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对重度癌痛患者的疗效观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崔文娅

    目的 研究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对重度癌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重度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吗啡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治疗.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216,P>0.05);观察组食欲、睡眠、日常活动、精神状态、情绪、与人交往、生活兴趣评分均小于对照组[(3.20±0.78)分比(5.36±0.90)分、(2.80±0.80)分比(4.39±0.72)分、(3.40±0.51)分比(4.98±0.60)分、(2.33±0.41)分比(4.58±0.50)分、(3.59±0.45)分比(5.90±0.50)分、(3.56±0.42)分比(4.98±0.45)分、(3.18±0.92)分比(5.87±1.01)分,t=12.166、9.910、13.460、23.343、23.036、15.475、13.208,均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95.55%(43/45)比80.00% (36/45),x2=5.075,P<0.05].结论 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吗啡片对重度癌痛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疼痛 肿瘤 羟考酮 吗啡
  • 治疗疼痛新药氨酚羟考酮缓释片

    作者:孙德友;鲁青;覃金玲

    疼痛是临床患者常见症状.2014年3月11日,美国FDA批准氨酚羟考酮缓释片(商品名:XARTEMIS XR,N204031),主要用于急性疼痛严重到需要阿片类药物治疗,及用于对替代药物无效、无耐受性或无法充分控制疼痛的患者.临床试验表明其疗效较好,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头晕和呕吐.现对XARTEMIS XR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临床试验及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 盐酸羟考酮在妇科全子宫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宏伟;张世栋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妇科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方法择取6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芬太尼组(F组)和实验组羟考酮组(O组),每组各30例,行术后 PCIA,F组:芬太尼0.01 mg? kg-1+阿扎司琼10mg+生理盐水配制到100mL;O组:羟考酮1mg? kg-1+阿扎司琼10mg +生理盐水配制到100mL,观察记录术后2h、4 h、8 h、24h、48h 两组患者的MAP、HR、SpO2、VAS评分、PCIA按压次数;使用其他镇痛药的例数及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MAP、HR、 SpO2、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CIA按压次数、使用其他镇痛药的例数及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两组间有明显差异。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应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可以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盐酸羟考酮新剂型——奥施康定(R)

    作者:朱正勇;曾飞聆

    奥施康定是羟考酮的控释制剂,它药代动力学具有独特的双相吸收模式.在临床上可分别用于中、重度疼痛的第二、第三阶梯的止痛治疗.

  • 羟考酮联合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

    作者:李莉

    目的:探讨羟考酮联合股神经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麻醉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行连续股神经阻滞麻醉镇痛,观察组行羟考酮联合股神经阻滞麻醉镇痛.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患侧膝关节活动度以及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2h、24h、48 h、72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48h、72h患侧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痛药使用率及吗啡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股神经阻滞可降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后止痛药物用量,促进膝关节早期恢复.

  • 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塞来昔布治疗骨转移性癌痛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伏嫦

    人体骨骼在遭到肿瘤细胞大量浸润后,部分结构发生病变,影响骨骼的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引起疼痛、高钙血症、病理性骨折、骨膜神经受损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骨转移性癌痛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疼痛综合征,既有骨膜神经功能受损引起的锐痛,又有局部炎症引发的钝痛[1-2].临床上单一给予阿片类药物很难完全缓解这类疼痛.有研究表明羟考酮联合塞来昔布可有效缓解骨转移性癌痛,然而这类报道较少[3].本研究中,为了探讨两药物联合应用的镇痛效果,自2013年4月-2015年4月选取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80例,分为2组,采用不同的给药方案进行治疗,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不同剂量羟考酮预防双腔气管导管拔管期应激反应的效果

