性降低(P<0.05).Cur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较H/R组明显减轻.结论 姜黄素预先给药减轻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肺损伤的机制与其降低iNOS活性有关.

  • 膜联蛋白A1与内毒素致肠上皮细胞损伤时内源性保护机制的关系

    作者:陈茜;郭小花;潘永英;宋兴荣

    目的 评价膜联蛋白A1(ANXA1)与内毒素致肠上皮细胞损伤时内源性保护机制的关系.方法 将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HIEC细胞,接种于培养板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6):对照组(C组)、细胞损伤组(I组)、ANXA1过表达组(OE组)和ANXA1沉默组(S组).OE组和S组将ANXA1过表达及沉默的慢病毒转染至HIEC细胞形成稳定细胞系.I组、OE组和S组加入终浓度为100 μg/ml的内毒素孵育24 h,制备细胞损伤模型;C组更换培养液,继续孵育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通透性;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与C组比较,I组、OE组和S组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通透性和细胞活力降低(P<0.05);与I组比较,OE组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通透性和细胞活力升高,S组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通透性和细胞活力降低(P<0.05).结论 ANXA1参与了内毒素致肠上皮细胞损伤时的内源性保护机制.

  • 右美托咪定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时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作者:庞志路;付志杰;何龙;崔明珠;张加强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时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30只,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S组只分离不阻断肠系膜上动脉;I/R组和DEX组采用阻断肠系膜上动脉20 min,再灌注24 h的方法制备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前30 min,DEX组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25 μg/kg,S组和I/R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再灌注24 h时处死小鼠,取小肠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计算Chiu评分;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电镜下观察上皮细胞超微结构;RT-PCR法检测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活化的转录因子4(ATF4)和X-盒结合蛋白-1(XBPl)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HOP、Bcl-2、Bax及caspase-3的表达并计算Bcl-2/Bax比值.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DEX组Chiu评分和AI升高,CHOP、ATF4和XBP-l mRNA及CHOP、Bax和caspase-3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降低(P<0.05);与I/R组比较,DEX组Chiu评分和AI降低,CHOP、ATF4和XBP-1 mRNA及CHOP、Bax和caspase-3表达下凋,Bcl-2表达上调,Bcl-2/Bax比值升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调节内质网应激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 类胰蛋白酶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与炎症、脂质过氧化和细胞凋亡的关系

    作者:陈素芳;刘德昭;黑子清

    目的 评价类胰蛋白酶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炎症、脂质过氧化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2~3月龄,体重150~270 g,采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Ⅱ/R组)和类胰蛋白酶抑制剂组(PRTM组).Ⅱ/R组用无创动脉夹夹闭肠系膜上动脉,75 min时开放恢复血供,再灌注4 h;Sham组只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不阻断;PRTM组于再灌注前5 min时经尾静脉注射鱼精蛋白2.5 mg/kg.再灌注结束后处死大鼠,于距回肠末端5 cm处取小肠组织1 cm.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免疫组化SP染色法测定肠粘膜肥大细胞(IMMC)计数及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表达,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法测定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caspase-3表达,ELISA法测定TNF-α和IL-6含量.结果 与Sham组比较,Ⅱ/R组和PRTM组大鼠肠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加重,Chiu评分增高,类胰蛋白酶表达上调,IM MC计数升高,TNF-α、IL-6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caspase-3表达上调(P<0.05);与Ⅱ/R组比较,PRTM组大鼠肠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减轻,Chiu评分降低,类胰蛋白酶表达下调,IMMC计数降低,TNF-α、IL-6和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增高,caspase-3表达下调(P<0.05).结论 类胰蛋白酶通过促进炎症反应、脂质过氧化和细胞凋亡参与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

  •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性反应中的作用

    作者:刘永芳;刘先义;刘志刚;丰新民;王锋

    目的 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p38MAPK抑制剂SB203580组(SB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的方法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R组和SB组夹闭SMA 1 h再灌注6 h,SB组缺血前30 min经股静脉注射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 100 μg/kg.于再灌注6 h时,处死大鼠,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小肠组织TNF-α含量、p38MAPK、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水平,在光镜下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并进行小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血浆TNF-α浓度、DAO活性及小肠组织p38MAPK、ICAM-1表达、TNF-α含量、小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升高,SB组血浆DAO活性、小肠组织ICAM-1表达、TNF-α含量及小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升高(P<0.05);与I/R组比较,SB组血浆TNF-α浓度、DAO活性及小肠组织p38MAPK、ICAM-1表达和TNF-α含量、小肠组织损伤程度评分降低(P<0.05).结论 p38MAPK参与了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炎性反应.

