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眼底造影的对比分析

    作者:巩灵敏

    目的 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眼底造影的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渗出型ADM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选用眼底同步造影仪对所选患者给予FFA和ICGA检查.结果 FFA造影检查静脉晚期出现浆液性PED或出血性PED的患眼共48只(60.0%);ICGA造影检查早期出现分支异常的脉络膜血管网、脉络血管网末梢膨隆灶以及息肉状扩张的患眼共63只(78.8%).结论 ICGA造影检查是渗出型ADM以及PCV的有效方式.

  • 荧光素钠注射液眼底造影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的研究

    作者:杨中敏

    目的:对于荧光素钠注射液眼底造影的不良反应及预防进行观察及分析.方法:选取50例实施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技术患者(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作为1组,同时选取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技术患者50例(2016年6月至2016年1 1月)作为2组,针对应用不同的干预举措后发生的荧光素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通过针对两组患者实施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统计,1组得到了10%的荧光素钠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实施积极有效的干预以后,得到了4.0%的荧光素钠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同1组相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较大程度的降低,不良反应的症状要轻,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实施荧光素钠注射液眼底造影会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情况,应该加以重视.通过实施严密的分析,应用积极有效的举措进行解决,能够做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眼底造影的配合护理体会

    作者:邱桂贤;刘明霞;关敏

    眼底荧光造影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眼科特殊检查方法.这项新技术是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在眼内血液循环时所发生的荧光,利用装有特殊的滤光片组合的眼底照象机真实地记录下眼底动态变化的技术.它突破了以往用检眼镜等仪器静态地观察眼底的方法,能更进一步明确眼底病的诊断,给下一步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眼底造影 护理 体会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张爱斌;胡军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护理方法及意义.方法:分析192例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患者,于造影前、造影中及造影后采用相应护理方法,为造影术正常实施创造有利条件.结果:本组眼底病患者在正确护理配合下均顺利完成眼底荧光造影检查,23例发生一过性恶心等不良反应,护士根据病人症状与医嘱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眼底造影检查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科学护理是完成此项检查的关键.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分析

    作者:温晓鸥;张燕;佟艳秋

    目的:通过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分析,提出预防、减少其发生的措施.方法:选择672例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出现不良反应的23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做过敏试验时出现恶心3例,造影时出现恶心12例,伴呕吐4例,荨麻疹5例,气喘、心慌4例.有1例做过敏实验时未出现不良反应,造影时先出现恶心,3h后出现荨麻疹.结论:荧光素钠进入人体内,不被机体吸收,不参与机体代谢,易排除大部分经肾脏随小便排出,其余经肝脏排除.但有关荧光素钠注射时的不良反应也累有报道.本组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2%,均为轻中度不良反应.

  •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的护理体会

    作者:詹丽园;毛姗;黄晨娟;张英妹

    目的:探讨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的护理体会.方法:对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总结该检查配合要点,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检查后10例出现恶心、呕吐;3例发生注射部位药物渗出;2例发生迟发性荨麻疹.结论:由于注射荧光素钠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使该检查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能成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检查前精心准备,检查中密切观察、熟练配合和检查后正确及时的观察、处理是保证眼底荧光素造影成功的关键.

  • 59例彩色眼底照相诊断、评估进展期青光眼

    作者:闫东君;刘鹏;王爽

    1临床资料
      我们采集眼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经门诊诊治和入院治疗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59人(118眼),年龄范围在16岁-68岁。眼底照相成像模糊、视野检查不能配合患者除外;球镜折射率-9.5~+4.5D(平均-0.96D±2.00D);其他影响视野的疾病未入选。采用托普康眼底造影成像仪及 HUM-PHREY 视野检查,眼压值采用 Goldmman 眼压计测量。照片为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散瞳后彩色眼底照相。彩色眼底照相以视盘为中心直径2PD 范围,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有无进行性缺失、C/D 比值有无变化并标识、记录,其变化与视野缺损变化结果相对比。眼底照相与 HUMPHREY 视野检查的时间在3个月之内,视野检测为30°范围检测,按照 An-derson 诊断标准执行[1]。检查结果在电脑上操作处理和保存,可对不同时期病变部位行并列、放大、对比观察分析。把根据眼底改变推测的视野缺损结果与实际测出的视野缺损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分为3种情况:二者相一致的为正确评估组,推测的视野缺损大于实际缺损的为高估组,反之为低估组。