    作者:胡吉;王少平;谢平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预防双腔气管导管拔管期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择期全身麻醉下开胸手术行双腔气管插管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羟考酮0.1 mg·kg-1组(OL 组)、0.15 mg·kg-1组(OM 组)、0.2 mg·kg-1组(OH 组)和对照组。羟考酮各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5 min 给予相应剂量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记录4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入麻醉恢复室(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3 min(T2)、拔管后5 min(T3)时的心率(HR)及血压(SBP、DBP)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各时间点血浆皮质醇质量浓度,并观察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羟考酮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 OL 组 T1—T3时的 HR、SBP、DBP 及皮质醇水平与 T0比较显著升高,OM 组和 OH 组 T1—T3时的 HR、SBP、DBP 及皮质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均 P <0.05);OM 组和 OH 组 T1—T3时 HR、SBP、DBP、皮质醇水平与 T0时比较,OL 组 T1—T3时 HR、SBP、DBP、皮质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OH 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拔管后嗜睡、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 <0.05)。OL 组、OM 组拔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手术结束前5 min 给予0.15 mg·kg-1的盐酸羟考酮可有效地减轻双腔气管导管拔管期应激反应,同时不影响患者的苏醒时间,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少。

  •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剖宫产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铭君;陈文华;陈志强;郑剑波;张育鸿

    目的 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4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2组(n=70):盐酸羟考酮组(O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两组产妇分别在胎儿取出后静脉给予羟考酮3mg或舒芬太尼5μg.分别记录两组产妇宫腔探查即刻(T1)、盆腔探查即刻(T2)、手术结束阴道探查即刻(T3)、术后首次检查子宫收缩时(T4)的VAS评分,同时记录产妇对围术期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S组比较,O组T1及T2时点VAS评分降低(P<0.05),T3及T4时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组产妇对围术期镇痛满意度升高,产妇恶心、呕吐、头晕及呼吸循环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剖宫产产妇围术期镇痛效果好,且在内脏痛方面有优势,不良反应较舒芬太尼更少.

  • 羟考酮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胃肠道肿瘤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福明

    目的:观察羟考酮联合舒芬太尼在胃肠道肿瘤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实施胃肠道肿瘤切除术的15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成3组,每组50例,Ⅰ组术后使用羟考酮40mg,Ⅱ组术后使用舒芬太尼120μg,Ⅲ组术后使用羟考酮30mg+舒芬太尼80mg,比较3组术后4h、8h、16h、24h及48h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Ⅲ组术后4h、8h、16h、24h疼痛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低于Ⅰ、Ⅱ组(P<0.05);Ⅲ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1),但与Ⅰ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舒芬太尼能够给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提供安全有效的镇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临床推广价值。

  • 盐酸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卢忆梅;周志东;徐国海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40例,其中男137例,女103例,年龄18-72岁,ASA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盐酸羟考酮组(O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20例。O组麻醉采用羟考酮0.1mg/kg和丙泊酚2.0mg/kg静脉注射,C组麻醉采用芬太尼1μg/kg和丙泊酚2.0mg/kg静脉注射,记录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T1)、入镜时(T3)、入镜3min(T4)、退镜时(T5)的HR、SpO2、SBP、DBP,记录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检查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计算检查过程中患者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体动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O组患者苏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降低。与T0比较,O组和C组患者在T1、T2、T3时HR、SBP、DBP均下降;与T0比较,C组患者在T1、T2时SpO2下降;与C组比较,O组患者在T1、T2时SpO2升高;与C组比较,O组患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盐酸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 盐酸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肠镜的临床观察

    作者:陶小文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临床有效安全性。方法100例ASA I-III级年龄18-70岁择期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C组),羟考酮组(O组),每组均50例。C组术前10min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0.1mg/kg,B组术前十分钟静脉注射芬太尼注射液1ug/kg。术中麻醉均使用1.5-3mg/kg丙泊酚,睫毛反射消失开始行肠镜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肠镜检查过程中基本生命体征HR、SBP、SPO2的连续动态变化和患者检查过程及苏醒后24h内不良事件(呛咳、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术后躁动),术毕VAS评分和丙泊酚用量。结果 C组患者HR、SBP、SPO2与O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O组术毕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C组异丙酚使用剂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O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电子肠镜检查术,术中循环稳定,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明显降低,安全性好。