  • 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廖美娟;赵伟成;郑雪琴;贺俭;杨承祥;王汉兵;刘洪珍

    目的 评价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雌性SD大鼠30只,体重180 ~ 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姜黄素预处理组(Cur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75 min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前5d,Cur组每天胃饲姜黄素200mg/kg(采用生理盐水稀释),S组和I/R组胃饲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4h时放血处死大鼠,取肠组织标本,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Chiu评分,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硫酸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Cur组大鼠肠组织Chiu评分、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P<0.05);与I/R组比较,Cur组大鼠肠组织Chiu评分、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P<0.05).结论 姜黄素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其抑制肠组织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从而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 羟考酮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诱发肝损伤的影响及不同阿片受体在其中的作用

    作者:靖国庆;范钧钊;任瑶瑶;陈刘芳;张宗泽;王焱林;吴云

    目的 评价羟考酮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诱发肝损伤的影响及不同阿片受体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20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9组(n=6),假手术组(S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不夹闭;缺血再灌注组(I/R组)、羟考酮预处理组(OP组)、μ受体拮抗剂CTOP组(CTOP组)、δ受体拮抗剂纳曲吲哚组(NTD组)、κ受体拮抗剂nor-binaltorphimne组(BNI组)、CTOP+羟考酮预处理组(CTOP+OP组)、纳曲吲哚+羟考酮预处理组(NTD+OP组)和nor-binaltorphimne+羟考酮预处理组(BNI+OP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再灌注2h的方法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OP组、COTP+OP组、NTD+OP组和BNI+OP组于缺血前10 min时静脉注射羟考酮0.5 mg/kg;COTP+OP组和NTD+OP组于缺血前20 min时分别静脉注射COTP 1mg/kg或纳曲吲哚5 mg/kg,BNI+OP组于缺血前25 min时静脉注射nor-binaltorphimne 5 mg/kg;CTOP组和NTD组分别于缺血前10 min时静脉注射相应剂量CTOP和纳曲吲哚;BNI组于缺血前15 min时静脉注射相应剂量nor-binaltorphimne.于再灌注2h时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采用TUNEL染色法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OP组、CTOP组、NTD组、BNI组、COTP+OP组、NTD+OP组和BNI+OP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5);与I/R组比较,OP组、COTP+OP组、NTD+OP组和BNI+OP组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肝病理学损伤减轻,CTOP组、NTD组和BNI组细胞凋亡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病理学损伤无差异;与OP组比较,COTP+OP组、NTD+OP组和BNI+OP组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5),肝病理学损伤加重;COTP+OP组、NTD+OP组和BNI+OP组间细胞凋亡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病理学损伤无差异.结论 羟考酮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诱发肝损伤,μ、δ和κ受体均介导了该作用,且3种阿片受体作用相当.

  • 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肥大细胞活化的影响

    作者:赵伟成;杨承祥;王汉兵;刘洪珍;王靖;张斌;廖美娟

    目的 评价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时肥大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雌性SD大鼠24只,体重18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姜黄素预处理组(Cur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75 min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模型制备前5d,Cur组每天胃饲姜黄素200 mg/kg(采用生理盐水稀释),S组和I/R组胃饲等容量生理盐水.于再灌注4h时放血处死大鼠,取肠组织标本,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Chiu评分,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类胰蛋白酶的表达,采用比色法检测β-已糖苷酶含量.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和Cur组大鼠肠组织Chiu评分和β-已糖苷酶含量升高,类胰蛋白酶表达上调(P< 0.05);与I/R组比较,Cur组大鼠肠组织Chiu评分和β-已糖苷酶含量降低,类胰蛋白酶表达下调(P<0.05).结论 姜黄素预处理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其抑制肠组织肥大细胞活化有关.