  • 眼底造影助诊老年糖尿病无临床症状眼底视网膜病

    作者:刘建慧;张素平;李金晖;徐建森

    目的 分析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无临床症状患者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DR)的诊断价值.方法 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患者120例240眼,均无视网膜临床症状,均行FFA检查,同时按照2014年《糖尿病视网膜诊断治疗指南》中推荐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检查患者散瞳后眼底照相及裂隙灯生物显微镜下眼底情况.采用指南规定的临床分期标准对两种方法检查结果分别进行分期.将按照指南推荐的DR诊断方案设为对照组,指南诊断方案联合FFA检查诊断方案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DR诊断结果的差异性.分析FFA在助诊老年糖尿病DR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诊断结果分别为:无明显视网膜病变54例108眼vs 12例24眼,不严重的视网膜病变58例116眼vs 90例180眼,不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6例12眼vs 16例32眼,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各2例4眼.观察组检出D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FA对老年2型糖尿病初诊无临床症状眼底视网膜病患者的DR检出率明显提高,对于无眼底视网膜病变临床症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对保护蓝糖尿病患者视力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护理

    作者:李倩;迟学芹;孙淑芳;李伟波

    眼底血管造影是眼科临床诊治眼底病的常用检测方法,对眼底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光凝治疗及预测视力预后等方面帮助很大.自2012年1月我院共眼底造影306人,现将护理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2月共造影306例,其中男165例,女141例,年龄在14-78岁不等.11例出现恶心呕吐,3例面部出现皮疹,无1例发生过敏性休克.

  • 全程护理干预降低眼底造影不良反应

    作者:王中英;王悦;刘莹;张秀萍

    目的 探究沟通技巧在降低眼底造影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眼底造影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造影检查过程中给予一般沟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新设计造影签字单、避免使用诱导不良反应的语言、恰当使用肢体语言等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3.05±0.32)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2.18±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能缓解眼底造影检查患者中的紧张焦虑情绪,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检查完成率及患者满意度.

  • 视网膜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的眼底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特点

    作者:潘东艳;李永杰;赵世红;宋徽

    目的 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并发黄斑水肿(ME)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特点,为RVO的ME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75例75眼RVO患者行佳矫正视力检查、裂隙灯、眼底镜检查、眼底彩色照相、FA、OCT检查,了解ME的FA和OCT表现类型及其对应关系,并分析FA和OCT表现类型与视力的关系.结果 75眼RVO患者中共发生ME 56眼,发生率为74.7%,ME的发生率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ME常见FA 3型和OCT2型.FA 1型患者视力佳,而OCT 4型患者视力差.FA类型与OCT类型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FA 1型通常表现为OCT 1型,而FA 3型通常表现为OCT 2型,FA 4型与OCT类型无确切对应关系.OCT所测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与logMAR视力呈正相关(R2 =0.322,P=0.001).结论 RVO并发的ME以囊样水肿为主.不同类型的FA和OCT以及OCT所测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与患者视力存在相关性.OCT类型与FA类型有一定对应关系,但OCT显示的囊样水肿不能区分是否缺血,治疗前需要结合FA和OCT对RVO的ME进行更精确的分类.

  • 高度近视黄斑变性在光学断层9成像与眼底造影的相关结果分析

    作者:黄晓波

    目的:探讨光学断层成像与眼底造影对高度近视黄斑变性患者的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4年9月100例高度近视的患者进行光学断层成像和眼底造影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光学断层成像( OCT)和眼底造影( FFA)对高度近视黄斑变性的诊断是相互补充的,但是OCT对各型高度近视黄斑变性患者的屈光度以及眼轴长度的测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不同类型的OCT中高度近视黄斑变性患者的屈光度、中心凹厚度也不同,显然后两型的屈光度要高于1型,但是中心凹厚度却低于1型(P<0.05),而1型的佳矫正视力相对于2型、3型要恢复的好(P<0.05)。 FFA在各型高度近视黄斑变性患者的表现也不同,Ⅲ型的屈光度及中心凹厚度显然比Ⅰ型和Ⅱ型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Ⅲ型的佳矫正视力比Ⅰ型和Ⅱ型的要好的多(P<0.05)。结论对高度近视黄斑变性的患者进行光学断层成像以及眼底造影,两者各具特征互相补充,合理选择有利于对患者病变性质的明确,更好的对患者的疾病发病机制以及疾病预后的认识,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临床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刘凤兰

    目的:探讨荧光血管造影在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方法:对15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并对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能更早的发现眼底镜下所不能或不能完全观察到的眼底病变,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结论:眼底造影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治疗和愈合的评估提供了有利条件.