  •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肝癌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丁海水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羟考酮组(D+O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20例。D+O组术前10min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5mg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D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随后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h)至手术结束。记录给药前(T0)、手术开始前(T1)、定位后(T2)、消融时(T3)、术毕(T4)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估术后30min、术后1h、术后2h、术后3h患者的疼痛评分(VAS)。结果 T1-T4时间点D+O组患者的MAP、HR显著低于D组(P<0.05),T2、T3时间点D+O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D组(P<0.05),术后1h、术后2h、术后3h D+O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D组(P<0.05),D+O组患者术中体动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D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肝癌射频消融术能在术中及术后产生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可确保患者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

  • 盐酸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铭君;陈文华;陈志强;郑剑波;张育鸿

    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盐酸羟考酮复合丙泊酚组(O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O组麻醉采用羟考酮0.1mg/kg和丙泊酚2.0mg/kg静脉注射,F组麻醉采用芬太尼1.0μg/kg和丙泊酚2.0mg/kg静脉注射,C组静脉注射10ml生理盐水.记录3组患者的检查操作时间、丙泊酚用量,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T1)、入镜(声门)时(T2)、入镜2min(T3)、入镜5min(T4)、退镜时(T5)的HR、SpO2、SBP、DBP,观察3组患者在镜检时的耐受情况及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随访患者对麻醉的舒适满意度.结果 O组和F组患者在T1时HR、SBP、DBP与T0比较显著下降(P<0.05),C组患者在T2-T4时HR、SBP、DBP与T0比较显著升高,同时点SpO2与T0比较显著下降;O组和F组患者在T1-T4时HR、SBP、DBP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SpO2在T2-T4时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O组和F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检查过程中呛咳、屏气、强迫坐起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O组呛咳、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O组和F组患者舒适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盐酸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可有效地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检查时舒适度高,且药物不良反应少.

  • 羟考酮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麻醉诱导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作者:刘瑶;杨光辉;吴亚辉;李红军

    目的 观察羟考酮对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麻醉诱导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10月本院择期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8~6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为A组及B组,每组20例.A组采用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5 mg/kg与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行全身麻醉(全麻)诱导;B组采用羟考酮0.15 mg/k g、丙泊酚2.5 mg/kg与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行全麻诱导,两组均使用欧普第四代喉罩保持通气.记录诱导前(T0)、喉罩置入前1 min (T1)、喉罩置入后即刻(T2)、喉罩置入后1 min (T3)、5 min (T4)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出喉罩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对患者术后1、2、4、8、12、24 h进行疼痛和镇静程度评分,记录术后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以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T0时比较,T1时A、B两组MAP、HR[(70.67±9.32)、(90.57± 19.61)、(76.60±12.35)、(91.60±18.92)、(65.17±10.53)、(76.73±9.68)、(70.43±10.45)、(75.93±10.90)次/分]均明显降低,且T1时A组明显低于B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喉罩置入期间两组H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出喉罩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咳嗽发生率(30.0%)明显高于B组(1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1、2、4、8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1.67±0.19)、(5.37±0.22)、(1.28±0.20)、(4.83±0.35)、(1.61±0.19)、(3.61±0.20)、(1.98±0.19)、(4.08±0.35)分],术后1 h Rasmay评分[(2.87±0.46)、(1.48±0.41)分]明显降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患者术后追加镇痛药例数明显减少,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考酮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临床全麻诱导并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少.

  • 羟考酮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减轻疼痛的作用

    作者:罗思佳;李汉军

    探讨羟考酮联合帕瑞昔布钠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安全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 02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吗啡联合帕瑞昔布钠麻醉;观察组采用羟考酮联合帕瑞昔布钠麻醉.评价两组患者术后3、12、24、48 h疼痛情况,记录两组术后48 h内PCA按压次数及追加镇痛药物情况,统计麻醉期间不良反应情况.术后3、12、24、48 h,两组患者静息、咳嗽时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内PCA有效按压次数、镇痛药物追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3%(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期间采用羟考酮联合帕瑞昔布钠麻醉不仅可起到较好的麻醉镇痛效果,同时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 羟考酮控释片对中晚期癌症患者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丁丽;杜圣英