  • 舒芬太尼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阿片受体在其中的作用

    作者:李娟;曹定睿;张劲;李雅慧

    目的 评价舒芬太尼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阿片受体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体重200 ~ 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6组(n=8):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PC组)、COTP+ SPC组、NTD+ SPC组和nor-BNI+ SPC组.I/R组、SPC组、COTP+ SPC组、NTD+ SPC组和nor-BNI+ SPC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再灌注2h的方法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模型;S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不夹闭.SPC组、COTP+ SPC组、NTD+ SPC组和nor-BNI+ SPC组于缺血前10 min时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0μg/kg;COTP+ SPC组、NTD+ SPC组于注射舒芬太尼前10 min时分别静脉注射μ受体拮抗剂COTP 1mg/kg或δ受体拮抗剂NTD 5 mg/kg; nor-BNI+ SPC组于注射舒芬太尼前15 min时静脉注射κ受体拮抗剂nor-BNI 5 mg/kg.于再灌注2h时处死大鼠,取肠组织,观察肠粘膜形态并进行肠粘膜损伤评分;取左肺组织,观察肺组织形态并进行肺损伤评分;采用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凋亡指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Bcl-2蛋白和Bax蛋白的表达,计算Bcl-2/Bax比值.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SPC组、COTP+ SPC组、NTD+ SPC组和nor-BNI+ SPC组肠粘膜损伤评分、肺损伤评分和凋亡指数升高,Bcl-2蛋白和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Bax比值降低(P<0.01);与I/R组比较,SPC组肠粘膜损伤评分、肺损伤评分和凋亡指数降低,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升高(P<0.01);与SPC组比较,COTP+ SPC组、NTD+ SPC组和nor-BNI+ SPC组肠粘膜损伤评分、肺损伤评分和凋亡指数升高,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表达蛋白表达上调,Bcl-2/Bax比值下降(P<0.01).结论 舒芬太尼预处理可减轻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急性肺损伤,该作用与激活阿片受体有关.

  • 盐酸戊乙奎醚对内毒素血症新生大鼠肠损伤的影响

    作者:姜丽华;王丽娟;赵军博;魏晓永;王涛;李黎;刘博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内毒素血症新生大鼠肠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SD大鼠90只,7日龄,体重16~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30):对照组(C组)、内毒素血症组(LPS组)和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腹腔注射脂多糖(LPS)5 mg/kg制备内毒素血症致肠损伤模型.P组于注射LPS前、后30 min时分别腹腔注射盐酸戊乙奎醚2 mg/kg,C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2、6和12 h(T1-3)时随机取10只大鼠处死,取回肠组织测量湿重/干重(W/D)比值,光镜下观察回肠组织病理学结果,采用ELISA法检测肠组织TNF-α、IL-6、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谷氨酰胺(Gln)含量.结果 与C组比较,LPS组和P组肠组织W/D比值、TNF-α、IL-6和HIF-1α含量升高,Gln含量降低(P<0.05);与LPS组比较,P组肠组织W/D比值、TNF-α、IL-6和HIF-1α含量降低,Gln含量升高(P<0.05).P组肠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较LPS组减轻.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可减轻内毒素血症新生大鼠肠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HIF-1α表达,上调Gin表达,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 胆碱能抗炎通路在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减轻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刘薇;严虹;陈璟莉;任凌云;付泉源;段吉安;胡年春

    目的 评价胆碱能抗炎通路在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减轻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2~3月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α-银环蛇毒素组(α-BGT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6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DEX组和α-BGT组术前1 h尾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5μg·kg-1·h-1;α-BGT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前15 min腹腔注射α-BGT 1μg∕kg.于再灌注120 min时处死,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测定湿重∕干重(W∕D)比值,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和IL-6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MDA含量,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SOD活性.结果 与S组比较,II∕R组和α-BGT组W∕D比值、MDA、TNF-α和IL-6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DEX组TNF-α 和IL-6含量升高(P<0.05);与II∕R组比较,DEX组W∕D比值、MDA、TNF-α 和IL-6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病理学损伤减轻;与DEX组比较,α-BGT组W∕D比值、MDA、TNF-α和IL-6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病理学损伤加重.结论 胆碱能抗炎通路激活后参与了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减轻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机制.

  • 色甘酸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作者:甘小亮;罗刚健;黑子清;陈立新;黎尚荣;蔡珺

    目的 探讨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色甘酸钠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色甘酸钠25mg/kg组(C1组)及缺血再灌注+色甘酸钠50 mg/kg组(C2组).采用肠缺血45 min再灌注1 h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1组、C2组再灌注前15 min腹腔注射色甘酸钠.再灌注1 h后,取小肠组织,光镜下观察小肠粘膜病理学改变,进行Chiu评分,电镜下观察小肠粘膜的超微结构,测定小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组胺含量,进行肠粘膜肥大细胞(IMMC)计数,并测定类胰蛋白酶表达.结果 肠缺血再灌注导致小肠Chiu评分、TNF-α含量、IMMC计数及类胰蛋白酶表达增加,组胺含量降低,IMMC出现胞浆颗粒明显减少,颗粒包膜相互融合形成细胞内空泡等脱颗粒现象;色甘酸钠25、50 mg/kg可减弱肠缺血再灌注导致的上述改变,且50 mg/kg的作用更明显.Chiu评分与TNF-α、组胺、类胰蛋白酶水平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32、-0.770(P<0.05).结论 色甘酸钠25、50 mg/kg可抑制IMMC活性,减少TNF-α的释放,从而减轻了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色甘酸钠50 mg/kg的效果较好.