  • OCT是升级版CT检查技术吗

    作者:姜允申

    北京读者袁某来信说:我42岁,女,近期因左眼视物模糊,有遮挡感就医,医生开出了B超、眼底造影和OCT检查.OCT是什么检查?是传统的CT技术的升级吗?答袁某读者:OCT全称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即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是一种高分辨率、非接触性的生物组织成像术.目前已经广泛用于眼科的视网膜检查,医学界正探索在食道、胃、子宫、膀胱等器官内放置内窥镜,用OCT技术来筛查早期癌变.

  • 彩色眼底相与眼底造影的比较

    作者:尹成玉

    目的:比较分析彩色眼底相检查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结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门诊及住院的100例符合1997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共计200例眼睛彩色眼底相检查图像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FFA检查检出率较彩色眼底相检查检出率明显增高.结论:非增殖期病变彩色眼底相检查诊断与FFA检查诊断不一致,FFA检查较彩色眼底相检查更精确,更灵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微小血管病变之一,也是眼科致盲率极高的病变之一,越来越受到医患的重视.同时如何提高该病的检出率,提供一种及时、准确的确诊该病的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

  • 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光学断层成像与荧光素眼底造影结果分析

    作者:黄晓波

    目的:比较光学断层成像(OCT)与荧光素眼底造影(FFA)对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的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90只患眼,均采用OCT与FF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所得的图像表现特点和差异,并相互印证AMD的分型以及AMD的性质,统计分析两种方法对不同型AMD的检出率。结果在AMD的地图状萎缩、脉络新生血管和玻璃疣型方面,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视网膜色素上皮脱落型AMD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OCT技术在地图状萎缩、玻璃疣型AMD的检出率高,而FFA在脉络新生血管型AMD的检出率高。结论 FFA能发现OCT不能发现的脉络新生血管型AMD,OCT在其他型AMD中的检出率高,两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对AMD的分型、发展趋势、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数据,不能相互替代。

  • 肺腺癌脉络膜转移一例

    作者:赵云博;张永强;周美珍

    患者于某,女,48岁.因"右眼视物模糊10天"于2002年12月15日行眼底造影及B超检查显示:右眼脉络膜占位病变伴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复查胸部CT示:右肺下叶结节约2.8 cm×3.2 cm,伴纵隔淋巴结肿大,右肺中央内侧及下叶外基底结节.骨扫描提示多发骨转移.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观察

    作者:彭明先

    目的:探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在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具体应用和护理对策。方法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专业检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根据造影结果进行科学准确分析。结果应用荧光血管造影的方法有助于在早期阶段观测到眼底镜下未能完全检察到的视网膜病变,为后期诊治阶段提供有效真实的依据。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眼科检查技术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前期的诊断、临床的分期治疗和后期疾病治愈的总结、评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全程心理干预对眼底造影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作者:夏丽萍;王媛;李立君;张宇;闫瑾

    目的:分析全程心理干预对眼底造影检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眼科门诊行眼底造影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在检查前、中、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前、中、后的全程心理干预.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焦虑程度、检查时长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程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检查时长短于对照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眼底造影检查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高龄颅咽管瘤误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一例

    作者:宋彩萍;王涛

    1病历资料
      患者,女,64岁,自述左眼视物模糊,无头痛,头晕,恶心,头痛,无视物重影,自述无视野缺损,发病后即医院就诊,眼部查体,双眼视力0.6,矫正0.8,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深,瞳孔圆,对光反射存,晶体轻度混浊,眼底未见明显出血及渗出。予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见动脉灌注不足,未进行视野检查,予口服中药活血化瘀治疗1月,未见明显好转,2013-09-23我院就诊,眼部查体同前,要求患者再次行眼底造影,视野,OCT及颅脑CT检查,患者拒绝,2013-10-13患者自觉左眼视力下降明显,查体:左眼视力0.1,前节(-),眼底视网膜平复,外院行静脉活血化瘀及激素治疗半月,未见明显好转,予 MRI 检查示鞍区肿瘤,转入我院行肿瘤切除手术治疗,术前予眼科检查,查体:右眼视力0.6,左眼视力0.1,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视野检查右眼未见明显异常,左眼视力差,配合不佳,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包绕动脉,向上抬压左侧视神经及视交叉,并将垂体柄压向左后方,并由视交叉前方向上生长累及额底脑组织。术后恢复一月后行眼科检查:双眼视力0.6,矫正0.8,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深,瞳孔圆,对光反射存,晶体混浊,眼底视网膜平复,视野检查右眼未见明显异常,左眼颞侧尤其颞上方视野缺损。现患者随访中。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