    随着工业污染的加剧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世界范围内癌症的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除了癌症本身给人带来的死亡的恐惧,癌症病人疼痛的发生率高达80%~90%,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癌症疼痛具有多部位、多病因的特点.癌症镇痛需要依据癌症患者的个体差异,综合机体状态,疼痛的程度、性质、原因以及部位等选择镇痛方法,以便大程度的取得镇痛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1~3].我们对2007年7月-2010年9月收入我院治疗的76例癌症疼痛患者进行了镇痛研究,观察了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的镇痛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癌症 疼痛 羟考酮 吗啡
  • 羟考酮自控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作者:常庆显;杨晓燕;邓红燕;徐艳丽

    目的 观察羟考酮自控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羟考酮组(O组)和吗啡组(M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前15min使用PCIA泵分别输注羟考酮和吗啡用于静脉镇痛.麻醉诱导前、术后4h,24h,48h抽取患者静脉血4ml,离心取上清,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2,IL-6的浓度.同时,观察并记录各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和MAP,SpO2以及两组患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术后4,24,48h两组患者TNF-α,IL-6浓度明显升高,IL-2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24h,48h 0组TNF-α,IL-6浓度明显低于M组,IL-2浓度明显高于M组(P<0.05).两组患者VSA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羟考酮1 mg/kg PCIA能安全有效地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术后疼痛,并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 羟考酮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内脏痛的镇痛效果观察

    作者:朱苗苗;黄科昌;陈乃葆;古秀霞;李林艳;季英龙;刘京涛

    目的 比较羟考酮和吗啡复合罗哌卡因剖宫产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内脏痛的镇痛效果. 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下足月产妇60例,随机分为吗啡组(M组)和羟考酮组(O组),每组30例.M组:吗啡5mg+罗哌卡因300mg+0.9%生理盐水至250ml;O组:羟考酮30mmg+罗哌卡因300mg +0.9%生理盐水至250ml,关腹时行PCEA . 负荷量6ml,背景输注速率4mL/h,PCA为1 ml/次,锁定时间15min.记录产妇连接镇痛泵4h,8h,12h,24h和48h静息和咳嗽两种状态下内脏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生命体征,记录48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静息状态M组相比,各时点静息状态O组的VAS降低(P<0.05);除48h外,其余时点咳嗽状态O组与咳嗽状态M组的VAS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使用吗啡镇痛的产妇中,咳嗽状态VAS相对于静息状态升高(P<0.05);除4h外,使用羟考酮镇痛的产妇咳嗽状态VAS相对于静息状态升高(P<0.05);O组恶心、瘙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P<0.01) . 结论 羟考酮对剖宫产术后早期内脏痛的镇痛效果优于吗啡,且不良反应少;镇痛早期,羟考酮可减轻因咳嗽加重引起的内脏痛.

  • 羟考酮用于饱胃流产患者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古秀霞;黄科昌;任占杰;朱苗苗

    目的 观察羟考酮用于饱胃流产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行无痛人流的饱胃患者4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18 ~40岁,体重49 ~70kg,孕周5~10周.随机分为羟考酮组和对照组.羟考酮组患者入室后给予羟考酮0.1 mg/kg静注,对照组患者静脉给予生理盐水0.1mg/kg. 5min后手术医生消毒、铺巾,手术开始.记录患者入室后(Tl)、牵拉宫颈时(T2)、手术结束后(T3)患者的VAS评分,记录患者术中呼吸循环情况和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羟考酮组患者在T2,T3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无明显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发生.结论 对于饱胃要求行流产手术的患者应用羟考酮在保证安全性同时可提供良好镇痛.

    关键词: 羟考酮 饱胃 流产 人工
  • 羟考酮与地佐辛对全麻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早期镇痛效果的对比研究

    作者:吴立文

    目的 探讨羟考酮与地佐辛对全麻下肺叶切除患者早期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行全麻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98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使用的镇痛药物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地佐辛进行镇痛,观察组患者使用羟考酮进行镇痛.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 Score,Ramsay)、舒适度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但观察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amsay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观察组0.5h、1h、2h Ramsay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h、24h两组Ramsay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CS组内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各时间点BCS得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晕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羟考酮对全麻下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镇痛效果与舒适度均明显优于地佐辛,但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地佐辛.

446 条记录 14/23 页 « 12...11121314151617...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