  • 小剂量氯胺酮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张凌云;冷玉芳;张国欣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30~270 g,随机分为6组(n=8):假手术组(S组)、氯胺酮+假手术组(K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氯胺酮预处理组(K组)、锌原卟啉Ⅸ+氯胺酮预处理组(KZ组)和锌原卟啉Ⅸ组(Z组).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根部1 h后再灌注的方法 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模型.于麻醉前30 min时,S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K组和KS组均腹腔注射氯胺酮10 mg/kg,KZ组依次腹腔注射氯胺酮10 ms/kg和锌原卟啉Ⅸ5 mg/kg,Z组腹腔注射锌原卟啉Ⅸ5 mg/kg.S组、KS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不结扎.于再灌注6 h时处死大鼠,取肠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肠组织病理学结果 并采用Chiu评分评价损伤程度.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KZ组和Z组肠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K组MDA含量升高(P<0.05或0.01),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K组、KZ组和Z组肠组织HO-1和iNOS表达上调(P<0.05或0.01),肠组织病理学损伤加重;与I/R组比较,K组肠组织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肠组织HO-1表达上调,iNOS表达下调(P<0.05),肠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KZ组和Z组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氯胺酮上调肠组织HO-1表达,下调iNOS表达有关.

  • 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诱发肠损伤和脑损伤的影响

    作者:李丽萌;郑晓春;郑艇;黄风怡;陈江湖;涂文劭

    目的 评价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诱发肠损伤和脑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6~8周龄,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6):假手术组(Sham组)、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肢体缺血预处理组(LIP组).LIP组右侧腹股沟处以弹力橡皮止血带环形捆扎阻断下肢血流10 min时,松开止血带恢复灌注30 min.然后I∕R组和LIP组采用Pringle法阻断门静脉、肝动脉及胆总管30 min后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6 h时,每组取8只大鼠,心尖取血样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浆TNF?α和IL?10的浓度,然后处死大鼠,取小肠组织和脑组织,采用Chiu评分法评价肠黏膜损伤程度,采用比色法测定肠粘膜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学结果,电镜下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再灌注6 h时,每组取8只大鼠,经1 min尾静脉注射伊文氏蓝(EB)2 mg∕kg,处死取脑组织,测定EB含量,计算含水率.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和LIP组肠黏膜Chiu评分和肠组织MPO活性升高,脑组织含水率和EB含量升高,血浆 TNF?α和IL?10的浓度升高(P<0.05);与I∕R组比较,LIP组肠黏膜Chiu评分和肠组织MPO活性降低,脑组织含水率和EB含量降低,血浆 IL?10浓度升高(P<0.05),血浆TNF?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 肢体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诱发肠损伤和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 丙酮酸盐腹腔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损伤的影响

    作者:张婧婧;王焱林;覃兆军

    目的 探讨丙酮酸盐腹腔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损伤的影响.方法 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200~250 g.采用经左股动脉放血,维持MAP 35~45 mm Hg的方法制备失血性休克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10):假手术组(S组)仅行手术操作,不制备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常规静脉复苏组(CR组)于失血性休克1h后回输自体血及2倍失血量的生理盐水进行静脉复苏;不同液体腹腔复苏组(DPR1-3组)在常规静脉复苏同时,采用微量输液泵分别腹腔输注1.5%葡萄糖乳酸盐腹膜透析液、1.5%葡萄糖丙酮酸盐(40.00 mtmol/L)腹膜透析液、1.5%葡萄糖高浓度丙酮酸盐(80.00 mmol/L)腹膜透析液20 ml,输注时间30 min.于放血前、休克5、30、60 min、复苏结束后5、30、60、90、120 min时记录MAP.复苏结束后120 min检测动脉血乳酸浓度,取小肠组织,测定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YNF-α)表达水平,光镜下观察小肠黏膜组织形态,并行小肠黏膜上皮损伤评分.结果 与放血前比较,4组大鼠休克期间MAP降低(P<0.05),复苏后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其余4组动脉血乳酸浓度、小肠组织MDA含量、MPO活性、TNF-α表达水平以及小肠黏膜上皮损伤评分升高(P<0.05或0.01);与CR组比较,DPR1-3组动脉血乳酸浓度、小肠组织MDA含量、MPO活性、TNF-α表达水平以及小肠黏膜上皮损伤评分降低(P<0.01);与DPR1组比较,DPR2.3组动脉血乳酸浓度、小肠组织MDA含量、MPO活性、TNF-α4表达水平以及小肠黏膜上皮损伤评分降低(P <0.05或0.01);与DPR2组比较,DPR3组动脉血乳酸浓度、小肠组织MDA含量和TNF-α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0.01).结论 丙酮酸盐腹腔复苏可减轻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损伤,机制与抑制肠道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炎性反应有关.

468 条记录 8/24 页 « 12...567891011...232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